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十分钟,推进器开始减速,杨文昊抬起右腿踢了踢地质学家。他睁开眼,抬起头看着杨文昊,杨文昊示意他打开无线电。
“还有几分钟就到了!睡的好吗?”杨文昊说到。
“一般,没怎么睡着!”伊万说到。
“清醒一下吧,我们马上就到底了!”杨文昊说到。
屏幕上的数字在慢慢减小,他们也感觉到了速度在变慢,杨文昊的脚开始踩到了地板,最后又站到了上面,这种感觉就像是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朋友,很亲切,很怀念。
现在杨文昊把轿厢下方摄像头的画面转到了平板上,只是现在这个位置还是看不到底。那画面就和他梦里的一样。
wωw▪тt kān▪¢O
最后两分钟,速度已经很慢,维持在每分钟十米左右。杨文昊把画面方大,终于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终点。
“看看,就在下方了!”杨文昊把平板拿给地质学家看。
在正下方,那个终点的正中间有一个黑色的点,随着他们越来越近,那个黑点渐渐变大,成了一个黑色的圆盘。帐篷内,大厅里所有人都凑到了屏幕前。电梯在离终点还有两米的时候停下,没有了推进器的震动,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比以前的清晰了很多。由于钻头形状的关系,底部是一个漏斗形的底,中间一个直径不到50的黑色圆盘,从画面中看不出来那是什么?
“那个黑色的是什么?”钟时昌问道。
“看不清!”杨文昊说到。
“能再近一点吗?”钟时昌说到。
“我试试!”说着杨文昊启动了推进器慢慢的一点一点地前进,轿厢底部安装有探照灯和摄像头,所以不能让它们撞到岩层,这和倒车的时候看着倒车影像一样。最后为了安全,轿厢前进了一点五米左右,而下面的探照灯和摄像头离底部只有不到五十厘米。
所有人都盯着看着,这黑色的是什么?就是它阻挡了钻机前进吗?
“你们看清楚那是什么了吗?”钟时昌问道。
“没有!这看起来就是个洞!”杨文昊说到。
“如果是个洞的话,那不是说明钻机已经穿透了吗?为什么又会被阻挡卡死?”赵齐问道。
“我申请出箱看看!”杨文昊说到。
“准许!不过注意安全!”钟时昌说到。
杨文昊从顶上拉出一个绳子钩在宇航服上,同时取下了输氧管,使用宇航服内置氧气罐。
“你帮我操作一下绞盘!”杨文昊说到。
“好!”地质学家说到。
两人靠壁站着,杨文昊操作平板打开了地板上的门,地板上出现了一个直径60厘米的圆洞。这样一来他们可以亲眼看到那个黑洞,杨文昊蹲下身子,仔细地看着,这个洞漆黑,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就像要把人吃进去一样。地质学家拿出一个强光手电,打开后,不亚于一个小型的探照灯,他将光线对准那个洞,还是什么都看不到,就像把光都吸收了一样。他也蹲下身子,把手电伸出了轿厢。他想让手电靠近一点,身子也不自觉的探了出去。
“我来吧!你没挂安全绳!”杨文昊说到。
地质学家回过神来:“好吧!给你!”
接过手电,杨文昊努力的探出身子,把手上的手电伸进那个洞里,身后的安全绳紧紧的拉着他,其他人也通过摄像头的画面看着,虽然有安全绳拉着,但还是担心他会掉进去。杨文昊使劲的把手伸出去,电筒进到洞里后,让他大吃一惊,电筒撞到了什么东西,使劲往前推却推不动。他又把身子往前探了一点,手上的电筒还是伸不过去。难道是……他把上半身完全探到了轿厢外面,左手拿着手电,右手伸向了黑洞,果然,他摸到了一堵墙,十分光滑的墙。
“怎么了?”赵齐问道。
杨文昊没有说话,回到了轿厢内,他把手电递给了地质学家,自己再次探出了轿厢。他先是用手撑在岩石上,然后用右手又去试试触摸那堵墙,摸到了,拍了几下,又从一边摸到另一边。他好像在确认什么,随后他回到轿厢内,坐在地板上。
“张教授,我想你猜对了!”杨文昊说到。
大厅里的所有人都看着张干,他也两眼放光,走到话筒前说:“你指什么?”
“的确有东西,一堵墙!”杨文昊说到。
“什么材质的墙?”张干问道。
“摸起来很光滑,不硬,还有点软!”杨文昊说到。
“先用物质探测器看看,能不能探测出来?具体是什么,!”张干说法。
地质学家取出物质探测器,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大小和砖差不多,他把这个递给杨文昊。杨文昊拿着它再次钻出了轿厢,他把物质探测器放在墙上,按下了上面的红色按钮,探测器上亮起了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个文字和代码,随后代码消失只留下文字。
“上面显示什么?”赵齐问道。
“没有东西!”杨文昊说到。
“是探测不出来吗?”张干问道。
“不是!是没有探测到任何东西!”杨文昊说到。
这和结果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没有任何东西,怎么可能?
“你在试一下看看??”钟时昌抢过话筒说到。
张干走到一旁,像是在思考。
杨文昊又试了一遍,可是结果一样,没有任何东西。
“这个物质探测器可靠吗?”钟时昌说到。
“可靠,至少之前一直没有出过错,就算是未知的物质,也能探测出来,只是无法得知具体是什么东西而已!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探测器没有探测到任何物质,也就是说,那里什么都没有?”张干说到。
“既然什么都没有,又怎么会阻挡钻机前进?!”钟时昌说到。
“文昊,你确认你能摸到它吗?”张干问道。
“可以,很确定,而且你看,探测器不是可以放在上面吗!”杨文昊说到。
的确是,探测器就放在那,那说明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挡着,不然早就掉进去了!
“教授,难道这就是之前所说的能量场,或者是力场!”杨佳伟说到。
这个结果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如果是某种未知的物质,但至少是实体的物质,还可以想象办法,可是结果却是他们完全无法处理的。
杨文昊把探测器拿了回来,趴下身子,用手使劲地拍打那堵前,拍上去软趴趴的。
“文昊,用激光试试,我想知道这堵墙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张干说到。
地质学家从口袋里拿出一台激光测距仪,交到杨文昊手上。他把测距仪放在墙上,打开了开关,同样测距仪上一块屏幕亮起。上面显示1313千米,杨文昊怀疑自己看错了,又测了一遍,结果一样,他把测距仪拿到摄像头前。
“你们看到了吗?”杨文昊说到。
“看到了,这个是?”钟时昌问道。
“我用的是激光测距仪,这台测距仪的极限距离是1500千米!”杨文昊说到。
“我知道,那它显示的这个数字是……距离!”钟时昌说。
“是的!也就是说这堵墙是透明的”杨文昊略显兴奋地说到。
“到哪里的距离?”钟时昌问道。
“月球内部中心!那里有东西!”杨文昊兴奋地说到。
“有东西?”钟时昌说到。
“月球直径是3476千米左右,刨去岩层的厚度,也就是366乘2,就是732千米,也就是说月球内部的空洞直径在2744千米左右,而测距仪的结果却是1313千米,也就是说月球内部有一个直径118千米的物体!”杨佳伟说到。
“那会是什么?”在场的是说到。
“文昊,你把测距仪倾斜一点,多测几个点,看看数据有没有变化。”赵齐说到。
杨文昊刚想钻出去,被地质学家拦住说:“我来吧,你宇航服自带的氧气已经用了一半了。”
杨文昊看了看自己的氧气储量,的确只有一半了。
“好吧!”说着他取下身上的安全绳挂在了地质学家的身上,又把氧气管重新接在轿厢上。地质学家取下自己的氧气管,蹲下去然后半个身子钻出了轿厢,他把测距仪放在洞口的右边,测一次,杨文昊记录一次,然后将测距仪稍微倾斜一点,又测一次。再换着位置测量,又倾斜一点,又测量……
“注意一下时间,你们已经停留39分钟了!”赵齐说到。
“知道了,马上就好!”杨文昊说:“就到了这吧!我们准备回去!”
伊万拿起测距仪,退回到了轿厢内:“有多少数据了?”
“110个!”杨文昊回到。
“估计也差不多够了!回吧!”赵齐说到。
杨文昊关上了地板上的门,启动推进器返回。
“数据收到了吗?”杨文昊说到。
“收到了!我已经将备份发回地球了!两边同时进行,这样快一点。”赵齐说到。
同时地球也收到了赵齐发回的数据,这些数据是110次从不同角度,位置测量出来了从轿厢到月球内部物体的距离,每次都不一样,最小的就是1003千米。
“根据这些数据,你打算怎么做?”钟时昌问道。
“很简单,根据这些数据,大致还原出那个物体的大小。”张干说到。
钟时昌一脸疑惑的看着他:“怎么还原?什么都看不见!”
“其实原理很简单,这些数据是从洞口测量出来的,虽然位置有一点变化,但是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是从一个点出发的,所以这些数据就是从洞口到物体的距离,不同的角度距离不同,首先先确定一个最短的距离,然后以这个这个距离为限,把其他数据放到这个平面上,由于这些数据不同,所以他们所在的位置也不同,这样一来就会有半个立体的图形出来,如果这个物体的两面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画出一个大概的外部轮廓,不过由于得到的数据太少,可能不会太详细!”杨佳伟说到。
钟时昌听的云里雾里的,显然没有听懂。
“哦!不太明白,你们直接做吧,给我和结果就行了!”钟时昌说到。
“佳伟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张干说到。
“这次需要多久,需要借超算吗?”钟时昌说到。
“不用,只要把这输进去,很快就可以得出结果了!”杨佳伟说到。
其实这些距离数据可以看成一个三维座标,有横向的和纵向的的,起点是轿厢所在的洞口,最小的数字是这个座标的中心点,从这个点向横向和纵向方出发,把其他的数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会有一个立体的图形,不过这只有一半,因为他们只测量了物体一边的距离,再将这个图形镜像出另一边,和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三维图形,这样一来可以看到中心物体的大概相貌。不过,由于数据量太少,这个图形其实并不完整,很多的细节无法体现出来,也只是能看个大概。
一个小时后,张干在电脑上画出了这个图形,把它放在了大屏幕上,同时发送给了赵齐。
“这是什么东西?”所有人看着大屏幕说到。
从图形看来,这是一个椭圆形的物体,按照比例来看这个物体直径118千米,长度接近500千米,这还不是完整的数据,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不过这个数据不是很可靠。
“没办法,得到的数据太少,所以做出的图形其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的细节无法体现,更重要的是误差很大!”张干说到。
“那再去一次,这次下去就直接测量,尽量获得多的数据!”钟时昌说到。
张干摇摇头说:“刚说了,这个方法误差太大,而且如果要得到一个详细完整的物体外形,所需要的数据上万个,时间根本不够!”
“那有没有其他方法直接扫描这个物体?”赵齐问道。
“如果是在地球上还可以,但是在月球上不行,没有设备。”杨文昊说到。
“那怎么办,难道没有办法了吗?”赵齐说到。
“唉!地球上什么设备都有,激光扫描,声呐,雷达……对了,可以用雷达吗?”杨佳伟说到。
“雷达?”钟时昌说。
“对,雷达,虽然我们送上去的物资里没有这个,但是雷达的原理说到底其实就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月球上有天线啊!我记得物资里面有备用天线。不过需要进行改造才行!”杨佳伟说。
“怎么改造?”赵齐说到。
“其实也不难,需要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器,这些天线本身就是用于地面和航天器通讯的,所以功率够用,……”杨佳伟详细说了改造的方法,虽然这些人都是科学家,在各自领域都是大神,但是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打造一台可以使用的雷达,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可行吗??”钟时昌说到。
没有人说话,过了一会张干说到:“你这个办法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杨佳伟说到。
“且不说你们能不能改造,先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波是通过反射来定位的,可是在月球内部,这些波被物体发射后,会被那堵墙再次反射,所以这些电波会在里面胡乱的反射,最后乱成一团。而接收只能在洞口接收,这样一来,收到的信号全是乱的,更本无法使用更重要的是,不知道电磁波能不能穿透这堵墙!”张干说。
杨佳伟没有说话,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很大的问题。所有人再次安静下来,没有可行的方案,这个任务将会再次夭折,眼看着有了一点希望,又要破灭了。
杨文昊和地质学家还在回月表的路上,已经过半,再有一个半小时左右他们就能回到帐篷内。赵齐和其他几人坐在监视器前,每个人都一脸茫然的样子。现在进不去内部,好不容易发现了新大陆,却无法探索它,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更何况他们大费周章的从地球不远万里的来到这里,如果就这样打道回府,估计所有人都会不甘心,可以是现在的情况,不甘心又能如何。进又进不去,测也没法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时间还剩下8天。
钟时昌电话响起,他接了起来,说了两句后,挂了电话,转身走出了大厅。张干坐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看来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
一个小时后,轿厢内的警报响起,杨文昊赶紧查看,原来是轿厢内的氧气已经耗尽。
“轿厢氧气罐没气了,我们换回宇航服内置的!”杨文昊说到。
两人取下接在轿厢顶部的管子,拔掉后宇航服会自动切换到内部氧气罐上。
“你还剩多少?”杨文昊问道。
“百分之三十五!你呢?”地质学家回到。
“百分之三十,还有大约半个小时到,静下心,放慢呼吸,应该够了!”杨文昊说到。
两人安静的坐在地板上,没有说话,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消耗。
一个半小时后,杨文昊他们马上就要回到地面了,赵齐和语言学家换上宇航服提着备用的氧气罐前去迎接他们。两人在平台前等着,过了几分钟,平台抖了几下,然后向上升起,轿厢露了出来,待整个轿厢完全出来后,隔板关上了门,轿厢刚好在隔板上方。轿厢能打开,杨文昊和地质学家正站在里面。两人立刻迎上去。
“你们两个赶快回帐篷,剩下的我们来处理!”赵齐说着把备用罐子递给了他们。
“刚好赶到,要在晚个几分钟,我们两可能就被憋死在里面了!”杨文昊说到。
两人接过罐子把,气管接在了上面。
“那我们先回去了,这些东西就交给你们了!”杨文昊说到。
两人离开后,赵齐和唐尼,开始把轿厢内的物品搬出来。东西不多,也不重,就是刚才使用的那些工具,只是穿着宇航服,本来动作就迟缓,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花精力保持平衡。就这几样东西他们用了半个小时把搬进通道里,然后休息一会儿后,两人又转身回到了轿厢旁,这次他们要取下轿厢顶部夹层内的氧气瓶,因为氧气已经用完,需要取下来拿回帐篷内重新加氧,好供下次使用,只是目前看来,有没有下次还不确定。
两人拖着氧气瓶回到通道内,伊万关上了外侧门,并启动了加压系统,很快通达内大气压正常,氧气也正常,系统检测也正常。之后,赵齐打开内侧门,此时正在休息的三人跑来帮忙,把东西放回到了原位。
赵齐和唐尼换好衣服后,来到监视器前,所有人都在。
“有什么想法吗?”杨文昊说到。
没人说话。沉默一会儿后,赵齐说:“接下来怎么做,还下去吗?可是下去也没什么作用了吧!”
“就这样回去?”安东说到。
没人回答,因为他们并不想就这样回去,可是现在他们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钟时昌一脸沉重地回到大厅内,张干看了看时间,从他离开到回来,差不多两个小时。当他走到面前坐下的时候,张老师干凑上去小声问道:“怎么了?”
“开了个会?”钟时昌回到。
“会?”张干说。
坐下后,钟时昌拿起话筒说:“刚才和几国的代表一起开了个会!他们觉得如果无法进到墙里面,这个任务也就到此为止了!你们回来吧!反正离你们回来也只剩下8天,早点回来吧!”
这话说出来以后,他们沉默了。虽然在他们心里一直想回家,可是当钟时昌说你们可以回家了!突然觉得不舍!或者说不甘心!来都来了,真的就这么回去吗?不是还有8天吗?可是另一边是家,有人在等着他们回家。但应该也不差这几天了吧!
赵齐回想着这两个多月来的经历,虽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也算是一种经历,而且是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也会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是这次的任务,我们已经站在门口了,只是没有合适的钥匙而已,难道就这样什么办法都不想,都不试,就这么回去了吗?绝对不会甘心!他抬头看了看面前的这几个人。他们的表情和自己一样,迷茫,难以选择。
“你们怎么想!”钟时昌问道。
赵齐看了看他们说到:“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愿意就这么放弃!”
“我的想法和他一样!”杨文昊说到。
“你们三人呢?”钟时昌说到。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辈子不会有第二次,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所以……我想再试试!”伊万说到。
“这一趟其实我什么都没做。每天基本上就是在看书,我希望我在这个团队中起到作用,能帮助到大家,但是目前为止,我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我想接下来会有我展现的机会!”唐尼说到。
“我的想法就很简单,我不太想就这样回去,没有收获的回去!”安东说到。
五人相互看了看,会心一笑。
“你们不是早就想回来了吗?”钟时昌说。
“已经在这呆了两个多月了,还再乎这几天吗?”杨文昊说到。
钟时昌低头思索了一下说:“可是这不是你们能决定的!”说完他按了下面前的电话。接着说:“你们说了?”
所有人都在疑惑他在跟谁说话,过了几秒中,前面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人的画面,这是NASA的负责人,另一边也出现了一个画面这是,俄罗斯航天局的负责人,这样三国的领导都在了。
“我不觉得继续下去,有什么必要,我们没有办法进去,待在那里也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回来,把精力,时间都放到其他事情上去!”美方负责人说到。
“我的态度和美方一致,觉得没有必要继续下去!”方负责人说到。
“难道你们就真的不想知道那里面是什么,在我们还有时间去努力的时候放弃?”伊万说到。
场面再次安静下来。
“其实这个决定,还是交给他们开决定更好,因为在月球上的是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回来,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不是吗?”钟时昌说到。
听到钟时昌的话,赵齐和杨文昊都不自觉的笑了笑,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两国代表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就他们个人而言,如果真的能进去,那是最好的,可是已经到现在了,完全没有进展。而对美方来说,他们对这个任务一直都是积极态度,而今天突然提出反对意见,让钟时昌有点意外,就算目前没有办法进去,但是正常来说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可能他们想用这个跟中国谈点条件,只是事先没有跟自己人沟通好,没有配合。
“好吧!我也不说什么了!安全第一!”美方说到。
钟时昌一脸看透的表情看着他们。
“我们也没什么意见,反正也只有8天了!”俄方代表说到。
“这样吧,再给你们6天时间,就不说进去了,如果6天后还是没有办法探索里面,你们就回来!”钟时昌说到。
“好!可以!”杨文昊回到。
随后两国代表下线。
“你能想到,美国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出吗?”张干说到。
“你说呢?”钟时昌微笑着说。
目前对于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对内部进行更精确的探测,要知道那里面是什么。
“大家都想想办法!”赵齐说到。
шшш▲ тTk an▲ ¢○
几人在监视器前疯狂的进行着脑力劳动。各种可能得办法都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过着,可是不管那个在目前的条件下都无法胜任这个任务。
“我要去睡一觉了!今天太累了!”伊万说到。
“我也去休息了!”唐尼跟了上去。
赵齐看了看时间,原来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这么晚了,要不大家都去休息吧!睡好了,才有更多的精神想办法!”赵齐说到。
杨文昊和安东也看了看时间,然后从椅子上起来,走向了登陆舱。
夜里,杨文昊躺在牀上,他也注意到,其他几人也一样,虽然躺着,但是眼睛一直睁着,打架都在脑子里进行着各种推演,各种假设。
应该是太累了,想着想着双眼不停地合上打开,又合上又打来,到最后实在睁不开了!
第二天,赵齐又是第一个起牀的,和往常一样,先洗漱,然后到厨房,开始做早餐。伊万第二个起牀,走出登陆舱他直接走到了厨房。
“我就知道,是你在这里!这香味,让我一点睡意也没有了!”伊万说到。
“还有一点马上就好了!”赵齐笑着说。
紧接着,杨文昊,唐尼和安东他们也都起来的,看来食物真的有很大的诱惑力,每个人都先走到厨房看看,然后在期待中转身走向卫生间。
在餐桌上,几位还是免不了先夸一下食物好吃,夸一下赵齐的厨艺了得。很快话题就转到了昨天的那个问题上。
“先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想!”杨文昊说。
“唉!我就没停过,凡是能想到的,我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什么雷达,声呐,可见光,……可是这些都有问题,实施起来困难!”安东说到。
“我跟你一样,一直在想,只睡了三个小时!但是一点结果都没有!”伊万说道。
杨文昊看了看他们说:“难道,只有我一个,昨晚睡的很舒服吗?”
“我跟你一样,昨晚睡的很踏实。”唐尼说到。
大家都在埋头吃着东西,突然唐尼说到:“能不能直接用可见光打进去,然后用高感光的相机拍摄,看能不能拍下物体的外貌!”
这个有点难吧,距离1千多公里,再说我们也没有感光度这么高的相机?!”伊万说到。
“这我想过,我们使用的探照灯,在无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到8公里,但不代表光线只有到达8公里,其中肉眼不可怜的光线,远比我们看到的走的更远,我们可以多用几个灯,再使用高感光的相机拍摄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光线!”语言学家说到。
“很难!我们现有的相机,虽然有夜视功能,但是焦距不够,而且还是那句话,光线到不了!”伊万说。
在他们商讨的时候,大厅里也没有闲着,张干和杨佳伟也在不停地脑力风暴着。然而如果是在地球上,这一点都不难,但是他们在月球上,那套设备体积庞大,也不能随他们一起上天,而单独用火箭发射,成本太高,而且现在发射也太晚了,光组装火箭就需要近一周的时间。所以他们只能在月球上有的设备上下功夫,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那里都是些基本设备,想要用这样的设备来达到特种设备的效果,太强人所难!
“出去,抽两支!”张干对钟时昌和杨佳伟说到。
“走,也想出去透透气!”钟时昌回到。
三人走出大厅,来到室外的草坪上。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还有和煦的微风吹拂。
“今天这天气适合出去郊游,晒晒太阳什么的!”杨佳伟说到。
“是啊,我都好久没有和家人出去旅游了!上次陪他们出去玩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等这次任务结束,放个假带他们出去走走!”钟时昌说到。
“我比你要好点,我两年前和家人出去旅行过!”张干说到。
钟时昌看了他一眼,回头接着抽菸。杨佳伟这位本来不太会抽菸的,现在也是一副老烟枪的姿态。
“那为了,能早点结束任务,然后休假和家人出去旅行,得赶紧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了!”杨佳伟说说到。
“干嘛要动脑子想,反正再过一周,他们就回来了,这个任务也就结束了,到时候一样可以放假!”钟时昌说。
张干笑了笑说:“老钟,这不太像你会说出来的话!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这么容易放弃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我只是看清局势而已!那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钟时昌说到。
“我还真没有办法!我们现在真的遇到我们现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了!”张干说到。
虽然这只是一时的玩笑话,可他们也知道,眼前这个问题,可能真的会成为他们一生中的遗憾。
今天这一天,帐篷内的五人都在不停的思考,想着各种办法,却没有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宗元,在干嘛?”李韶华问道。
“上班啊,哪像你们两口子这么闲,到处玩!我现在忙的跟狗一样!”宗元说到。
“何必呢,工作怎么都做不完,你也要适时的让自己放松一下,总是这样会老的很快的!”李韶华说到。
“我上有老,下有小,不像你,上无老,孩子也长大了,现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宗元说到。
“嗯……宗元……你还记得,我之前找你帮忙的那件事吗?”李韶华说到。
“哪件?”宗元说到。
“就是那段奇怪的视频!”李韶华说。
哦!那个。你不说我都快忘了!记得啊!怎么了??”宗元问道。
“我就是想问问,你有……什么……想法没?”李韶华说到。
“能有什么想法,没什么想法,那不就是个恶作剧,不是吗?”宗元说到。
“恶作剧?”李韶华想了想说:“哦!对!就是个恶作剧!其实我也这么觉得!”李韶华说到。
“你就问了问我这个!?”宗元说到。
听到他的回答,李韶华松了口气,,不管他是否是真的认为,那是一个恶作剧,至少现在看来他并没有被影响!那就当这是一个恶作剧吧!
“这不是好久没联系了,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我这还有事,以后再聊!”李韶华说到。
“行!我工作也多,有空了再聊!”宗元说。
挂断电话后,宗元双眼看着电脑屏幕,呆了一分钟,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样对他是最后的,目前世界上知道这个的应该也就只有我们两了,好在他没有走上皮特的老路。
李韶华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看着远处的风景。妻子端着水果,走到他跟前放下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着,陪着他一起。
帐篷内,五人整整坐了一天,没有任何进展,有一种颓废的气息正在蔓延。想了整整一天,都没有办法,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就此打住。看来今天会是难眠的一天。
太阳转到了月球的背面,在他们面前的是那颗美丽的地球,她依旧安详的在那看着他们。她应该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她那幽蓝的光,总是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就此打住,打包行囊回到那里去?”赵齐看着地球说到。
“我很想回去,恨不得现在就启动返回舱飞回去,可是我的大脑中总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喊,留下来,在留几天看看!”杨文昊说到。
这种声音,应该是在场的人都听到了,它就像一个魔法,一直捆绑着他们,让他们无法离开。渐渐地夜已深,距离他们启程回家还有6天。
和帐篷内一样,一点没有进展,让大厅里,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这个任务已经失败了,现在也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各种媒体和舆论都在讨论**应该让他们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而且人类长时间待在月球这样的环境中,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还有不少坏处。
就连钟时昌也受到了上面的压力,问他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而他选择了坚持,反正也不差这几天了!
太阳还是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