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夏日,那盏水仙已过花期,叶子也有些嫣黄,无力的垂了下来。婵娟轻轻侍弄着叶子,小脸有些许难过,除也不舍,留又伤怀,真真是要流下泪来了。
我上前抚上一叶黄,笑道,“花开花谢,自是自然常理。婵娟怎的变得如此多愁善感了,瞧见花谢也要滴上几滴泪么?”
婵娟扬起俏丽的脸,泪珠就滑下了,“小姐,奴婢不是为这花难过,奴婢是为着三公子……”
手上一抖,枯叶忽的齐齐截断,落在手心上,毫无重量,却又如同千斤重重压在心口上,婵娟见我不动声色,咬着朱红的唇,抬眼瞧着我,声音小如蝇语,“夜宴时,大人没说清将您许给哪位公子,可是那夜奴婢瞧的清清楚楚,大公子三公子皆是有意的。奴婢去寻三公子时,他急得立马赶去,什么也不顾了,这么些日子,三公子怎样,奴婢都是瞧在心里……”
她说的我心里自是清楚的,可是现今,就连我自己亦是瞧不清出何去何从。
婵娟继续道,“大公子拉着你走的时候,三公子跟在后面,奴婢瞧得清楚,他心里肯定是难过极了的,那样无力,却是叫任何人看了也心酸的。”
这些我又怎么会不知,只是一直不去思量,一直不去深究,如今叫婵娟说出了,还是止不住心烦意乱。起初那般种种,我只当子建是年少情深,不知世事,一直避而不谈。可是如今……
曹操的一席话,已经让我无退路;子建的苦苦守候,亦叫我无法忘记;子桓的那片片柳叶,更是叫我疑惑不解。
瞧着婵娟的眸子,忽闪忽闪的,她是个极为乐观的女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肚子里藏不住话,我轻叹一声,将枯叶握在手中,对她道,“水仙已经枯了,这样放着也是会烂掉的,瞧着倒是更叫人难过,改明儿个该怎的处理了处理了吧。”
她忽的睁大眼,不敢相信一般,嘟着嘴道,“当真要丢掉么,这……这可是三公子千里迢迢寻来的啊!”
碧绿的叶子已经枯黄,萎靡不振般耷拢下来,毫无生机,手上又加紧了力气,枯叶咯着手心,微微有些刺疼,转身拿过桌案上的书,道,“可惜了此花只开一次,便再无生气,倒不似其他花枝,来年
或可再发。留着反叫人难过。”
婵娟听得也不再言语,便诺诺道,“奴婢知道了。”
只轻叹,并不多言,翻开书页,将那水仙枯叶轻轻置于书页之中,翻页夹好。有些东西,或许可以留下,虽然再难见着往昔模样,可是当想起时的感觉是不会变的,所以即使没了,在心里也是一样的。
翻着翻着,一页里有两片柳叶安静的躺着,已经没有一丝绿意,纹路也凸显出来,印在纸页中,诉说着黯然春意,静静地瞧着,不喜不悲,想起那个俊美刚毅的子桓,处事倒是邪气得很,不知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正想着,屋外来了人,是卞夫人身边的侍女阿吉,只见她屈身道,“甄小姐好,夫人请小姐前去湖中亭,解解寂寥。”
卞夫人有请,自是不能怠慢的。当即整理妥当,叫婵娟留下,与阿吉去了。
湖中亭原是没有的,旧园换新时,将池液扩大,于湖中填土。烟波浩渺中,朱红瓦格,在万水碧落中突起,别有一番景色。
我到的时候,卞夫人和伊夫人皆在其座,言笑晏晏,见我前来,卞夫人放下茶杯,起身来相迎,伊夫人仍是坐着,脸色不是很好,眼眸闪动。
卞夫人上前来执起我的手,笑道,“夏日渐近,趁着这难得的清凉之气,得着一日闲得一日,不好好出来享受一番,待在屋里作甚。”
我回手执住她的手,巧笑道,“夫人所言极是。”
跟着她踏过石阶,进了湖中亭,便迎面见到伊夫人,还未施礼,便听见卞夫人掩面笑道,“想起来了,妹妹方至第二夜便寻了宓儿前去闲聊,想来已是熟络了。”凤眼瞧我,笑意深深,“宓儿便无须多礼,显得生分了。”
卞夫人既是如此说,我也不好推辞,颔首应着,但因着伊夫人那夜之故,心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便不想施礼,仍是低首唤着,“伊夫人。”
她听着卞夫人的话早已是别过头去,望着湖面,不言语,听见我唤着一声,倒是惊了一下,转眸望我,抿着嘴,点头并不言语。
卞夫人拉我坐下,阿吉为我置了杯。茶具俱齐,一字排开。竹篮里置了茶却是还未煮。
未及想,就听见
伊夫人鼻息浅气,轻笑道,“素来听闻袁……甄家小姐的美名,贤惠淑德,不知这煮茶的手艺如何呢?”
原来是要考我茶艺了,想来我未出阁,就开始学习,为人妻多年,伊夫人这般说倒是真真瞧不起我了。不觉勾唇笑道,“茶艺不精,却也懂得。”
伊夫人抬起袖子虚挥了一下,像是在打飞虫一般,盈盈笑起来,“都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她细腻的眼角瞥了一旁坐定的卞夫人一眼,道,都说最是那小乔,可是茶艺精湛,一盏茶竟叫大人久不能忘怀,思念至今日,仍会提及!”
闻言,卞夫人脸色忽的沉下,笑意却不曾减,执着我的手道,“瞧瞧妹妹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宓儿你也不必自谦,咱们今个就品品宓儿的茶,如何?”
话毕,阿吉前来点了盏火,又焚了香。一时皆安静了下来,只听见远处山林中的鸟语莺歌,夹着风掠过湖面掀起阵阵涟漪的声音。清风徐来,我也被这清净之气感染,愈发临近意境。
水汽顿时升上来,闻气味,心里已有大概了,竟是用的玉书碨炭炉。此等玉书我只听闻过,倒是从未见过,现今看来,传言不假。玉书炉煮水无异味,且水质也变得清新,叫人神爽。火候到了,便用茶夹从茶仓里取出茶饼在这火中水汽中细细蒸着,片刻,茶色变得青色。我不禁一怔,怎的变成了青色,又细看了茶仓里的茶叶,条索紧秀,锋苗极好,更是乌黑润泽,再瞧了蒸后的茶,瞬间松软,有淡淡碧青,忽的一阵轻松。
伊夫人见我微有迟缓,一下直起身体细细瞧着,眼里飘过什么,又斜眼望过正看的入神,却又愁眉不展的卞夫人,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我心里已明白大概,仍是不动声色,继续继续侍弄。
煮好了茶,便是斟茶,和以往不同,斟了茶后又再次冲泡了一次,顿时茶水变得红艳,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我心终是放下了,再次斟茶,却见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再观叶底,竟是嫩软红亮。
恭敬地递给卞夫人,却听卞夫人笑逐颜开,执了杯细细地闻着,对着伊夫人笑道,“妹妹,你可有什么好说,宓儿就连这茶也能煮得,是不是比那小乔更有蕙质兰心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