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1936年夏秋季节,日伪当局为了彻底消灭活动在龙岗山区的抗日联军;在新京、奉天、吉林等地调集日本关东军三千多人,有日本关东军少将三木亲自指挥;在邵本良、廖弼臣警备旅的配合下,开始了对龙岗山区的全面进攻。
为了掩护宋铁岩、王仁斋西征的队伍;杨靖宇将军亲率第一军教导团和警卫营担当了牵“牛鼻子”任务。他们忽而在金川出现、忽而又到了柳河,上午还在兴京、晚上就到了桓仁,今天合兵一处、明天又分兵出击;奔袭上千里,经过几次的长途急行军,拖得敌人筋疲力尽,失去了当初的嚣张气焰。
杨靖宇将军的分散出击,麻雀战术和千里机动,迂回作战等战略战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掩护了西征队伍,也在运动中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这一天,杨靖宇亲率警卫营一百多人,正在兴京县鸡房子岭沟下吃午饭;营长宣纪胜跑了过来,来到杨靖宇身边轻轻说道:“司令,邵本良可能得到密报,亲率骑兵向这里围了过来;咱们赶紧转移吧?”
“有多少人?后面还有其他队伍吗?”
“有二百多人,没有发现其他队伍!”
杨将军略一寻思,对宣纪胜说道:“邵本良是狗急跳墙,想和我们决战;马上集合队伍,形成弧形包围圈;一会儿,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少年营一百多人很快埋伏起来;过了不一会,邵本良带着队伍已经赶到。他们刚进入沟塘子,杨靖宇将军一声令下;宣纪胜带领警卫营战士纷纷撇出手**,随即是一阵猛烈的射击。邵本良追到这里正在狐疑,手**纷纷留在骑兵队伍里爆炸;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战马受到了惊吓、尥蹶子就跑,结果被炸死摔伤的伪军不计其数;邵本良带领剩下的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杨将军说道:“宣营长,赶紧带领战士们打扫战场,在敌人反扑之前撤出战斗。”“是!”宣纪胜带领战士们迅速收拾战场,仅马匹就缴获了十二匹。战士们用马驮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在日本关东军赶来增援之前撤出了战斗;钻进了茫茫林海,没有了踪影。
被三木少将臭骂了一顿,邵本良二次钻道密林寻找杨靖宇决战;等到了沟塘子一看,嘴都气歪了。抗联不仅带走了马匹和武器弹药,连战死的马腿马屁股都给卸走了。他站在那里咬牙切齿地说道:“抗联真他妈缺德,连一块好肉也没给老子留下。快到附近搜搜,逮着他妈的杨靖宇;我狠不得生吃了他不可。”
骑兵营长带着几个伪军四处搜寻;还别说,竟然发现了抗联撤退留下的痕迹。邵本良听到报告大喜过望,他溜下马沿着脚印走了几步,停下来说道:“再往前搜搜,
看还能不能找到其他踪迹。”
过了一会儿,那个营长“嘚嘚嘚”跑了回来,他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扔:“旅
座,我看抗联是在有意引诱我们上钩,这是捡到的破枪、破鞋。”
邵本良过去一看,是一支破枪和几双破鞋。他站在那里寻思了一会儿,对身后的步兵营长说道:“看来他杨靖宇已经到了绝路,否则断不会丢掉武器的,我带着骑兵一路追上去;你带着步兵马上赶过来;一旦撵上就四下包围,打他个措手不及。”
“放心吧,旅座!只要撵上我一定会迅速形成包围圈,把他们团团围住,就地歼灭。”
“弟兄们,上马!撵上杨靖宇,杀他个片甲不留。”邵本良一下子来了精神,亲自率领剩下的一百四十多个骑兵,循着抗联留下的踪迹悄悄地跟了过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派出去的尖兵在前面探路,把步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宣纪胜悄悄对杨靖宇说道:“司令,邵本良被鬼子逼得已经乱了方寸;看到没?一遇到咱们,他就亲率骑兵追击,而把步兵远远抛在了脑后;我们敲掉他呀?”
杨靖宇笑道:“你小子急啥,你没看过老百姓杀猪吗?先给它喂得肥肥的,到时候才多出肉。邵本良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根‘救命稻草’,就让他做两天美梦吧!咱们来他个欲擒故纵,放长线钓大鱼。如果现在出击,步兵一旦赶到我们就麻烦了。哼!走,咱们拖死他!”
杨将军率领警卫营是走走停停;走则风雨不误日夜兼程、让你寻不到踪影,停则严阵以待、布下口袋让你钻。从清原到兴京、从兴京到桓仁、从桓仁到凤城,千里大“逃往”。也难为了邵本良,居然千里跟踪没有半途而废。长途跋涉千余里,对于我军是家常便饭,而苦了那些伪军步兵。到了最后,连赶路的力气都没有了;老弱病残的士兵,干脆赖在那里不走了。
杨将军带领队伍绕了一个大圈,迂回到了凤城县的梨树沟附近队伍停了下来;他观察了一会地形,对宣纪胜说道:“宣营长,邵本良这头猪已经养得差不多了,现在到了动刀子的时候;你带一半人马到对面山坡埋伏起来,一会儿我们两下夹击;把邵本良置于死地。”
“是!”宣纪胜立刻带领人马,向对面山坡跑去。警卫营很快形成了两边夹击的态势,等着“大鱼”上钩。
邵本良哪知道这些,拼命催促骑兵追赶,把步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到了梨树沟,看到抗联队伍刚刚休息过的地方,他信誓旦旦地说道:“我敢说,杨靖宇已经离这儿不远。弟兄们,赶紧追上去;消灭了抗联,我在凤城给你们放假三天。”邵本良的话还没有说完,“呯嗙”“哒哒哒”两边的山坡上响起了剧烈的枪声。
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敌人顿时乱了阵脚;战马嘶鸣,尥蹶子狂奔,有的竟然跑进了草甸子。虽然已是初秋时节,甸子里仍然很陷;有的战马陷进泥潭动弹不得。伪军骑兵只好改成步兵四散逃命,正好被我军瞄了个正着;随着“呯呯嗙嗙”的枪声,纷纷倒地,被我军消灭殆尽。邵本良哪还有心思恋战,他撇下队伍夺路而逃;慌乱之中被子弹击中了左腿,在随后赶到的步兵策应下,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桓仁城。一百
四十多人的骑兵,只剩下邵本良和七个随从逃脱了性命。杨将军向从对面跑过来的宣纪胜喊道:“宣营长,尽快收拾战场,撤出战斗!”
“放心吧,司令!”说着话,宣纪胜立即投入了“营救”马匹的行动。他和战士们强拉硬拽,好不容易拉出了那些陷进泥潭的战马。通过两次战斗,第一军警卫营摇身一变,变成了地地道道骑兵营。
邵本良逃回凤城后,没有放假三天;他急火攻心伤势日趋严重,最后被日本人转到了奉天南满医院。名义上是治疗,其实是被软禁了起来;后来由于伤口感染,中毒身亡;彻底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杨靖宇将军痛击邵本良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龙岗山区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
西征失利后,宋铁岩,程 斌率领第一师余部进入本溪境内,在千山与龙岗山之间牵着鬼子鼻子打着转转;进行大小战斗十多次,最后躲进了和尚帽密营。1937年2月11日,由于叛徒告密密营被伪军团团围住,在激战中宋铁岩将军壮烈牺牲。仅剩不足一百人的队伍,在师长程斌带领下穿过桓仁,通化;进入长白山腹地的临江。
(44)
第三师撤到清原时,敌人的讨伐还没有结束;不过,进入山区队伍就回到了家。当战士们听到消灭邵本良的消息后,更是异常振奋。师长王仁斋、政委周建华决定利用这个时机给同志们开个会,彻底扫去官兵们西征失利的阴影。
会议是在树林里召开的,除了王仁斋、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等师领导外,第三师的营以上军官全部到齐。大家席地而坐,听周建华说道:“同志们,杨靖宇将军为了掩护我西征队伍,亲率军部教导团和警卫营;在清原、兴京、桓仁、凤城等地转战数千里;不仅队伍完好,还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三木旅团一百六十余人和警备旅近五百人;就连邵本良这个大汉奸,也被当场击毙。我们西征失利,虽然损失严重,但在几次战斗中也消灭了日伪军三百余人。今后,这里的斗争形势仍然很严峻;不过,只要大家振作起来,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都要坚持斗争,彻底打破敌人的围剿。等进入冬季后,再寻机渡过辽河,完成军长交给的使命。下面,请参谋长具体部署作战方案。”
杨俊衡站起来,看了看与会的将领说道:“同志们,经师党委研究决定;分兵出击,继续在西丰、清原、兴京、桓仁、柳河一带与敌周旋;等进入冬季后,再收缩兵力进行二次西征;完成军长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钜的任务。全师兵分三路;有师长和柳主任带领三团、独立营到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有政委带领二团继续留在兴京、柳河一带活动;有我和金政委带领一团进入清源与西丰之间的哈达岭。时机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日伪的围剿。”
最后,王仁斋说道:“同志们,刚才政委和参谋长都说了,我只补充两点;第一,通过此次西征我感觉到了骑兵的重要,今后如果在战斗中缴获了马匹,各团至少要组建一个骑兵营。第二,队伍现在是少了一点,但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抗联一定会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好!还是那句话,奋勇杀敌,咱们战场上见!”
第二天,王仁斋与周建华、杨俊衡握手言别;带领三团和独立营南下桓仁、宽甸开辟新区。他们穿过满洲铁路,沿着山麓一路南下来到兴京地界。队伍从兴京城西穿过,向桓仁方向挺进。李成明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老乡;王仁斋一看认识,是兴京城的地下交通员老庞(化名)。他停下来,高兴地说道:“老庞,你怎
么来了?”说着话,向身边的柳万熙、程国钧、仪兆祥等将领进行了介绍。老庞向他们略微点了点头,迫不及待地说道:“王师长,我急急忙忙赶来是向你报告一个重要情况;敌人从兴京向桓仁运送了一批物资,刚刚出发,如果我们赶紧追过去,一定能在敌人到达铧尖镇之前撵上他们。”
“多少车?有多少人押运?现在能到什么地方?”
“整整二十一挂大马车,有一百多个伪军押送;估计现在刚过永陵,离这儿也就
二十里路吧!”
王仁斋看了看几位将领,说道:“老柳,老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这些物资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我和李成明带着骑兵连先去截住他们,你们随后增援。”然后转向老庞说道:“谢谢你,老庞;部队就要出发了,咱们改日再聊!”说着与他握了握手。
送走了老庞,李成明已经把独立营交给政委仪兆祥,自己带着三十几名骑兵准备就绪。王仁斋牵过战马,纵身一跃:“出发!”率领骑兵疾驰而去。他们对这一带的地形都很熟悉,翻山越岭,快马加鞭,跑了半个钟头隐约看到前面的车队。王仁斋一挥手,队伍钻进了路边的树丛。
他们绕了一个大圈,重新回到了公路。王仁斋看了看地形,对李成明说道:“快到梨树沟了,这里距离兴京、永陵都不远,一旦动起手来,敌人的骑兵很快就会赶到。如果再往前走,就是桓仁县的铧尖镇、横道河了,也不好办!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截住这批物资,现在只好铤而走险了。你派一个人到前面观察横道河方向的敌人;其余人占据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先截住车队再说。”
队伍刚刚埋伏好,车队就过来了。王仁斋一看,二十一个三挂大马车,后面是长长的押运队伍。车队很快进入了埋伏圈,王仁斋把驳壳枪一挥,喊道:“打!”战士们集中所有武器对敌展开了攻击。伪军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不敢贸然前进,趴在路边一边还击,一边等待着援兵。
王仁斋估计程国钧的三团,至少还要半个小时才能赶到;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向李成明喊道:“李成明,敌人是在等待援兵,我们不能和他们耗下去;上马,准备冲锋!”然后对伪军们喊道:“伪军弟兄们;我们是抗日联军,专打小日本;只要你们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就给你们一条生路;不要再给小鬼子卖命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缴械投降吧!”
伪军方面的枪声还真的稀疏了许多。王仁斋跨上战马,喊道:“冲啊,缴枪不杀!”抢先冲了过去。三十多名骑兵,从东、西、南三面冲向敌羣。躲在路边还击的伪军,被战士们手起枪响,立刻毙命;而大多数伪军停止了抵抗。王仁斋骑着战马,兜了一圈,把伪军和车老板集中在一起;纵身跳下战马,对他们说道:“乡亲们,伪军弟兄们;你们不要怕,我们是不会伤害无辜的。等大部队赶到,马上放你们回家。”说到这里,他转向李成明悄悄说道:“把伪军和车老板分开,看看这些马匹都是谁的;如果是伪军或财主的一律没收,就是车老板自己的也要想办法买下来;越快越好。”
“是!”说着话,李成明把队伍分成了三夥,一夥观察敌情,一夥看守伪军;自己亲率两个机灵的侦察员和车老板们攀谈起来。结果经他一调查,乡亲们都是财主家里车把式;于是六十三匹马,全部没收。
李成明跳上马车一看,装的全是棉花、布匹和粮食;他高兴地跑前跑后,带着那些车老板和战士们往马背上驮运物资。
过了一会,北面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看来程国钧他们遭遇到了敌人。王仁斋刚要派人前去察看,柳万熙和仪兆祥带着队伍赶了过来。他迎上去问道:“程团长呢?”
柳万熙气喘吁吁地说道:“师长;我们刚过永陵镇就听到这里密集的枪声,我想
你们已经追上了车队就急忙跑步赶来。不想与赶来增援的伪军遇了个正着;结果,双方混战在一起。不得已,程团长留下一营阻击敌人,我和仪教导员带着独立营和二营赶了过来。”
“好!这些物资都是宝贝,一点也不能留给敌人;你马上组织队伍抢运。”
“好吧!”说着柳万熙带领战士们参加了搬运大军。
王仁斋转向李成明和仪兆祥说道:“李营长,马上派人去通知程国钧,立即向红庙沟一带转移;我们在那里会合,在图打算。仪教导员,你对这些伪军进行教育后,就地释放。”
“是!”李成明,仪兆祥分头行动起来。
约过了半小时,负责观察敌情的侦察员跑了过来,他走到王仁斋跟前说道:“报告师长;横道河方向约有伪军二百余人,正向这边赶来,大约半小时就到。”
“好!知道了,继续监视。”王仁斋转过身来,向正在卸车的李成明喊道:“李营长,你带着侦察连前往横道河方向阻击敌人;记住了,不要恋战,坚持半小时后向红庙沟方向转移。”
“是!”李成明应声而去。
第三团和独立营一部共一百六十多人,连同八十多匹战马;在柳万熙的率领下,带着缴获的物资进入了树林。伪军蹲在路边,傻看着这些突如天降的队伍,转眼间把二十一车物资搬了个精光。仪兆祥对他们说道:“各位,怎么样?叫‘三木’的那个鸟将军,不是天天喊着要消灭抗联吗?结果怎么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就连邵本良都没有逃出抗联的手心。你们跟着小鬼子讨不到好,还要落下一身骂名,这是何苦呢?愿意跟着抗联打鬼子的,欢迎留下;不愿意继续当兵的,现在就放了你们。”说到这里,还真有几个愿意参加队伍的,仪兆祥把他们编进独立营;其他人发了两块大洋,就地释放。
释放完这些伪军,仪兆祥和负责看守的几个战士跑了过来。王仁斋迎上去几步,轻声说道:“仪教导员,你率领警卫排负责殿后,我们在红庙沟会合。”
“是!”仪兆祥说过,带领警卫排隐进了树丛。
王仁斋跟随最后一批搬运的战士走进了树林,当队伍赶到红庙沟时已经是中午;担任阻击和殿后的李成明、仪兆祥都先后回来了,单不见程国钧的身影。王仁斋对李成明说道:“李营长;程国钧他们一定遇到了麻烦,你带领骑兵速去接应,然后秘密向荒山咀方向转移。”
“是!”李成明率领三十多名骑兵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王仁斋转向柳万熙和仪兆祥说道:“柳主任、仪教导员;我们已经摆脱了敌人。”说着指了指右手的一条山沟:“我们沿着这条沟转移,然后赶到荒山咀秘密集结,再行休整。我们三人各带一部分人马,从不同方向秘密潜入,不能给敌人留下蛛丝马迹。”
“是!”柳万熙,仪兆祥应声回答;三人分别带领一部分人马,走向不同方向。三支队伍拐了几道弯,傍晚时分先后赶到了荒山咀。到了荒山咀,始终不见程国钧和赶去接应的李成明他们。直到第二天清晨,程国钧和李成明他们才回来。
见到王仁斋后,程国钧说道:“妈的,我们在永陵镇南面被敌人粘上了,费了好大劲才甩掉他们;结果在赶到红庙沟途中,又遭遇了另一股伪军。两次战斗,我一营损失了一半;还多亏李营长他们及时赶到,好歹把队伍带了回来。”说过,一屁股坐在地上,显得很沮丧。王仁斋说道:“老程,回来就好!我们在这里暂作休整,再时机而动;这次战斗,我军收获不小,你老程和一营功不可没。咱们在这里休整一段时
间,再见机行事吧!”
红庙沟截击敌人的车队后,王仁斋、柳万熙、程国钧等带领队伍,在荒山咀一带进行了休整,解决了部队的过冬问题。要说收获最大的还数独立营,近九十人的队伍全部配备了马匹,真正成了骑兵营。
(45)
进入十一月;杨靖宇将军从通化赶到桓仁县,在荒山咀召开有军部领导人和第三
师负责人蔘加的会议。杨将军认真总结了第一次西征的经验教训,决定把第三师改编为骑兵师,趁敌不备,迅速突向铁岭、法库一带;利用辽河冬季封冻之际,西进热河,进而打通与关内的联系。杨将军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志们,关东局势日趋严重,仅靠我们抗联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北上红军和全国的支持。这是一项伟大而艰钜的行动,也许可能再次失败;但只要打通了与关内的联系,抗联各路军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抗敌斗争,形势会向好的方向转变。而打通关内联系的任务又非我们第一军莫属;因此,希望你们抓紧改编,抓紧训练,抓紧行动。”
会议结束后,第三师加紧了改编工作。王仁斋派出多股小分队寻找马匹,从通化、桓仁、兴京、清源等地搞来了数百匹骏马分到各团。参谋长杨俊衡和二团团长乔荫堂,三团团长程国钧披星戴月训练骑术,李成明和独立营的骑兵都成了教员。就连王仁斋、周建华的警卫员都抽到部队教战士们骑马。因为部队里大多数战士都不会骑马,训练骑术成了出兵前的一件大事。杨俊恒整天在马背上上下翻滚,一遍又一遍地给战士们作示范。 如何抓繮绳,如何上马,如何踩蹬,如何控制奔跑的速度、如何劈刀和射击等等。从早晨练到晚上,有的战士半夜起来撒一泡尿,就牵着军马继续苦练。仅仅半个多月时间,除了老弱病残的战士外,第三师成了名副其实的骑兵师。柳万熙、金 山、陈兴樵、仪兆祥等天天下到部队进行动员和检查给养装备工作;第三师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战士们憋足劲,要为早日打通与关内的联系,做着充分准备。
经过第一次西征失利和此后的多次战斗,第三师减员三百多人,部队得不到及时补充;能够参加战斗的只有四百人。这四百多人马时刻准备着,向敌人的心脏插上一刀;完成杨将军交给的历史使命。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下旬。有一天晚上,一阵集合号响起,第三师近四百名战士整装齐发;在师长王仁斋、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恒、政治部主任柳万熙的带领下跃上战马,冒着凛冽的寒风,挥师北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
为了隐蔽起见,部队白天休息,夜间行军。当队伍走出山地,进入丘陵地带时,还是被敌人发现了踪迹。日本关东军三木少将,派出鬼子一个联队约一千多人,紧紧“咬”住抗联部队不放。当队伍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山坡时,王仁斋、周建华决定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于是,王仁斋把队伍隐蔽起来,在山包上等待鬼子的到来。约过了半个小时,鬼子的先头部队进入了伏击范围。王仁斋手持双枪在前,杨俊恒手提大刀在后;“冲啊!”率先冲进了敌羣,战士们紧随其后,冲进敌羣展开了肉搏。一时枪声震天,地上的雪花被战马溅起半米高;不可一世的日军突然遭受攻击,惊慌失措落慌而逃。如此几次,第三师西征部队冲破敌人重重封锁,途经清原、铁岭,跨越南满铁路北段;历经一个月,终于抵达了法库县与开原县交界的彷佛寺。
然而天公不做美,1936年关东的冬季,气温偏高。已经到了十二月下旬了,辽河
不但没有结冰;反而河水暴涨、水面增宽、喘急的河水奔流不息。同时,各渡口也早有日军严密把守,渡船被严格控制起来。王仁斋、周建华心急如焚,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路血战到了辽河岸边却被暖冬的辽河挡住了去路。
王仁斋下令部队夺取船只,强渡辽河。擅长山区作战的战士们不习惯平原作战,
面对滚滚辽河无计可施;再加上当地没有了山谷青纱帐,队伍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掌握之中。这边刚准备过河,就被对面的敌人发现了;顿时,飞来如雨般的子弹,把第三师挡在了河岸。开原城的敌人听到密集的枪声,也闻风而动,大队鬼子伪军向辽河涌来。第三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只得边打边撤,穿过南满铁路向清源方向退去。
这里是东北平原的起点,茫茫草原一望千里;我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监视之下。前有追兵、后有堵者,队伍被困在一个树木稀疏的小山包,进退不得。王仁斋急忙找到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等将领说道:“西征困难要比我们想象的多,经过两天的战斗我军损失近半,人马疲乏不堪;但不能在这儿休息,必须马上向山区突围。这里是一马平川,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掌握之中,我们必须趁着黑夜突出重围,否则将全军覆没。”
少顷片刻,王仁斋继续说道:“同志们,向导已经阵亡,我们只能靠北斗星判别方向;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只要撤到山区就是胜利。政委,你看呢?”
周建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接过话茬说道:“经过几天的战斗,已经看出我军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丘陵作战、平原作战和骑兵作战还有很多不足。作战失利,再加上摔伤掉队者,部队的伤亡剧增。我同意师长的意见,把队伍撤到山区从长计议。”
“那么好!参谋长你带一团打前阵,左翼有乔荫堂的二团,右翼有程国钧的三团作策应;政委和柳主任带领伤员和机关居中撤退。我带独立营断后,掩护主力转移。”
柳万熙说道:“不行!你是全军的主帅,怎么能担任掩护;还是我来殿后吧!”
“时间紧迫,不容我们在此争论;就这么定了。”然后,王仁斋转向大家说道:“同志们,能否冲出重围在此一举。马上行动吧!”说过和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和团营长们一一握手。
杨俊衡和一团在前,二、三团从两翼突然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围着火堆烤火的伪军毫无准备,立刻被冲开了一道口子;第三师仅存的二百四十多人冲出了包围圈。王仁斋带领李成明、仪兆祥的独立营五十余人走在队伍的后面,隐进茫茫夜色之中。队伍跑出去不到五里地,鬼子的骑兵就追了上来。由于几天来的连续作战,第三师人困马乏,前进的速度减缓了许多。特别严重的是,在茫茫草原上落马掉队者逾来逾多,加之战斗减员;队伍下剩下了不到二百人。等到东方微明的时候,英雄的三师终于赶到了龙岗山边缘的莫日山。经过一夜一百多里的奔袭,战马口吐白沫大汗淋漓。战士们也被颠簸的散了骨架,没有了一点力气。等王仁斋赶到时,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衡正在和团营长们清点突围出来的人数。看到他过来,周建华悄悄说道:“队伍掉队甚多,一些伤员刚开始突围时还好好的,后来都坚持不了掉了队;还有一些同志因
为战马死伤也掉了队。现在三个团加上独立营,幸存下来的战士只有一百四十人了。”
王仁斋一句话也没说,牵着战马围着战士们转了一圈;返回来向杨俊衡说道:“参谋长;不能让战士们睡着了,赶紧起来活动活动,再溜溜马;否则人、马都要完蛋。”然后转向周建华说道:“政委,想办法搞到一点吃的让战士们垫补垫补,也要喂这些战马;趁着敌人还没有赶到,马上向密林深处转移。”
第三师在莫日山休息了半小时,趁着敌人还没有赶到,进入了龙岗山山谷。仅剩的一百多人,在清远、兴京、西丰之间建立了游击区;第二次西征宣告失败。此时,王仁斋听到二师师长兼政委曹国安,在临江县七道沟伏击日军战斗中牺牲的消息,与政委周建华商量在第三师中进行一次革命信念教育;以坚定战士们抗击日寇,决战到底的信心。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两次西征都没有实现;但他们在西征途中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几次战斗共歼敌六百余人。在沿途还宣传了我军的抗日主张,让人民羣众看到了抗日救国的希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满洲境内的影响。
不久,杨靖宇将军亲自攥写了《西征胜利歌》,广泛在抗联队伍中传唱。歌词是这样的。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
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羣众俱欢迎,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而战!
中国红军已到热河,眼看到奉天,
西征大军夹击日寇,赶快来会面。
日匪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展,
对美对俄四面楚歌,日匪死不远!
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
歼灭日匪金田全队,我军战斗好。
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
盔甲枪弹胜利缴获,齐奏凯歌还!
同志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势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祖国收复矣!
杨靖宇将军高瞻远瞩,透视了东北局势,寻求中央和全国的支持;虽然在当时没有实现,但后来证明他的西征主张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