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书先生家住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便收拾了行李出发,目的地是哈密。
郑州至哈密的火车不算少,我们无需订票直接到火车站就轻易买到了车票。这趟旅程所需的时间极长,1天多的时间都要在车上度过。
浑浑噩噩的时光总是特别难熬,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哈密。周遭很多标识语和招牌都印有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非常有意思。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旅馆安顿下来后,在外面的大街闲逛着。
“先生,你表叔说当年他们5个士兵是在若羌县落脚的,那么我们来哈密做什么?”我问他。
“来此之前我搜集过资料,与哈密市区相隔70余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柳树泉的军区,当年表叔他们的隶属的摩托化步兵师就是屯兵在那一带,我们要先去看看。”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晚上。”
“今晚 ?”
“嗯,你放心,来之前我已经和这里的人联系过,他们会供应车子、工具给我们,只等着你给钱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头仰得高高的,胸有成竹般。
我不和他做过多计较,只要能成事,这点小钱都不会是问题,何况说书先生老这练成熟的处事作风,是值之又值的。
他接了一通电话,只是“嗯嗯,好好”地说了几个字,然后领着我上了一辆出租车。车子往郊外驶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在一座村子前停了下来,说书先生告诉我,这地方叫杜什吐尔村,他要找的人就在里面,是他在新疆当兵的时候认识的好友,难怪他对部队的事情瞭如指掌。
“阿卜杜力,好久不见,哈哈哈。”我们走进村子里的一户人家的家里,说书先生和屋里的人高兴地打招呼道。
“凡达,你来了,哈哈。”主人起身欢迎,说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
原来说书先生的名字叫做凡达,真奇怪。
“你们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带你们去看货。”
说完,他往屋里走去,我们也跟上。穿过几条走廊,转了几个弯,一个阔大的后院出现在面前,想不到这里面别有一番天地,可想而知这房子有多大。院子中间停着一辆越野车,阿卜杜力跳上车,从座椅地下居然抽出一把枪来,并对凡达大喊着:“凡达,过来看看。”
说书先生跑过去,接过枪细心地欣赏着,道:“奥地利SSG69式7.62mm狙击,不错,还有国产***5.8毫米手枪,很好,还有这应该是*****吧。”
“哈哈,凡达不光对古董感兴趣,对军械也还是那么热衷。”阿卜杜力笑道。
“那是,刀枪这些东西,可救过我几次命,想当年打越南的时候,要是没有......”
“先生。”我走到说书先生身边打断了他的话,道:“你所说的工具就是刀枪吗?我们要枪做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在罗布泊办事,没枪比有枪危险。”说完,说书先生继续和他的老友侃侃而谈,我自己坐在院子的一块石头上吸着烟。
黄昏时分,我们在阿卜杜力家吃过饭,把一切准备妥当就准备出发。我问说书先生,阿卜杜力是不是做军火生意的,他说不是,阿卜杜力认识一些军火商贩,只有朋友找他要枪他才会帮忙。他在哈密市区内有一家蛋糕店,已经经营好多年了。
夜色降临,我们和说书先生两人驾着越野车开出了阿卜杜力家。按照资料显示,柳树泉军区是在西北方向,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出发了。
路上是死一般的寂静,四下无人,风很大,必须关上车窗,不然周边的沙子会随着风吹进来。
“先生,你看看我这把刀怎么样。”我从腰间抽出一把军刀,这是带出刀疤留下的。
“哟,巴克650平刃夜鹰,全长28,刃长14.5,宽3,硬度55,是把好刀,你哪里弄来的?”
“一个朋友送的。”
我望着窗外的夜色漫不经心地和说书先生谈天聊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看见前面不一个孤立的地方发出光芒,我想我们已经离目标不远了。
高高的围墙围绕着几栋建筑,墙的里头灯火通明,墙的外面是风沙漫天,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很难知道在一个偏僻的荒漠里有一这么一个军事基地存在。
我们在基地1公里处停了下来,说书先生拿出一副望远镜,道:“98式望远镜,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