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朔方军攻复常山,郭子仪大战嘉山。
场景:常山郡城古战场。
却说郭子仪以李光弼为先锋,遵旨率朔方军沿黄河河套进军,这是安禄山反叛以来反映最为迅速的**。当时河东的形势,安禄山在反叛前是河东节度使,但并没有完全控制河东的军队,安禄山在河东主要是依靠他的亲信将领,就是驻在大同的河东别将、大同军使高秀岩所部三万余人,河东重镇节度使驻地北京(唐朝称太原为北京)是由北京副留守、太原尹杨光翽统兵,实际掌握着河东镇的兵权,有二万多人,杨光翽是杨国忠亲信死党,安禄山在起兵前,派部下勇将何千年、高邈带领二十多个精锐骑将,以献神箭手为名,求见杨光翽,杨光翽出迎,被这二十多骑将当劫走,杨的部下一时目瞪口呆,在这二十多骑出了太原城后还呆在那里,太原城的**一时羣龙无首,对安禄山叛乱毫无反应。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在过了将近1300年后,到了1913年12月,也就是中华民国二年12月,陆军总长段祺瑞坐火车到武昌办理公务,时黎元洪在武昌遥领副总统兼参谋总长,实职是湖北督军,手上有湖北四镇新军数万人,当时中山先生和黄兴因在二次革命中一败涂地,不得不流亡日本,国内能与袁抗衡的只有湖北新军还有些力量,段祺瑞办完公务后回北京,向黎元洪告辞,黎元洪按礼节当然要送行,在火车站送段上火车后,下火车的却是段祺瑞,黎元洪在火车上被几名彪形大汉热情接住喝茶,这一杯茶喝完,人已到北京。随后袁世凯电告全国,湖北督军一职由段祺瑞接任,黎元洪到北京后成了光杆司令,被袁世凯软禁,历史何其相似,敢情阴谋家都有非常手段。
朔方军和叛军相接后激战,先后击败叛军周万顷部,杀死周万顷,后又在河曲进攻叛军,击败高秀岩部和薛忠义部,收复了云中、马邑,攻破了东陉关,郭子仪上表奏捷,玄宗大为高兴,下诏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李光弼为河东东节度副使兼云中太守、河北采访使。
在安禄山统领叛军主力南下后,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等乘机率军民反正,复了常山郡,颜杲卿的从弟颜真卿原是殿中侍御史,玄宗曾有意为备位宰相,被杨国忠排挤出朝,贬为平原太守。颜素知安禄山为人狡诈阴险,早就预料到安禄山会有叛逆的那一天,在平原时,更是有先见之明,暗中招集敢死之士,修筑城壕,为御敌守城做准备,安禄山反形毕露时,颜真卿亮出了抵抗的大旗。
安禄山在攻下东都洛阳后,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朝,此时**河南前线将领是高仙芝和封常清,**屡战屡败,二人担心潼关有失,危及长安,不得以收集败兵,集中退守潼关,安禄山正准备率军进攻潼关,听报颜杲卿在常山反正,大怒,命叛将蔡希德率大军从河南北上,史思明从范阳南下,复围常山。此时玄宗已派派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兼太原尹,和侍御史崔众一同领兵,王承业昏庸无能,又和崔众不和,作为上级竞然节制不了崔众,结果河东的军队离叛军最近,却畏敌如虎,龟缩太原不敢出击,还想贪天功为已有,上报玄宗说常山反正是自已所部的作为。颜杲卿求救于王承业,王承业见死不救,不到十天,常山城破,叛军屠杀了颜杲卿和袁履谦等一万多反正的军民,此时郭子仪的朔方军正奋力攻打通往井径的交通,常山反正和复陷,均来不及救援。
李光弼率军终于打通了井径关,时史思明正在河北进攻各地的民军,李光弼抱必死的决心,率本部郝廷玉、白孝德、白元光、荔元非礼等五千人马,以部分劲将锐卒,扮成百姓和叛军,一举袭取了常山郡,大唐的军旗又在常山城升起民。此时常山城内外已是满目疮痍,到处是反正军民的遗体,光弼和众将无不落泪。光弼一边修整城防,一边掩埋军民遗体,一边抚恤城中所遗百姓。
第二天,李光弼带部将兵丁和常山百姓代表,祭奠太守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等一干军民,城上军民百姓一同致祭,光弼左右两边,布置好几百弓弩手护卫。
李光弼:“太守大人,末将来晚啦!”说罢跪地大哭,众将无不落泪,城上城下百姓一齐放声大哭。远处尘土飞扬,史思明的叛军渐近,朔方军丝纹不动,待叛军抵近时,郝廷玉和白孝德一挥手,只听左右两边同一声梆子响,朔方军箭如飞蝗,叛军落马无数,光弼率众人缓缓退入城中,从此,李光弼和史思明这一对“老朋友”相会了。
李光弼坚守常山,不时派精骑主动出击,打得史思明狼狈不堪,史思明蔡希德只得重新收集大军围困常山,李光弼守城有方,不时出击,常让史思明防不胜防,史思明蔡希德兵力十几倍于光弼,就是拿不下常山,还不敢靠近城太近,远远的围着,双方相持在常山,光弼所部毕竟兵少,城中缺粮,饥荒形势一日紧似一日,光弼派人缒城而下,几次向郭子仪求救,无奈山遥水远,一连又过了十几日。
光弼坐困常山,度日如年,已开始宰杀战马充饥,一日,正当光弼对子仪心生埋怨之时,只听得城西北鼓角齐鸣,光弼听得是朔方军的鼓角声,急忙登上西门城楼观看,只见西面尘土飞扬,一队**骑兵,冲开叛军阵营,来到西门,光弼一看,领队的将领正是郭曦,后面**越来越多,叛军四面溃散,是郭子仪大军到了,光弼大喜,赶紧开门迎入。
在城门口,光弼看到大批粮草来到,暗自诧异,郭子仪率中军来到,光弼上前拱手行礼,子仪和众将下马。
李光弼:“大都督来得正好!”
郭子仪:“光弼兄受苦了!”子仪还礼,和光弼共入常山,两人登上城楼,随后朔方军大队人马进入常山城中。
李光弼:“大都督,我军人马粮草不少!”
郭子仪:“我在河东各处征调招募了二万余人,这次来的总共有五万多人,你写的几封信我都收到了,本来想早点赶过来接应你,无奈粮草辎重,转运困难,非得大队保护不可,不然,要是被叛军劫去,那就糟糕了,路上我是心急如焚啦!”
李光弼:“大都督处置英明!没有粮草,人多了更麻烦!”从此之后,光弼对子仪服心了。原来那野心家、阴谋家安禄山,在他的长史、“财经专家”、也就是他称帝后的宰相严庄的指导下,抛售金银财宝和奇花异草、古董字画,大力收购粮食和军马,收购的价格很高,中原各州官民贪图高利,就都着了道,常山存粮很少,哪能几经围城,以前这些情况朔方军都不知道,朝廷在“良相”杨国忠主理下更不知道,上上下下都着了道,都拼了老命收购金银财宝和奇花异草、古董字画,而范阳和平卢等地,粮草却堆积如山,仓储坚固,还都是防水防潮的,军马近十万匹。
朔方军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指挥下,以浑释之部守常山,扼南北交通要道,主动出击河北州郡,并且利用疲敌战术,使叛军疲惫不堪,**不断取得胜利。郭子仪联名李光弼上书玄宗报捷,并提出希望潼关守军不要主动出击,先避叛军锐气,只要利用好潼关天险,以逸待劳,确保长安和关中安全,待朔方军平了叛军老巢范阳,再南下东西夹击,叛军一鼓可破,玄宗下旨嘉奖朔方军,升郭子仪为卫尉卿兼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为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使兼范阳节度使,所部将领各有升赏。此时叛军交通被朔方军拦腰斩断,颜真卿的河北山东民军声势浩大,叛军欲南下江淮,却被张巡许远所部有力地阻在睢阳,安禄山在洛阳,进退两难,一筹莫展。
公元756后六月,史思明蔡希德屡被郭子仪李光弼等袭扰,恼羞成怒,邀约和**在嘉山决战,这是**和安禄山叛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决战,郭子仪以仆固怀恩打先锋,率朔方军骑兵冲锋,自统大军掩杀,李光弼率精骑从背后包抄,大败叛军,斩首四万级,缴获战马几千匹,史思明脚中两箭,和蔡希德只身逃脱。河北人心振奋,各州纷纷起义,斩杀叛军,形势一片大好。
正当郭子仪和李光弼扩军备战,准备按计划进军范阳时,却不知潼关形势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