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霭蒙蒙,笼罩了一日,不过今儿倒是不怎寒,只需寻常冬衣即可。地上的雪积了尺深,如棉絮般裹住,几个孩提红扑着脸推着雪人,戏耍时总顾不得冷。
一清早,宫里来的一女官来找张易之,她穿的简朴,头上连支钗也没有,显是可以打扮得似普通妇人,若不是仆人见着脸熟,便不会让她进去。
过会儿,张易之也是简装便行随她去了。
红纱纬幔挂得殿内如迷宫般曲折,紧闭的宫殿本就晦暗,加上这大红色竟显得有些凄惨,张易之一袭素衣,如似沾了鲜血。几盏宫灯忽明忽暗,岁月漫漫,原以为物比人长久,看着也该坏了。
绣金屏风里,咳声停不住,听着像是要把心肺咳出来了。
“陛下,饮饮这梨汁会好些。”
女皇只是嗅了嗅,便推翻汤碗,嘶鸣道:“这梨汁味怪,你们……你们放了什么?”
底下人诚惶诚恐道:“这是治咳嗽的做法,如今陛下都吃不下药,只得在平时饮食上下功夫。这用鲜梨一个,扎五十个孔,每孔塞入一枚花椒,然后裹一层薄面粉蒸熟吃;梨扎上花椒粒形状如刺猬,故名刺猬梨。煮熟后,去掉花椒,吃梨,饮梨汁,听太医说这对咳嗽是最好的。”
张易之道:“这做法稀奇,不知好不好吃,难怪陛下不敢吃,你端一碗我试试,要是好吃再给陛下送上。”
女皇缓缓吸了一口气,叹道:“你来了。”
“是。”
“我近来时常感觉到先皇在说话,他似乎不太愿意理我,你说我是不是太老了。”她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我不该这样子去看他。易之……”她伸出手去抓,看不见了。张易之把手给了她,“你的手像他,所以我怜惜你就是怜惜我自己。你细心起来也像当时他待少女时的我一样,所以我最宠你,最愿意听你的话……”
此刻,张易之才知她竟然也有着小儿女的情怀。
张易之问道:“你是否悔了。”
女皇坚毅道:“有什么好悔过的,人人都为自己说话。”
“那陛下何惧先皇?到时为自己辩解就好。”
“我乏了,一路走来,遇到那么多事情,对也对,错也错,各人有各人的解释,为的不过是自己的那些私心。只是如今我时常想起自己的那段葱茏岁月,易之,有时候我怨自己的命真大。不曾想最后是我走到了这里,欲望,原是为生,后是为权,为恨,为爱……易之,你可恨我。”
“我若恨便不来了。”
“那汤如何?”
“比药好喝。”
“那你服侍我吃下吧!”
“你不恨我……孩儿恨我……你是怎样的人,他一言,他一语,便数人的话合在一起便是你,可也不是你,因为你还有你的话要说……”女皇泪如涓流,不知是在回忆里自言自语,还是在与张易之说话。
女官过来,附耳催道:“公子,侍卫换班时辰到了,晚了该被发现了。”
张易之离开寝宫,忽然觉得一阵恶心,脸色苍白,强撑着到了家,一下车便开始呕吐。
诺儿早早在门口等候,见状好生心疼:“公子这又是怎么了?最近老是病着。”
张易之道:“你去告诉兄长可以行事了。”
诺儿道:“是。”
颜夕正为婚嫁之事忙碌着,婚期在一月,快了。
古月登门送上请柬。
古月问道:“她匆匆嫁人,你可愿意?”
张易之道:“左思公子性情淡薄,若是女皇归天,他应无碍,他俩成亲后,天高路远也逍遥。”
古月闷了半会儿,说道:“这多事之秋总有些事情被遗忘,九回雪好些日子没到梅园,倾城梦也不知去了哪里?可是,也没人问。”
张易之道:“即是多事之秋,人少些也少些牵连。不过,我倒有一事相问。”
古月道:“想问什么?”
张易之道:“你对九回雪瞭解多少?”
“你怎么问起她了?”
“你可还记得那日我们在地道捡到那块玉,我在九回雪身上也讲过。”
“长安繁华,一两块玉相似不奇怪。”
“玉石有灵,纵然形状相似,品质纹路也不一样,故而感觉不同,那人虽是匆匆一瞥,可我却感觉到它们是同出一石,不是相生,便是相克。”
“九回雪是个没了往事的孤女,美若仙姝,这些也没什么,唯一奇怪的是她似乎通狐语,与我养的二狐很是亲近。”
张易之拿起桌上的玉,忐忑不安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玉石对颜夕不利。”
“如此说来,我该提防着。”
雪下了,细细的,青黛眉石一盒盒陈列着,嫁衣也被立起来,高雅大方,简洁而不失身份,只等开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