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天一早,李成明一身便衣装扮来到了医疗队。医疗队的负责人崔医官不在,白玉仙看到他进来急忙迎了过来:“小龙哥哥,你又要进城了?带我去玩好吗?”
“去去去!现在都是游击队战士了,就知道玩!”说着推了她一把,玉仙噘着嘴离开了。李艳云看到此景说道:“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呀?玉仙是战士不假,但还是孩子嘛!有事就说,没事出去!”说着把白玉仙拉到自己身边。
李成明一看事情闹大了,忙陪着笑脸道:“人家是和玉仙开玩笑的,你急啥呀!是不,玉仙!”说着话,他笑嘻嘻地凑了过去,拉着白玉仙的手哄着说:“玉仙,哥哥是和你闹着玩的,别生气啊!等哥哥执行任务回来,一定给你买快花布。咱们也做一件大花袄,到队部转一圈风光风光。”
李艳云“扑哧”一笑,顺手拿起一个扫把:“让你风光,让你风光!”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李成明急忙告饶:“艳云姐,求你别打了,大队长还在门口等着呢!”
李艳云这才停手:“告诉你小龙,要不是看在你今天有任务的份上,我今天绝不轻饶。说吧,啥事?”
李成明一边摸着脑瓜,一边说道:“要五两烟土,这可是大队长的命令!”
李艳云一边从药柜里取烟土,一边疑惑地说道:“大队长要烟土干什么呀?不是要自己吸吧?”
“这是军事秘密,你问那么多干嘛?”说着一瞪眼,李成明拿过烟土走出了医疗队窝棚。两个侦察员牵着四匹马,已经在院里等候;他拉过自己的马匹,随口问道:“大队长呢?”
一个侦察员回答:“马上就到!”话音刚落,王仁斋身穿绸褂,黑裤,头顶黑边白礼帽,带着一副墨镜走了出来。到李成明他们跟前,牵过马匹;纵身一跃跨上战马,说了一句:“走!”策马疾驰而去。李成明等人紧随其后,策马追去。
到了孤山子,李成明在前,王仁斋居中,两名侦察员在后;四人四匹马,“嘚嘚嘚”向城门走去。一个哨兵持枪问道:“唉,路条!”
李成明嘴里叼着菸卷,一撸袖子,别在裤腰上的驳壳枪露了半截。他一挥马鞭说道:“过来,在这!”刚才那个哨兵慢慢凑了过来,一看这阵势不像是老百姓,急忙改口道:“证件!”
“来,给你!”说着,李成明“啪”就是一马鞭:“妈拉个巴子,还要不?也不睁
开你的狗眼看看,敢在老子面前充愣,我看你是不要命了。”
看到这里,另一个哨兵走了过来,点头哈腰地说道:“长官您请;这小子是刚来
的,您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一行人也不下马,晃晃悠悠进了城。到了一个街口,李成明急忙拐进了一条胡衕。走到一个小院跟前停下小声说道:“大队长,这就是交通员老李家。”王仁斋翻身下马,也不搭话,把四匹马都交给了一个侦察员。王仁斋在前,李成明和另一个侦察员在后晃晃悠悠出了胡衕。“主仆”三人在镇子里转了一圈,到了一个兵营门前,李成明悄声说道:“就是这儿。”王仁斋一点头,大摇大摆地走进附近的饭馆。一个夥计赶忙过来,吆喝道:“大爷,您,里面请!”
王仁斋轻轻扫了一眼饭馆,走到靠窗的饭桌,侦察员眼疾手快急忙搬过一把木椅:“少爷,您坐!”然后站在一旁伺立。王仁斋拿过菜谱一边点菜,一边斜眼观察着兵营。不一会,李成明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伪军军官。李成明走到桌前躬身说道:“少爷,这就是小人新结拜的兄弟郎连长。”
王仁斋抬眼看了看,一指身边的椅子说道:“坐吧!”
郎连长坐在了对面,李成明仍站在那里,低头说道:“我说的那批货就是郎连长的。您看?”
王仁斋轻轻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地说道:“啥价码呀?”
那个郎连长忙道:“一两烟土,一百发子弹!”
王仁斋摆弄着手中的茶碗,不屑一顾地哼道:“不是开玩笑吧,哪有这个价呀?”
李成明一使眼色,郎连长站起来说道:“好说,好说,二百发总成吧?”
“嗯!一口价;五两烟土一千发子弹,另加一百发手枪子弹。”说着,不等郎连长回话:“哪交货呀?”
“少爷,郎连长神通广大哪儿都成。”
“奥,那么一会送到日本宪兵队门口吧,我要到那儿办点旁事。”
“王老板,这可使不得。要是让日本人碰到了,脑袋就保不住了。您看?”郎连长说到这里为难地看了看李成明。李成明心领神会,忙一躬身道:“少爷,您到宪兵队办事,小的反正也没有什么事,就到东关等着郎连长吧!这样大家都方便。”
“对对对!我给送到东关。”
“也好,那么就这么地吧!”王仁斋说着,转向李成明:“管家,既然你和这个郎连长是结拜兄弟,那么就凑合着吃一点吧!等以后到了新京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那是一定!一定!”李成明点头哈腰地回答。
王仁斋起身说道:“你们吃你们的,我到宪兵队转转。”说着,都懒得和那个郎连长打声招呼,扬长而去。李成明陪着郎连长随便吃了一口,说道:“郎大哥,咱们办正事吧!一会儿,我在东关柳树下等你,不见不散!”
“好!不见不散!”
李成明出了饭馆,先到附近的店铺买了几样东西,然后径直来到了东关。出了城门,俩眼一踅摸(观察)看到了路边的那棵大柳树;他走过去,靠着柳树,斜眼观察着城门方向。不一会,郎连长和几个伪军走出了城门,他在那里看到了李成明,就带着几个人围了过来,一个伪军手里还拎着一个小布袋。
“你们少爷还没有回来呀?”
“没呢!东西带来了吗?”
“在这呢!”说着,郎连长一伸手掏出了一把手枪:“哈哈!李老弟,没有想到吧?我回去一琢磨,就断定你们不是新京的什么少爷,是他妈的红匪!给我拿下!”
郎连长身边的几个伪军刚要动手,李成明笑道:“是吗?那么你再看看后面是什么?”
郎连长一回头,妈呀!三个黑洞洞枪口正对着自己,王仁斋说话了:“怎么?郎连长想反悔吗?你敢动一动,脑瓜就得立刻开花。”
“岂敢,岂敢!郎某只是玩笑而已!”
“就当你是玩笑,今天绕了你;啥时候想要你的脑袋,易如反掌!今后你要老老实实跟我们合作,否则让你三更死,绝对活不到四更。”
“那是,那是!”郎连长吓得满脸是汗,不住地点头称是。
李成明提了提伪军刚刚掉在地上的小布袋,掂量了一下;然后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说道:“我们说话历来算数,这是给你的五两烟土;好!回去吧!”
郎连长哆哆嗦嗦地接过烟土,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王仁斋一拱手:“郎连长,后会有期!”说着纵身上马,带着李成明和两个侦察员扬长而去,不一会,就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中。
王仁斋,李成明他们策马疾驰五十里,傍晚时分回到了驻地。李艳云、白玉仙和一些战士在窝棚前晒着太阳。王仁斋刚一下马,李艳云就接过繮绳轻轻说道:“你回来了?”
“嗯!”王仁斋看她接过了繮绳,索性把马交给她,向队部窝棚走去。李艳云脸一红,悄声说道:“哼!看你神气的。”说着牵着马刚一回身,看到白玉仙围着李成明“哥哥长哥哥短”的要东西;轻轻哼道:“玉仙,别理他;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李成明逗了一会,从衣兜里拿出两件红绸子围巾:“艳云姐,可不能冤枉好人哪!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好男人。”说着,把围巾丢给二人,随后跟了进去。
(23)
1933年11月;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来到了三源浦东面的老鹰沟。王仁斋、刘山村闻讯赶到老鹰沟拜会了杨将军和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高国忠和三团政委曹国安。海柳游击队被编入独立师,王仁斋任独立师副官长,刘山村任宣传主任,俩人仍兼任着游击大队的职务。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二十八岁,河南确山人。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是南满抗日武装的一面旗帜。“九一八”事变后,受中共满洲省委派遣到南满组织抗日武装;在通化、柳河、海龙、金川、磐石、桦甸、抚松、蒙江、临江、长白一带打击敌人;队伍从最初的三百多人,已经发展到八百多人。
李红光;二十三岁,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人。1925年来到中国的吉林省磐石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磐石县广泛联系流亡的朝鲜人,组织了磐石抗日义勇军,坚持在龙岗山东部与日寇周旋。1932年末义勇军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李红光任教导营政委;1933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成立后,担任参谋长之职。
高国忠,四川XX人。二十八岁,‘九一八事变’后,被组织调到南满工作。(李红光牺牲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后来由于犯了错误,自行脱离了抗日队伍。)
曹国安,吉林永吉人。三十三岁,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打入伪军内部做兵运工作,1933年4月率迫击炮连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迫击炮大队长,九月编入独立师任三团政委。
独立师原先在龙岗山东部的桦甸、磐石一带活动,为了扩大抗日游击区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影响,杨将军这次率领曹国安的三团二百多人,来到了龙岗山中部。加上
刚刚被编入独立师的游击大队,总兵力也只有三百多人。六位将领聚集老鹰沟,决定
在龙岗山下大闹一场。
独立师来到三源浦一带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抗日军民受到了很大鼓舞。这天下午,李成明带着三源浦地下交通员聂长林来到了老鹰沟。聂长林终于见到了一代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当杨将军与他热情握手时,聂长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位身材消瘦,皮肤黢黑的大汉;就是驰骋疆场使日寇闻风丧胆的杨靖宇?他显得异常激动,眼含着热泪说道:“将军,您的到来给柳河人民带来了希望,给七百里龙岗山带来了希望。”
杨将军微微一笑,说道:“聂长林同志;不是我的到来给龙岗山带来了希望,而是龙岗山区人民的抗日行为,让我们这些人更加坚定了抗日救国的信心。正是有了千百万像你们这样不畏**,奋力抗争的同志和同胞;关东人民才有希望,中国人民才有希望!”
王仁斋看到聂长林仍然不肯放手,笑道:“聂长林同志,你是不是让将军一直这么站着啊?我想你进山除了拜见杨将军之外,还有别的事吧?”
王仁斋一提醒,聂长林才回过了神;他微微一笑,赶忙说道:“杨将军,大队长;驻守三源浦的敌人都调到孤山子、凉水河去了,现在就剩下卲本良警备旅的一个连,外加一个骑兵排三十来人,总兵力不到一百三十人;再就是一个鬼子小队和警察署、南满铁路工程局的三十来个警察。这是敌人的布防图,我都详细地标在上面了。”说着拿出了一张草图。
杨靖宇将军接过草图看了看,握着聂长林的手说道:“谢谢你!聂长林同志。你提供的情报很重要,现在部队的粮食、弹药、给养都很紧张;打下三源浦这个军事重镇,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送走聂长林以后,杨靖宇将军和几位将领商议起攻打三源浦的事来。
1933年11月24日晚7时许;在杨靖宇、李红光、曹国安、王仁斋、刘山村的率领下;独立师悄悄地逼近了三源浦。
三源浦虽然是个小镇,却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四周是高高城墙和铁丝网,城墙上还有几十个炮台,可谓戒备森严。李红光、曹国安、王仁斋约好晚八时同时攻城,各带一支队伍赶到了东、南、北三个城门。战士们准备了木梯和绳索,充分做好了攻城准备。
李红光带领三团一连进攻北门,他派出几名战士趁着夜色为掩护架上木梯,越墙而入,悄悄摸掉了岗楼上的哨兵,大队人马向炮台上的敌人发起了攻击。迅速解决了北门的敌人,除留一部分人坚守城门外,迅速向城里推进。
曹国安带领三团二连进攻南门也很顺利,守城的伪军看到黑压压攻城部队,放弃城门躲进了满铁工程局的大院;利用坚固的围墙负隅顽抗。曹国安带领队伍迅速包围了工程局大院。院墙是用青石砌成的很高,也很坚固;院子的中央有一个用木头架起的岗楼,两个探照灯在不停地转动着,幌得战士们挣不开眼睛,一挺机枪转着圈喷射着火舌。曹国安急道:“二连长,先敲掉探照灯。”
二连长从一个战士手里夺过步枪,对着岗楼“啪啪”几枪,探照灯连同机枪都哑了。躲在院子里的十几个警察和刚刚逃到这里的二十几个伪军,利用院墙上的抢眼疯狂地向外面射击。二连长喊道:“同志们;带着木梯,准备冲锋。”说过转向身边的十
几名战士说道:“准备手**,大家一起投进院墙。”
十几颗手**几乎同时撇进了工程局院内,趁着爆炸的烟幕,二连长一挥驳壳枪:“同志们,冲啊!”几十名战士抬着木梯开始了冲锋,尽管敌人仍然不停的射击,但还是有几个战士跳进了院墙。敌人的火力变得稀疏起来,几个战士跑近了大门,把
三颗手**放在底缝里拉响。大门被炸掉了一扇,“冲啊!”战士们拥进了大院。残存的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枪投降。几个战士到里面进行搜索,结果活捉了躲在里面的日本驻通化领事馆的总辑察和三个罪大恶极的汉奸。
王仁斋,刘山村带领游击队进攻东门;攻入城门后,按照事先约定他和政委分别带领队伍进攻西门和警察署。王仁斋带领侦察排和二连大刀排赶到西门时,三团一连已经先期赶到。城门楼上的伪军架上两挺机枪疯狂地向里面扫射,战士们在距离西门五十多米处,依托路边的大树和附近的民房作掩护向城门方向还击。见他过来,一连长迎过来说道:“副官长,敌人居高临下无法接近。”
王仁斋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了一会,说道:“停止攻击!”待战士们停下来,他把一连长和李成明、郭大刀等叫到一个胡衕口,对他们说道:“李排长,你带着侦察排几名战士,骑马从南门绕到西门,你明白怎么做吧?”“是!明白!”李成明一挥手,带着四个侦察员走了。
王仁斋转向郭大刀说道:“郭排长,你带着几个人爬上前面的民房,一起向城门楼撇手**。记住,要多带手**!”
“是!”郭大刀也应声而去。
“一连长;你把机枪架在那个房顶上压制敌人的火力,其他战士做好冲锋的准备;利用手**爆炸的间隙趁机拿下城门楼。”
“是!”一连长也去安排去了。
过了一会,一连的机枪在房顶上响了起来;随即手**纷纷落在城墙和门楼上爆炸。由于距离较远,有几颗手**落进了紧靠着城墙的马棚;马棚里战马嘶鸣,乱成一团;城门上的伪军也被炸得纷纷摔下城墙。几个伪军悄悄溜下城门楼,奔进马棚,牵马坠凳,打开城门就想撩;王仁斋一挥手枪“同志们,冲啊!”带领战士们冲了过去。伪军腿脚慢的没来得及上马,撒腿就跑;除几个骑兵冲过大桥外,大部做了俘虏。几个侥幸逃脱的伪军,被提前赶到那里的李成明侦察排全部击毙。
攻入东门后,刘山村带领一连和二连一个排迅速包围了警察署大院。龟缩在警察署院内,负隅顽抗的十几个鬼子和二十多个警察已经有了准备。东南、西北两个岗楼上的机枪压的战士们无法靠近。隐蔽接敌的战士,在探照灯的照耀下暴露无疑,纷纷中弹倒地。蔺秀义拿过一把步枪,“啪”一枪打灭了东南角的探照灯。把两挺机枪调到大门两侧对着岗楼猛烈扫射,暂时压制了敌人的火力。几个鬼子躲在院内漫无目的地撇着**,四五名战士立刻倒在血泊之中。蔺秀义大怒,从一个战士手里夺过机枪拼命的扫射,岗楼上的两个鬼子立刻中弹落地。他对着身后的战士们喊道:“撇手**!”
五六颗手**在院内爆炸,敌人的抵抗被得到压制。排长李明翰贴近大门想炸开它;可是底缝太小手**塞不进去,他灵机一动,让几个战士架起人梯,再借助墙角和门缝悄悄地爬了进去,从里面炸开了大门。“冲啊!”战士们蜂拥而入包围了警察署。敌人龟缩在警察署内,通过窗口向外射击,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战斗。
刘山村估摸着已经有十一点了,心想天亮前一定要撤出战斗。他让战士们暂停射击,向敌人喊话:“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只要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不再为小鬼子卖命。我们革命军既往不咎,宽大处理。”刚说
到这里,从里面射出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心脏。这个刚刚二十岁的优秀指挥员,就这样牺牲了。
蔺秀义大怒:“妈的,弟兄们为政委报仇啊!杀呀!”操起机枪不要命地就扑了过去,对着窗户就是一阵猛扫;战士们“冲啊!”也奔了过去,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把
敌人吓坏了。有几个战士干脆踹开窗户就进,里面的九个鬼子和二十来个警察全部歼灭,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杨靖宇、李红光、王仁斋、曹国安、高国忠等将领听到刘山村牺牲的噩耗;急忙从聂长林杂货店里赶来,警察署的大院里躺着十几具战士的尸体;李明翰和几个年轻队员正放声痛哭。杨靖宇将军走到战士们中间,看着这些十七八的孩子们,沉痛地说道:“同志们;刘山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在我们关东这片土地上,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牺牲的中华儿女又何止千万。我们要化悲痛于力量,继承烈士的遗志,勇敢杀敌,告慰他们在天的英灵。”
蔺秀义带头喊道:“打到不日本!为政委报仇!”
“打到小日本!为政委报仇!”的吼声,震撼着小镇的夜空。
杨靖宇将军走到队伍的中间,向周围的战士和围观的羣众说道:“同志们,乡亲们;‘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的铁蹄蹂躏了关东人民美好的家园。数以万计的抗日志士纷纷起来抵抗侵略者的暴行,惨死在各个战场;日寇的狼子野心不死,妄想霸占我们东北,窥视着整个中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终会在觉醒的中国人面前碰的头破血流,滚回老家去。坚持在山区的抗日武装要团结起来,关东大地的乡亲们要团结起来;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将军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现在,我代表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决定:对疯狂掠夺我国资源的日本总辑察和三个罪大恶极的汉奸执行枪决。为牺牲的烈士报仇!立即执行!”
杨靖宇将军话音一落;蔺秀义、乔荫堂、李明翰、李成明奔了过去,把日本总辑察和三个汉奸押到院子中间,掏出驳壳枪“啪啪”送他们上了西天。官兵和围观的羣众终于吐出了一口恶气。王仁斋、蔺秀义、金 山、乔荫堂、陈兴樵等亲自护送刘山村的遗体,把他掩埋在三统河南岸。解放后,被当地**迁到西山烈士陵园进行了重新安葬。
三源浦大捷,独立师缴获了很多武器和军需用品。除满足部队的需要外,还拿出一部分布匹,粮食和食盐分给了当地贫困羣众;进一步扩大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影响,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救国热情,为以后的南满抗日军大联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趁着天还没亮,独立师撤出了三源浦。
(24)
卲本良听到三源浦告急,急忙坐着汽车从百里之外的金川县凉水河赶来增援;独立师早已销声匿迹,不知去向。他沮丧地对身边的团长廖弼宸说道:“我他妈的就够鬼的了,他杨靖宇比我还鬼;不消灭独立师,我誓不为人!”
廖弼宸看到顶头上司生气,心里却暗自高兴;心想,成天说我们是熊包,你还不是一样;可嘴上却说:“独立师不过区区几百号人,眼看大雪封山,他还能蹦躂几天。”
“对!等大雪一下,他们的蛛丝马迹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到时候有他杨靖宇、王仁斋好看的。不过,我总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红匪掌握之中;得好好查一查。”
伪军开始了逐户逐人的暗访。很快了解到杨靖宇、王仁斋在进攻三源浦时,曾经在“汇源隆”杂货铺出现;因此决定秘密抓捕聂长林,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当
邵本良派人赶到杂货铺时,聂长林早已远走高飞;根据中共柳河县委的安排进关,到了天津一带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邵本良把几个心腹找到一起说道:“要想在日本人面前混口饭吃,就得消灭这股红匪;否则会搅得我们日夜不安。为今之计,还要抓紧围剿,不能让游击队成了气候。
否则,就像他妈的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更他妈难以对付。”说着,他转向伪军团长廖弼臣说道:“咱们这么办,你带着两个营从三源浦向东围剿,我带着两个营从凉水河向西围剿。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旦冒进,就有被他们乘隙吃掉的危险。”
“好!就按旅座的计策而行!”
卲本良,廖弼宸两路人马在山里转来转去,连个游击队影子都没有碰到。有的时候刚刚获得情报,等赶过去游击队就没了踪影。伪军们到处扑空,怨声载道。
独立师撤离三源浦后,开到了大荒沟(今通化县兴林镇)一带休整。只派出少数侦察员与敌人周旋。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搞的敌人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这一天;杨靖宇、李红光、王仁斋、曹国安等将领在密林里议事;侦察排长李成明前来报告:“报告师长;我们在树林里观察敌人的动向,看到一个人鬼鬼祟祟的上了山,就尾随其后想看个究竟。结果在跟踪时被那人察觉,丢下一封信匆匆忙忙的跑了;这是那人丢掉的信件。”说过,双手交给杨将军。
杨靖宇接过信仔细看了看,笑道:“哈哈!卲本良又玩起了鬼花招!”见大家狐疑,他把信递给身边的参谋长李红光。自己拿出纸笔,匆匆写了一封信交给李成明;说道:“你想办法让卲本良得到此信,不过,一定要巧妙,不能让敌人发现蛛丝马迹!”
“是!您放心吧!”李成明敬过军礼,跑下山去。
1933年12月23日9时许,独立师包围了金川县的凉水河(解放后金川县被撤销,凉水河划归柳河县)。驻守这里的卲本良带着队伍,到回头沟伏击独立师去了;镇子里只有一个百十来人的保安团。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被俘的被俘,解决战斗。一个日本督察和伪电话局长,税务局长一同被俘。独立师从投入战斗到撤离,用了不到俩小时。等卲本良从十六里外的回头沟赶回来,独立师早没了踪影。
卲本良丧气的哀叹道:“我算服了杨靖宇,要不是他妈的日本人催的紧,谁愿意到冰天雪地里和他斗啊!”
到了密林,王仁斋问道:“师长,你怎么知道卲本良去了回头沟呢?”
杨靖宇笑道:“卲本良写得那个信,是写给廖弼宸的。他在信中说;带着一个营到回头沟阻击我们去了,让廖弼宸赶紧过来增援。你想想看,他卲本良多鬼呀!他能带一个营到回头沟?这小子身边从来就没少过七八百人,要不我早拧下他的脑壳了。因此,我断定那封信是假的。”
“那么,你让李成明送的信呢?”王仁斋继续问道。
“我来了个将计就计。我那信是写给一团团长袁德胜的,我在信里写道:据截获的敌信判断,卲本良部不足三百人在回头沟附近出现;我马上带队伍前去阻击敌人,让一团在上午十点前赶到。卲本良知道;把一团,三团和你们游击大队加起来有六百多号人;有了这六百人,我能不去会他吗?因此他信以为真,果然到回头沟设伏去了。结果让我们顺手牵羊,抄了他的老窝。”
“原来是这样?我敢说此刻邵本良在大发雷霆。哈哈!”王仁斋笑道。
“是啊!哈哈!”杨靖宇和李红光也笑了起来。
进入冬季后,游击队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大雪封山,一旦出动,会给日伪军留下脚印。邵本良,廖弼臣天天进山围剿,都被落了空。逐改变了策略封锁了进山的
各个沟口,在重要村屯、桥梁、要道都设下岗哨昼夜把守;并派出大批密探进山侦察。
独立师在柳河县的大北岔、闹枝沟,金川县的回头沟、大荒沟,临江县的珍珠门和通化县的哈尼河、蝲蛄河之间声东击西,寻机歼敌。游击大队也只派出少数侦察员观察敌情,大部分散在各地抗击敌人的围剿。杨靖宇、李红光带领师部警卫连和三团一部
在大荒沟一带活动;曹国安率领三团大部进入临江县,王仁斋的游击大队仍然活动在大北岔,闹枝沟附近。
这一天,王仁斋把队伍交给两个连长蔺秀义和乔荫堂;自己带着警卫员朴相根来到大荒沟杨将军的驻地。刚到师部驻地,杨将军的传令兵孙宝田(又名孙振祥)吃惊地说道:“副官长,刚才师长还叨咕(念到)你呢?这么快就到了?”
“奥,师长说什么了?”王仁斋笑道。
孙宝田戴着一顶狗皮帽子,冻得直跺脚;“那是你们首长们的事,我哪知道。”说着,从王仁斋手里接过了繮绳,领着朴相根向窝棚后面走去。
“对我还保密呢?小鬼。”王仁斋说着走进了将军的窝棚。
杨靖宇将军独自坐在窝棚里看书,看到王仁斋进来,合上书说道:“我寻思着你这几天会来的,果不其然。”说着指了指铺在地上的茅草,示意他坐下。独立师的窝棚都是临时搭建的马架子,没有火炕取暖,地上铺着厚厚的茅草;比外面强不了多少。到了晚上大家穿着棉衣棉裤,裹着破被大衣挤在一起,用身上的热量抵御严寒。实在不行就在窝棚里生一堆篝火,围着圈烟熏火燎地眯上一会。在龙岗山密林里到处可以看到这种简易的窝棚。
王仁斋坐在将军的身旁,搓着手说道:“好冷啊!师长找我有什么事啊?!”将军卷了一个“蛤蟆头”(一种野生的草,抽起来有菸草味)点上,缓缓问道:“部队的情绪怎么样?”。
“还好,成天东躲西藏的有一点厌倦情绪,都想下山闯荡闯荡。”
“是啊!别说是战士们了,我也想下山大闹一场啊!”将军刚说到这里,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高国忠和三团政委曹国安走了进来。曹国安把狗皮帽子一摘,看到王仁斋在这,说道:“你倒是够快的呀! 啥时候到的?”说着一屁股坐在茅草上冻得直搓手。李红光、高国忠随即也抓了一把茅草垫在屁股底下坐了下来。
杨将军看到人已经到齐了,就说:“好了,二位都到齐了,参谋长你就说说吧!”
“好吧!”李红光往前凑了凑,对二人说道:“日寇为了加强在满洲地区的统治,加紧了铁路,公路工程的进展。被抓去筑路的劳工们,顶着寒风、冒着严寒、在工地上冻得瑟瑟发抖,苦不堪言。日伪军认为我们独立师销声匿迹了,气焰十分嚣张。师长认为大部队行动仍然很困难,逐决定采用小股分队主动出击,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到敌后搅他个天翻地覆,让鬼子不得安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指了指身边的高国忠继续说道:“师长和我俩研究了一下,三团对通化、八道江一带比较熟悉;就负责龙岗山南麓,在哈尼河、蝲蛄河、八道江一带开展活动;游击大队继续负责龙岗山北麓,在三源浦、五道沟、孤山子一带骚扰敌人。你们看怎么样?”
“没问题!”王仁斋,曹国安几乎同时回答。
“那么好!希望你们详细侦察,周密部署,既要保存自己又要有效地打击敌人。我们抓紧时间行动,让劳工们早一点看到希望。”说到这里,李红光看了看身边的政治部主任高国忠。
高国忠接着说道:“师长认为;我们不是去成建制地消灭敌人,当然了,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我们的出击,不断骚扰敌人,使其顾头顾不了腚,扩大游击区和我军的影响。”
“总结起来三句话。”杨靖宇接过话茬说道:“一;深入敌后,不断地骚扰敌人,惩治汉奸,解救苦难的劳苦大众。二;破坏交通,通讯和其他重要设施,扰乱敌人的进攻部署和经济掠夺的步伐。三;通过我们的行动,显示队伍的存在,让劳苦大众看到抗日救国的希望。我送你们一个法宝:遭遇敌人快打,打完了快走,队伍集中要快,
分散也要快;这是‘四快’。地形不利不打,不击中要害不打,代价太大不打,损害太大也不打;这叫‘四不打’。那么怎么打呢?你们都有一整套应敌的办法,各自安排吧!”
“是!”王仁斋、曹国安立刻站了起来,和杨靖宇、李红光、高国忠握手言别;各自返回了驻地。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