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院中早已一团乱了。
三老爷本就是庶出,其生母黄太姨娘早在四年前就病故了,关老太爷的其他庶子因没在京城供职,故而便将生母都带离了京城,也未在此居住。而关白泽和二老爷都是定国夫人的亲子,住在一处伺候着定国夫人那是理所应当。大辉本是有例,高堂在,不分家,三老爷住在相府中也是正理,可三夫人却觉吃了亏,总想着凭什么别的庶子媳妇都不用守在跟前尽孝,偏她要每在这府中受苦受累,还要被崔明月和庄锦绣两个嫂子欺压着。便是如今崔明月被禁足,照顾着关白泽脱不开身,而庄锦绣又要照顾定国夫人,那中馈却也轮不到她来插手,却是叫关礼珍姐妹捡了去。
本来她心中就有怨气,心心念念着想要分家,只无奈碍着孝道,无法行事罢了,如今又得知自己多年不育竟是和关白泽有莫大的关系,她岂能不心生恨意,藉机闹事?只如今定国夫人病倒,三老爷又拦着劝着,她才忍了这两日。可今儿三老爷出了府,她又去寻谢姨娘晦气,关礼彦那贱蹄子竟是护着挡着,还敢给她这个嫡母甩脸色,那贱蹄子还不是仗着如今得了关老太君青眼,和关礼珍一共掌着府中差事! 这若是另立了府邸,她便是正正经经的夫人,关礼彦岂敢如此嚣张?她若如此的不敬嫡母早便大耳刮子伺候了。故而她是一日都不愿意再忍。
相府风光时,为了避嫌也不见关白泽提携两个兄弟,如今他害的二房三房都没了嫡子不说,眼见着淳王成不了事了,说不准新皇登基头一个要办的就是他关白泽,不能同富贵,如今却还要跟着同受罪,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三夫人如是想着这便不管不顾,冲进了福德院。偏巧今日二夫人还没有伺候在身边,那些丫鬟婆子们哪里敢硬拦着她,当即便叫她横冲直撞地进了定国夫人的屋,一口气就将蓉姨娘残害府中主子们的事情给吐了出来。
这些天虽是府外已经闹翻了天,但是因定国夫人重病,故而无论是谁来探病,周管家一律都挡了,又那身份高贵非要见的,也只二夫人代为招待了,府中更是严令禁止丫鬟们在福德院中嚼舌根。定国夫人虽也觉察出一些不对来,逼问过姜嬷嬷等人,可也什么都没问到。如今她骤然听闻真相,哪里能受得了,闻言面色就变了,两眼一翻竟是再次晕厥了过去。
二夫人闻讯匆忙赶来时福德院中已乱成了一团,怀恩大师忙被请了来,二老爷和三老爷也奔了过来,都围着病牀团团转,三夫人一瞧这般情景却也是慌了,六神无主地在外间来回地走动。
片刻定国夫人被救醒,一行人才被赶到了旁边厢房中,以免搅扰定国夫人休息。三老爷瞧着端坐在椅子上一脸倔强,尚且不认错的三夫人,当即便将桌子拍的震天响,怒斥了两句。
而三夫人心中委屈啊,这些天她本就窝着怨呢,若不然也不会直接闹到这福德院中来。自她嫁入关府连年来抬不起头,被瞧不起,还不皆是因没有子嗣之故。如今发现这一切竟都是拜关白泽所赐,她岂能不恨,偏当日三老爷听闻蓉姨娘的话后,回到三房竟是被谢姨娘的眼泪打动了,只顾念着谢姨娘是七少爷和五姑娘的生母,而且事隔多年也不能就凭藉着蓉姨娘的一句话就红口白牙地定了谢姨娘的罪,最后竟是对谢姨娘小惩大罚便将这事给揭了过去!
这更是令三夫人心头聚满了怨恨,虽说这些日三老爷再不曾进谢姨娘的屋,可这些都是他欠她的,如今他竟又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如此的不给她体面,她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他们三房好!
定国夫人如今已经醒来了,料想已经无碍,三夫人心中底气微提,心道,反正现在已经闹开了,这回再不折腾出个结果来,便就白白担上三老爷一个不孝不悌的罪名,索性便不管了,豁上去也要达到目的不可!
如是想着,三夫人便不管不顾地梗着脖子喊了起来,“你说我不孝?!我这也不都是为了母亲好,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却一心地只瞒着母亲,这是能够瞒得住的吗?来日被外人告知,却是比现在更受不了,但不如由家人早先说个清楚呢,我这也是为母亲着想,有什么错?!”
三老爷听三夫人非但不开口认错,还狡辩起来,当即便怒气腾腾地站了起来,沉声道:“你气的母亲生生晕厥,若非怀恩大师还不知如何,你倒还有理了!”
三夫人闻言却是泪眼朦胧,抽泣着道:“我哪里就能想到母亲她这么不经事……我这也是实话实说,又不是刻意生事欺满哄骗母亲。呜呜,这些年,我在府上连大声说话都不能,对谢姨娘也只能哄着捧着的,还不皆是因我没能给你添上一儿半女之故,我心中愧疚,只什么都随着你的意。替你照看家中,服侍母亲,对两个孩子也视同亲出,如今倒什么都是我的错了!老爷,你拍着良心说说,除了未曾生养,我施莲蓉还有什么对不起你关家的地方!如今因大伯之过,使得我受了如此无妄之灾,我心中悲愤,郁结在心,你非但不安慰与我,反倒事事处处庇佑着谢姨娘,你如此的宠妾灭妻,倒还不准我寻母亲说上一说吗!”
如今定国夫人病倒,这个时候若是提出分家,自是要担上不孝之名的,故而三夫人来福德院中闹事本就是冲着分家而来,可她口中却也不敢提这两字,只咬着关白泽害苦了三房,以及三老爷宠妾灭妻多年来委屈了这事说道。可她话中的意思却也很明显了,三老爷宠妾灭妻瞧着是指着三老爷,可背后指的还是定国夫人不为她做主,多年来由着她受尽了委屈,既是这般,如今她提出分家便也不为过。
三老爷听闻三夫人的话,一时被堵地有些说不出话来,这些年他因谢姨娘柔顺又有生养,而三夫人尖刻,故而对谢姨娘确实多有偏袒,以前不觉得这是错,可如今三夫人受了迫害,他心中有愧,自是说不出话来了。
二老爷见此情景,不觉一叹,道:“三弟妹委屈是我关府对不住,只是如今母亲正病着,一切都该以不打搅母亲养病为要,如今关府遭此钜变,外头人都在等着瞧我关府的笑话,正是该一心共抗难关之时,岂能在此时分崩离析……”
二老爷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三夫人打断,道:“二伯到底是朝廷命宫,位列要职,说话就是比一般人要据理力争。只是弟妹我是内宅妇人,眼皮浅,不懂什么大道理,就只知道自己的小日子,若是只顾着别人的眼光,整日里却要受尽了委屈憋出一身的病来,那岂不是冤枉。”
二老爷是清闲性子,只爱花鸟鱼虫,在读书上远远不及三老爷,可如今二老爷却任着吏部员外郎一职,比三老爷要强上一些,三夫人这话暗讽关白泽偏心,只顾着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根本就不管三房。也是在说,定国夫人是二老爷生母,关白泽更是他的亲兄弟,二房自和三房无法比。
二老爷见三夫人如此态度,心知说什么都是无用,干脆摇头一叹,未再多言。
“她说的没错,人是不能只顾着别人的眼光!”而此时外头却传来了定国夫人的声音,接着房帘被挑起,却是关元鹤和二夫人一左一右地扶着定国夫人站在房外。
众人见此不觉一愣,接着忙站了起来,二老爷和三老爷已经惊地忙快步上前,“母亲,您怎么起来了!”
定园夫人却不言语,只盯着有些局促地站在屋中的三夫人。定国夫人身份尊贵,说一不二,又被关元鹤冰冷的视线一扫,三夫人终是有些怕了,福了福身.诺诺地唤了声母亲。
三夫人的说话声本就不低,隐约都传到了隔屋,定国夫人听着岂能无觉?她身子本就虚弱,如今被扶着走出房已是不易,关元鹤见她面色不好,便蹙眉道:“祖母还是回房吧,这里孙儿会……”定国夫人却打断他的话,只道:“扶我进屋。”
关元鹤闻言抿了抿唇,却还是将定国夫人扶进了房,待落了座,定国夫人兀自喘息片刻这才瞧向三夫人,道:“你如此不过是想要分家,可是?”
三夫人闻言心一颤,还未张开,三老爷便忙跪下,道:“媳妇糊涂,母亲息怒。”
定国夫人瞧向三老爷,见他跪在地上,一脸的惶恐,便问道:“老三,你可是也如此想的?”
三老爷虽是庶出,但是定国夫人却也从未苛待过他,虽不及两个嫡子亲厚,待他却也不薄,对他的生母黄太姨娘也宽厚的紧,三老爷对定国夫人却果真敬重。闻言忙磕了个头,沉声道:“高堂在则不分家,这是京城各家素来的规矩,何况如今母亲还病重,若然分家儿子们无颜在面对世人,面对列祖列宗。是我未曾管好媳妇,惊扰了母亲养病,儿子不孝,还望母亲惩罚。”
定国夫人见三老爷面色恭谦,心中到底也算有了些安慰。三夫人却咬了咬牙,跪下道:“我也没说要分家啊,只是因大伯之故我这一生都无法生养自己的孩子,我本以为是我有不足之症,这我的命,却不想……我实无法再面对大伯,想来母亲也能理解儿媳的心情。”
三老爷闻言蹙眉瞪了三夫人一眼,三夫人这才闭了口,而定国夫人却面无表情,似未曾听到三夫人的话一般,她沉默了半天,这才又看向二夫人,道:“老二媳妇这些天可曾去过祥瑞院?”二夫人面色不觉一僵,半晌才道:“媳妇一直守着母亲,倒是没有……”
定国夫人见她吞吞吐吐,岂能不知,叹了一声才又问道:“你可是也想分家?”二夫人见众人都盯过来,忙跪下,急声道:“媳妇不敢。”
定国夫人方才听闻厢房这边的动静便问过了姜嬷嬷,这些天来关白泽称病,三老爷只去祥瑞院走瞧过一次,二老爷虽是每日都去,却也从不多留,而二夫人和三夫人却是一次都没看过。如今听二夫人只说不敢,却没说不想,定国夫人心中怎能不明白,不仅明白她也能理解两人。只是到底心里头也难免伤心,人老了本就希望一家人和和美美,想看着小辈们都承欢膝下,却不想竟遇到这家族分崩离析之事,却不知她是做了什么孽,竟要遭苍天如此惩罚。
定国夫人闭目良久,却是猛然睁开眼睛,只沉声道: “分家!”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一时间屋中静默的似连空气都变了,三夫人本还在隐隐抽泣着,这下子倒是愣住了,抬头直直盯着定国夫人,似一时有些不明白她的话一般,接着她才反应过来,面上流露出了压制不住的笑来。而二夫人虽是未曾表现出来,但眼皮却颤了颤,二老爷闻言忙跪下,面色发白地磕头道:“母亲不可啊!母亲这不是将孩儿们往不孝的路上推吗!这家不能分,孩儿不同意。”
三老爷亦是跟着磕头,只关元鹤自始至终都站在定国夫人的身旁,好似这一切都和自己不关一般,竟是连神色都未变化过,定国夫人见二老爷去瞪二夫人,却是扶着关元鹤的手站了起来,只道:“此事已定,无需多言了,既是心已离了,强拧在一处又有何益?整日里吵吵闹闹,鸡飞狗跳,倒不如就这么都散了吧,散了吧……”定国夫人的话中含着无限痛意,二老爷等人听着心头一触,却是怔住,未再多言。
回到屋中躺下定国夫人的面色已呈灰白,关元鹤瞧着眉头蹙紧,定国夫人却是一叹,道:“都怨我,枉我自视甚高,却不知养了条毒蛇在家中这么久竟是毫无所觉,是我糊涂,是我糊涂啊!”
关元鹤闻言忙劝着道:“祖母身体不好,府中大小之事已疏离多年,又怎能怨祖母,祖母不必为老爷强背这罪名。”
定国夫人听关元鹤竟是连父亲都不再称了,心中剧痛之下,张了张嘴却终究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若说心中有恨,谁又能胜过痛失母亲和两位哥哥的关元鹤…… 她终是闭上眼睛,无力地摆了摆手,道:“罢了……祖母累了,你也回去好生照看安娘吧。”
关元鹤见她扭头面向牀内,面上全是伤悲和疲倦,他实也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安慰话来,故而就站起了身,退出房,吩咐姜嬷嬷好好照看这便回了棋风院。慧安已等的焦虑不已,见他回来忙迎出了屋,得知定国夫人分家的决定却也不觉奇怪,只叹了一声。
三日后却是西市南萤叛逆斩首示众的日子,慧安一早便起了身,收拾齐整,只待去福德院请过安,便要出府亲往刑场,她要亲眼看着那些残害她腹中孩儿的恶人们下黄泉。
当日关白瑾将蓉姨娘送到安凤府衙,这案子只一日便审了个清楚,一众和那木雅潜入大辉、企图对大辉不利的南萤人被抓进安凤府衙,皇上的口谕也在当日到了府衙,令府尹严惩。接着这些意图不轨,并残害大辉忠良的南萤人便被判处了游街斩首,连坐亲眷之刑,负责执行的衙役当日便带着朝廷公文前住南萤而去,而那木雅等人却是今日要在京城百姓的谩骂中走向刑场的。
慧安乘上马车,关荣便驾着车向安凤府街的方向而去,一路百姓纷纷向正德街聚拢,却是那木雅等人已被押送出了天牢,正往西市而去。百姓们围观着,谩骂唾弃着,不时向牢车扔着秽物,那些南萤人早已被关元鹤收拾了一次,送进大牢时已不过是吊着一口气罢了,如今在牢车中无声无息地任人打骂,瞧在慧安眼中倒觉得有些无趣。
那打头的牢车中关着的正是昔日的蓉姨娘,如今她蓬头垢面,早已被打的头破血流,眼瞧着竟似七旬老妪一般,一双眼睛倒还睁着,空洞的瞧着远处。
慧安瞧着她,眼中便只剩下了冰冷。手上忽然一暖,回头却是关元鹤揽住她,握紧了她的手,慧安迎上他关切的目光,便笑了笑,道:“却不知她如今心中是否有悔。”关元鹤闻言只瞟了蓉姨娘一眼,拍了拍慧安的肩头,未曾答话。慧安却又道:“她害了这么多无辜之人,不管是否悔过,都不会得到宽恕。”
牢车过去,关府的马车便也向刑场而去,今日来观刑的人极多,关府的马车挤在人羣中,慧安不时能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声。
“那女的便是关府作怪的小妾吗?怎么瞧着又丑又老,这般模样也能成为相府小妾,可真是长见识了。”
“听说这女人为了报仇,特意吃药将容貌变老的,真是丧心病狂啊!”
“要不怎说南蛮子都不开化呢,被这种疯狗盯上,只可惜了相爷为国操劳,连子嗣家眷都要被国事所累,又落得晚景凄凉……对了,相府要分家了,你们可曾听说?”
“自是听说了,定国夫人还请了多位德高望重的诰命夫人前往主持分家,这事都传遍京城了,岂能不知!”
“哎,这也是难免的,若是此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是无法再在一处生活了,作孽啊。”
百姓们唏嘘着,多半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思,而慧安听着这些议论声却心中百般滋味,待日头渐高,慧安才令关荣将马车又靠前了一些,推开了车门向刑场上看去。
眼见着时辰已到,那边刑场上执刑的安凤府尹却瞧见了关府的马车,一愣之下忙起身冲车中的关元鹤躬了躬身。关府一事到底是有劳人家了,如今既是已被瞧见,便没有不过去打声招呼的道理,故而关元鹤便冲慧安道:“我过去下,马上回来。”
慧安点头,他便下了马车,向刑场而去。而慧安瞧向跪在场上的蓉姨娘,见她侧着脸似想将散乱的头发,和脸上的污垢弄干净整齐,令容颜好看一些,便目露讥诮,冲冬儿招手,道:“你代我传一句话给蓉姨娘。”她冲冬儿念叨两句,冬儿点头就向刑场而去。
那边关元鹤正和安凤府尹说着话,衙役却过来冲安凤府尹道:“大人,关府的丫鬟说那女犯到底曾是关府的姨娘,郡夫人仁慈,想亲送那女犯一程,可否令其上前传句话?”
关元鹤闻言瞧去,果见冬儿被差役挡在刑场外,正向这边看来。这点小事府尹自是不会拦着,还暗怪差役不会办事。如今朝廷上淮国公暴毙,征北军大帅之位空悬,大臣们争论不休,多数却是举荐东亭侯为帅的,眼见着东亭侯就要被重用,往后前途不可限量,这时候,这么屁点小事差衙竟还当着东亭侯的面来请命,这不是叫东亭侯觉着他不会办事嘛。当即安凤府尹忙冲关元鹤一笑,这才瞪向那差役,道:“郡夫人有话要传,还不快叫那丫鬟上前!”
差役领命而去,那边冬儿已被放行,走上了刑台。蓉姨娘见冬儿走近,将身子本能地直了直。冬儿却不屑地冷哼一声,在她身前站定,福了福身,道:“我们少奶奶让我来告诉你,念在你伺候过老爷的份上,少奶奶仁厚替你问过大师了,大师说你作恶多端,便是死了也是要入十八层地狱的,所以姨娘大可不必担心你这般丑恶的模样到了下头会被邬赫世子看到,因为你和他去的便不是同一个地方,便是黄泉碧落你们都永远无法再相见了。”
蓉姨娘闻言本能地随着冬儿的视线瞧向远处,正见慧安端坐在马车中,清冷的目光直逼这边。她方才只觉这一生要终得解脱了,到了地下,也算对得住当年世子对她的深情,虽是容颜已老,又残害无辜,但这都是为了给他报仇,他定然会怜惜她,安慰她,他们便能再不分离。可如今听闻冬儿的话,她只觉茫然,悲愤……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何,他死了,终究是在二十余年前便离开了她,再不能得见了!忽而她觉着自当年爱人离开,她的人生便没有了意义,本以为复仇是意义所在,却原来不过是一场空,一个笑话。
蓉姨娘迎着慧安清冷又讥诮的眼眸,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齐下,而冬儿已不再瞧她,转身下了刑台。一旁观刑的百姓瞧见这一幕,不觉议论纷纷,听闻是慧安令冬儿去送蓉姨娘,又见冬儿态度谦恭地冲蓉姨娘行礼,他们倒是均赞慧安仁厚良善。
而慧安见蓉姨娘失声大笑,便欲关上车门,却不想目光一转竟瞧见了一张极为熟悉的面孔。
消瘦的面孔,阴鸷的气息,饱合恨意的双眸,却正是前不久被贤康帝下令幽禁寒广寺的端宁公主。
慧安见她盯着自己向这边而来不觉蹙眉。淮国公暴毙,尸身尚未运回,国公府中却已置办了灵堂,皇后藉机向皇上请恩,容端宁公主回府为公公守灵。淮国公暴毙在边关,军心浮动,只冲着淮国公的面子,贤康帝便不能再拘着端宁公主,故而便格外施恩,放了端宁公主出寺。此事慧安倒也听说了,只是没想到竟会在此瞧见她。
慧安蹙眉间端宁公主已经到了马车近前,两人有过节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已是势如水火,慧安见她堵在马车近前,自知她不会是过来向自己打招呼的,慧安心中也没好气,更不愿下车行礼,只盯着端宁公主微微点了点头,道:“妾身有孕在身,不便下车给公主见礼,公主见谅。”
端宁公主只进了寒广寺数日,却整个人消瘦了一圈,若然没有淮国公之死,她便要在那苦寒之所呆上一年,身体上的折磨不算什么,心中的怨念却是无法消除,这些却全拜眼前女子所赐!
端宁公主瞧着一脸静默端坐在车中的慧安,只觉心中恨意如同熊熊火苗般往上冒,今日她刚被母后派人接回,一进城便令车夫将马车赶来了这刑场。不为其它,只为能送一送害的沈慧安母子凶险万分的恩人。如今既已瞧见了沈慧安,便没有不过来踩上一脚的道理。故而见慧安如此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端宁公主便忽而一笑,接着便万分怨毒地盯着慧安,双眸微挑睥睨着她,道:“沈慧安,本宫早便说过你们会像竹子开花,不会有好结果的,如今果然应验了,你的将来……本宫会好好看着。” 端宁公主说着却是将目光落在慧安的小腹处,面上笑容越发怨毒。
慧安被她盯的不觉心口一跳,若是平常她自不会被这样诅咒的话所伤,可如今端宁公主针对她腹中孩儿,又是在这般的情况之下,怎容慧安不愤恨。
眼见慧安眸中闪过愤怒和不安,端宁公主却觉一阵快意,只她尚未再言,却见慧安忽而眸光一转,却是直直越过她瞧向了后方,然后便变了面色。
端宁公主本能地回头去瞧,当即就身子一僵。只见关元鹤便站在三步开外,正一瞬不瞬地盯着她,薄唇紧抿,透着一种狠决的冷厉,眼底的狂怒简直天翻地覆,似一道利剑隐含着万里冰封,横扫而来,直令她生生打了个寒颤。
他周身都充斥着冰冷,杀意,阴沉沉让人如坠冰窟,凌厉地叫人心惊。端宁公主双腿有些发颤,心中只一个念头,他听到了,听到方才她的话了!她竟是觉着害怕,平生未有了惧意。
尚不待她做出反应,关元鹤已似隐下了那股杀意,只转开目光大步向马车走,经过端宁公主身侧时却几不可闻地冷冷开口,只吐出一个字,“滚!”
那声音伴随着他双手指节握起的咯吱作响之音同时落在端宁公主耳中,她不由退后两步,面色苍白,却是再不敢多留,竟是带着丫鬟转身踉踉跄跄地狼狈逃去。
而关元鹤上了车关上门将慧安搂入怀中,他的手臂却还因气恨而微微抖动,慧安抚着他的后背,却轻声道:“我们回去吧,我不想看行刑了……”关元鹤闻言心头一动,将慧安紧紧搂住,似这样便能给她无声的安慰,也能给自己一些力量一般,沉默半晌,他才沉声道:“回府。”
翌日慧安穿着一袭大红的缎面暗纹绣金线碎梅花儿的长褙子,下边套开四襟的红色罗裙,躺在美人榻上,笑着用着碗中的花旗参竹丝鸡汤。
云怡坐在一旁的锦凳儿上,见她将汤勺放下,便递上帕子,笑着道:“嫂嫂今儿这身喜庆,瞧着气色倒是好了些,人也圆润了点。快多用些吧,嫂嫂这两日来思虑过度,心气两虚,用这粥是最补身子的,我昨儿夜里就炖上了,嫂嫂莫光吃汤,要多吃些肉,这样身子才能补起来。”
慧安闻言点头,食了一块鸡肉,只觉入口极烂,不觉笑道:“你有心了,连日来又要绣嫁衣还惦记着给我熬汤。这孩子极乖,自怀上便从未折腾过我,只除了嗜睡一些,胃口却是不受影响,前世日子太过操劳瘦下去的,这两日便就补了回来,再这么补下去只怕不待他出生,我便滚圆了。”
云怡便笑着道:“在将军眼里嫂嫂必是怎样都好看的。”
慧安听她打趣自己,不觉瞪了她一眼,恰方嬷嬷进来,笑着道:“白夫人带着灵儿姑娘来了。” 慧安的胎如今已经安稳,自没有一直劳动沙云娘的道理,故而昨日慧安便劝沙云娘回府,她倒也应下了,却向慧安推荐了一位在国子监时候一起学医的医女,正是这位刘灵儿姑娘。
关元鹤查了这刘灵儿,确定没有问题,慧安才令沙云娘将人带来,如今听到方嬷嬷的话,她便忙道:“快请进来。”云怡便起了身,道:“嫂嫂有客,我便不多搅扰了,先回梅园,来日再来瞧嫂嫂。”
慧安令秋儿将她送出去,而沙云娘已带着一个容长脸,穿戴朴素的姑娘进了屋,见过礼,慧安问了那刘灵儿几句话,见她对答从容,态度不卑不亢,倒是生出几分喜欢来,不觉瞧向沙云娘,道:“这姑娘和我投缘,瞧着便喜欢,让你费心了。”沙云娘便忙是一笑,道:“灵儿比我学医时日长,还懂接生,有她在你身边照顾着,我也能放心。”
慧安笑着令方嬷嬷将刘灵儿带下去安置,又和沙云娘说笑了两句,沙云娘便告辞而去。恰关荣来说汪杨松到了,关元鹤请慧安到前头去。
昨夜里关元鹤便告知今日汪杨松要来拜会,慧安早也做了准备,一直惦记着此事,如今听闻关荣来报,忙叫秋儿取了早已温好的燕窝粥及两碟子糕点,捧着食盒坐上车子向外院书房而去。她到时汪杨松正和关元鹤说着话,见她进来忙站起身来,躬身一礼。
慧安忙笑着令他起来,道:“如今我们也算亲戚,怎还这般见外,快起。”童氏到底没拧过沈峰,沈峰到京的第二日便亲自带着聘礼到成国公府下了聘,沈童和汪明茵的亲事已定下。汪杨松听闻慧安的话便是一笑,也不再多礼,又落了座。
慧安便笑着上前,自食盒将糕点和粥取出放在桌子上,笑着冲关元鹤道:“你今儿早膳未曾好好吃,我炖了燕窝粥,叫方嬷嬷准备了两碟糕点。不想汪二公子竟在,秋儿,去再盛碗粥来,汪公子也莫要客套了,尝尝我们府上做的糕点吧。”
关元鹤闻言接过那粥,又冲着汪杨松道:“那芙蓉酥做的颇有些不同,你尝尝可对味儿。”
言罢,却不想接着粥碗的手一个不稳,竟是洒了些在衣襟口上,慧安惊呼一声,忙摸出帕子给他擦了擦上头沾染的汤渍,口中责道:“怎如此不小心。”她的余光一直注意着汪杨松,如愿地瞧见汪杨松的目光落在那帕子的绣花上,当即目光就有些发直。
慧安眉眼一弯,又给关元鹤擦了两下,这才瞧向汪杨松,见他还盯着那帕子瞧,便佯装奇怪地扬扬手中帕子,道:“怎么了?我这帕子有什么不对吗?”
汪杨松这才回过神来,忙是一笑,道:“没什么,没什么……”
慧安见他面露赧然,耳根还有些发红,还匆忙地去拿了一块芙蓉酥往嘴中添,不觉挑挑眉,接着才笑着道:“如此你们便慢用吧,我便少陪了。”
言罢,她出了屋吩咐了关荣两句,这才坐上车回了棋风院。过了片刻,果见冬儿匆匆进来,却笑着道:“少奶奶,关荣瞧的清楚,那汪公子还没出关府,就自怀中摸出一块帕子来摩挲了两下,复又摇头笑笑将帕子又装回了怀中,瞧着那样子可宝贝着呢。”
慧安闻言目光一亮,挑起了唇角。汪杨松既是将景心两年前遗在他那里的帕子贴身带在身边,便足以说明问题了。慧安前两日也曾问过沈童,汪杨松自打参军之后,行事便极为稳重,也从不贪恋女色,甚少出入酒色场所,倒似换了个人一般。这次见他,慧安也觉汪杨松比之上次在雁州见时更见内敛了,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成熟沉稳之气,景心已是一往情深,如今摆明汪杨松也是有意,这事便好办的多了。慧安心中替文景心高兴,只觉这是连日来最让她开心的一件事了。
她兀自转着眼珠儿想了半天,筹谋着怎么给两人撮合,关元鹤已是进了屋,瞧见慧安那狡黠含笑的模样,不觉也跟着扬起了唇角,道:“如今高兴了?不知的还以为春心萌动的那个人是你呢。”
慧安闻言却是掩着嘴咯咯的笑,一脸笑意地瞧着关元鹤,目光痴迷地道:“嗯,奴家是春心萌动来着,爷摸摸,这会子心还砰砰乱跳呢。”她说着便拉了关元鹤的手压在了心口上,关元鹤被她的目光瞧的心中一荡,便笑了起来。
两人的笑声传出屋子,冬儿几个听闻也都露出了笑模样,方嬷嬷不由抬头瞧了瞧天,只觉今儿这天倒是晴的格外好。
既是弄清了汪杨松的意思,慧安便一刻都不愿再耽搁,只想早些和文景心商量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用了午膳,她歇了一觉起来,便令秋儿给她套了一袭海棠红的秋祆,灯笼裙,坐上马车住鼎北王府去。关元鹤见慧安兴致高,难得如此高兴,便也不拦着她只令刘灵儿好生跟着伺候,便也出了府。
哪知慧安的马车还没出胡衕,倒是有一行人迎面打马而来,竟是贤康帝新封的安乐郡主。
她今儿穿着一身大红色的骑装,梳着一头小辫,发尾扎着褐色缀珍珠的纱带,更是衬的容色俏丽,色彩飞扬。挡在车前,瞧着坐车中的慧安却是笑道:“慧姐姐,这是要去哪里?莫不是知道我要来,特意出来迎接我的吧?”她言罢便眉眼弯弯的笑了起来,接着便跳下马背,竟是二话不说一手撑着车辕,一跃而起,就那么跳上了马车,弯着腰进了车,却是一屁服坐在了慧安身边,冲着她歪头而笑。
慧安被她这股风风火火的模样惊到,又见她自来熟般上来就叫姐姐,不觉有些好笑。两人虽是只见过一面,但是相谈甚欢,又极投缘,故而慧安对安乐郡主的来访倒也不意外,微微愣了下后便笑着道:“我不知郡主要来,自也不是出来迎接郡主的,这会子却是要去瞧一个好友,要是郡主不介意的话,可否于我同去?”她方才已让秋儿打先到鼎北王府去打抬呼,这会子只怕景心已经忙着接待她了。
安乐郡主本就不是大辉人,但也知道大辉闺秀们出门访客多是先投拜帖的,故而听闻慧安的话便道:“你们大辉人就是礼数多,不过慧姐姐愿意带着我一起玩,我自是乐意的很。慧姐姐你不知道,这些天可把我给闷坏了,外祖母和表姐带着我去参加了两个赏花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