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话说郭子仪和颜真卿自听李泌关于潮信的话,就一直想李泌这句话的意思,一直不得要领,过了一个多月,想想自己都八十多了,说不定那天就不在了,心中特想知道那个大问题的答案,子仪忍不住了,又专请李泌和颜真卿到自己府上,大唐的三位宰相,再聚在一起,一起交流思想,探讨那个天下最大的问题,郭府管家在给三位宰相斟好葡萄酒后,早早的就出去了。
郭子仪:“我现在身体不怎么样了,上午必须喝茶,如果不喝江南砖茶的话,脑袋就象一桶粥,迷迷糊糊,晚上要喝葡萄酒,不然就睡不着!今天的葡萄酒,是用西域的干葡萄原料酿的,比正宗的西域葡萄酒不会差多少,来,我们一起尝尝!”说罢举起小酒杯,三人品尝了一杯。
李泌:“嗯!不错,还是那个韵味!”李泌点头赞许。
颜真卿:“嗯,是那个味道!看来要酿出好酒,用什么原料很重要!原料不好,再好的酿酒师也难以酿出好酒!那些个地瓜烧、高粱红什么的,劲儿都太大,实在是难于下口!”
郭子仪:“那纯粹是小夥子们上山打虎前喝的酒,太烈了!我是沾都不沾,一口都受不了!来,喝这个酒,这个酒好!这个酒养人!”三人一起又喝了一杯。
李泌:“郭公,这个葡萄酒是不是就是鱼朝恩原来在城南的那个酒厂产的?”
郭子仪:“是的,原先是鱼朝恩私人开的,这种小事李相也知道?”郭子仪感到很奇怪,李泌回朝还只有二个月不到啊。
李泌:“是的,我在调查鱼朝恩,还有周智光这样的人,所以葡萄酒厂的事我知道。”
郭子仪:“皇上知道我喜欢喝点葡萄酒,鱼朝恩倒台后皇上要把这个酒厂给我,我没有接收,我已位极人臣,哪能象鱼朝恩一样,与民争利!那个酒厂现在是户部管着,酿酒师还是原先鱼朝恩手下的那帮人,管事的是户部员外郞,酒还真不错!这两个人都已不在世,李相还在调查研究他们?”子仪感到有些奇怪。
李泌:“是的,这两个人有代表性,我想可能和我要找的那个答案有关。”
颜真卿:“李相,说来说去,酒也喝了不少,我和郭公就等你醍醐灌顶了,又已经望了一个多月了!”说罢两人一起大笑。
李泌:“醍醐灌顶那是绝对不敢当!我先把话说清楚,我也象二位一样,急迫希望天下长治久安,这个答案我一样着急想得到,可我一样未得其门,那天和二位喝酒,偶尔得了些灵感,也就是灵光一闪,想法是有了,但感到并不妥当!”
郭子仪:“那我和颜相今天又听不到?”子仪和颜真卿不禁又有些失望。
李泌:“听得到!我今天一定把我所悟到的说给二位国公听!”
颜真卿:“那就太好了!终于能听天外来音了!”颜真卿喜上眉梢。
郭子仪:“那我这一辈子就真的功德圆满了!”子仪平静中现渴望。
李泌:“二位国公希望不要抱得太大,听我把话说完!我有三点要先说清楚,第一:我这个方案想法,我个人认为是不成熟的,实施的时机还远远不到,不宜上达天听!第二:为什么我个人都认为还不成熟的思想,却要说出来呢?是因为我想抚慰二位老朋友希望大唐长治久安的愿望,同时想借二位国公的智慧,一起评判一下我的这个想法,给我的这个想法作补充修正,以便集思广益。第三:我们三人合议一致后,再报当今皇上,三人中任何一人认为不合适就不报!你们看如何?”
郭子仪:“只要有点门的事,我就想听!”
颜真卿:“李相的想法总比我想的要好!”
李泌:“那好!我认为,要分二步走,首先是要彻底清除大唐的隐患,才好走第二步,而否则的话,藩镇和边患,会时时威胁到大唐,看看土蕃和回纥多次入侵关中腹心地带就明白了,说直白点,今后天下的局势,不是大唐彻底王化土蕃和回纥,就是土蕃回纥吃掉大唐,实际上土蕃高原寒冷,回纥多千里流沙,适合人民生存的地方并不多,很多粮食和物产都要靠我大唐供应,我大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土蕃回纥完全汇入我大唐之后,对他们的人民都是好事,各族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大唐也没有了边患,双方都是好事。藩镇也是一样,今后不是大唐清除藩镇,就是藩镇强大了反噬大唐,所以藩镇和边患,必须清除!问题是什么时候清除,怎么清除!我和二位国公的判断是一样的,目前不宜大动干戈,要先抓紧恢复国力,只有国力恢复了,就先清除内部的藩镇,有了强大的国力,就不怕那几个藩镇抱团,现在如清除藩镇,那几个藩镇本来是松散的,一攻他们就很有可能联合抱团,一旦战争不能速决,让土蕃回纥得知,西边就不安稳了,很可能陷入两面作战!”子仪颜真卿都点头赞许。
李泌:“所以现在对内外都要采取安抚和威服两手,均不宜实质激化现在这种大体相安的局面,要维持这相安的局面,以便逐步恢复大唐国力,问题是要看今后大唐的国运如何,中途会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变故发生?这就要看天命了,有些事情是意想不到的,当你以为大唐就要胜利了,大唐就要彻底安定了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故又发生了,令人不胜唏嘘!”子仪颜真卿都在静静的听。
李泌:“郭公刚才问我,为什么鱼朝恩和周智光这两个人已经死了我还在研究他们,因为这是两个特殊的人物,周智光是朝廷的方面大员,统兵的节度使,好在他出任的同华节度使所辖的兵员只有二万多人,鱼朝恩是比宰相的权力还要大的神策军统领,两说吧,这两个人既为大唐,为两代先皇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又给大唐带来了相当大的灾难,鱼朝恩在香积寺大战和新店大战中,都是元帅府行军司马,在陕州护驾先皇代宗,功劳都不小,先皇代宗非常感动,周智光屡有战功,尤其是对土蕃的几次反击,他战功不小,可看看他们后面做的事,就凭周智光他那二、三万军队,二位能想得到他就敢造反吗?结果是周智光和他的亲信死党全被杀死,鱼朝恩被诛,他们两个是完事了,可他们给刚刚喘息的大唐内政和民生带来多大的破坏?!实际上,这就是两个不明智的小人,不可重用的小人!是谁重用力荐庇护的周智光?!是鱼朝恩,那么又是谁重用的鱼朝恩呢?!”说罢李泌瞪大眼晴看着子仪颜真卿,二个人都知道答案,都不会说,只在那里听李泌说。
李泌:“再往前想想仆固怀恩的事,眼看着终于平息了安史之乱,没有想到仆固怀恩又反过来来那么一下,令朝廷上上下下好不头痛伤心,听说先皇代宗一说到怀恩就伤感流泪,怀恩一开战,土蕃回纥一起来,一打就是好几年,连长安都失守过,国事月月天天,火烧眉毛,没有停歇,亏得郭公和颜公你们二位在,加上象段公段秀实等等忠贞的边关节度使,到处撤东墙,补西墙,硬是撑过来了!”
郭子仪:“李相怎么又说到我们身上了?我位列三公,我不为大唐尽忠,我为谁尽忠?!”
李泌:“这就是我敬仰郭公的地方,自始至终,如山海一般的德信!”李泌看着子仪,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颜真卿:“朝廷能够撑得住,主要是先皇代宗和郭公,我只是敲敲边鼓,郭公最令我信服的地方,除了忠贞的品德外,就是战无不胜,这真是奇迹!我也是统过兵的人,深知战事的残酷,战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郭公有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浑浊和污秽,大唐的国祚能延续,赖郭公的忠勇!”
郭子仪:“二位不要老说我,颜相,你组织的民军,人数虽不少,但事起仓促,没有训练,难敌训练有素的军队,河北的事,我和光弼奉诏回卫灵武,你没了后援,败了怎么能怪你,老天爷保佑,颜相还在!李相不要再夸我,说说最重要的事好吗?”
李泌:“二位都明白,国事全靠人去推行,人才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宰相和统兵大将,还有国家掌军的方面大员,见识不同,策略不同,品德不同,国事的结果往往是差之毫厘,缪以行里!奸臣和反覆的小人往往不易识破,国家大权千万不要落到奸臣和小人手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自始至终都是忠于国家的大臣哪里来呢?哪些人才是自始至终都是忠于国家的大臣?我已六十多了,所能耳闻目睹的,有在西北边关的段秀实段公,久闻其有忠贞勇敢之名,但交往不多,目前还不敢下定论,目前我所找到的,具有山海一般忠贞信义的,健在的只有你们二位,过世的李光弼也是!我所能绝对确认的只有你们二位,你们二位就是在世的潮信,国之潮信!”子仪和颜真卿都已听深入了,听到李泌说到他们二位又才醒了过来。
郭子仪:“李相真的过奖了!为人臣者,忠是本份!你还是讲那个大问题,大唐长治久安,需要你的智慧!”
颜真卿:“李相,你更不要讲我,我们想听的是那个大问题的答案!大唐只有你才是经过修练通了慧的人!”
李泌:“那好!我就点正题!我们大唐的天子,在国事和用人方面,太祖是神,太宗是比太祖还要英明的神,上皇玄宗呢,前半生是神,后半生呢?其它的诸位先皇呢?”李泌说到这里,又看着子仪和颜真卿,象是要二人作答,二人默不作声,显然这个问题对两位忠臣来说也作不得声。
李泌:“所以,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必须得提前走第二步了!”
郭子仪和颜真卿:“如何走?”二人不约而同地问李泌。
如是李泌把第二步应如何走,一五一十的详细说给二位国公听,李泌这一说就是半个时辰,子仪和真卿认认真真的听,不时发问,李泌不时解释,等最后说完了,李泌郑重的问子仪和颜真卿。
李泌:“郭公、颜公!你们认为我的想法现在成熟吗?现在实施合适吗?现在上奏皇上合适吗?”李泌正式提问给子仪和颜真卿了,子仪和颜真卿碰到了此生从没有听到过的重大想法。
郭子仪:“嗯,李相啊,这个问题说大了,超出了我的想象,你的想法很动人启发,只是现在,恐怕,恐怕不好说啊!”子仪这次才完全明白上次李泌说他和颜真卿都是“国之潮信”这句话的意思,子仪知道,皇上是个年轻的君王,才登基不到一年,这不是明哲保身的问题,说了很可能反而不美。李泌转向颜真卿。
李泌:“颜公觉得如何?”
颜真卿:“李相的想法很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现在,叫我怎么说呢?我还是没想好!”
李泌:“那两位国公另外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李泌看看郭子仪,又看看颜真卿,真诚的询问,子仪和颜真卿痛苦的摇摇头。
李泌:“我为了抚慰两位老朋友迫切的心,把我不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你们的态度虽没有明说,实际上我已理解了,目前肯定不合适,皇上还是个年轻的天子,奏上去很可能有反作用,反为不美,我们三位的态度是一致的!我上次就说过,能不能让大唐长治久安,能不能让天下长治久安,这就要看国运了,看皇上的见识和决心了!国运怎么样,不知道,还有一条,更令人黯然伤神,就是皇上有见识和决心,二位国之潮信也已须发皆白,令李泌很伤感,国运啦!罢罢罢!天演到哪里算哪里,今天不说了!”
这个问看来有定论了,短期内无法解决,李泌相当痛苦,郭子仪和颜真卿又何尝不是。三人痛苦的沉默了一会,郭子仪提议喝酒。
郭子仪:“李相!今天你说的,我完全明白了,我们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尽忠就行了,我提议喝酒,还是你说的对,自古圣贤皆寂寞!”说罢,向李泌和颜真卿举起酒杯,二位老朋友心有灵犀,同时站起来。
李泌和颜真卿:“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