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驼腰岭一战,邵本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日本人那里丢尽了面子。伪通化省日本守备联队长山田大佐,把他叫到通化扇了两个大嘴巴;狠狠地训斥道:“你的抓不到杨靖宇,死了死了地干活。”无奈他只得收缩兵力,集中在孤山子、三源浦、回头沟、大荒沟、八道江一带围而不剿,再也不敢冒然出动。
这一天,李成明化妆到孤山子进行侦察,探听到邵本良挪营的消息;他连夜赶回来向杨靖宇将军进行了报告。
原来邵本良奉山田大佐之命,把旅部匆匆忙忙迁到了临江县八道江;由于事出突然,没有来得及把老营彻底搬来。为了赶在中秋节前和他的三姨太共度良宵,他让身边的刘副官,带领一个加强连秘密到孤山子挪营。这个刘副官,外号“刘大绝户”,藉着邵本良的势力干尽了坏事。这一回,“钦命”挪营可是好差事,不仅大捞一把,还可以在伪军里扬扬名气。这小子办事倒也嘎嘣溜脆,到孤山子后他到集市上转悠了半天,找来四十多个马车和车夫,临时充当军用。于八月十四(1935年9月11日)一大早,率领四十多挂装满粮食给养的马车,浩浩荡荡地从孤山子出发了。
从孤山子到大荒沟虽然都是山路倒也平坦,中午时分赶到了大荒沟。驻守大荒沟的是伪军的一个营长和一个加强连。看到刘副官他们姗姗来迟,早已安排好了酒菜恭候在军营。看到车队到了,急忙把三姨太和刘副官迎进了餐厅。待大家坐定,营长说道:“三姨太光临大荒沟,是我等的荣幸;刘副官身担迁营重任,也是劳苦功高;来满饮此杯。”说过一饮而尽。大家尽兴喝酒夹菜,营长藉着酒劲继续说道:“刘副官,往通化绕过去坐着汽车多风光啊!走这荒僻山路一则坑洼难行,二则遇到红匪可不是好玩的。”
“你知道个屁,”刘副官根本就没把这个营长看在眼里,夹了一口菜出言不逊地说道:“从通化绕行,少则也得两天;再说了咱们是秘密行动,尽量避开麻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红匪不出来则罢,要是敢出来得瑟,我叫他有来无回。我这一个连可不是吃素的,至少也他妈赶上你们一个屌营。”
营长掏了个没趣,闷着头喝酒。大家纷纷恭维道:“那是,那是;刘副官是胸有成竹,否则旅座哪能这么放心哪!来!来!喝酒。”
刘副官酒足饭饱,看到三姨太也吃过喝过了,他站起来说道:“好了,兄弟公务在身,就不在这烦劳各位了。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还希望你们赶紧过来增援;听到没有?”
“那是自然。”营长和几个军官纷纷点头,送走了挪营车队。刘副官一路浩浩荡荡,向着八道江进发了。出了大荒沟,路就没有那么好走了;忽高忽低、坑坑洼洼,刚走出二十里地,走在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刘副官驱马向前,问道:“咋回事?”
一个车夫回道:“刘副官,派人往前探探路吧?小心林子里有红军哪!”没等刘副官回话,三姨太从后面赶过来,傲气十足地说道:“放心走得了,哪有红军。再说了,就算有百八十个红匪,看到咱们早他妈撩杆子了,怕啥?!”
这时,另一个车夫也说道:“你看前面好像有红旗晃动,八成是遇到杨司令了吧?”
一听“杨司令”三个字,刘副官腿就打飘了,他仗着胆带着十几个伪军向前探去。这时候,那几个车夫迅速从怀里掏出手枪,对着三姨太和士兵们喝道:“举起手来,我们是杨司令的队伍。”话音未落,两边树林里伏兵四起;杨靖宇、曹国安率领队伍冲了过来。“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二百多名战士把车队围了个水泄不通。伪军们惊慌失措,乱成一团;除少数顽抗的被击毙外,三姨太和其他伪军全部成了俘虏。只有刘副官和几个在前面探路的尖兵趁乱逃脱。
杨将军走近车队笑道:“哈哈!要不是仔细辨认,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的王师长。哈哈!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车把式。”
原来,王仁斋带着十几个战士,提前赶到孤山子佯装赶集,结果刚好被刘副官抓了“公差”。邵本良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家底,整整四十辆大马车;就这样都成了革命军的战利品。
刘副官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在一个伪军据点拨通了邵本良的电话;他哭丧着说道:“报告旅座,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秘密从孤山子出发,在途径朝阳沟附近时,遭到了杨靖宇五百多人的包围。我拼着性命冲出了重围,可是三姨太,”话还没有说完,对面斥责道:“三姨太,怎么了?”
刘副官吞吞吐吐地回道:“三姨太,连同一百多个弟兄全部遇难。”
“妈了个巴子,你他妈是干啥吃的。”说着话,对方挂断了电话。邵本良对那个三姨太可是宠幸有加的;他撂下电话,亲率一个骑兵营快马加鞭疾驰而来;等他们赶到朝阳沟时,只看到倒在路旁的四十挂马车。杨靖宇、王仁斋、曹国安等早已带着战利品躲进了密林。
(41)
1936年春,东北人民革命军被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不久后,杨靖宇的第一军和王德泰的第二军合编为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将军任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将军为抗联第一路军编写了歌词,并委托军部秘书长韩仁和谱曲,在战士中广泛传唱,壮我军威,极大地鼓舞着全军将士的抗日决心。
《抗联第一路军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地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我们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钢铁般的军纪风纪都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铁军。
一切抗日民众快奋起,中朝人民共同团结紧,夺回失去的山河国土,结束牛马亡
国奴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进行这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完成那民族解放的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的军旗的光芒,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面对抗联高昂的士气,邵本良在日本人面前威信尽失,天天进山讨伐,而抗日队伍有增无减,他为此伤透了脑筋。手下的廖弼臣都当上少将旅长,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要想在日本人面前有所作为,必须搞个大动作。他向日本人大吹大擂地说道:“太君,经过几个月的明查暗访,我总算摸清了杨靖宇的老窝。请您放心,这次,我要倾巢出动,把杨靖宇游击队一网打尽。”他从八道江、孤山子、三源浦、凉水河等据点调集了一个团又两个营共计一千六百余人,准备亲自带队进剿龙岗山。
朝阳沟伏击战后;杨靖宇将军率领曹国安的第二师进入三界山附近,王仁斋带领第三师转战到了哈尼河。这一天,王仁斋接到命令,急忙带领独李成明和十几名骑兵,策马疾驰赶往三界山。刚走到大荒沟附近,看到伪军有七八百人聚集在那里,而且还有队伍不停地向那里集结。他向李成明说道:“敌人显然又要进山讨伐了,不知道杨司令他们知不知道;咱们别惊动敌人,绕过去先期赶到三界山报信。”
十几个人策马穿过树林,趟过哈尼河,沿着崎岖山路向三界山方向奔去。刚翻过一道岭,从林中窜出一彪人马档住了去路。李成明和战士们刚拔出手枪,王仁斋认出了对面是第二师的队伍,急忙说道:“不要慌,是自己人。”
此刻,对面也有人喊道:“王师长你好大胆哪?到我曹某人的地盘干啥来了。”说着话,曹国安笑嘻嘻地从树林里走了出来。
王仁斋急忙赶过去问道:“你们怎么在这?敌人在大荒沟集结了七八百人,想来你们已经知道了。”
“知道!”曹国安说道:“我和杨司令已经等候多时了。别看二师和军部只有不到四百人;邵本良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握之中,鼻子灵着呢!走,军长就在后面。”因为杨靖宇将军既是第一路军司令,也是第一军军长;因此,王仁斋、曹国安等有时候仍然称他为军长。曹国安说着和王仁斋来到了一个石崖处;杨将军看到二人,急忙迎过来对王仁斋说道:“你来的好快!”
还没等王仁斋回答,曹国安说道:“王师长的鼻子长着呢!闻到这里有肉吃,这不赶紧过来凑热闹。”
王仁斋向杨将军敬过礼,说道:“接到军长的命令,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军长,您有什么指示。”
杨靖宇一把拉过王仁斋,二人坐在石头上;这才说道:“从日伪报纸上得知中央红军已经到达陕北,方志敏率红军一部已经到了热河;我们抗联队伍不能失去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因此打通与关内的联系,现在看来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第一路军担负
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稍微停顿了一下,杨将军继续说道:“你想想看,东北的局势越来越恶劣,仅靠我们抗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关内红军和全国的支持。因此,我思来想去决定开始西征,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形成关内关外协调行动,互相策应,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西征途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远离根据地,进入陌生的平原地区作战,对我们这些长期战斗在山区的队伍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尽管困难重重
但如果一旦打开通道;东北局势会很快得到扭转,对全国的抗战也有好处。至少,我们可以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坚定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是我思虑再三,痛下的决心;希望你们不负众望,完成这些光荣而艰钜的任务。我已经命令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和第一师师长程斌,师参谋长李敏焕率领一师三团和少年营开始西征,你部随后挺进;一路上要广泛宣传抗日主张,争取更多的民众参加抗日武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要一路散播抗日火种,唤起更多的民众参加抗战。”
这时,曹国安他们已经在前面打响,依稀听到时紧时慢的枪炮声。李成明跑了过
来,他向杨将军和王仁斋敬过军礼;问道:“首长,我带着队伍上去呀?!”
王仁斋征询地看了看杨将军。杨将军说道:“不必了,这里交给曹国安就行了。你们马上赶回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
此时,军政治部宣传干事仪兆祥和将军的警卫员孙宝田也跑了过来,仪兆祥着急地说道:“军长,这里危险,您和王师长转到后面再谈吧!”
孙宝田更是着急,他不由分说走到杨将军身边:“军长,敌人离这儿不到一里地了,快撤吧!”
杨将军轻轻笑道:“同志,敌人还没有造出打死我杨靖宇的子弹呢?慌啥呀?不怕王师长笑话呀!”说过,他转向仪兆祥说道:“仪干事,你不是要到一线部队锻炼锻炼吗?那么,就到三师吧!我看给独立营当个教导员也不错。你说呢?”杨将军说过,看了看王仁斋。
王仁斋笑道:“其实仪干事本来就是我们第三师的人嘛;给独立营当教导员,那当然好了!”
李成明听说给自己安排了教导员,高兴地走到仪兆祥跟前;握着他的手说道:“仪大哥,有你给我当教导员真是太好了;我就头疼给战士们上课。”
杨将军接过话茬,依然谈笑风生:“李成明,作为一个指挥员光会打仗可不行!教育羣众、宣传羣众、武装羣众,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我们打一两个胜仗要重要的多。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在长白山区与日寇长期斗争;靠的就是人民羣众的支持和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抗日斗志。刚才我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羣众就是干柴,需要我们去鼓动,去点燃;使其燃起熊熊大火,把日寇和一切反动派都丢尽大火统统烧掉。”杨靖宇将军说到这里,看了看李成明和仪兆祥:“今后,无论斗争环境多么艰苦,都要时刻不忘我们是人民的武装,都要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这就是我军与其他队伍的根本区别,你们要时刻牢记。”
李成明,仪兆祥二人立正答到:“是!请司令放心,我们会牢记在心的。”
此时,前面的枪声越来越激烈,王仁斋担心将军的安全,说道:“军长,您先到后面休息;我带着他们上去看看。”
“不!你们走你们的,我敢说邵本良这一次一定占不到便宜。前几天我故意在四马沟一带出现,就是引他上钩的。放心吧,曹师长在各个险要关口都安排了队伍,让他们牵着牛鼻子到处转转,邵本良是奈何不了我们的。”说到这里,杨将军站起身来,与王仁斋、李成明、仪兆祥一一握手:“西征热河,任重道远;你们大家都有保重。虽然说生离死别对我们这些军人来讲是家常便饭,我可要看到你们凯旋的身影。”
王仁斋、李成明、仪兆祥退后一步,向杨靖宇将军敬礼。然后跨上战马,带着警卫队疾驰而去。
(42)
回到哈尼河后,王仁斋连夜向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和营以上军官传达了杨靖
宇将军西征的命令。他说:“为了扩大游击区,打通与关内的联系,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宋铁岩将军率领第一师一部已经出发,杨军长令我师随后开进。西征热河,意义
重大;按照军长的话说:通过西征,可以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形成关内关外相互协调和互相策应,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当然了,我们在西征途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无论如何,都要坚决执行军长的命令,打通与关内的联系。”
周建华接过话茬说道:“刚才,师长已经说了;困难重重,我们怎么办?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杨将军的命令;从而,尽快扭转关东目前的局势。
我们要把伤员留下来,这样西征队伍才可以轻装上阵,进退自如。”
“好!就按政委说得办。参谋长抓紧制定行军路线及作战方案,柳主任负责处理善后工作;其他同志抓紧做好西征前的各项准备。”说到这里,王仁斋看了看大家:“那么好!大家分头准备,,明天准时开拔!”
会后,参谋长杨俊衡找来独立营营长李成明和政委仪兆祥;他向二人说道:“你们独立营担负着侦察、警卫、通信、勤务、炮兵协同和骑兵驰援等项任务;人不多、事不少,这次西征你们还要担当大任。李成明,你带领所有骑兵为全师的尖兵连,负责探路、引导和对敌侦察任务;仪兆祥率领警卫排、勤务排和炮兵排随主力行动。你们抓紧准备,确保主力部队的西征安全。”
李成明、仪兆祥退后一步,敬礼答道:“是!”
“好!去吧!”
二人走后,杨俊衡来到了政治部柳主任那里;看到他正在和医疗队队长李艳云研究伤员的安置和留守人员名单。看看没事,他刚要离开,被柳万熙一把拉住:“没事别走,帮我参谋参谋。”无奈,他坐下来和柳万熙一起听李艳云的汇报。
李艳云说道:“参谋长,柳主任;目前医疗队只有我和王医官二人可以处置伤员。再就是两名卫生员和护士白玉仙同志;我想把王医官和白玉仙同志留下来照顾伤员。你们看呢?”
柳万熙迟疑了一会儿,问道:“嗯,目前还有多少伤员?”
李艳云答道:“重伤尚未痊愈的同志有十九人,另外还有三名不便行动的同志,已经留在了闹枝沟;共二十二人。”
没等柳万熙说话,杨俊衡继续问道:“那三名同志可否有警卫作战能力?”
“他们只是腿脚不便,担任警卫和作战都没有问题。”
“那么就这么办吧?让这三名同志留下来,担任医疗队的警卫。参谋长,你看呢?”
“奥,怎么问起我来了。不过,我看可以!”
“好!那么就这么定了。李队长,请你和白玉仙,并那三名同志留下来照顾伤员。”
“柳主任,您搞错了,是王医官,不是我!”李艳云笑着说道。
“不!没有搞错,你留下;王医官随队伍行动!”柳万熙说的很坚决;李艳云无奈只得向杨俊衡求援:“参谋长,您看?”
“李艳云同志,柳主任说的对,你就执行吧!”说着话,杨俊衡离开了。过来一会,柳万熙继续说道:“李艳云同志,此次西征,队伍挺进到陌生的地区作战,我们面临的远离根据地作战等诸多困难;因此师部决定把重伤员留在闹枝沟密营隐蔽治疗;有你和白玉仙同志留下来照顾这些伤员。”
李艳云一听,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柳万熙挥了挥手,继续说道:“大家都不
愿意离开主力部队,那么伤员怎么办?他们能够长途跋涉,东奔西杀吗?总得有人留下了照顾他们啊!好了,从现在起你就要负起责任来,确保伤员和留守人员的安全。”稍微停顿了一会,柳万熙继续说道:“明天你们就准备向闹枝沟转移;奥,对了,白玉仙同志就有你传达好了;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就这样吧!”
李艳云在那站了一会,向柳万熙敬了一个礼离开了。
1936年6月X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开始了艰难的西征。原来近五百来人的队伍,经过消减只剩下四百六十多人。师长王仁斋、政治部主任柳万熙率领侦察连在前,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衡率领主力部队在后,向蝲蛄河、英格布方向进发,
向兴京与清原地区开进。李艳云、白玉仙带领留守的伤员,在哈尼河为西征的队伍送行。她们眼含热泪,默默地注视着渐渐远去的队伍,久久不肯离去。其实,每次出征,她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盼望着队伍早打胜仗,盼望着亲人们早日凯旋。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部队来到了清原县境内的尖沙咀。王仁斋让李成明带几名侦察员到附近侦察敌情,部队就在树林里露营暂作休息。过来一会,政委、参谋长率领主力部队赶到了。勤务排忙着生火做饭,其他战士做着宿营的准备。傍晚时分,李成明回来了,他走到王仁斋跟前悄悄说道:“师长,我们在山下发现了一个黑汉,这个人自称是附近山林队的头领;因此,我就把他带来了。”
“奥,人呢?”
“我怕他是个奸细,安排两个战士在山下看着呢!离这儿不远,师长去会会他呀?!”
“好,去看看。”王仁斋在李成明的带领下出了树林,看到一个黑汉站在那里。看到来人一身练武打扮,他急忙问道:“这位壮士,不知您怎么称呼?”
来人是个直筒子,看到王仁斋像个当官的模样,照直说道:“听说你们是抗联,俺想拜会杨司令。”
王仁斋笑道:“是抗联不假,可是杨司令不在此处。但不知阁下是?”
黑汉也不回答王仁斋的问题,问道:“那么,你是谁?”
“我?!”王仁斋略一寻思,说道:“我叫王仁斋。”
“你就是王仁斋,王将军?”黑汉倒头便拜,说道:“久仰大名,但不知王将军愿意收留在下否?”
说实话王仁斋喜欢上了这个直筒子黑汉,他笑眯眯地说道:“欢迎啊!但不知阁下是?”
“俺叫程国钧,是‘双虎’山林队的大掌门。俺手下有三百多名弟兄,听说贵军路过这里特来相投。”
王仁斋以前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一直没有见到本人:“莫非你就是大闹兴京的程壮士,程司令?”
“错了管换,正是在下。”
也不知道政委周建华是啥时候过来的,听到这里,他说道:“程壮士,抗联可比不得你们山大王,纪律严明条件艰苦,你能受了这份罪吗?”
“我们这帮弟兄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什么样的苦没有受过。只要打小日本,吃再多的苦也是心甘情愿。”听到程国钧真诚的表白,王仁斋、周建华笑道:“只要愿意打鬼子,我们都欢迎。”就这样程国钧在树林里呆了一宿。王仁斋、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等渐渐都喜欢上了这个直率的汉子。
次日清晨,王仁斋派参谋长杨俊衡和独立营营长李成明到了程国钧的营盘。把山林队改编成抗联队伍,程国钧就任了第三团团长,为了带好这支队伍还派政治部主任
柳万熙兼任了三团政委。从此,第三师有了三个团和一个独立营;包括闹枝沟的伤员,总兵力达到了八百多人。第三师一边战斗,一边向西挺进。先后攻打了南杂木、苇子
峪、搭连咀等日伪据点,程国钧的第三团是屡建奇功。一个月后,王仁斋率第三师穿越南满铁路,来到了辽河南岸。时值七月,辽河已经进入汛期。水势很大,加之敌人防守严密,未能渡过辽河。部队只得原路返回,在归途中袭击了抚顺城南关、老眼望、阁老沟、长山镇、富家堡等地,进入龙岗山西部的清原地界。历经一个半月十余次战斗,第三师消灭日伪军警二百七十多人,但自身损失也很大;由于远离根据地在平原地区作战,部队遭受了很大损失,队伍减员达到二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