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华睁开眼,房间的灯亮了,他看了看手机,一切正常,没有花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画面。
“吵醒你了?和朋友逛的开心就多逛了会,回来晚了!”妻子说。
“没事,洗个澡早点休息吧!”李韶华说。
“好!”妻子答到。
原来又是一个梦,为什么最近总做这样的梦,对了梦的结果是什么??他又忘了,这次让他有点烦躁,为什么这个梦的结尾总是记不住,这个梦到底想告诉我什么?
难道这是那个信号的后遗症,它作用在我的大脑上了。我曾经说过这个信号是人体接收到的,现在看来他已经进入我的大脑中了,它想告诉我什么?
这一夜李韶华注定无法安睡。
第二天太阳早早的升起,阳光和往常一样,洒满大地。人们也早早的出门,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了。赵齐是最早来到航天局的,不过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走到会议室,发现里面还没有人。
“是我来太早了吗?”赵齐看了看时间,已经十点多了。“难道不是这个会议室?”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离开会议室问工作人员是不是在这里开会,可是对方并不太清楚。没办法,他拿出手机给李韶华打电话。
“老李,你到了吗?”赵齐问。
“还在路上,太堵了!”李韶华说。
“哦!那行吧!我问其他人看看!”说完赵齐挂了电话,然后准备打给钟时昌,正当他要拨出去的时候杨佳伟来了。赵齐放下手机走上去。
“早上好!”赵齐说。
“早!赵教授。”杨佳伟说。
“你知道是在哪个会议室开会吗?”赵齐问。
“就这个啊!”杨佳伟指着前方说。
那个方向正是赵齐出来的地方。
两人走进会议室,里面空空如也:“都这个点了,怎么还没来?我刚才一路小跑,还怕自己迟到了!”
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两人还是决定在这里等等看。
两人坐在墙边,赵齐没带什么东西,基本就是空手来的,而杨佳伟有点准备,带了个包。赵齐问他:“你这包里装的什么?”
“这个就是一些资料,上次月球探测的资料!”杨佳伟说。
“哦!你知道信号的事吧!”赵齐突然又提起了信号。
“知道!”杨佳伟说。
“那你对它有什么想法?”赵齐问到。
杨佳伟想了想说:“上次听你们说过后,我就觉得有点奇怪,李博士说那个信号是由人类这个物体接收到的,为什么是人类?不是其他物体?”
其实上次李韶华并没有把心里想的全说出来,一方面因为这只是自己的猜想,二个是并不是好的方面。
“老李的想法很奇特,有时候我也跟不上他的思维,他总是能想到别人一下子没有注意到的。这是他最特别的地方。”赵齐说。
“那就是说,你也不是很明白他说的话?”杨佳伟说。
“的确是这样,虽然不明白,但是我总觉得他有可能是对的。”赵齐说。
“对了,你们还在研究那个信号吗?”杨佳伟问。
“一直在进行,只是一直没有进展,这点让我越来越相信老李说的话了!”赵齐说。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门开了,进来的是钟时昌还有李韶华,两人走到桌边坐下。
“就你两,其他人呢?”赵齐说。
“哦!张干被堵在路上,还要等会儿才到。”钟时昌说。
“没了?”赵齐说。
“没了!”钟时昌回到。
“不是上面有人要来吗?”赵齐说。
“原本是今天要来的,不过今天改了行程,所以昨晚我就被叫去开会了。今天这个会,也只是传达一下上面的话。”钟时昌说。
“哦!也好,有上面的人在总不自在,这样好点。”李韶华说。
钟时昌看了看时间,想想应该差不多快到了,刚想着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张干推门进来了。所有人都到齐了,一个可以容纳三十人的会议室,现在只有他们五个人,都坐在靠门的一边。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我就把昨天会议的内容跟大家说一下。首先是张教授的提议通过了,而且让你负责打造这台机器,任何资源都可能调配。”
听到也句话,能从张干的脸上看出来,他内心的兴奋。
“还有,除了送这台机器上去,还要有人上去,只是这次跟以前不同,以前都是送训练有素的航天员上去,这次除了航天员以外还有三名科学家,你们三位都是国内在相关领域里的权威,所以你们是最有机会的。不过,从身体素质和安全考虑,李博士和张教授,年纪比较大,不适合上去,所以只有赵教授能登上月球,前提是体检过关,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行。”
登上月球,这是从来不敢想的事,就算是现在相关技术都已经成熟,也不是很一般人能上去的,能上去的都是万里挑一的,要不是这次是特殊情况,可能也轮不到自己。赵齐在心里一直重复钟时昌的话。
“恭喜你啊,赵教授,可以上月球了!”杨佳伟说。
“恭喜!”张干说,虽然张干挺羡慕的,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前不久刚体检过,医生说他血压高,要多休息,不能太劳累。这样的身体是肯定不能上去的。
李韶华虽然没有高血压,心脏病什么的,但是五十多岁了,年纪偏大也不合适。李韶华到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因为他并不想上去,说不出什么感觉就是不想去,就算让他去他也不会去。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这个任务可能会和他国合作。”钟时昌说。
这话让大家有点摸不着头脑。
“合作?和谁合作?”杨佳伟问。
“现在还没有定下来!”钟时昌说。
“不是,如果和别国合作,那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不是要共享?”
钟时昌点了点头。
“那我们之前所有的优势,不全都没有了?”杨佳伟说。
“是的,没错,如果共享,就是这样。这个任务有一个很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那就是凭一国之力很难完成。所以才需要与他国合作。”
这话说到点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探月任务。这次要把大型设备送上月球,还有人员也要上去。之前说过,钻机重量接近40吨,核电池也有40多吨,再加上航天员的飞行舱,工作舱,以及登陆器,这些都要用到大型火箭。而一个国家大型火箭的发射周期很长,尤其是重型火箭。所以如果只是一国去做可能需要三年才能完成发射,时间拖得越长变数越大。全世界有能力登月的国家就几个,每个都想做第一个与外星文明接触的国家,所以,但有其他国家在一方面比较领先,其他国家可能就会有小动作,如果把大家都聚在一起,所有数据共享,这样大家都在一条绳上,也不会有谁会做小动作。而且这个信号是发个所有人类的,大家都有资格去了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钱!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所需要的金钱是个巨大的。虽然中国能支撑这样的花费,但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听完钟时昌说的话,在场的都没有说话。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情况,只是会跟谁合作,是大家心里最大的疑问?
“会和谁合作?”杨佳伟说。
“有能力的就这么几个国家,俄罗斯,美国……好像没了!”张干说。
看来未来合作的对象就在这两个国家了。
“我想俄罗斯可能性会大点!和中国的关系也不错!”赵齐说。
“那个,赵齐,你今天就去训练中心,那边会安排你一系列的检查,检查过后就开始训练!你这几天的饮食要注意点!”钟时昌说。
“好,我知道了!”赵齐回到。
会议结束后,赵齐先回到了旅馆,收拾自己的东西,收拾完后他坐了下来,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过关。都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现在他尽量让放松心情,不要太在意。平了心情后赵齐拖着行李离开了房间退了房。
航天员训练中心在北京海淀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参加单位之一,承担了航天员选拔训练、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航天服与航天食品研制、大型地面模拟试验和训练设备研制等多项重要任务。
站在中心大门外,赵齐都还是不太相信自己就要成为一名宇航员了,还有机会登上月球。进到大厅里,中心的高主任已经在等候在那,见到赵齐进来便迎了上去。
“赵教授,欢迎!我是中心的负责人,我姓高。”高主任边说边与他握手。
“高主任你好,我是赵齐!我是来参加航天员训练的!”赵齐说。
“咱们边走边说吧!钟局都跟我说了,先恭喜你啊,可能会成为第一批登上月球的中国人。其实我国一直在向载人登月前进,如果不是这个特殊情况,可能还要推迟两三年。不过技术是都已经成熟了,只是为了更保险一点,就要一步一个脚印来。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需要把进度赶一赶。一般宇航员都是在空军中选出来的,在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上天,不过留给你的时间只有五个月,可能更短!”高主任说。
五个月?一般宇航员都要训练至少五年,赵齐要在这五个月里学习所有的知识,技能,并且熟练使用工具和设备,这时间安排的很紧。
“所以对你来说,会很辛苦,很累,你要做好心里准备。
虽然说赵齐对宇航员的训练有过一些耳闻,但是并没有亲自参与过,在他听来也只是几句话而已,在真正开始前,这些也只是让他做好心里准备。
说着他们在一扇门前停下来,高主任把门打开说:“这是你接下来几个月住的地方,这是个两居室的套间,现在就你一个人住。”说着带他参观了房子,这和外面两居室的房子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没有厨房。客厅中间是沙发和茶几,墙上挂着电视。房间装饰的比较简单,没有多余花哨的东西,两个房间一样大,装修也是一样的,在靠墙边有一排书架,上面放着的都是和航天,天文学相关的书。这些书在赵齐眼里都是自己看过无数遍的。
“这两个房间都一样,你就选一间住,时间还早,我带你在中心看看,瞭解一下!”高主任说。
赵齐把行李箱放在房间里和高主任离开了住的地方。
这个地方很大,他们穿过一条走廊,通过窗户能看到里面有工作人员在忙碌着,他们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做着实验。
“这里是为宇航员制作食物的地方,宇航员的食物都是经过严谨的筛选和配比的,一个人每天所需要的营养都必须严格把握。”
高主任带他来到了航天员训练中心。
“这里就是平时宇航员训练的地方了!”高主任说。
看着眼前的建筑,赵齐已经能想象自己在这里训练是的模样,虽然有很多的未知,但是他心里已经是跃跃欲试了。
“你是着名的天文学专家,对宇航员要训练的内容也应该都有所瞭解了。”高主任说。
“大概瞭解一些!”赵齐说。
高主任带他进到了训练基地里,现在这个时候有宇航员正在训练,赵齐在一旁看着,高主任在和他讲解训练的内容和理由。
这是赵齐第一次进到宇航员训练的场所,之前只是听说,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每看到一种训练器具,他总有一种试一试的冲动。不过在开始训练之前,他还要接受一些身体检查,检查过关后,他才能正是开始训练。
“时间差不多了,我带你去航天员的餐厅看看。”高主任说。
赵齐跟着他来到了餐厅,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已经有人在吃饭了,高主任带他领了晚餐,坐在餐桌上吃了起来。
这些食物看起来没有外面的好看,赵齐尝了一口,味道也不如外面的食物。
“味道怎么样?”高主任说。
赵齐犹豫了一下说“嗯,说实话,没什么味道,很淡!”
高主任笑着说:“这些都是经过营养师精心挑选的,烹饪的过程也没有加什么调料,除了基本身体需要的盐,其他都没有,所以味道依然不如外面的好吃。”
赵齐也不是一个好吃的人,对他而言吃东西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吃什么,味道如何他基本上都不在意。
“今天你先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带你去做检查。”高主任说。
“好!”赵齐回到。
吃过晚饭后,赵齐回到房间。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现在的他基本上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虽然没什么自由,但好在清净。但是太清净了也让人觉得闷,一个人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或者拿本书来看看。不过这些书都是看过的,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吧,赵齐第一次觉得看不进书。看了一会儿,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李韶华的电话。
“老李,在干嘛?”
“在家,刚吃过晚饭!你呢?在那边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挺无聊的!”
“无聊?还没训练吧?,等开始训练你就不觉得无聊了”
“你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过两天去成都,继续研究那个信号。”
“不是研究不出什么东西吗?”
“在这呆着也没什么事。就想继续研究看看!”
“也好!那就这样吧!”
“好!”
挂了电话后,赵齐躺在牀上望着天花板。他想着自己训练是的样子,想着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想着坐到火箭上的那一刻,想到看着月亮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想到自己踏上月球表面的时候。
赵齐搬了张椅子坐在客厅的窗边,今晚的天气很好,没有云,能看见星星,还有那个让人向往的月亮。赵齐坐在椅子上抬头望着天空,看了一会儿他想到这里是航天城应该有望远镜吧?借一个来看看。想到了就立刻行动,他走出房间准备去借个望远镜。可是这里刚来,虽然白天高主任带他逛了一下,但还是不熟。这块区域都是宇航员的宿舍,找他们问问。他走到一扇门前,敲了敲门。门开了,出来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赵齐认出了他,他是杨文昊,两次上天的宇航员,曾在空间站生活一个月。见到他,赵齐有点激动,一时忘了自己来的目的,呆在了门口。
“你好!请问你是?”对方开口了。
赵齐这才缓过来:“哦,你好!我叫赵齐!”
“你好!我是杨文昊,我知道你,你是准备上月亮的那位科学家!”杨文昊说。
“我也认识你,你上过两次太空,还在空间站生活过一段时间。”赵齐说。
“见到你很高兴,来进来坐会儿!”杨文昊很热情的邀请他进去坐。
赵齐也盛情难却,走了进去。他的房间布局和赵齐住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私人物品。赵齐在沙发上坐下,杨文昊给他到了杯水。
杨文昊在他对面坐下说:“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哦,我就是想来问一下,哪里能借到望远镜!”赵齐说。
“望远镜!你想看什么?”杨文昊说。
“月亮,今天天气好,突然想看看月亮,有机会上去,想先看看他。”赵齐说。
“怎么样?”杨文昊说。
“什么怎么样?”赵齐说。
“要上月球了,这可是好多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全世界也没几个人有机会上去!”杨文昊说。
“说实话,我刚听到这个的时候,以为我听错了!知道我走进这里才缓过来,这是真的,不过还要体检过以后才能确定。”说到这,赵齐有点担心自己身体能不能过关。
“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没有什么疾病,就没问题,对于像您这样的非专业宇航员,一般要求都会宽点,关键是后期的训练,只要坚持下来了就一定可以。”杨文昊说。
听他这么说,赵齐也稍微好点,没那么担心了。
“对了,你说的望远镜,我这就有一个,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杨文昊说着走进了房间,过了一会拿着望远镜出来了。
这是一台进口的望远镜,赵齐在美国的时候也用过,杨文昊这台应该也不便宜。
“你看怎么样,我曾用他来看土星,能看到土星环。就借你吧。”杨文昊说。
“太谢谢你了!”赵齐说。
“其实我从小的梦想是当个天文学家,小时候就喜欢抬头看天上的星星,月亮,想着上面是不是和地球一样,有人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山河流。可惜成绩不是很好,后来当兵,去了空军,再后来当了宇航员,这也算弥补了一下没能成为天文学家的遗憾。不过我们应该说走在你们前面,你看,你们是研究天体,而我们是去太空,登上天体。所以说我们才是真正走在前面的。”杨文昊说。
“的确,你们是用生命在检验我们研究出来的结果,所以你们更厉害!”赵齐说。
“挺晚了,那我就先回去了,你早点休息!”赵齐说。
“那行,明天见!望远镜拿着,不用急着还,你先用着吧!”杨文昊说。
“谢谢你了,我会保管好的。”赵齐说。
赵齐回到房间里,在窗边把望远镜架了起来。慢慢调整角度,将它对准月亮,然后埋头从目镜里寻找月亮。很快就找到了,月亮好美,幽静美丽。表面上布满了陨石坑。虽然赵齐是从事天文研究的,却从没有这么仔细的研究过月亮。或许是因为他离地球太近,人类看了几千年了,早就习以为常了,渐渐将他忽略。
远看的时候会觉得月亮上的暗影就像一只兔子,近看才发现暗影其实是一个个被陨石砸出来的坑。这些也被称为月海,它们深陷进去,和地球上的海洋一样凹进去,只是那里没有水。赵齐想看看风暴洋,也就是之前探测器登录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角度的问题,没有找到。赵齐看着这轮圆月,被深深的吸引了。
一大早,高主任来到赵齐的住处,敲敲门,没有动静,又敲了敲。这时听到里面有人匆忙跑动的声音。赵齐穿着睡衣跑来开门,一脸没睡醒的样子。
“昨晚没睡好!”高主任说。
“昨晚赏月忘了时间,睡的太晚了!”赵齐回到。
“赏月?”
“你先进来坐会儿,等我一下!”说着赵齐跑回了房间。
高主任进到房间里,看到客厅里的望远镜,明白了他说的赏月是什么意思了。赵齐换好了衣服出来,又进了厕所洗漱。
“他借我的,昨晚天气好,月亮圆,就借来看月亮,太入迷睡的晚了点。”赵齐一边刷牙一边说。
“开始训练了就要早点休息,不能熬夜了!”高主任说。
“以后不会熬夜的,放心好了!”赵齐从厕所出来,洗漱后精神多了。
“先去体检,体检完了再去吃饭。”高主任说。
高主任带着他去做了体检,结果都很好,身体健康,这让赵齐放心不少。一开始他最担心的就是体检不过关,现在没事了。体检过后他们一起去餐厅吃了早餐,然后开始了第一天的训练,刚开始只是简单的体能训练。主要是瞭解一下他的身体素质。总之赵齐为登上月球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另一边,李韶华回到了成都的基地,和沈阳登同学一起研究信号。主要还是李韶华在研究,他们只是偶尔帮个忙。
李韶华依旧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他需要一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思考。他已经有两次做那个梦了,虽然梦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主要的还是一样的,就是最后的东西就是想不起来。每次他在全身心的想这个事的时候,思绪就会被打乱,大脑会不自觉的跑偏,开始想其他事,就像是有人在带着一样,就是不让他去想那个结果。尽管如此李韶华还是经常坐下来思考。他会刻意的睡觉,目的就是想看看还会不会做那个梦。可惜他每次刻意睡觉都没有做那个梦。
在办公室里呆了一个上午的李韶华依旧没能想起来,这让他觉得十分的烦躁,但他还是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
这是有人来敲门。“李博士,中午了,给你送吃的来了!”
“拿进来吧!”李韶华说。
沈阳把午餐端到办公桌上,“李博士吃点东西再想吧!”
“好,谢谢!”李韶华说
沈阳离开后,李韶华拿起筷子,往嘴里扒拉了几口,停了下来,又专心的思考起来。或许是肚子真的饿了,在思考的时候手竟然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往嘴里送饭,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已经吃完大半了。这让他有点疑惑,这种情况,他也是第一次遇到。为什么在他专心想其他事的时候,手会自己动起来,关键是嘴还在配合,没有把饭抹脸上。手和嘴并不受大脑控制一样。虽然说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这样,但是当一个人全身心沉浸在一件事的时候,手脚这类器官是不会自主运动的。李韶华看着自己的手,就像在看着一个陌生人的手。他试着动动手,很正常啊,依旧是自己在控制。
我是不是有点魔怔了?李韶华怀疑自己有点走火入魔。还是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吧。他从办公室出来,来到外面的草地上。草坪刚刚修剪过,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让人心旷神怡。李韶用力的吸了一口气,人也舒服多了。阳光照在脸上,热乎乎的,感觉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都在呼吸,这时的李韶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能把我做梦时大脑的活动记录下来吗?这个念头从他的脑中一闪而过,却让他抓住了。这想法不错虽然不能直接看到梦的内容,至少能知道做梦时大脑在干嘛。他回到屋内对沈阳说:“那里有能检测脑电波的设备?”
沈阳一下子没明白他的意思。李韶华又说:“就是能把大脑活动是脑电波记录下来的机器!”
这下沈阳明白了,他想了一下说:“这个学校好像有一台是之前做实验用的。”
“那能借来用吗?”李韶华说。
“这个可能要问一下学校管理员。你等一下,我帮你问问。”沈阳说。
“那行,麻烦你了!”李韶华说。
沈阳拿出手机打了过去,很快就通了,他说明了情况,想借用下设备。管理员和沈阳关系不错,而且沈阳是用赵齐为由头借的,学校的人都知道,为了支持赵齐的研究,学校给了很多的资源基本上有求必应,这次要借设备,也很爽快的答应了。
挂了电话后,沈阳告诉李韶华学校同意借了,听到这个消息,李韶华显的十分高兴。沈阳也立刻起身回学校拿设备。李韶华没有说一起去,而是回到办公室,继续思考,这次他带了电脑进去,电脑屏幕上一直显示这那个信号的波形,李韶华也一直盯着屏幕看。在李韶华的眼中映出了屏幕上的内容。
话说这个波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他们也从各个方面研究过,都没有得出结论,所以基本上就认为这个信号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只是为了让人类发现而已。但是一个文明刻意发送一个没有内容的信号,只是为了让另一个文明发现,这种做法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说是不可理喻。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波长变短?有那就是让光减速。但是一道超低速的光在宇宙中是很显眼的,很容易被人发现。这样也就无法保密,其他文明完全可以顺着这个信号找到它的起点和终点。这样就违背了李韶华之前说的,这个信号是隐藏的,不可告人的。
一直盯着屏幕让李韶华的眼睛开始干涩,还有眼花的情况。他不得不让自己的眼睛方松一下。
李韶华把椅子搬到了屋外,泡了杯茶,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晒着日光浴。这阳光晒得人懒洋洋的。
美国又到了飓风泛滥的季节,学校已经收到通知停课,李韶华在宿舍觉得无聊,有同学怂恿要去挑战飓风。飓风的威力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加上在别人的怂恿下,容易意气用事。显然年轻的李韶华就是这样的人,他和其他三位同学开车去了飓风可能出现的地方。一路上风越来越大,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车,偶尔有几辆也是在往反方向开。期间开车的同学和李韶华换了位置,现在是李韶华开着车。大风夹着大雨劈面袭来,打在挡风玻璃上啪啪直响。天也暗了下来,天气变的越来越极端,大家都能感觉到车在摇晃。窗外能看到有广告牌被吹倒,房顶被掀开。大家心里都开始有点慌了,怎么办回去?还是继续?
在一旁看着的李韶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的车差点被吹到的树砸中,车偏离车道冲进了路边的房子里,这次事故差点让李韶欣丢了性命。眼看着离事故就要发生,李韶华不自觉的喊了一声,停下回去!
车停了下来,并掉了头开了回去。跟前几次一样在李韶华的干预下,事件结局都变了。但是李韶华知道这只是个梦。但这个梦的意义在哪?难道是为了告诉他…………
李韶华又在关键的时候醒了过来,结局再次被抹掉。天已经昏暗,路灯都亮了起来,不远处有灯光在闪烁,慢慢越来越近,车开进了院里。沈阳下车,看到李韶华在外面,便上了和他打招呼,并告诉他东西拿来了。两人把东西搬到了办公室,放在办公桌上。两人看着一堆,不知从何下手。但是身为理科生,动手能力不能没有。很快两人摸索着将它组装了个起来。
这台设备有一台主机和显示器,还有一个看起来想象安全帽的东西组成,由电缆连接着。安全帽是个电极帽,上面有几十个电极,戴上后这些电极会紧贴着头部皮肤。大脑活动是的电波会通过这些电极传到主机,在显示器显示出来。这套系统还能显示出大脑的活动区域,计算出人到时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东西有了,就需要测试一下。李韶华首先戴上了电极帽,坐在了椅子上。沈阳在显示器前看着,他让李韶华想一些东西,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大脑模型,活动的区域颜色会变深。沈阳点了一下深色的区域,屏幕中出现了很多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波纹,这些波纹很乱,根本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沈阳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这些波纹被分离开了。在仔细观察后,沈阳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当李韶华在思考的时候,尤其是在计算公式的时候,会出现几条重复的波纹,这些波纹完全一样。为了验证一下,沈阳阳让李韶华做了几道数学题。在他做题的时候,屏幕上果然出现了几条重复的波纹,沈阳将这几条单独提出来,进行对比后发现,他们并非完全一样,而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改变,就像是一个有规律的不循环小数,每一条发生改变的时间不一样。当他结束计算的时候,波纹变得和其他一样。沈阳把这几条波纹记录了下来。李韶华如下电极帽,来到屏幕前查看,他也不明白这些波纹代表什么意思,但他把这些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如果在计算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波纹,那在思考其他东西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波纹吗?做梦的时候呢?李韶华想到如果能把做梦时大脑活动情况记录下来,是不是能从这里面找到一些线索。可是现在他的并不困,而且刻意睡眠并不会做那个梦。现在要做的是解决这几个波纹,要是能解开其中的秘密,那对他分析那个梦也会有帮助。
李韶华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屏幕上闪现着无数代码,他要写一个程序,一个能把这些波纹分解,然后代入人类已知的所以模式中,从二维到三维。他想加入四维,但不知道四维是什么形态,也不知道如何去表现它,所以现阶段只能到三维。
就这样李韶华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半多终于把它写完。他伸了伸胳膊,全身骨骼都在嘎嘎响,这时他才发现天已经亮了。忙了一夜又渴又饿,李韶华离开了办公室来到外面,深秋早上的空气依旧那么清爽,只是感觉有点凉。不远处小敏买了东西回来看到李韶华说:“李博士看您忙了一夜,肯定饿了,吃点东西吧!”
几个人在观测室里吃东西,沈阳边吃边说:“李博士,您忙了一夜在写什么?”
“一个程序,一个能让那些解开那些波纹的程序!”李韶华说。
“这么厉害,能让我看看吗?”沈阳说。
“还要等等,等测试完成后再展示!”李韶华说。
“好吧,不过李博士你一夜没睡,要不吃完东西去休息一下吧!”小敏说。
“嗯,是挺困的!……这样等会儿我睡觉的时候把那个带上,你们帮我把我睡觉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李韶华说。
“记录这个干嘛?”沈阳问。
“我最近一直在做一个梦,我想看老这个梦是什么形状的。”李韶华说。
“形状?这个来形容梦,还是第一次听说。行,我会帮你记录下来的时候。”沈阳回到。
张干和杨佳伟开始制造这**一无二的钻机,好在张干已经完善了图纸,不过还要稍加修改。两人合作忙了个通宵,终于把图纸改好。杨佳伟实在太累便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张干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睡眠本来就少,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