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童:九节度合攻相州,鱼朝恩毛遂自荐。
在**收复两京之后,郭子仪李光弼等统率的**和安庆绪统领的叛军继续拉据战,各地军民,时有反正,斩杀叛将,就连叛军宰相,就是那个极有眼光的“财经专家”严庄也投降了,被肃宗封为司农卿,这位原本就是大唐的农业专家,财经专家,算是回归了本位。
叛军时有内讧,地盘日渐缩小,安庆绪收缩兵力,退守相州,史思明把从河东和河北搜括来的金银财宝,运回范阳,当上了守财奴,势力也越来越大,超过了安庆绪,渐渐不大听安庆绪节制,安庆绪派人至范阳,和范阳副留守等人密谋,要除史思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在范阳的亲信,降了唐朝。
李光弼深知史思明降唐是权宜之计,上表朝廷,派人到范阳秘密运动除掉史思明,就在朝廷的使节几个人在房中密议时,牀底下突然钻出两个史思明的亲信,哈哈大笑,史思明杀了朝廷派来的人,又杀了部下中忠于大唐的,自立为大圣周王,复叛朝廷。
肃宗计划先消灭安庆绪,再收拾史思明,计划九个节度使合围相州,一举擒拿安庆绪。李泌退隐南岳后,郭子仪李光弼等要在外统兵平叛,庙堂缺乏真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亲信太监得以掌握朝政,宰相实际上退居政事次席,成了太监集团的秘书长,肃宗在思考由谁来统率诸军攻相州,深夜了,老是犹豫不决,这时鱼朝恩走了进来。
鱼朝恩:“夜已深沉,皇上何故还不就寝?当心累坏了身子!”说罢给肃宗披上皮裘。
肃宗:“啊,鱼公公,你为何还不歇息?”
鱼朝恩:“皇上说笑了,皇上都没歇,奴才哪敢啦!皇上有何事如此伤神啦?!”
肃宗:“嗨!还不是统兵大将的事,大军合围相州,总得有人统领,朕为前线大都督的人选伤神。”
鱼朝恩:“皇上,此事老奴也想很久了,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肃宗:“鱼公公请讲,你是随朕灵武的有功元臣,有话但说无彷!”
鱼朝恩:“当今天下大势已定,叛逆已是日薄西山,相州我军必胜,皇上应该考虑的是战后的事情,该为朝廷作长远的考虑了!”
肃宗:“你说明白点!”
鱼朝恩:“皇上,老奴以为,为使陛下的江山永固,应吸取上皇的惨痛教训,不可使任何一将统兵太重,以免尾大不掉!”
肃宗:“郭子仪如何?”
鱼朝恩:“是员宿将,只是皇上不见,上皇待安禄山如何?最后他还不是反了?天下九节度使,他才统三个就反了,如不给他那么多兵,他反得了吗?皇上要深思啊!这次九个节度使,那可是全天下之兵啊,皇上好好想想,要把天下之兵集于一人之手,那还有大唐吗?!”鱼朝恩的话句句击中了肃宗内心深处的隐痛,这就是肃宗对此事迟迟不决的原因。
肃宗:“那么多军队,没有统帅,羣龙无首,谁来指挥,如不战自乱,奈何?!”
鱼朝恩:“老奴建议,由皇上身边的人,陛下给一个名义,到相州出面监军协调,如何?”肃宗听得明白,身边的人那就是李辅国王元振和他鱼朝恩了。
肃宗:“你们几个公公,以前都没有出任方面重任,不好,不好!”肃宗连连摇头。
鱼朝恩:“皇上无非是怕打不了胜仗,请皇上想一想,这次我军计划有九个节度使,六十多万人,安庆绪只剩下几万的败兵,史思明和安庆绪貌合神离,即使史思明全力来救援,叛军总数加起来也才十万左右,六十万对十万,雷公打豆腐啊,皇上!老奴自告奋勇,往相州监军。”一句笑话“雷公打豆腐”,把肃宗说笑了,肃宗下了决心。
肃宗:“那好,就以观军容宣慰使的名义,你到相州节制监督诸军,你以前也是监过军,上过战场的人,你到相州要好好协调诸军,这次一定要一鼓荡平安庆绪,再直捣范阳,彻底根除判逆!”
鱼朝恩:“皇上,正是这话,老奴一定不负皇上厚望!请皇上静听捷报!”鱼朝恩也很有信心,大事就这样定了下来,肃宗可能忘了,历史上曾有不足二万军队战胜四十余万军队的战役,那就是西汉末年的昆阳大捷,光武帝刘秀以一万多绿林军战胜四十多万的王莽新朝军队。
九节度使相继接到肃宗的圣旨,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还有其他的几个节度使都大吃一惊,也明白了肃宗内心的思想,郭子仪上书肃宗,请以李光弼为帅,自己甘愿受李光弼指挥,李光弼也同样上书肃宗,奏请由郭子仪统领诸军,肃宗以郭子仪和李光弼均为元勋,不宜相互统属为词,不予采纳,郭子仪想想,前线没有大都督总指挥,确实不当,但有大军六十万,总不至于失败吧,体谅肃宗的苦衷,也就没有再坚持,人臣毕竟是人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