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高卧一天秋,宝镜青光透。星斗阑干雨晴后,绿悠悠,软风吹动玻璃皱。烟波顺流,干坤如昼,半夜有行舟。”
李云梦辞别渔夫,直奔镇江而去,待他到时,一打听方知,文天祥为寻找益王,广王;已到温州之地而去。李云梦听闻,他又匆匆奔瓯越等地而去,到达时,方才打听到文天祥住于顺天府内。他来顺天府门前,向门卫传达了一番,门卫叫他稍等片刻,然后进内而去传报。
不多一会儿,就听到有人豪笑道:“李公子,可算把你给盼来啦,上次惜别,而今再一次重逢,快到府内来详谈!”此人正是文天祥。李云梦客套了一番,然后随同文天祥入内。
到大厅内落座之后,文天祥忙问道:“李公子,这次可是来投军来的。”
“正是,如若文丞相不嫌弃的话,云梦也愿为国家尽一份微薄之力!”
“好,李公子,虽说是书生意气,却也有男儿气概!不似一些书呆子每日只捧着一本,为的是那以后自己的功名,大丈夫,生于世上,岂又只能为了那一份虚名而去努力呢?为国,为社会做一番事业,那才不枉为人生!”
“谨听文丞相教诲!”
“李公子,老夫现已经不是丞相了,现藏身与此,只是老夫不想眼睁睁着看到宋朝就这样灭亡,就在这里建立一支强大的队伍,还南宋本色!”
李云梦一听,内心不由地一番佩服,果不愧为被人称之为当今英雄。然后忙问道:“文丞相,最近时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不瞒李公子,受奸人所害,差点丢弃了性命,本来上次要与苗将军一起发兵驱赶元军,确被人误认为我反叛。差点要了性命,还好,阎王嫌我的骨头还不够老,未敢收留。李公子,如今朝廷危在旦夕,正需有志之士来加以拯救,因此,一国不能无主,到此来寻找益王与广王,好重新树起南宋的旗帜,驱赶元军出境,现大家决定拥戴益王赵罡登上帝位,改年号为景炎!一切就绪,待时机成熟时,就出兵驱逐元军。”文天祥这一番慨慷激昂的话语,李云梦一听,不由对眼前这位‘英雄’敬佩万分,心想:‘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为国家安危着想,而自己年纪轻轻,如若置身于世外,也只落了个逍遥自在,想到此,内心不由地感到一阵惭愧!
李云梦留于了文天祥身边,做了一谋士。之后,时常为文天祥出谋划策,不多时,深得文天祥的喜爱,他待士兵犹如亲兄弟般,也受士兵的拥戴!被人军中称为“张良”转世,在世“诸葛”之才。
不久,文天祥带领在温州募集的军队和广昌关浚军队连合一起,直取已被元军占领的南夹,宜黄,宁都三县,取得了一番大胜利,扎营宁都。
李云梦随文天祥一同指挥征战时,每见一场战争,都有不少死伤,不管是元军和宋军,而对死来说都是很残忍的,想到此些,李云梦内心总是郁闷!有时一人站在夜幕之下静思,想这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后人又有谁会记得他们呢?而受拥戴的皇帝却要被载入史册,不由自主地想起老渔夫的那一番话语,现方才明白,眼前这此尸骨成堆,只是为一人而争得江山,而江山谁载,结果都是一样!云梦一想起这些,有时就想离开军营,但每一次见文天祥那付鞠躬尽瘁的样子,又于心不忍。他想,待有朝一日,驱逐元军出境,自己就继续去寻找小桃红,就与她共往老家安稳的过日子。
这天,云梦与文天祥正在营中商议如何打下一仗时,这时,一士兵进营回报:“文元帅,吕将军求见。”文天祥一听,连忙停了下来,迎外而去。
不多时,就与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一同而入,待云梦一见那位将军,心头不由吃惊不小,原来这位将军正是那日被元军追杀,而躲在假山后面的人。同时,这位吕将军见云梦在,也似乎吃惊并不比云梦要小。然后连忙上前一抱拳道:“恩公,原来你也参军啦!人生真是何处不相逢呀!恩公,记得上次搭救,还没有回报,现在可好啦!恩公在文元帅的身边,日后相见的机会就多啦!也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加以回报。”李云梦见这吕将军说话直爽,也不由哈哈一笑道:“吕将军,说的极是,这世界真是小呀!但吕将军千万不要客气,那一些都只是小事而已!做为宋朝之人,人从皆可以做到,况且吕将军送我的那把三尺宝剑,现都一直佩带我的身边。如此贵重的宝剑,还没先谢过将军。”
“哈哈,恩公,区区一把宝剑怎能一条命相比呢?恩公能承受这把宝剑,那也是我的福份!”文天祥本想给两位引见,而这时见两位象是早已熟悉的样子,不由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云梦就将经过慢慢告诉于文天祥。待文天祥听完,也不由哈哈一笑道:“世上机缘巧合的事真是太多啦!云梦,你大概不知道这位吕将军的名吧!待本帅告诉与你,他姓吕,单名一个武字,人称‘赛张飞’”李云梦一听,忙向前拱手道:“原来是吕武将军,早就听人说起英雄神武,一次在南阳等地大破元军。那天却想不起,真是失礼啦!”
“恩公,何须如此客气,如若不是你相救,什么将军都早已经命丧心泉啦!成了元军的盘中餐啦!”云梦和文天祥一听,都哈哈大笑。文天祥这时走过来,一手携着一人道:“大家既然如此有缘份,何不结拜为兄弟呢?所谓投缘者,不须一时,不投缘者,相处一世也无用!按年纪,文某就当你们的大哥!”吕武一听甚是高兴,云梦也没有理由拒绝,三人就在厅堂点香磕头而拜!吕武排老二,老三云梦。然后各自发着对天誓言:“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生死于共,患难相交。”待拜完之后,各自对饮三杯,以表示兄弟情谊深厚!喝完三杯酒后,吕武起身,大叫一声:“大哥”,云梦也跟着叫了一声。然后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待过后,吕武立即对文天祥道:“大哥,此次招我来,有何事商议。”
文天祥略一沉思,上前拍拍吕武的肩膀道:“二弟,此事事关重大,我怕旁人无法担任,因此招你来共商对策。”
“大哥,有事只管吩咐,小弟只是一个粗人,对策之事毫不知晓,你与三弟商议对策,倒是不错。”
文天祥点点头道:“二弟,那你必须要谨记我的话,到时不要意气用事,不然将功亏一溃。”
“大哥放心,小弟都听你的。”吕武拍胸脯道。
“好,二弟听令,我现命你速带一支万人军队回欧越镇守,不管临城发生何事,都不许迎城出战,只许守,不许战。明白吗?”
“这个……大哥,你不叫我迎战,这又是何意?”
“二弟,你只需守三月,到时只会明白。”吕武一听,也不再言语,接令之后,又向李云梦一抱拳道:“三弟,二哥先告辞啦!”李云梦同时回道:“二哥,保重,再有,三弟有一事相求,如若二哥在路途上打听到一女子‘小桃红’的下落,就麻烦二哥告知小弟。”
“哈哈,三弟,二哥谨记于心就是了,大哥,三弟,告辞了。”说完,大步流星的走出帐营。文天祥看着他离去,微微一笑,但脸上同时又闪过一丝的阴云。
待吕武带兵镇守温州欧越之地不提。
过后不久,李云梦与文天祥又收回了不少的失地!正打算以重兵驱赶元军出境之时。这一天,闻探子回报:“元帅,福安失守,逆贼孙大开打开城门引元军进城,陈文龙将军被抓,受百般**,最后绝死而亡,他母亲现在福安的尼姑寺里,病情严重!”文天祥一听,心如刀绞!“啊!”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李云梦忙将他扶住道:“大哥,稳住气,待小弟去接陈母到营中医治!”文天祥点点头道:“三弟,此事就有劳与你了。”李云梦点头应了一声,随即出去点几名亲兵,直奔福安而去。
宁都距福安大概需要一天的路程,路上无话。
待云梦到时,见尼姑寺夹在两座秀丽的青之间,幽谷清静,果不愧为静修之地。他上前敲了敲门,不多时,一女尼打开门打了一个唱诺问道:“施主,有何事!”
“师父,快带我进去见陈文龙将军的母亲,我们是文天祥元帅派来接来到军营里医治的。”女尼看了看他们的行装,点了点头道:“施主请稍后,待我进寺告知与主持。”说完,就进寺而去。
不多时,刚才那位女尼和一位老尼脚步匆匆而出,到李云梦跟前忙道:“施快进庵堂里坐。”云梦点头入内。进庵堂落座,老尼忙吩咐道:“空静,去沏一壶清茶!”刚才那位女尼应了一声,转身进茶房而去。而云梦这时却道:“老师父,听闻陈文龙将军母亲病危,现文元帅命我接她回军营治疗,就不必再担耽了,快领我而去。”老尼闻听,点点头,马上站起身来道:“施主随贫尼而来。”云梦紧跟而上,见老尼转过一个厅堂,带到一个密室里,云梦看到小室里的一张牀上躺着一位慈祥的老人,身旁站在一位女尼在侍候。云梦猜想躺在牀上的就是陈母了,忙叫人上前说明,叫人架起抬军营而去。可当他刚向老尼告辞的时候,刚才那位站在陈母身旁侍的女尼转过身来,云梦一见,暗自吃惊!
好象感觉到这位女尼在那里见到过,十分的面熟。本想上前询问,只是此刻要务在身,只好作罢!只是在心底留了一个结!
李云梦护送陈母返回帐营,文天祥忙令军医医治!
待李云梦回到自己的账营里时,不由地想起那位女尼来,可左思右想却无法想起!难道是自己的判断错误,还是根本就不认识,只是觉得有些面善罢了。但很快又被自己否认掉,感觉她肯定是一位故人,那她是谁?她是谁?李云的脑海里打了无数个问号?
而这时士卒过来传话:“军师,元帅传唤与你!”云梦应声道:“马上到来!”于是他就先打消了刚才的念头!直奔营帐而去!他进营时,见文天祥焦急的在营帐里来回的踱着脚步,见云梦过来,忙拉住他道:“三弟,麻烦你再跑一次福安。”
“大哥,有事就只管吩咐吧!”
“三弟,军医回报,陈母命危在旦夕,只是她有一个要求,就是想见见那尼姑寺里扶侍与她的小师父妙常一面,只好有劳三弟你再走一趟啦!”
“大哥,我这就去!”云梦,说完,就出营又奔福安尼姑寺而去!
又奔走了一天,到了尼姑寺。
寺内的老尼见云梦返回忙问道:“施主,陈母的病是否好转!”
“不瞒老师父,陈母现在命在旦夕,想见再见一面寺里扶侍过她的妙常师父,所以,文元帅就让我再跑一趟!”
“原来如此呀!空静,你叫你师妹妙常过来,随同李施主一起去军营探望陈母。”
“是,师父。”空静回答道;然后就进去叫妙常。
不多时,空静出来,跟着她一同而的一名尼姑,待走近之时,云梦仔细一看清楚时,差点没叫出声来。原来这位女尼不是别人,正是李贤尚书的女儿李碧华,难怪先前总是觉得那般的眼熟,而同时,李碧华见李云梦也吃惊不小,但并没有吭声!走到老尼面前问道:“师父叫弟子出来有何事吩咐!”
“妙常,陈母病危,想见你一面。你就陪同李施主一起去军营探望陈母吧!”
“弟子马上就去!”云梦见李碧华很爽快的答应,马上向老尼主持道:“师太,事不遗迟,我们就先告辞啦!”
云梦告别尼姑寺,与李碧华共赴军营而去探望陈母!
路上,云梦问李碧华:“李姑娘,你怎么会出家为尼呢?”
“李施主,还是叫我妙常吧!只是此事说起一言难尽!”
“可否相告与我。”
“待回军营,见陈母一面,然后再慢慢叙述与你听吧!”
“如此甚好!”
两人急奔军营,待到时,云梦见文大哥站在帐外等待,云梦一见,内心不由的激动不已!身为元帅,却不时无刻为下属及下属家人着急!看他那付疲倦的眼圈,大概这两天都没有合过眼了。
文天祥见云梦带妙常回来,忙向前迎接道:“云梦,你总算回来啦!妙常小师父你快快进营吧!”妙常点点头,入营,见陈母躺在那里,她上前一见,不由地痛哭起来。
这时陈母睁开眼睛,用手摸了摸妙常的头道:“孩子,你来啦!多谢你的一番照顾,在最后的时刻,还能再见你一面,老天也不算是太刻薄!”
“陈老太,你好好养病吧!在这军营有很好的军医,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妙常劝说道。
陈母一听微微摇头道:“孩子,生老病死,都只是世间常事,你也不必为我太过于悲伤,只是我想劝解你几句。你可愿听否?”
妙常边流泪边点头表示愿意。
陈母用微弱的声音道:“妙常,你现在是带发修行,如果将来能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就嫁给他,这样生活有了依靠,两个人生活总比一个人要强!”
妙常这时也只有顺着陈母的心意,不住的点头,脸上却挂满了泪水,陈母的声音越来越低,直到听不见的时候,安祥的闭上了双眼!妙常一见,放声大哭!云梦和文天祥在帐外听见,连忙进营,见此,也不由地一股悲伤由然而生!云梦此刻也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算来也离开家乡多年,不知父母是否安康!呆站在那里,眼角边掉下了几滴青泪!
文天祥上前安慰妙常道:“小师父,你也不必太难过,陈老太能见你最后一面,也是含着微笑离开人世,我们也同样很悲伤,但目前最要紧的是为她好好的安葬!”
“嗯!元帅,一切都照你的意思办!”她一边还在抽泣着。
文天祥以第一夫人的行式安葬了陈母;
妙常见陈老太已下葬,就起身向众人告别!要回尼姑寺!李云梦连忙劝解道:“李姑娘,我和文大哥在帐外听到你曾答应陈母,如遇良人,就从俗,为何却又要回尼姑寺!”
妙常叹了一口气道:“李施主,有所不知,那时答应,只是让陈老太心安,况且如今身处乱世,又那能容易找到一个值得自己可以依靠的男子呢?”
“既如此,云梦也不再相劝,李姑娘可否相告为何进尼姑寺的经过!”
妙常闻听,叹息了一口气:‘本不想再提这些已去的往事,既然你再一次提起,容我慢慢向你道来!“
“愿闻其祥!”
原来元军占领杭城,城内各级大小官员纷纷投靠了元军,而李贤平时虽希望自己能平步青云,但对宋朝却忠心耿耿,也并非是那种攀龙附凤之辈!唯独他与几位知交朋友拒绝投靠元朝。因此,忽必烈反倒欣赏他的气度,几次三番派宋朝故人去劝降,而李贤坚绝不从!还大骂来人‘卖国贼’。只羞的劝降之人满脸通红而回!李贤在这紧要关头倒也体现出有几分骨气!
但他同时也知道自己因此可能要遭灭门之灾,于是早早的就打发家丁,让亲信带着家属离开杭城,整个府上只剩几个年老忠心的老仆人,誓绝要陪伴李贤的身旁。弟弟少康被亲信带走离开了杭城!而李碧华却死活也不走,说一定要留在爹娘的身旁。李贤见女儿如此,禁不住叹息一口气。
果不出他所料,过三日,忽必烈见劝降不成,就派人来捉拿。李贤为了不让女儿受苦,早就吩咐老管家,一但元兵到来,就带她从后院门逃走!
李碧华先起死活不肯,在老管家的百般的劝解下,方才与他一起逃了出去。她见爹娘被元军带走,痛哭了一场。在老管家精心的乔装下,才逃脱了杭州城。为了安全起见,老管家择山路小道而行走,走不了几日,老管家因身体年迈,支撑不住病倒了。李碧华自小受别人的扶持,起先手足无措,又是山路之中。而老管家劝她快点离开,李碧华那里会答应,坚决不从!两人一直慢慢走了两日,方才见前面有一座村庄!这时李碧华在村庄找了户农家,方才安顿下来。只惜老管家早已是垂暮之年,再加这番的颠簸,住上不几日,就撒手而去。临终前他掏出一封信递于李碧华道:“小姐,我已经不行了,以后就你一个人了,要小心一点,你快去福安找陈文龙将军,他是你爹的故交,相信一定会收留你的,这是老爷交给我的一封信,你收好,到时候交给陈文龙将军就可以了。”老管家声音已经很虚弱。
“老管家你不会有事的,等我去寻找大夫过来帮你医治。”李碧华哭着说道。
“小姐别傻啦!生老病死都只是人间常事,只是感到遗憾的是不能送小姐到福安,以后你要多加小心。”李碧华含着眼泪点点头。老管家见此,安祥的闭上了双眼,李碧华痛哭了一场,在村人的帮助下安葬了老管家。
待安葬后,李碧华按照老管家所说,乔装一番,往福安而去。
后到福安找到陈文龙将军,当陈文龙将军听闻李贤被元军抓获之后,也不由感到一阵悲伤。他留李碧华在府上,待她如同自己的亲人一般,尤其是陈母对李碧华甚是喜欢,每次去尼姑寺烧香的时候,必定会带上她一同前去。而府上一有好事,就马上叫李碧华一起共乐,李碧华内心激动不已!呆在陈府也算落了一个安身之处。
一日,李碧华见陈文龙将军急匆匆地进府,然后叫她带陈母到尼姑寺里住在段时日,当时不知发生何事。李碧华也不多过问,待她与陈母在尼姑寺里居住一段时日后,不几日,听闻福安被元军占领,陈文龙将军被抓,绝死而亡,当陈母闻听时,立即气成病卧牀。李碧华为了不让元军发觉,就让自己带发修行混在尼姑寺中,在陈母身边一直照顾。当李碧华把这一经历与云梦陈述完后。李云梦也禁不住的感叹不已!想这人世间存在友情的真挚,还有这争战所带来的生死别离的残酷。一一的展现。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相劝,愣了好半天才道:“李姑娘,以后你又什么打算呢?”
“李施主,现在我孤身一人,还能怎样,我想要一家团圆平淡的过日子,但能实现吗?爹娘至今生死未卜,弟弟也不知去向何处,漂泊在何方!我打算回尼姑寺与青灯木鱼虚度一生。”
“这又是何苦呢?想来人生虽短暂,但留于世间也只因一份真情所系!难道就别无他想。”
“李施主,我也曾想,但只是如今身逢乱世之中,又那能轻易而遇到呢?不知桃红姐如今怎样,你可否有她的消息。”
云梦此刻见碧华提起桃红,他的心也不由地一沉的道“不瞒姑娘,我正四处寻找她,却未知她如今何在,不知今后是否还能够再遇到她见上一面。”
“姐姐她真有福气,有你这样的人深爱着她,我也该走了,如今后遇到姐姐结百年之好的时候,到寺里找我吧!”云梦闻听,只好叹息一口气:“李姑娘,心意如此坚绝,那待我送你回去吧!”
“多谢李施主。”
云梦把李碧华回寺的消息告诉于文天祥,文天祥本也想留她于军中,但又见她如此坚绝,也就不再挽留。说了一番客套的话,然后叫云梦护送她回寺。
在护送的路上,两人谈起一起往事,都不由地感叹这时光的飞逝,一直送到福安寺的门外,云梦止住脚步道:“李姑娘,以后多保重!云梦告辞了。”李碧华点了点头,没有言语。朝云梦望了一眼,然后入寺。云梦站在那里,直到不见李碧华的身影,方才离去直奔军营而来。
接连的一段时间来,元军从另一路不停的攻**原的领土,客守城的将军都纷纷的告急!这下可急坏了文天祥,如分兵抵抗,根本无法与元军抗衡,本来就无太强的兵力。他忙叫云梦为他想个万全之策!而云梦一时也毫无办法可想,只急得文天祥每天紧皱眉头。云梦见此,心中也百般的焦虑,却不知该如何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