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肃宗灵武建中枢,君臣当朝议战守。
过了一日,肃宗在灵武朔方节度使府早朝,大会文武,商议战守大计,大臣都在外面齐聚,司礼监李辅国按肃宗旨意,列定了文武班次,李泌这时想在文臣队列向后缩也不行了,因为肃宗下了旨。
李辅国:“皇上就位,众臣早朝!”于是文臣以李泌为首,次后为裴冕、杜鸿渐、魏少游、崔漪、崔简金、李涵、杜甫等,武将以郭子仪为首,次后为李光弼、李怀让、高浚、公孙琼岩、浑释之、仆固怀恩等,文武大臣二十四员昂然入朝,气场相当强大。郭曜郭慧等已没有资格参加朝会了,一个个笑兮兮地被挤出朝班。
众大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肃宗坐在朔方节度使府大都督的帅案前,接受众臣朝拜。
肃宗:“众卿平身!”待众文武两边站好后,肃宗示意李辅国宣读诏书。
李辅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翰林待诏李泌,天纵英才,与朕自自幼相交,着即出任御营行军司马一职,参与军国大事!”
李泌:“臣尊旨!谢陛下!”李泌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大臣郭子仪,天性忠义敦厚,畅晓军旅,着该大臣出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兵部尚书,仍领卫尉卿、朔方节度大使。”
郭子仪:“臣尊旨!谢陛下!”郭子仪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大臣李光弼,天性忠义果敢,畅晓军旅,着该大臣出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户部尚书,仍领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使、范阳节度大使。”
李兴弼:“臣尊旨!谢陛下!”李光弼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河西行军司马裴冕,明悉朝廷典章,晋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协理朝政!”
裴冕:“臣谢主隆恩!”裴冕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朔方节度判官杜鸿渐,文学优秀,接驾有功,晋升为中书舍人、协理朝政!”
杜鸿渐:“臣谢主隆恩!”杜鸿渐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杜甫文学卓异,晋为左拾遗!”
杜甫:“臣谢主隆恩!”杜甫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晋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简金为兵部员外郎!协理部务!”
崔漪、崔简金:“微臣谢主隆恩!”崔漪、崔简金谢恩后重新站好!
李辅国:“晋六城水陆转运使魏少游、关内盐池判官李涵为户部员外郞!协理部务!”
魏少游、李涵:“微臣谢主隆恩!”魏少游、李涵谢恩后重新站好。”肃宗听从了李泌精兵简政的建议,首重兵部和户部。
李辅国:“望诸位大臣,合力佐朕,早定战守大计,待重振山河,朕将不吝功名富贵,重酬卿等!钦此!”肃宗对在灵武的大臣均有嘉奖。
众文武:“臣等鞠躬尽瘁,成功而后已!”众大臣跪拜谢恩后重新站好,朝会稍稍安静了一会后,郭子仪出班。
郭子仪:“陛下,臣身在朝堂,心实忧河北河东,安逆攻入长安后,臣忧陛下宿卫薄弱,故忍痛放弃河北,全师而回,当下判军必然大肆进攻河北,反正民军危矣!如判军占领河北,必西浸河东,则河东亦危,河东危,则灵武朔方不安,臣以为当下之计,必得一员大将,领军出河东,收太原之众,先巩固河东后,再相机下井径,重收河北!”
肃宗:“郭爱卿公忠体国,深谋远虑,好!”肃宗深为嘉许。
郭子仪:“陛下,臣身任方面,为国谋划,是份内之事。”
肃宗:“郭爱卿以为何人可胜河东方面之任?”
郭子仪:“臣以为,非大夫李光弼不可!”
肃宗:“李爱卿,你是朕的行军司马,郭爱卿提出河东战守之计,你以为如何?”肃宗将目光转向了李泌。
李泌:“郭大都督,啊不,已是郭相了,郭相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非常好!河东诸将,离叛军最近,却畏敌如虎,对河北叛军毫无反应,只好窝里横,陛下一定要罢免那些平庸怯弱的将领!李相忠贞神勇,堪当河东方面之任!”
肃宗:“李爱卿可愿接河东方面之任!”肃宗目光转向李光弼。
李光弼:“臣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李光弼出班,回答得很干脆。
肃宗:“好!那就这样定下来,稍后明令李爱卿兼任河东节度大使,出镇河东,不过不要那么着急出去,在此地多休息几日再走,河东现在也还不是特别紧急,朕想和各位刚刚回卫的大臣多亲近亲近!”
李光弼:“谢陛下!臣感恩不尽!”
李泌:“陛下!臣以为,方今是非常时期,军机政事上达时,中枢反映要迅速,因此政务必须精简,朝廷用度也要尽量节俭,务必戒除一切奢糜之风,现在江南和剑南的税赋一时还运不过来,朝廷用度全靠朔方军在灵武大本营的积蓄,即使今后开通了粮赋之道,也要节约天下物力!”
肃宗:“很好!自今日起,三省六部合署办公,在行营的三省宰相,排班轮值,每日昼夜必有宰相一人,六部侍郎一人,员外郎二人随时值班,大事随时报朕!诏旨还是按朝规,三省合议拟定后即发!”
李泌:“臣还有上奏!”
肃宗:“先生有话请讲!”
李泌:“西域的军队,至今未到,陛下应再下严旨,安西和北庭的军队全部撤回,陇右、河西和剑南的军队,留部份坚守要地后,剩余的军队有多少调多少,由节度使带领,限日赶赴行营!违令者严惩不贷!”此前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的**和玄宗的御林军大多已调往潼关前线,潼关决战后已基本不复存在,剩余的兵马已不多,此时**主要是在等待西域的**和剑南的新军。
肃宗:“很好!就这样定!”
裴冕:“陛下,微臣有本上奏!”裴冕出班。
肃宗:“裴爱卿请讲,朕破格用卿,你可要好好辅佐朕!”裴冕是新升到宰相高位的。
裴冕:“微臣长期在河西任职,和回纥多有交往,熟知回纥,昔太宗册立骨力裴罗可汗后,回纥已是我大唐属国,我大唐立国百余年以来,富贵繁华,声名远播,回纥素来羡慕敬仰我大唐繁荣昌盛,人民均亲近我大唐,回纥少男少女均以配大唐少男少女为尚,战骑精锐,我朝可借兵平叛!”
肃宗:“啊!此事可再议!”以前朝中没有此议,所以肃宗对借回纥兵平叛的事还把握不好。
郭子仪:“陛下,怀恩熟悉回纥,陛下可谘之!”郭子仪出班再奏。
肃宗:“仆固爱卿,向回纥借兵,可行吗?!”肃宗将目光转向仆固怀恩,怀恩赶紧出班回禀。
仆固怀恩:“陛下,裴相所言不差,臣熟知回纥,借兵之事完全可行,回纥人素讲信义,而且平素极为仰慕我大唐繁荣昌盛,只要陛下以恩义结之,回纥必然相报,我朝可许以利益,借兵一定准行!”仆固怀恩说得很肯定,怀恩当然清楚,怎样才能借动回纥兵,有些话在朝堂上不好说。
李泌:“陛下,可先升集我大唐的军队,再看情况相机借回纥兵!”
肃宗:“好!此事先等等。”此事肃宗没有否决。
郭子仪:“陛下!臣以为陛下行营可向南延伸至平凉和彭原郡一线,臣亲自带兵护驾,臣久任朔方,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可确保灵武到彭原的交通,我们进可攻,退可守,陛下安全无虑!这样可就近收集招募关中军民散兵,威摄关中,使叛军不敢入蜀,更方便接近粮赋之道,集结剑南和河西之兵,灵武的储备节约点可用半年,然未雨绸缪更好!”
肃宗:“先生以为如何?”这个昨天晚上没和李泌商议,所以肃宗征询李泌的意见。
李泌:“很好,平凉和彭原郡城池坚固,目前还在我们手中,只要安排好陛下的宿卫就行!三省六部都随陛下行营,灵武还是后方大本营,这样更可彰显陛下平叛的决心!”
李怀让:“臣带御林军不离陛下半步!”李怀让是玄宗在马嵬坡分手时分给肃宗的御林军统领,这次升为左羽林大将军,这样说只是李怀让的一种忠心表态,肃宗这时的御林军并不多,还是要靠郭子仪的朔方军。
肃宗:“好!就这样定了!散朝后三省合议,即刻拟旨!”大唐的平叛中心和战守大计就这样定了下来,开始正式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