他打开电脑,又有十几封未读邮件。点开其中一封,还是一样的内容,一个附件,附件的内容都一样,全是乱码。除了一封和其他不一样,这封邮件除了附件还有一段话,内容是,朋友,接下来看你了!
就这样一句话,附件还是那些。这让他一头雾水,想不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他顺手在电脑上打开了网页,输入了皮特的全名。很快结果出来,映入他眼帘的就是,美国着名天文学家在家中开枪自杀!这样的标题在李韶华看来是那么刺眼。他点击进入,阅读详情。皮特是美国着名的科学家,他的死亡在整个圈子都是地震。美国**对他的死亡持有怀疑态度,所以现在他的尸体被联邦调查局带走,做详细检查,在结果出来前不会火化。
这一刻,李韶华定了当天去往美国的机票。他除了去为皮特送行,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
窗外天还没亮,可是李韶华已经清醒,睡意全无。他走到阳台上,远处一片黑暗,也没有了点点星光。在他自杀前为什么给他发了这些邮件?为什么这些邮件全是乱码?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来了一件事。他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认识皮特,两人是同学,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他两无聊写了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把正常的文件转成乱码。他们当时写这个软件主要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顺便整一整同学。难道这些附件都是用这个软件转换过的?如果是这样,那这些文件无法读取,因为只有用那个软件转回去才行。而这个软件并没有公开,只有皮特电脑里才有。虽然这个软件是什么他和皮特一起写的,但是代码部分都是皮特完成,也只有他知道。现在他已经死了,也就是说要读取这些附件只有找到皮特的电脑。目前这台电脑应该已经被联邦调查局带走。这对他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联邦调查局在完成调查后很有可能会将这台电脑里的东西销毁。得赶在他们销毁之前拿回来才行。想到这,李韶华转身回到房间收拾行李。除了日常换洗的衣服和电脑,他把其他物品打包准备寄回北京。
天空渐渐亮了起来,李韶华退房后带着行李出门。到了机场,离登机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候机的时候,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跟她说明了情况,以及自己准备去趟美国。妻子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等待的时间感觉特别漫长,由于拉萨没有直飞美国的飞机,他需要飞到广州转机。这一趟需要花费差不多一天一夜的时间,好在联邦调查局的效率向来不高,应该还来的及。
终于登机的时间到了,他迫不及待的背起背包赶到检票口,第一个登上飞机。现在他只希望飞机能按时起飞。
没过多久飞机开始滑行,八点四十左右飞机起飞,晚了十分钟。李韶华从没有向现在这样希望飞机能再快一些。遗憾的是自从协和号之后国际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超音速客机了。现在一起只能等。
三个小时后飞机在广州机场降落。飞洛杉矶的飞机在下午五点起飞,这中间还有五个多小时。虽然等待很煎熬,但是现在也只有等着,他没有离开机场,而是在休息区坐着,他拿出电脑,查看有关皮特的新闻,看看能有什么新的消息,不过好像没有什么更新,很多的是一些圈内好友发的悼文。但是总要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可是现在他的脑子里全是有关皮特的事,他坐在那里发着呆,想起曾经和皮特一起共事的回忆。
等待是煎熬的,李韶华无不希望自己能立刻飞过去,不仅是为了皮特,更重要的是皮特死前留下的东西。
终于到了登机的时候,李韶华轻装上阵,也没有托运行李,直接就到检票口检票登机。飞机六点钟左右起飞,接下来是漫长的飞行时间,估计到达美国是在明天早上。为了打发时间,李韶华拿出电脑点开了皮特发过来的附件,这些附件都被他保存在电脑里,虽然每一个都是一样的,但他还是全部保留。他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打开这些文件,可是他对计算机编程这块并不是很懂,当初软件的编程都是皮特完成的,那个软件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也只有他知道,就算找别人重新写一个,估计也很难做到一模一样的。忙活了几个小时,一点进展都没有!好在时间过去了一半,现在已经是深夜,飞机此时正在太平洋上飞行。机上多数乘客已经开始休息。既然没有进展,还是早点休息吧,说不定一觉醒来,就到美国了。他把东西收拾好,放倒了椅背,调整了一下姿势,闭上眼睛睡觉了。
窗外有一轮明月,挂在天边,下面是风平浪静的海面,还有几艘轮船整在海面上缓慢的前行。轮船在海里如此的渺小,就像浩瀚宇宙里的一颗星星。
飞机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回到了昨天,可是仅仅只是人为的给时间分的界限而已,一切都是向前的不可能回到过去。
回到北京的张干一行人在车站分别,大家都各自回家,这是给他们放的假,但假期只有一天。对于杨佳伟来说这一天只是一个可以晚起的一天,他的老家不在这里,回老家一天完全不够。回到公寓,他将身上的所以物品都扔到一旁,整个人软绵绵的走到牀边,顺势到了下去。终于又能在牀上睡觉了,而且是自己的牀。可以毫无顾忌的睡,不用担心随时会被叫醒。在测试的时候,还完全没有感觉到累,就算是在回来的火车上也一样,可是一回到这里,看到自己的牀,就感觉全身无力,只想躺着好好睡一觉。相信大家都一样,回到家得第一件事就是睡一觉。杨佳伟爬在牀上一动不动,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天除了李韶华所有人都回到了北京,从欧洲回来的赵齐回到了航天城。郭主任亲自为他接风洗尘,也就在食堂里给他简单的做了点吃的。
“这趟欧洲行感觉怎么样?”郭主任说。
“欧洲去过有五次以上,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紧张!虽然模拟失重的原理早就知道,在真正开始前也想象过会是什么样,可是真的进入失重状态是那种感觉太奇妙了!我真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就是那种……那种……!不知道怎么形容!”说到这赵齐还有点兴奋。
“那就好,我相信这会对你以后我在外太空工作有帮助的,不过你可能没有时间休息了!”郭主任说到。
“怎么了?”赵齐问道。
“还有两个月就要上去了,现在开始所以宇航员要一起进行训练和测试,所以你过两天要去美国,和其他宇航员一起训练。”郭主任说。
“这么快?”赵齐说到。
“这已经很赶了,你过去主要是大家磨合一下,熟悉和了解,还有些飞船的简单操作!”郭主任说到。
赵齐停了一下问道:“什么时候过去?”
“后天吧!明天让你休息一天!后天过去。”郭主任说。
“那好吧,至少还给了一天休息!”赵齐说到。
“对了钟局跟我说,张教授那边已经完成实测了,也已经回北京了!”
“是吗,测试怎么样?”赵齐问道。
具体的我不是很清楚,你可以自己去问问!”郭主任说到。
“那好,明天去一趟。”
两人在食堂一边吃一边聊着。
回到房间后,赵齐现在窗口,那架望远镜还在那。而且今晚的天气不错,他打开镜头盖,将望远镜对准了月亮。
好久没有这样好好欣赏你了!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
这时赵齐突然想到李韶华不知道现在在干什么还在西藏吗?他拿出手机打了过去,可是电话关机了。手机没电了吗?还是怕被人打扰关机了?算了明天再打给他吧。
不知道张教授那边测试结果怎么样?我想应该没问题的,那钻机看起来那么雄壮威武,而且是集当前科技大成,一定没有问题,可惜没能到现场去看看,一定很壮观。
赵齐在窗口呆了没多久就回房间去睡了,长时间的飞行让他也有些许疲惫。好在明天休息可以睡懒觉了。
太阳从东边升起,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照进来,洒满整个房间。赵齐在牀上懒羊羊的翻了个身,接着睡。可能是光线太强了,没过多久他就从牀上起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在牀上坐了一会儿,发了个呆,他又躺下了,还用被子盖住了头。就这样又过了大半个小时,他掀开被子,再次起身坐在了牀上。这次没有再躺下,而是起牀走到窗口拉开了窗帘,强烈的阳光让他不自觉的眯上了眼睛。虽然光线很强但是并不热,打开窗户还有凉爽的风吹进来。逐渐清醒后,赵齐洗漱去了。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李韶华在洛杉矶降落,天空中下着绵绵细雨,路上湿哒哒的。他打车去了最近的酒店,一到房里,还没有放下东西就开始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在这里的朋友很多,加上皮特就住在洛杉矶,他过世后,很多好友来到这里为他送行。他们约好在以前长聚的酒吧见面。李韶华在酒店洗了澡后出门,酒吧离这里不远,三十分钟后他来到酒吧。
有两位已经到达,正在里面聊着天。看到李韶华,都站起来和他打招呼。只是今天见面的气氛有些凝重。坐下来后,李韶华就开始询问关于皮特的事,主要是他自杀前的情况。从朋友嘴里得知,皮特在自杀前这一个月一直在研究那个天外信号,几乎沉迷在里面。他的妻子有提到过他从前一周开始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让别人进去,吃的喝的都是她放在门口,他自己出来拿,最后几天吃也没吃喝也没喝。
“那他有出什么结果吗?”李韶华问道。
“这个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们不是一个领域里的,虽然我也有段时间在研究它,但是只没有进展,之后也就放弃了。对了,你从中国来,他们有什么进展吗?”
“也一样,没有什么进展,对了!皮特在自杀前有给你们发过什么消息,邮件之类的吗?”
“没有”几个朋友互相看看,摇了摇头。
“那皮特的个人物品是不是都被**带走了?”李韶华问道。
“是的,皮特是国内着名的天文学家,他一直在研究那个信号,而且**对他有资金的投入,所以他在这个关键时候自杀,让**有些怀疑,把他的东西都被带走调查!”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我把他的电脑拿出来?”李韶华问道。
这个问题让在做的都有点惊讶,大家都没说话,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在坐的都是他和皮特多年的好友,都是值得信赖的人,想了一下后,李韶华还是决定把皮特给他发邮件的事告诉他们,这样或许能更好的得到他们的帮助。
“其实我也在怀疑他的死可能不是自杀的,他在死前给我发了几十封邮件,这些邮件都是同样的内容。”李韶华说到。
大家的眼神一下子都变了,变的好奇。
“他给你发了邮件?”
“是的,”说着他把手机拿出来,并将收件箱拿给他们看。
“他为什么给你发这些邮件?”
“我也想知道,所以我需要他的电脑!这些邮件都只有一个附件,但是这个附件无法读取!”
朋友点开了一个附件,屏幕上显示全是乱码。
“怎么全是乱码?”
“这就是我想要他的电脑的原因,我刚收到这些邮件的时候,也不明白,试了所有的办法,都无法读取,后来我想起来,皮特曾经写过一个软件,可以把正常的文件转换成乱码,也可以反向操作,而且这个软件只有他才有。”
听到这,大家也算知道一些了,可是想要拿到皮特的电脑谈何容易。
“这个太难了,他的东西都被放在联邦调查局里。那里不是随便可以进出的,更别说从里面拿东西出来!”
李韶华当然知道这很难,但是为了知道这些附件的内容,必须想办法。他有种预感,这些附件不但能解开皮特的死因,还有可能解开那个信号的秘密。
大家各自喝着酒,没有说话。因为这个真的很难。但是李韶华也知道,他们中有人认识联邦调查局的人,只是从里面拿出重要物品,是重罪,谁都不想担这风险。
“其实我需要的只是那个软件,把电脑拿出来,拷贝过来,再放回去就行了。”李韶华补充道。
“其实我也在怀疑他的死可能不是自杀,但是我需要证据,而能解开这个的就在那台电脑里。”李韶华说。
“联邦的人一定会查那台电脑,他们也会看到那些文件可能他们已经解开了?”
“这个不会,皮特既然会把文件转码,就是不想被别人发现,那他不会在电脑上留下原件!更重要的是联邦调查结束后一定会把电脑里的内容销毁!到时候就什么也先不到了!这样吧,有没有办法让我进到联邦调查局的资料室!不用拿出来!”李韶华说到。
“这应该可以做到!”终于有一个朋友开口了“我认识联邦的人,应该可以带你进去!”
“太好了!”李韶华激动的说。
“你什么时候去?””
“越快越好!”李韶华说。
“这样吧!我跟那个朋友联系一下!”说完他起身到一旁打电话去了。
李韶华和朋友继续喝着,聊着。过了一会,他回来说:“明天过去!”
“好!”李韶华说。
有人愿意带,就行了,基本上没问题。现在李韶华也可以放心一些了。但是还是要等到进去后才能确定。
不知不觉几人聊到深夜。各自回家,李韶华回到酒店休息。
到最后李韶华还是没有告诉他们有关信号的事,他对皮特十分的瞭解,作为一个研究地外文明的学者,皮特对这个信号是十分的痴迷,他废寝忘食的工作,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自杀,这中间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李韶华从他自己身上的情况来看,以及他对信号的瞭解,他甚至怀疑是信号杀死了皮特,这个信号会控制人的思想,一定是皮特发现了什么!一切都在那个附件里,而打开附件的钥匙就在那台电脑里,所以明天一定要拿到它,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已经将电脑销毁,只能祈祷他们还没到那一步。在疲惫和不安中,李韶华躺在牀上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李韶华出门来到约定的地点等着。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好友带着另一位朋友来到和他见面。
“史都华,这位是艾伦,他是联邦调查局局的工作人员!”
两人互相问好!
“你有办法带着你进去吗?”李韶华问道。
“他跟我说了,我们都是从小到大的朋友,我会尽力帮你的!”艾伦说到。
“谢谢!”李韶华说。
“这几天马上就是国庆了,局里比较放松,而且开放了部分区域让人蔘观。我把你放进参观的人羣中,进去后,带你从员工通道过去。不过这些地方有监控,所以你需要伪装一下,我会带着我同事的证件给你,他是个亚裔,他休假回家,证件放在局里,不过我一点要提醒你,就是他休假是在系统里有记录的,你使用他的证件,这会就会产生冲突,管理员外查看记录的时候就会发现,所以你拿到你要的东西后要立刻离开美国,如果在离开前被发现,你就无法离开了!”艾伦说到。
李韶华点点头。
“到时候我会在外面接应你,直接送你去机场。”
“好!那什么时候去?”李韶华问道。
“明天,明天是开放参观的第一天,人会很多,到时候会调一部分安保去现场维持秩序,内部安保会松一些!我会在门口接你!”艾伦说到。
“行!”李韶华说。
“那我回去准备一下!”艾伦说。
和他们分开后,李韶华没有直接回酒店,而是坐车前往皮特的家。
来这里看望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李韶华敲门,皮特的妻子开了门。
她看起来很平静,或许悲伤给不了她安慰,只会让他更疲倦。他走进屋里,皮特的妻子为他到了杯果汁。
“抱歉来晚了!”李韶华说到。
她笑了一下说“没事!”
“我能到他房间看一下吗?”李韶华说到。
“可以,我带你过去!”她带着李韶华来到皮特的房间。
“这就是他呆的房间,在他……之前一直把自己锁在里面!”
听的出来她很刻意的回避那两个字,她的语气也变的有些哽咽。李韶华推开了门,房间里很干净,干净的就不像人住的。书桌,柜子里的东西都被拿走了。但是墙面上的漆被刮了,东一块,西一块。
“这墙?”李韶华说。
“他在墙上写了一些东西,不过后来他把它们全刮了。”
李韶华走到墙边仔细查看,墙面就想被熊扒过一样,有些地方里面的木头都露出来了。至于他在墙上写了什么现在也看不出来了!
“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吗?”李韶华问道。
“是的!包括他的尸体!什么时候送回来还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气有点无奈和气愤。但是这个李韶华也没有办法。
“你能跟我说说他这段时间的情况吗?越详细越好!”李韶华说。
“可以”!
两人来到客厅,皮特的妻子跟他详细讲了这些天来,皮特的情况。
一直到下午两点,李韶华才离开皮特家。之门坐车回到酒店,在酒店里他开始整理她跟他说的一些情况。
从她说的情况来看,皮特在得知脑电波中有那个信号以后,便开始茶饭不思,每天都关在房间里做研究。而且皮特有说梦话的毛病,总是在睡梦中说些很奇怪的东西,她也听不懂。后来皮特让他把自己的梦话录下来。但是他总是会把录音笔弄丢,再后来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刚开始还会出来吃东西,后来直接不出门,送过去的东西也很少吃。她经常在门缝中看到他在墙上写东西,还总是自言自语,她怀疑他得了精神病,想带他去看病。后来有一天她照常给他送吃的,放在门口,敲了敲门,便转身离开,可是刚走出两步,房间里就传出一声枪响,她立刻冲进去,发现他已经死了,枪还在手上拿着,太阳穴一个洞向外流着血。
看来他想到一些东西,怕忘记就记在了墙上,这样就不会弄丢,但是他又把它刮掉,这有点不合逻辑。这时李韶华脑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是那个信号控制了他,让他把墙上写的刮了。这是一个合适的想法,李韶华有亲身的经历。那个信号会在他有进展的时候出来干扰他,并他脑中的一些信息删除。这说明这个信号可以控制人的记忆,但是它不能控制人的意识,所以它只能在他有了这些想法后才出现将他们删除。
而皮特将这些信息写在墙上,就算它让他忘了,但是皮特一眼就能看到墙上的信息,马上就能想起来。而且皮特把自己锁在房里不出去,让信号很无奈,没有办法。或许是因为这样,信号开始试图控制人的身体,强制皮特亲自去清理了墙上的信息。可能皮特一直在和这个信号做斗争,可是信号太强,还是控制他的身体把墙上的内容清理了。之后信号消失,皮特重获自由,他开始明白,自己可能干不过它,他必须想办法,他继续研究,可是有点成果就忘记,这让他很崩溃。但是他是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将文件转码并发送给他的?
这些都只是李韶华的想象,真相如何,要等他拿到软件解开附件才知道。
好不容易有一天休息的赵齐,大清早就到附近公园散步,散步的途中他给杨佳伟打了电话。
“佳伟,在干嘛呢?”
“赵教授,我在车间做测试呢?”
“测试?什么测试?”
“钻机啊!”
“我可以过来看看吗?”
“可以,你知道在哪里吧?”
“知道!我现在过来。”
通话结束后,赵齐打车前往车间。
测试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怎么还在测试?可能是有什么问题需要改进吧。
在北京郊区的工厂里的一个组装车间里,杨佳伟和张干自己老夏,正在推开门,进入车间。而车里里正矗立着另一台钻机,这台和前面的一模一样。这是张干在离开前让钟时昌打造的备台。
“这怎么还有一台?”老夏问道。
“这是备台?实际测试前让打造的备台,怕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张干说到。
“是这样!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杨佳伟说到。
“先测试,看看这台的参数和原来的是不是一样,然后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张干说。
“什么问题?”老夏说。
“把温度再提高!”张干回到。
“再提高!四千三百度还不够高吗?”老夏说到。
“只能说刚刚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需要把温度提高到五千度!”张干说到。
“五千度!这不可能,在在地球上包括人工合成的材料,还没有能上到五千度的,四千三百已经是一个极限了,是一个最平衡的极限!”老夏说。
张干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尽量吧!”
是啊,只能尽量了!这是杨佳伟的手机响起,是赵齐打来的,他接了起来,说了几句后挂了电话。
他说:“赵教授想过来看看!”
“赵齐?”张干说。
杨佳伟点点头。
“正好!多少一个人多个办法!他什么时候来?”张干问道。
“正在路上!”
“那我们先开始吧!”张干说。。
三人进到车间里,陆续来了一些工人,杨佳伟坐在电脑前准备。张干带着人上到钻机上检查。测试的内容和之前一样,只是这次不再做实际测试了。虽然已经有了经验,但是张干还是一点都不敢马虎,凡事都亲自上阵,尤其是这次不是他们自己组装的,更需要仔细检查。
张干在钻机上爬上爬下十几趟,花了三个多小时才检查完成。而杨佳伟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长时间坐着让他全身僵硬,在舒展身体,扭动脖子的时候才发现赵齐站在他身后。他站起来说:“赵教授!您什么时候到的?”
“一个多小时了,看你们在忙就没有打扰你们!”赵齐说。
杨佳伟拉过一张椅子给他坐下,张干也从钻机上下来。
“赵教授,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刚要开始测试!”张干说到。
“那太好了!”赵齐说。
张干和杨佳伟说了几句后,转身对老夏喊到:“老夏,你那边怎么样了?”
“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老夏回到。
“那好!大家注意了,所有人离开钻机二十米范围!所有人!”张干喊了三遍,在这确认没人在钻机上或者二十米范围内以后,他示意杨佳伟测试开始。
整个过程和原来一样,钻机开始自检。自检结束后所有的参数显示在屏幕上。张干确认无误后,让杨佳伟启动的钻头。钻头慢速旋转,并开始加温。
这是赵齐第一次看钻机测试,他聚精会神地看着,生怕错过没以后某些细节。
钻头的温度越来越高,车间里也热了起来,赵齐感觉到热浪扑面而来。钻头颜色变红,能看到他在炙烤着支撑它的立柱。颜色变白,温度已经超过了三千度。车间里就像被火焰烤着一样,一些人受不了跑到了外面。只有少数几个还在坚持,赵齐就是。他知道钻头温度会很高,但是没想到在这个距离上,温度会这么高。钻头在最高温维持了十分钟后,开始降温。张干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这些和上次测试的一样。接着测试推进器,所有测试结束后,张干开始把这些数据和之前的做详细的对比,发现基本上没有变化。有一些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样看来钻机是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就是他们想办法提高钻头的温度了。
测试结束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工人下班后,张干,赵齐,杨佳伟和老夏四人来到一家饭馆,点了几个小菜,拿了两瓶酒喝了起来。
“怎么样?感觉如何?”张干问到。
“很震撼!比我想像的还要震撼!不过之前不是已经测试过了吗?怎么还在测试?”赵齐说到。
“这台是备台,原来的那台还在那边没回来!”张干说。
“那实际测试结果怎么样了?”赵齐问道。
“还不错,基本达到了预期?”张干说。
从这话里能听出来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
“这么说,还是有点问题!”赵齐说。
“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觉得温度还不够高?”张干说。
“还不够,我看测试的时候有四千多度吧,这还不够吗?”赵齐问道。
张干喝了口酒,吃了口菜,说:“其实这个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已经能融化任何已知的任何物体,但是不同的物体熔点不同,融化的速度也不同,如果遇到熔点高的物质,那么融化的速度就会变慢,从而影响钻机的行进速度。而且根据上次佳伟在月球钻孔的经历,似乎上面有一种未知的物质,硬度很高,目前还不知道它的熔点是多少,所以我希望能把钻头的温度提高至少到五千度,这样更有把握一些。”
赵齐看过之前的报告,的确那是一种硬度很高的物质,它的硬度甚至可能超过了自然环境中的金刚石。对于它的熔点现在还未知,这会是这个任务的未知数。成败可能都在它,所以张干想把温度提高,也是必要的。
”那除了温度,硬度也要提上去才行!”赵齐说。
“是啊,问题就在这,目前钻头已经是熔点和硬度的最佳状态。要想再往上提,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夏说。
四人都沉默了,只是端起自己的酒杯喝了起来。
四人并没有喝太多,而是很早就离开了,各自回家。赵齐回到家躺坐在牀上,今天的确让他开了眼界,他有点后悔没有看到实地的测试,那一定比在车间里更壮观。想着他的思绪回到了张干提到的那个问题上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对于一些无解的问题,再多的诸葛亮也没用,而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其实升温并不难,难的是在高温下钻头还能保持极高的硬度和韧性,这是一个境界点。有什么办法能提高钻头的硬度,以及熔点。四个人聚在一起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出办法。
李韶华很早起牀,应该说他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他收拾好自己的物品,退掉了房间,背着背包行走在街头。人并不多,偶尔能看到几个在锻炼的年轻人。这里和国内的街道为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这里都是外国人。他走到公园,在长椅上坐下。
空气从绿植中穿过,带来淡淡的清香,清晨的露珠清扫了空气中的微尘。耳旁是鸟语,气味是花香,闭上眼睛,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可是他为什么舍弃这些,选择离开。水塘里有水鸟在戏水,绿茵道上是来往的人羣。李韶华在这坐了大半个小时才起身离开。
在国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里的食物,不仅是味道,种类,数量上的区别。在中国吃是一种文化,而在这里吃只是一种义务。为了完成这些义务外国人只是随变整点东西就吃了。虽然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是李韶华却一直没有习惯这些,他穿过几条街,来到了中国人居住的区域,在这里你会有种错觉认为自己在中国。很快他找到一家早餐店,点了一屉灌汤小笼包,还有一碟咸菜丝。这里的氛围让他感到舒服亲切。以前他就经常来这里吃。
老板端上了他的早餐,他夹起一个汤包,咬了一口,汤汁顺着嘴角流下,这味道和国内的一样。他很快吃完了一屉,又叫了一屉。吃饱喝足,小憩一会,离约定的时间近了,他起身离开了餐馆。
朋友开车在路口等着他,老远看着他走来,向他打招呼。朋友开车送他倒了调查局。果然和艾伦说的一样,人很多,都排着队进入。每年这里都会开放几天,供人蔘观,这期间也是安保很严格的时候,不过严格都是在对这些参观人羣的检查上,而内部却是很放松的。
李韶华下车,艾伦走了过来,他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见面后,艾伦再次向他交代了情况,他了李韶华一张卡,这是出入的证件,是内部员工的,有一定的权限可以进出证物室。进入大厅,李韶华表面上来起来很镇静,但内心里是十分紧张的,毕竟他现在在做的事是违法的。艾伦让他自然一点。他们径直穿过了大厅,安保并没有很在意他们,顺利通过检查后,艾伦带他进入了员工通道,这里参观者进不来,需要刷卡才能进去,而且严格按着一卡一人的方式通过。
通道两边都是办公室,人不多,都各自在忙着。虽然没人注意到他,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一路上他发现这里有很多的监控,基本上覆盖了每个角落,他的进入办公区已经被监控拍了下来,只是他一直低着头,并没有拍到他的样子。穿过办公区,坐上电梯下到地下,出了电梯就是证物室,门口有个保安正在玩着手机。四周没有窗户,也没有其他的出入口,就是一个密室,只能从电梯出入。保安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到来,一直没有抬头。艾伦带个他走到保安面前,他还是没有抬头。其实保安知道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