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着,越爬越高,终于来到了整趟旅程海拔最高的地方——唐古拉山。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火车会在这里停靠,人们可以下车尽情欣赏唐古拉山美丽的景色,但是对于像李韶华这样有高原反应的人来说只能待在火车上吸氧了,不过这也不能影响他享受美丽的景色。无处的山长年被雪覆盖着,就像一个穿着雪白长裙的少女站在那里,毫不吝啬的向世人展现她的美。李韶华看的出神,脑子里都是那少女的模样,她在那里起舞,歌唱。
没过多久火车再次启动,雪山在很长一段时间依旧驻留在人们的视线里。随着海拔开始下降,加上李韶华开始慢慢适应,终于拿掉了氧气罩。越往西部,天黑的越晚,昨天8点多已经天黑,在这天还是亮的。在火车上的第二个夜晚开始,离拉萨也越来越近,天暗下来后,窗外也就没有景色可言了。大家都休息了,可是李韶华现在对睡觉这件事有一种抵触。他不想睡,可是车厢光线昏暗,火车轻轻的摇晃着,就像是小时候睡的婴儿牀。瞌睡随之而来,他在努力挣着眼,不过睡意来的时候,没人能够抵抗。
周围依旧黑暗,李韶华似乎已经习惯,他不在恐惧,也不再慌张的想逃跑,他就站在那,眼睛打量着四周。果不其然前方出现亮光,和往常一样走过去。他以为和昨天一样还是那个房间,可是当他走近才发现不是,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太阳,一个炽热的火球,正在不停的向太空喷射着火舌。不过这个太阳和往常见到到的不一样,它很小,小到李韶华可用手捧着它。它也不热,感觉不到一点温度。李韶华伸出手指轻轻的戳了一下,凉的,而且直接进去了。他将手收回,这时一颗行星从他面前飘过,那是金星!好小,小到李韶华差点看不见它。其他星球呢?他往后退了几步,仔细地寻找着,终于在太阳后面找到了地球。这地球比金星大不了多少!这太小了,要用放大镜才能看的清楚,要是能大一点就好了!刚想着太阳就变大了,地球也跟着变大。现在地球像一个篮球一样大,月亮像个乒乓球正绕着地球转。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裹着,看不清陆地。李韶华轻轻的吹了口气,大气慢慢散开了点,能看到一点大陆。他先找到了中国,然后地球又变大了。他就像一个巨人站在太空看着地球。这是什么时候的地球?又变大了,他能看到城市被灯光点亮。这个角度就像是坐飞机从窗外看大地一样。北京的全貌展现在他眼前,他看见了高楼,看到了马路,上面还有汽车在奔跑。他还看到了行人,这是他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感觉很有意思,他就像上帝一样,看着人间。他看见有飞机从眼前飞过。他们能看到我吗?应该不能,要不然早就有反应了,看他们现在就和往常一样。他好奇的看着地上的人们,走着,跑着,说着,笑着。能看到我自己吗?想到这大地开始转移,西藏出现在他的眼前,大地慢慢变大,出现了一列火车正在铁轨上奔驰。这是我坐的那列火车吗?火车外壳变成了透明的玻璃,他看到了自己,正躺在铺上安静的睡着。从这个角度看自己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他从未这么仔细地看过自己。脸上有一些皱纹,头发也有些花白,我怎么这么老了?正当他想仔细看看的时候,火车不再透明,大地越来越小,火车远了看不见了,云朵从他身边飘过,飞机从他眼前飞过,卫星从耳边一闪而过。地球再次变成了篮球大小,美丽的蓝色星球,独一无二。李韶华向四周看了看,这时他才发现这里没有月球。月球呢?他再次张望,依旧没有看到。月球去哪了?…………
李韶华突然睁开了眼睛,眼前是车厢顶上,那暗淡的灯光。他醒了,和以前一样被惊醒了,也和以前一样他不记得为什么惊醒。他只记得他在梦里看到了自己,然后地球变小了,再然后他就醒了,他也不记得他没有看见月球的事。他知道他有重要的事忘了,他也知道为什么忘了。这次它没有再刻意的去想那些事,因为他知道这是徒劳的。
他看了下时间六点多了,还有五个小时就回来到拉萨了。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很黑什么都看不到,这里估计要到八九点才会天亮吧!醒来后睡意全无,他回忆着刚才的梦,那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的,他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全貌。他想着梦里看到的一切,迷你的人类,迷你的房子,迷你的地球……现在是否也有这么一个人在看着这个世界?这个问题从他的脑海里冒出来。他扫视着四周,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彷佛又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正看着自己……
儿子马上要高考了,不知道这学期考的怎么样了?寒假在家是不是有看书!对啊!马上要过年!不对,年不已经过了吗?难道是我记错了?他马上手机看了看,是正月二十二!没记错啊!……我怎么会想到这些,我刚才……我刚才在想什么?……
你能不出现吗?这样窥视我!有意思吗?……他很想喊出来,但是他忍住了。看来他又一次触到了底线,也说明他离真像很近了。
李韶华躺在铺上。既然你出现,那我就越要去想,他再次回想那个梦,神奇的梦。
而在北京的总装车间里,紧张的调试还在进行。目前所有的系统组件都运行正常,所有的参数指标也都正常。但是这些都是每个组件独立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整体的运行测试,这就很难有把握,钻机在月球上能不能按照预想的运行?没人知道真正工作时钻机的状态。可是就这一台机器,如果在整体测试中出现问题,根本没有替代的,出了问题再重新制造一台时间不够。但是不做整体测试,风险很大。现在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做还是不做。大家犯了难,有人主张做,也有人主张不做,。而作为负责人的张干更希望的是万无一失,在他看来整体测试一定要做,不过准备一定要充分。
“老张,你怎么想?”车间主任说。
张干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去到车间外面,他拿出一支菸抽了起来。杨佳伟看着他的背影,能感觉到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张干拿出手机拨通了钟时昌的电话:“钟局,这台钻机有备台吗?”
“没有!怎么了?”
“再造一台吧!”张干说。
“怎么了吗?钻机出问题了吗?”
“还没有!不过以后不好说!”
钟时昌沉默了一下说:“好!我知道了,你要做什么就去做吧!”
挂了电话后,张干掐灭了烟。他转身回到车间说:“各位,准备做整体运行测试!”
这话一出,大家都沸腾了,忙碌了两个多月,终于能看到它展现实力的时候了。不过在哪测试,,怎么测试这些都还要从长计议。
“小杨,你在这里再对钻机做一下全面的检查,前面做的测试有哪些不是很明确的再测一下。老夏,咱们出去走一趟!”
两人走到车间外面,老夏问他:“咱们干嘛去?”
“找测试场地!”张干说道。
那要去哪找?”老夏说。
“北京周围有什么采石场之类的吗?””张干说。
“采石场?这个不太清楚!不过你应该比我知道的多啊!”老夏说。
“我能知道什么,打电话问问吧!”
“好吧”
张干给国土资源部打通了电话,询问他们附近的矿场或者采石场。得到的回覆是北京没有,最近的的在河北,离这里五百多公里。
五百多公里,已经是最近的了。虽然有点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决定先去实地看看。
“就这样吧!老夏咱们去趟矿场实地考察一下。”张干说。
“啥时候去?”老夏问道。
“现在!”张干说。
“现在?”老夏看着他说。
“嗯,现在就去。”张干说。
“好吧,我现在就叫人去订票。”
老夏回到车间,让助理帮他们订了最快的高铁票。他本来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想想还是回去一趟吧,这一去可能需要几天,还是回家拿点衣服。
张干也回到车间,他把杨佳伟叫到一边说:“我和老夏要去一趟河北,这里就交给你了!”
“去河北?”杨佳伟问道。
“对,去看一个矿场,没问题的话,要在那里做测试。”张干说。
“好吧!你们放心去吧,这里我会看着!”杨佳伟说。
张干排了排杨佳伟的肩膀说:“那我先回去了,回家拿点东西。”
老夏走了过来说:“订了五点钟的高铁,现在还有点时间,我先回去拿点东西,咱们四点半在火车站见。”
“行,到时候见。”说完老夏离开了车间。
在和杨佳伟道别后张干也离开了。两人都回了躺家,听到张干要去河北,妻子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他准备好了换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和家人道别后,张干打车去了火车站。到火车站的时候是四点二十,老夏已经在等着了。
“等很久了?”张干说。
“我也刚到!”老夏看了看时间说:“走吧,还有半个多小时,先进去!”两人刷身份证进到了候车室,这里并没有很多人,大屏幕上显示离开车还有二十六分钟。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
“对了,老张,如果那边合适,你打算怎么测试?难不成真的钻一个洞出来?”老夏问道。
“不然呢?既然是测试,肯定要钻孔试试。”张干说。
“但是,如果钻机除了问题,我们没有备台,那整个计划不是就要延误了?”老夏说。
“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跟上面说了,备台已经在生产了。所以这台钻机,我们要用最严酷的方式测试,最好能把所有隐藏的问题都暴露出来。要知道,在月球上出现问题,那是无法修理的!”张干说。
“也是,既然有备台,那就能太娇生惯养了。”老夏说。
广播里提示检票的时间到了,候车室里的人都站了起来。张干站起来看了看说:“人挺多的,他们坐在那边还以为不是这趟车的。”
大家都自觉的排着队伍,有序的通过验票机。跟着人羣,下到站台。
“七号车厢,在这……”上车后,两人很快找到了座位,放好行李后,坐在座位上休息。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八点钟了,矿场离市区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天这么黑,两人觉得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再去。出了车站,有一小夥向他们走来,走到面前很有礼貌地向他们打招呼。
“您好!我是市国土资源局的,上面让我来接二位。我姓刘,叫我小刘就可以了。”
“你好,那麻烦你的!”
他们找了一个离矿场近一点的旅馆,这样明天一早就去,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半夜十二点他们终于到了住的地方。将他们送到后,小刘准备和他们道别。
“这么晚了,你们就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再来接你们。”小刘说。
“那好,你先回去吧,天这么黑,路上注意安全!”张干说。
“好的,我先走了!”和两人道别后小刘开车离开了。
开好房间,两人进房后直接就倒在了牀上,长途旅行是最累的。
“饿不,要不点东西吃吧!”张干说。
“真有点饿了,晚饭也没吃,我来看看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说着拿出了手机,查看附近的小吃。
“你看着点吧,我去洗澡了!”张干说。
张干洗完后,老夏也有进到卫生间里洗澡去了,张干正在牀上整理东西,听到有人敲门。
“哪位?”张干问道。
“送外卖的。”
张干开了门,一小夥子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两个袋子。
“谢谢!”张干接过袋子,拿到了房里。
过了一会老夏也洗完出来。
“这么快到了!味道怎么样?”老夏说。
“还行吧!”张干说到。
“我看评论不错,就点了。”老夏说。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快两点才睡下。
第二天是个大太阳,眼光从窗帘的缝隙中照进来,张干睡在靠窗的位置,阳光刚好照到他的头上。迷糊中,他转过头,接着睡。可是阳光照着有点发热,加上光线晃眼,他睁开了眼睛。他坐在牀上,躲开直射的阳光。拿起手机看了下,快到九点了。开年到现在第一次起这么晚。从牀上起来后,顺便叫醒了老夏。随后去卫生间洗漱去了。老夏从牀上起来,走到窗边,拉开了窗帘,阳光没有了阻挡,瞬间洒满整个房间。来的时候是晚上,更本看不清,而现在,他终于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全貌。推开窗,和煦的风吹进来,很舒服。这里没有北京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也没有北京的快节奏生活,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看什么了?”张干说。
“没什么,昨天来的晚,都没看清这个地方,现在看看这里环境不错,感觉比北京舒服。”老夏说着转进了卫生间。听他这么一说,张干也走到窗口眺望。他们住的酒店算是这里比较高的建筑了,一眼望去能看的很远,远处的山,天上的云。不像北京,一眼望去全是房子。
两人简单收拾一下房间后下楼去吃早餐。来到楼下,看到一辆车停在那里,看见他们下来,小刘向他们走来。
“来很久了吧?天这么冷!来了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好早点下来。”张干说。
“没事,也没来多久,而且我一直待在车里,也不冷。”说着帮他们打开了车门。车里开着暖气,很暖和。
由于时间已经晚了,他们买了早餐在车上吃。车子慢慢向着山区驶去,路也变的颠簸了。就这样颠了有二十几分钟,终于到了矿场。周围羣山环绕,不过这里好像已经废弃了有段时间了。
“小刘,这里好像废弃很久了?”张干问道。
“是的,这里原来是个采石场,采着采着发现了矿,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开采,后来被发现了,为了不让这些矿被非法开采,上面就把这里封了,就一直这样。”小刘说。
“这里到很适合实验的,这些泥都被运走了,岩石露在外面。而且这一带的地质结构稳定,而且有个矿在这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最能模拟真实的工作状态。最重要的是这里离北京也近。”张干在周围转了转说。
“的确是,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家。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别人!”老夏说。
三人又在场区转了转,张干走到一块岩石上,他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这是花岗岩。
“老夏,来看看这个。”张干说。
“这有什么问题吗?”老夏看了看说。
“这是花岗岩,这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硬的岩石之一,看来这里的确是测试钻机最好的地方了。”老夏转身对小刘说:“我们在这里测试钻机没问题吧?”
“可以,上面说了,不管做什么让我全力配合你们。”小刘说。
“那好!老张,你觉得怎么样!?”老夏说。
“我觉得行,就这吧!”张干说。
“那我就和车间说可,让他们把设备运过来!”老夏说。
“先不忙,我们先回去!”张干说道。
“怎么了?”老夏问。
“我想回去看着,让他们装车,不太放心,而且还要准备很多东西!”张干说。
“那行!”
“小刘,我们先回一趟北京准备一下,你能帮我们把这里平整一下吗?还有这条路。到时候运来的设备会比较精密,这路不平,我怕会伤到设备!”张干指着脚下的地说。
“可以,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安排人,在你们来之前把它弄好!”小刘说。
“那就这样决定了,现在咱们就回北京!”老夏说。
“走,回去!”
三人回到车上,小刘带他们回到酒店,两人到放间拿上行李,退了房。小刘开车送他们到车站。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小刘,这两天麻烦你了!”张干说。
“没事,我回去就安排人处理,祝你们一路顺风!”小刘说。
道别后,小刘开车离开,张干和老夏走进了车站,在候车室里等待着。其实对于钻机能不能按照预想的方式工作,张干也没有多大把握,在这之前都还只是理论上的。这也是张干一定要做实际测试的原因,任何理论都要通过实际验证。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和参与的任务,不能打没有把握的仗。
上车时间到了,两人检票上了车。
“这测试地点是有了,不过要怎么运到那里是个问题?你看钻机高度差不多七米,而且有不能放倒,只能垂直运输,铁路肯定不行,只能走公路。高速公路不行,有隧道,只能走国道。”老夏说。
“国道也不是全都能走,看来路线需要规划一下。这样吧,回到北京,你带人规划路线,路线要短,要好走,钻机加平台五十吨左右,一辆货车就行了。”张干说。
“好的!不过还有个问题,就是能源供给,钻机需要的能量更大。”老夏说道。
“是啊!这次测试我打算让钻机至少下到一千米,要么要电池,要么再接电源!”张干说。
“我觉得外接电源不行,钻机温度很高,钻出来的洞,温度至少也在千度左右,这么高的温度,电缆扛不住,只能自带能源。”老夏说说。
“可是俄罗斯方面的消息是电池还在组装中,还要半个月才能完成。”张干说道。
“嗯!你看这样行不行!测试钻机只需要钻千米左右,按照钻机的设计来看,钻到这个深度,一天,最多两天,我们只要能为钻机提供技术三到五天的能源就可以了,而俄罗斯的电池是为一百天能源制造的,测试不需要这么大的电池。三到五天的小电池国内应该能找到!”老夏说。
“你说的没错,我记得之前小杨给月球探测器用的就是核电池,他那应该能联系上供应商。回去让他联系看看!”张干说道。
两人在火车上一路聊着回到了北京,下车后张干和老夏分开,老夏着手规划路线,张干直接回到了车间。到车间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车间里只有两三个人,杨佳伟还坐在电脑前忙着,另外两人在检查钻机。
“还在忙?”张干说。
杨佳伟回头看到时张干,有点惊讶:“这么快就回来了!还顺利吗?”
张干坐在他旁边的位置上说:“挺顺利的,那里很符合条件,我们就决定在哪测试了!”
杨佳伟点了点头说:“老夏呢?没跟你一起回来吗?”
“回了,他有事先回去了。”张干说。
“那想好怎么过去了吗?八百公里还是有点远的!”杨佳伟说道。
“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走公路,老夏回去勘探路线,对了,你上次不是在探测器上使用过核电池吗?供应商还能联系上吗?”张干问道。
“我这有!怎么了?”杨佳伟说。
“这次测试我打算用核电池给钻机提供能源,不需要太大,能供能三到五天就行。”张干说。
杨佳伟沉默了一会儿说:“核电池技术也是在这两年才有点突破,这次的电池之所以让俄罗斯制造。除了分摊资本,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比我们要先进。钻机需要的功率很高,虽然只是三到五天,这样的能量级别在全世界可能都不太好找,不过我会先问一下,看他们能不能提供!”
“是啊,就像俄罗斯在这方面技术走在前面的国家,三个多月了这颗电池还没有完成,可想而知这难度有多大,先问问看吧!”张干说。
显然这样的结果让张干有点泄气,的确是,想着马上就能进行测试了,却卡在这里,这也没办法,核电池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难题,目前也只有俄罗斯和中国,还有美国掌握,美国还只是刚踏进门槛。现在只能希望国内的科学家们能给力点。
杨佳伟立刻联系上了上次的供应商,站在门口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张干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回覆,这个回覆关系着这个实验能不能进行,虽然他的焦急没有表现在脸上,但是在心里,急切的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过了几分钟杨佳伟回到了座位上。
“目前他们所生产的核电池在这个量级上的最多只能维持一天的能源。不过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只是会需要时间?”杨佳伟说。
“他们需要多久的时间?”张干问道。
“快的话十天左右,慢的话一个月可能更长!”杨佳伟说。
张干的心一下子凉了,这时间太长了,十天还能接受,可是这是在很顺利的情况下。
“俄罗斯那边呢?能让他们提供电池吗?”张干问道。
“据我所知,俄罗斯早就停掉了生产线,将全部的资源转移到了大电池的生产上,所以这个量级的电池他们现在也没有。”杨佳伟说。
张干靠在椅背上,难道这个测试就没法完成了吗?想到可能看不到它真正工作的样子,张干有点泄气了。
“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先制造,一切还按计划来,反正老夏探路也需要时间,如果他们能在十天完成,我们就进行测试,如果不能完成,到时候再想办法!”杨佳伟说。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张干靠在椅背上说。
“我会让他们加快速度,技术不是问题,主要是这个量级的电池对于核原料的把握和安全的要求更高,所以时间要长一些。如果赶一赶应该能在十天内完成。”杨佳伟说道。
现在这种情况,急不得,安全第一,不能为了赶时间,把安全放在后面,虽然时间紧,但是不差这几天。
这晚,张干和杨佳伟在车间里反覆对比前几次测试的数据到凌晨,太累就直接睡在了车间里。
在火车上的这段时间应该是李韶华最难熬的,在一路美景相伴下,终于到达了拉萨。下车那一刻,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应该还是因为高反吧。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空气真好,周围羣山环绕,天空是蓝的。李韶华背着行李走出车站。站在车站外,他迷茫了,来拉萨只是当时随意的选择,现在应该去哪?他一点想法也没有,脑子里一片空白。站了会儿后找了个地方坐下,这是他第一次来西藏,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过。这里每年来旅行的人来多,大多都是自驾游来的,看着街上感觉外地人比本地人多。
既然已经来了,到处走走散散心吧。李韶华背着行李在马路上漫不经心地走着,这里不像城市里那样,到处是高楼,到处是汽车,人们在街上总是行色匆匆。在这里大家都放慢了脚步,有人欣赏风景,,有人蔘观建筑,还有人挑着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不过李韶华对这些好像都没有兴趣,唯一让他有兴趣的是前方那座建在山顶上的庙宇——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来这里的人都会去看看,所以那是人们必到的地方。时间还早既然没有计划那就先去那里吧,他叫了一辆车。虽然看着挺近,实际还是有点距离的。路上,李韶华看着窗外的景色,行人,他忽然有种想在这里定居的冲动。
从成都出发这一路上他的脑子里都被那些梦占满,在火车上也是,让他错过了不少风景,而当他踏上拉萨的土地到现在,那些曾困扰他的梦境就没再出现,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这里的风土人情。
车在广场附近停下,他看着这个广场,游客很多,还有藏人载歌载舞。他转过身,威严雄伟的布达拉宫高高在上,站在下面有一种气势扑面而来。进去的大门处有不少的游客,李韶华跟在他们中间,穿过售票处的大门,面前是上千级的石阶,曲折而上。一些体质不太好的估计上不去,虽然李韶华的也不年轻,但好在平时有在锻炼,他深吸一口气后拾级而上。在爬完一段后,他开始大喘气,关键还是海拔高,有点高反。他休息一会儿后继续攀登。这比他在城市里的时候爬楼梯要累的多,他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大殿前。而此时的他,心跳加速,大口呼吸着,全身都被汗水打湿。在大殿前找了个地方休息,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感觉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累过,但是身体上的累却让他心情好了很多,他什么都不用去想,只有坚持到底的劲。身体缓过来后,李韶华准备进去参观一下,这时他才仔细看清大殿。在这么近的位置看着它,给人感觉**肃穆。藏传佛教和其他的佛教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布达拉宫和其他的庙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里面有许多的佛像,而这些佛像大多面部狰狞,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李韶华到并没有觉得可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这些对他而言只是一种摆件装饰而已。不过当他看到前面那尊大佛像是突然有种让他帮助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来到拉萨的原因,他想它能给他答案,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解决他目前的困扰。他跪在佛像前,将那些梦境,以及困扰着他的一切都向它诉说。其实在他诉说的时候,潜意识里知道它给不了他答案,或许他只是想找个可以诉说的对象,可能在他心里还是觉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性觉得它能给他答案。可是这个想法很快被自己否决了。这个否决倒不是因为他做为科学家而强制自己的,而是当他诉说完后看着眼前的佛像,它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只是坐在那里眼神呆滞地看着前方,这一刻他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堆泥巴而已。有那么几秒钟他在嘲笑自己,竟然会做这种事。他从地上起来,向着佛像鞠躬,而后离开了大殿。
走出大殿后,他看着远方,洁白的雪山似乎在向他招手,那高耸入云的顶峰,有一种吸引力在拉着他。这一刻他决定要上到那个顶峰上去。从布达拉宫下来,李韶华拿出手机看时间,已经是八点中了。可是天空还是敞亮的,太阳依旧挂在空中,让人感觉还只是下午两三点钟。拉萨在中国的西部,和东部的时差挺大的,成都这时候早已经天黑。李韶华准备先找个住的地方,趁着天还亮着。跟着网上的介绍他找到一家民宿。民宿的老板很热情的接待了他,这里的房间很敞亮干净,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他的的房间,从窗口就能看到远处的雪山,窗外还有阳台。李韶华放下行李,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风景。经过一天的折腾他好像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高原气候,也不再觉得不舒服了。这里的空气,温度,环境让他放松自己,坐在椅子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手边还有可口美味的食物。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作上的压力,这种感觉已经好久没有出现过了,这才是真的享受生活。
晚上,民宿老板送来食物,应该是早餐吧,基本上都拉萨当地的食物。
“那麻烦你了!”李韶华说。
他满脑子都是登登珠峰的情景,现在的他需要一些刺激,来让他忘记那些梦。只有这样他觉得才是自己。
“老板,你能找到登山的向导吗?”李韶华问道。
“登山?珠峰?”老板说。
“是的!珠峰!”李韶华说。
“等我一下,马上回来!”老板说着离开了房间。
没过多久老板回到了他的房间。
“这个给你!”说着递给他一张名片:“登珠峰很危险的,你确定要去?”
李韶华笑了笑说:“是的!”
接过来他看了一下,名片很简洁,只有名字和电话还有地址。他拿出手机查看了名片上的地址,离住的地方不远。不过现在天已经黑了,他打算明天再去。
夜幕下的拉萨,很安静,远处的大地上,繁星点点,那是人们住的房子。再远处就是高山,晚上没有了白天的光芒,山顶上的雪景也没了看过去只是一片漆黑。太阳下山后,温度也降了下来,李韶华回到了房间里。躺在牀上,打开了电视,可是他一连换了几个台,都没有看下去的兴趣,索性关了电视。
感觉天才刚黑,但是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火车上没有好好休息,加上本身有点高反,这让李韶华觉得特别的困,但他明显不想睡觉。他不是不想睡,只是怕做梦。不过不管他如何强迫自己,睡意来时谁都挡不住,没有人可以不睡觉的。
还是那片黑暗,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和以前一样寻找着一个亮光,还是在前方。他向着它走去。这次会让我看到什么呢?走上前他发现这是一扇门,光从门的缝隙中射出来。他伸手抓住把手,但他犹豫了。他不敢打开门,那一边是什么?开了可能会后悔,不开一定会后悔,因为这会是一个永远跟着他的遗憾。他调整好心态,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可是门后什么都没有,这里是白色的,和外面相反,白到看不到边际。门关上了,然后消失了。现在他从一片黑暗中走到了光明中。反正这里除了有光,其他的都一样什么都没有,一片荒芜。
“你好!”
“是谁?”李韶华惊恐的问道。
“我们之前说过话的!”
“什么时候?你到底是谁?”
“还记得昨晚我跟你说的那句话吗?”
昨晚,他只记得在梦里有人和他说话,但是他不记得说了什么。
“不记得,什么都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