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郭子仪尊重卢杞,雪貂衣预留平安。
话说郭子仪自听了李泌出门告辞时说的那句话,“你们二位就是潮信!”对这句话,子仪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日黄昏时,太阳还没有下山,子仪正在家中和两位夫人静坐品茶,管家李明来报,说侍郎卢杞来访。
李明:“启禀大帅,卢侍郎到了大门外,问候元帅身体是否康安,说大帅如果康安的话,想来给大帅请安!大帅,您看是否请他进来?”李明在外面见过卢杞,对卢杞的相貌印象太深了。
郭子仪:“是谁?”郭子仪正在想潮信的事,加上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一时没听清楚。
李明:“是侍郎卢杞,想见大帅,要不要让他进来?”这下郭子仪听清楚了。
郭子仪:“啊,是他!快!快!快请他进来!”管家听了有些愕然,一个小侍郎,又是那么难看的人,值得元帅那么急迫吗。
郭子仪:“快去!就说本帅有请!”郭子仪见李明有些迟疑,急迫地催李明去请卢杞进门。
李明:“是!大帅!”李明去了。
郭子仪:“你们两个回避一下,到后院去,记住,要所有的女眷家属丫环,包括你们几个,一律回避,在客人没有离开前,没有我的命令一律不许到前堂来!”
南阳夫人:“老爷!不就是一个小小的侍郎吗?值得您那么大惊小怪吗?!”以住不少客人来了,几位夫人也不时一起当面会见客人,两位夫人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见子仪要她们二人立即回避,很不解,嘴上就嘟嘟了。
郭子仪:“听话!快去!回头我再给你们解释!”两位夫人见子仪说话严历,有些不快的走了。
一会李明带卢杞来到郭府前堂,卢杞的相貌是是异人之相,半边脸是蓝色的,中带黑色,乍一看,让人吃惊失笑,子仪深知这个情况。
卢杞见到郭子仪,给郭子仪行叩头礼,德宗给郭子仪的最高封号是“尚父”,当然,这个封号代宗曾给过李辅国,那是代宗没办法了才给的,这个称号比王爷和三公都还要高,臣子中王爷和三公都是位极人臣的了,尚父就是相当于皇帝的干爹,按辈份排是皇上的父辈,就是说郭子仪在代宗朝还是人臣,在德宗朝已被皇帝尊为父辈了,卢杞当然应当行叩头礼。
卢杞:“卢杞拜见郭尚父!”子仪赶紧扶起,不让卢杞叩下去。
郭子仪:“什么风把卢大人吹来了?您可是稀客啊!请坐!李明啦,上壶好茶,用李相带给我的龙井泡!”
卢杞:“尚父大人千万不要客气!卢某是晚辈,久仰尚父大人,早就想登门拜访,只是怕打扰尚父大人,今日才得以下决心!未事先通报预约,请郭尚父不要见怪!”
郭子仪:“卢大人这是什么话,你我同朝为臣,是同僚!令祖卢相和姚相国一样,都是郭某的坐师,我们两家可是有渊源的啊!卢大人可能不知道吧?”卢杞听了很高兴,不知有这一层关系。
卢杞:“晚辈还真不知,请尚父赐教!”这时李明亲自端上来一壶茶,给子仪和卢杞各倒了一杯,香气四溢,真的是好香的茶。
郭子仪:“卢大人请!”子仪向卢杞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各呷了一口茶。
郭子仪:“那还是开元初年的事,当时上皇玄宗刚登基没多久,令祖怀慎大人和姚相国同朝为相,开元恩科武举,姚相国和令祖卢相同为正副主考,曾大力推荐过郭某的武略策论,夸奖郭某文武双全,是郭某的恩师啊!”说罢郭子仪好象回到了开元初年的时光,很是向往,那时子仪才十七岁。
卢杞:“啊!看来先祖很识人啦!尚父这几十年身系国家安危,为国出生入死,是朝廷最大的功臣!”
郭子仪:“那是朝廷的洪福!几代先皇的洪福!郭某只是尽忠职守而已,令尊大人才是朝廷的完节忠臣,郭某深为敬佩!”说到这里,看到卢杞,子仪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卢杞的父亲卢奕,也是一位清廉的大臣,在安史之乱暴发的那年,任御史中丞,东都洛阳失陷时被浮,当面大骂安禄山,不屈而死,深受玄宗和肃宗的怀念。
子仪说到这里,两人都沉默了一会,郭子仪喝了口茶,对卢杞看了看,询问卢杞。
郭子仪:“卢大人这次来,有没有朝廷的公事,有公事的话我们先谈公事。”德宗准子仪五日一上朝,所以子仪不常去朝堂,这是子仪有意识的交班之举。卢杞是两代清廉的忠臣之后,德宗是比较重视的,子仪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卢杞:“没有!就是专程来看望尚父大人,当面求教!”
郭子仪:“那好!如果卢大人没公事的话,郭某正好有点事,想求卢大人!”卢杞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当朝尚父,大元帅,上一代天子代宗皇帝的亲家,还有什么事求自己这个小侍郎的,卢杞好生奇怪,这时郭曜来了,卢杞和郭曜都认识,起身拱手相迎。
卢杞:“卢杞见过郭大夫!”郭曜回礼。
郭曜:“啊!是卢侍郎!郭曜见过侍郎大人!”郭曜有点大大咧咧的!“是什么风把侍郎大人吹来了?”
卢杞:“特来拜访尚父大人!”郭曜点点头,坐下没有多说了。
郭子仪:“郭曜,今天卢大人难得来我们家,你去把晚餐弄到这里来,啊,端二个荤菜,二个素菜,一个汤就行了,我要请卢大人吃餐饭!”郭曜感到奇怪,老爹可是从来没有在前堂吃过饭,今天是怎么啦,正要问,子仪又说了一句,“快去!”
卢杞:“尚父大人,饭就不吃了,时候不早了,晚辈告辞!”说罢起身要走。
郭子仪:“卢大人如果没有国家大事急着回去办的话,就请陪郭某吃餐便饭,郭某还有重要的事要和卢大人说!”当朝重臣元勋,一口一个说有要事,卢杞留了下来,一会,郭曜带两个厨子把二荤二素一汤端了上来,摆在茶几上,好在郭府的茶几够长够大,子仪请卢杞入席。
郭子仪:“我知令祖和令尊大人崇尚简朴,今天我要向我的恩师令祖大人学习一次,和卢大人吃个便饭,来,卢大人请!”子仪作了个请的手势。
卢杞:“恭敬不如从命!尚父大人请!”郭子仪叫郭曜一同入座陪客,李明在一旁侍候。
郭子仪:“卢大人来点葡萄酒如何?”
卢杞:“多谢尚父美意,家父从没让我饮过酒,酒我就不喝了,陪尚父吃餐饭就好!”
郭子仪:“好!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吃饭!”三人吃了一餐便饭,饭后,郭子仪在交待李明一件事后,单独和卢杞两人说话。
郭子仪:“卢大人,六十多年前,我中武举,按礼节,文武进士要谢坐师,请坐师吃饭,姚相接受了,令祖卢相却坚决不同意,说为国荐贤,是份内的事,坚决不同意受拜师礼!这是我们开元文武恩科进士的遗憾事,今天算是作了些弥补!”
卢杞:“尚父真是重情义的人!难怪那么深得满朝礼敬!晚辈十分感佩!”这时郭曜和李明把那件西域雪貂衣拿了过来。
郭子仪:“我老了,今后国事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啦,卢大人要多多为国出力!”
卢杞:“那是,多谢尚父教诲,客退主人安,晚辈告辞了!”说罢拱手告辞,子仪从李明手上拿过那件西域雪貂衣,对卢杞说。
郭子仪:“这是件西域雪貂衣,轻便防寒,希望卢大人笑纳!”说罢,子仪将雪貂衣要送给卢杞。
卢杞:“尚父这是干什么,晚辈无功不受禄,晚辈不敢!”坚决不肯收,子仪示意郭曜和李明退下,待二人退下后,郭子仪对卢杞说。
郭子仪:“卢大人不必客气,你是忠臣之后,郭某曾受令祖举荐之恩,你年轻有为,皇上赏识,听郭某一句话,你今后为国效力的日子还很长,首先要保护好身体,长安冬天寒冷,这个东西你用得着,只有把身体保养好之后,才能长久的为国效力!”当时卢杞只是个侍郎,没有掌握大权,确实比较清廉,子仪的实际关怀很贴切,卢杞感动了,感觉到好象父亲还在世上。
卢杞:“那就多谢尚父大人了,晚辈不知何以为报?”卢杞望着郭子仪真诚的问。
郭子仪:“卢大人不必介怀,你是忠臣之后,郭某素来敬仰忠臣,一件便服,是为了保护你冬天不受寒,我老了,你还年轻,以后多为大唐出力,为皇上尽忠,就是对郭某的回报!”
卢杞:“谨尊尚父教诲!”卢杞很感动。
郭子仪:“郭某这一世,托几代先皇的福,建了些许功名,几代先皇大加封赏,已位极人臣,没什么遗憾的了,只是家人多年享惯了富贵,渐渐养成了一些傲慢的习气,不知道世事的艰难,卢大人如今后富贵了,郭某不在世之后,还望卢大人看顾周全郭某的家人!”卢杞这时明白了,心中不由暗赞郭子仪想得多,想得长远,不愧是大唐不败的元帅!
卢杞:“尚父多虑了,晚辈还要靠尚父您栽培啦!”说罢告辞。
郭子仪:“郭曜,李明!送送卢大人!”子仪喊来郭曜和李明,一直看着二人送卢杞出大门外。
在送走卢杞后,郭曜来问郭子仪。
郭曜:“爹爹为何那么看重卢杞那个人,他只不过是个小侍郎,而且这个人心胸很狭小的!”
郭子仪:“这就不懂了吧!他心胸为什么那么狭小?很多时候是你们见他长得奇怪,不尊敬他,相貌是天生的,不由人,谁不想长得堂堂正正?他可是有名的忠臣之后,你们要尊重他!皇上对他怎么样你知道吗?”
郭曜:“皇上是比较看重他。”郭曜这时已觉察到是有些问题。
郭子仪:“亏得你还知道皇上看重他,但是你们反而不看重他,今天他来了,你对他的态度就有些轻慢,是不是?”郭曜点点头。
郭曜:“爹爹教导得是!”郭曜承认今天确是欠热情周到。
郭子仪:“几代先皇,最恨的就是安史叛逆,最看重的就是颜相和卢杞父亲这样的忠臣,你们不好好想想,我已八十多岁,颜相也七十大几,就是李相也六十多了,皇上现在是绝对信任我,我过世之后呢?皇上会不会象绝对信任我一样,也绝对信任你们?!”
郭曜:“那是不一定!”郭曜明白自己这一辈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和父亲相比,还差不少。
郭子仪:“这就对了!任何时候,皇上必重用一二人处理国事,如果皇上重用此人的话,你们对他轻慢,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我是在给你们补台!明白吗?!”
郭曜:“明白了!”郭曜心想还是爹爹看得远。
郭子仪:“去把你的两位姨娘叫过来,我有事要交待!”一会郭曜和子仪的两位夫人来了。
郭子仪:“你们两个,还有郭曜,从今天起,一定要再三叮嘱家中女眷,卢杞来了都要回避!”子仪的口气不容置疑。
二位夫人:“为什么?”相当的不解。
郭子仪:“此人长相很困难,你们乍一见到他一定会吃惊,要么大叫,要么大笑,人家就记恨了,切记!此人到底人品怎么样,我也猜不透,此人是大忠臣之后,我知道他上进心很强,我过世后,皇上有可能重用此人,如被此人记恨的话,八成没有好果子吃,你们可给我记住了!”
二位夫人和郭曜:“是!记住了!”二位夫人这才明白要她们紧急回避的原因,当下一家人无话。
这里说说关于卢杞的后话,郭子仪和李泌过世后,德宗开始重用卢杞为相,卢杞大权在握后,开始背离祖风,心胸狭小的毛病显现了,凡得罪过他的人,他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还好,卢杞还记得郭子仪对他的尊重,卢杞手下的人大势陷害很多家功臣时,没对郭家下杀手。
这当然有德宗的明令对郭家保护,但是与卢杞记着郭子仪对他的尊重不无关系,曾对卢杞不屑一顾的功臣家,或者侮辱过卢杞的人,卢杞和手下人反覆暗中陷害,德宗耳根子软,架不住卢杞和亲信手下扇风点火,惨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