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崛起,不到两年,天下变化之大,沧海桑田。昔日几乎已经占据中原江山的胡人之中,当年的凶猛羯人实力损失殆尽。胡人被迫迁出中原,中原所剩不多的数百万汉人从此赢得了生机。以获取汉人民心为主的慕容鲜卑一只,因为相对温和,因为得到了汉人的支持才崛起。而汉人绝地反抗的力量,也使得从此以后的鲜卑族的统治者们,不敢过于欺压汉人。汉人和鲜卑人相处得也比一般族要融洽得多。
邺城也在不久之后被攻克。只是,邺城之内,所有大臣,悉数殉国。史上再无别国,君臣如此决绝。以殉国告终于世。不过魏国皇后董氏及太子冉智一同去往燕国龙城。而董皇后,似乎带着宝物欲图敬献燕王。而燕王欲称帝之心,已然人人皆知。
魏国冉帝在廉台被燕国慕容恪大败,魏国都城被围日久,被燕国攻破指日可待的消息传到了晋国。晋国朝堂上下大震,议论纷纷,晋国也已派人接应自魏国逃难的汉族百姓,结果在渡江之前,二十万汉族百姓被燕国乘胜追击的轻骑屠戮殆尽。这样冉帝苦心保留的华夏一族的心血,南度长江的这一支基本上已然消亡。当晋将渡过长江,看见一路满地的二十万汉族同裔的尸体,数将皆抱憾自刎以谢罪。诚然,晋国朝堂之上,也不见得如遍地尸野般来得真实,也无法感受到同胞的血难。所以此刻晋国高门们更为关心的似乎是传国玉玺。似乎使臣自魏国而来,顺路还带来了魏国主动送来的传国玉玺。
使臣先于南渡的百姓乘骑快马先行回归建邺。将传国玉玺递上朝堂,经宫中玉匠及满堂大臣确认,似乎是真品,于是满堂大臣皆是向晋帝大贺,庆祝自中原大乱之后,改换新主,象征中原炎黄一支正朔的和氏璧回归。大殿的悲伤似乎已然被这和氏璧所化的传国玉玺的归来而淡化。而此前不久前死于江北的二十万百姓,似乎也只是一场由本国的燕王讨逆的意外而已。晋帝决定派使臣安抚远在辽东的新燕王慕容俊,以和氏璧之名。整个朝堂之上虽然有一部分人忧心,毕竟燕国新胜,放眼天下,还有谁能阻止他们一统天下的局面。以晋国的实力,作为一个宗主国,单靠名义去制约,似乎也不现实,而实力,在这次中原的大乱之中,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晋国,不敢北渡相助,已然孱弱成这样,单靠魏国一国之力独立对抗五胡,连一点援助也不敢。任谁都看得到,如今没有新生几年的魏国做缓冲,如果没有数百万汉族百姓在中原的奋起反抗,晋国的命运不堪设想,而且剩下的可能是要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新敌人-燕国。
不过此刻,依旧在燕国都城龙城的慕容一族,倒真是好事接连而来。自大将军慕容恪打败魏帝冉闵之后。邺城也被攻打了下来。这样一来,中原基本上就是燕国的腹地。但是燕王慕容俊现在最关心的是传国玉玺的存在,如果自己能拥有天下认同的正朔。那么自己这次说不定可以抛开那没有屁用的晋国,顺势灭了晋国,就可以堂堂正正的一举夺取天下。想到这里慕容俊就不禁一阵得意,不过是驱狼吞虎而已,冉闵非要死磕五胡三羌,非要把自己消耗殆尽。自己只是放弃了一个所谓的盟定而已。就这样轻易将已经危如累卵的魏国给吞并,不过换个局面,若是给了魏国一年的恢复,那么说不定不是自己想不想吞并魏国了,而是如当年面对赵国一般,不得不面对一个民心所向更加强大的魏国。这个说不上什么忠于不忠于。自己的决定绝对没错,这个乱世,有什么是所谓的可靠的,看来老天爷是对自己相当垂怜的。不然,这大殿之下的女子主动到燕国来该做如何解释呢。
燕国,龙城大殿之上,燕王及羣臣的目光全部盯在跪在大殿上的这个女子身上,这个女子也不过二十多岁,并不是倾城美貌,也不是有多么年轻动人。但是她面容非常的淡定,面前摆放着一个红包。似乎一点都看不出悲伤,这恰恰就是最特别的,也是最奇怪的。就算是慕容恪也看不懂这个女人,她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不过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干什么,她那让自己日夜担惊受怕的所谓英雄男人,前两日刚刚被自己督斩于龙城。不过说起来,冉闵死前说的那些话到不算什么,只是为何他一死,整个龙城附近怎么就忽然六月飞雪,蝗虫成灾,这个会不会是犯了天怒。难道冉闵真的是传国玉玺所中意的传人。慕容俊纵使在狂妄也不敢怠慢天意。所以也不敢怠慢与冉闵有关的一切。不过据使臣说她是来主动前来面见燕王的,自从邺城城破之时,这个女人一直这样的表情,一直没变,也许她真的只是向自己屈膝来求生存的,毕竟她现在是孤儿寡母,再说冉闵的三个儿子都被自己俘禁了。要想玩荆轲刺秦王的桥段,谅她一个普通的弱女子,耍不出什么花样。
虽然贵为燕王,再加上新亡灭魏国,如今的燕国大有称霸天下的架势,但是纵使如此,权倾天下的慕容俊对大殿之下就那么一直跪在的这个女人,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好奇,这个女子她也不开口多说什么,就那么跪在那里,看起来弱不禁风,可是也不是惊弓之鸟,自己美女见过不少,却是少见这样特别的女人。明知她是魏帝冉闵的皇后董敏,慕容俊却忍不住开口问起,“大殿之下,所跪女子何人?”女子垂头一拜,“罪臣乃是旧魏王后,姓董,单字一个敏字,此行是为燕王献宝而来。”慕容俊一听更加好奇,又接着问了下去,“你来龙城,所献何宝,快点呈上来给本王看看。”董敏将那红色包裹慢慢的铺开,露出一个黑色玉匣,不过这包裹上所绣的图案甚是奇特。让慕容俊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红色的绸布上,绣的是一条红色的龙,而龙嘴上却赫然叼着一朵美丽的花。不过多看了两眼,慕容俊的目光很快被吸引到那玉匣之中。董敏将玉匣慢慢打开,五色龙盘旋的碧绿色光芒四射。赫然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燕国羣臣皆是大惊失色,慕容俊更没有想到这就是和氏璧,更没有想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天下至宝竟然会在此处。一时兴起,尽然从宝座之上跃起,径直下来。
董敏将和氏璧举起,一直跪着的她见慕容俊从宝座上下来,出于本能,也是站了起来,将和氏璧抱入怀中,往后退了几步。一直跪着许久而柔弱的她,一时有些气血上不来。眼前一黑,险些摔倒,慕容俊本预将传国玉玺去过来看看,却没想到她竟然将和氏璧抱起,还差点一昏,心中急切,竟然升起想去搀扶的念头,不过更多的却是担忧她莫将和氏璧摔坏。“大王且慢。”回缓过神的董敏,难得的大声喝到,尽管纤柔,但是却能从话语中感受到她的坚决。贵为燕王的慕容俊难得的被一个女人所喝住,在女人面前停了下来。“大王若是想强要这玉玺,臣妾愿与玉玺玉石俱焚。”说罢,她竟然将玉玺举过头顶,那耀眼的五色龙,和透剔碧绿的玉玺,在众人面前展露完全,光芒耀眼。
在场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女子会如此刚烈,更没想到,她竟然以这和氏璧做赌注,更是拿自己当赌注,而她柔弱的躯体所散发的坚决,让所有人都相信她说的,是真的。慕容俊开始冷静起来,背着手在原地走了几个来回,“快将玉玺放下,你此来定然是有求本王,说一说你开出的条件,若是不过分,本王心情好,说不定会应你所求。”然后径直返回宝座坐下。“臣妾信大王,谢大王开恩。”董敏这才将举过头顶的和氏璧放下,回到之前跪着的位置,重新跪下。“臣妾此来,便是将传国玉玺送交与大王。但是臣妾有二个不情之请。臣妾知我丈夫既然已败于大王,注定难逃一死,魏国之灭,败于孤立无援。可是臣妾知道,他是一个经天纬地的大英雄,望大王英雄惜英雄,不要为难他的尸骨。赐他一个全尸。第二个不情之请,希望大王赐我一匹马,准我将他的尸首亲手埋葬于他的故乡。臣妾不求别的,只求能亲手葬他,以尽我夫妻今生已尽之缘分。还请大王开恩。”
“哈哈哈哈,。。”一阵笑声从王座之上传开,慕容俊站了起来,指着董敏道,“好,若是如此,本王准你。念在你一片痴诚之心份上,冉闵却是当代英雄,除了我们燕国的慕容恪大将军之外,算是冠绝天下了。这样吧,寡人封他为武悼天王,你既然将玉玺交还于本王,也算是顺应天意,本王封你为奉玺君。等你埋葬完他的尸骨,速速回来,你和他的三个孩儿还需要你带养,你这女中英杰,本王甚是怜惜,绝不为难你们母子。”董敏见慕容俊答应了,“得大王一诺,胜似千万金。谢大王开恩,臣妾万分感激。”羣臣也是齐呼“吾主圣明”。慕容俊甚是得意,“原来这女人要求的只是这些,这传国玉玺来得也太容易了。”不过静下来时,慕容俊却是发现了自己今日似乎对这女子莫名起了好感,这女子还真是特别,难怪能做冉闵的女人。他运气真好,死了还有人念着为他收尸。我他日大权不再,不知谁肯如此为我。不知她愿不愿为寡人改变。”退朝之后,燕王开始莫名叹息。
得到燕王的许可之后,董敏从宫中牵出一匹良马。随着侍从的指引,去了龙山的刑场,自冉闵死后,这里居然六月飞雪,蝗虫成灾,也许是冉闵死不瞑目,老天惩罚燕国吧。不过燕王令将冉闵尸首示众百日,以示国威。而燕国内汉人百姓却巴不得魏帝能早日入土为安。而鲜卑人巴不得早点送走这引来天灾的瘟尸。是以董敏骑着马,踏过雪地,来到刑场,看见已然离去人间的冉闵,泪流不止,泣不成声。更是扶着他的尸首,许久不起。周围也仅有一个一直跟随董敏的随处,也是无法抑制心伤,号哭之声动彻天地。董敏将冉闵的尸首放在马上,强行别过随从,一人牵着白马,将他扶正。迎着六月飞雪,踏上埋葬他的最后的路,去向两人早已约定的那最后的墓地,一直记得他所说,生当如樱花美丽,死后如樱花落寞,若是能埋在樱树之下,每年的春天能看到樱花开放,那该是多美,纵使死也无憾。对了,记得他说过,死后要葬在相遇的那片樱花林,我带你去那里了。带你最想去的地方。
时间倒回九年前,一个樱花盛开的时候,董敏意外的发现山后竟然有人种下一片樱花林,花开的很美很美,于是自己就喜欢去看。每当风一吹过,看见落下的樱花瓣,飘落在地上独自叮咛。便生出一阵伤感,感叹花落人亡两不知。于是便早出来此看朝花,晚间便拾起飘零的花瓣,将花瓣收扫,取出几瓣放在自己所绣的荷包之中,将其他的花瓣埋葬,次日又来。只是这样,无意之间,没想到第三日竟然会在此地遇到他。遇上了命中注定的他,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冉闵并没有想到,他们三人一同种下的这片樱花林,竟然有人知道,而每当飞花落下,自己总是选择在此,长坐不走。没想到,几日没来,却发现,那本应厚厚的落花,却薄薄的,不剩多少。落花到哪里去了,自己最喜欢感叹的落花,是谁将落花清走,细心寻觅的他才发现,居然有人有心将花瓣埋葬。一时便很想知道这人会是谁。
在此等了一夜的他,终于发现这清晨过来便开始拾扫落花的是一名女子。她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只是一个人用心的去葬花。不知为何,许多情愫的汹涌,想起从前一生难忘的慕容如和果儿。看到这眼前瘦弱的女子,用心的做着这些事情。冉闵从树上轻轻跳下,在后面慢慢的看她,看她在漫天樱花之中,将一瓣一瓣已然飘零在地的落花,收将起来。而后面不停继续飘下的落花,则是见证她的努力般,继往开来。冉闵不忍将她打扰,默默的看着。她虽然不知有人在看着她,忽然念及背后的落花,想从头再扫,却忽然看见一个陌生的男子,在背后,背手伫立着,只是并没有如寻常一般的害怕陌生人,只是感觉到那眼神之中的温柔,反而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那种温柔好像曾经见过一般,在梦里吗。一时间,她也模糊起来,伏身而起,忘记了女子的矜持,痴痴的也望将过去,两人静止的对望,如同一副墨画。
良久,冉闵默默的朝着她走了过去,将这女子手中的荷包打开,望见里面的花瓣,“你这是为何,”董敏不由自主的回答道,“飞花好美,可是落花好可怜。我想如果没人愿意的话,那么我来葬了它们。”她忽然似乎意识到什么,“这里你经常来吗?”冉闵答道“嗯,这里我常来,这是我一生最特别的地方。”董敏鬼使神差的应了一句,“啊。”“如果我死了,你会把我埋葬在这里吗?”冉闵低头,低语于她,虽然轻柔,却听得到一丝期待。女孩身体一颤,不知为何,像是心中一阵暖流,遇见了,也许就是遇见了。“嗯,我应该会吧。”“是吗?”听到她的回答,冉闵难得的从眼中滴下一滴清泪,“如果你未曾许亲,那如果你愿意,可以嫁给我,好吗?”不知为何,冉闵竟然会说出这些匪夷所思的话。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可是更不可能的是,是她的回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愿意。”两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伟岸的男人和一个娇柔的女人,在此相遇,从此就是一生。
自相遇之后,到成亲,用了不到一旬。两人在一起,冉闵话不多,常在外。但是董敏却总是为他等待,为他绣着女红。绣着那些他最喜欢的花和龙的美丽。这样生活几年,生下了大儿子阿智。后来又生下两个儿子。几年之后变化好大,冉闵做了皇帝。自己也成了皇后,可是一切如同从前一般,如同那个当初在樱花林中相见的青葱少男少女,一见倾心,一爱一生。两人对面依旧话少,似乎千言万语只需眼神交流一般,不可思议的命中注定。也因此董敏一直记得最初的约定,也一直记得那个埋骨之地。也记得那个最后的终点。知道今天,梦破灭的时候,真的应了旧时言,真的要亲手埋葬他。那其中的痛苦,谁能知晓。董敏一路牵着白马赶路,一路流泪,眼睛早已红肿,
一路上荒芜人烟,少见人影。中原的战乱,已然不剩下几人存活。几天之后,董敏驮着他的尸体来到那片樱花林,已然六月,樱花不再。繁花不再,可是依稀还能辨识那相遇相牵的樱树,董敏将他扶在相识相牵的地方。自己用双手在树下抛开一个大坑,然后帮他摆起坐了起来。自己用那早已血红的手在身后环抱住他,为他轻声歌唱。今生无缘,来生再见。今生我葬你,来生我要你葬我。许久许久,泪水又留了满面。眼前似乎产生了幻觉,似乎漫天的樱花依旧在开放,依旧在随着春风飘落。漫天的花瓣飘落,落在两人身上,美丽如初。许久,董敏从怀中取出一把匕首,冉闵送给她防身的。最后看了一次此生最爱的人。说了最后一句,“我已经完成了我的约定,你一个人一定很寂寞,让我继续陪你呢,陪你,一起生一起死,可不许说不行,这是我的决定。”话毕,董敏将匕首从他的身体刺入到自己的身体,两人一起再次倒下,鲜红的血如同灌溉大树一般,慢慢的流出。漫布这挖出来的墓穴,似乎漫天的红色樱花瓣继续肆无忌惮的飘零,飘得更加的疯狂,要印住这树下美丽的红。两人被漫天花瓣盖住,董敏还是欣慰的,慢慢闭上最后的眼。一切就如同没有发生过一般,那花瓣却依旧那样美丽,就如同是曾被葬过的花瓣,如今将二人葬了。爱,一生两人最后的终点。也许这样也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