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了!”唐尼说。
大家抬头看了看,太阳正在向着月球背面移动。
“这样吧,我们先把这些搬下来放在通道外,然后留两人将这些搬进去,其他人去物资舱把剩下的搬过来,要在天黑前把这些物资搬到帐篷内才行!”
“可以,就这样!那赵教授,唐尼博士,你们留在这!我们去搬剩下的物资。”杨文昊说。
“好!没问题!”赵齐和唐尼回到。
他们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后,三人立刻回去物资舱。赵齐打开通道外门,两人将物资搬到通道内,不过通道空间有限,才搬了三分之一,就装不下了。唐尼留在外面关上了外门,赵齐在通道内,给通道加压,随后开启内门,将这些物资搬进帐篷内。穿着宇航服搬东西太耗费体力,两人搬了两趟就体力不支了,他们坐在通道外休息,这是搬运车载着剩下的物资回到的帐篷前。
“我们去2号通道,把这些运到那2号去。”杨文昊说到。
第二批物资运到了2号通道口,并卸在通道门口,大家一起把这些物资搬到帐篷内。所有人进到帐篷,并关上了通道门,在确认压力和空气质量后,杨文昊率先取下来头盔,他深吸了一口气:“嗯!各位换衣服吧!”
大家都跟着取下了头盔,随后换上了舱内宇航服,更轻便,因为接下来他们还有活要干。
“先把吃的搬出来吧!饿了!”伊万说。
“我也是,先找吃的吧!”大家附和道。
“好像在那一堆!”几人围在一起,把装食物的箱子从一堆物资中扒了出来。
“接着!”赵齐把食物拿出来分给了大家。
“这个不是即时食品吧!”语言学家说到。
赵齐看了一下包装,写着加热食用。
“我们带了微波炉,找一下!”杨文昊说。
又在一堆物资中找出微波炉,插头插上,把食物放进去,没过多久,食物的香气飘满整个帐篷。
这香味!……好久没问道了!不行!太饿了!”古生物学家安东说到。
这几天在飞船上吃的都是即时食品,好久没吃饭加热食物了。
“先吃个水果垫垫吧!”赵齐从箱子中拿出几个苹果,大家拿到苹果就吃了起来!
“好了!可以了!”杨文昊把加热的食物拿出来,几个人馋的完全没有了形象,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填饱肚子后,要开始整理东西了,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很久了,月表迎来了黑夜,这是他们在月球上的第一晚。
他们把所有的物资都拿出来!
“电脑,桌椅,这是水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
大家分工明确,两人组装桌椅,两人组装架子,一人把这些物资分类放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劳动,终于把物资都整理好了。现在帐篷内,看起来就像个工作室,在帐篷的一边是货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物资,货架的旁边是水循环系统,他们所有的生活用水都会在这个系统内循环使用,也包括他们排泄出来的,水循环系统旁边是洗浴间,卫生间。货架的另一边挨着1号通道,然后是空气循环系统。旁边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了,这里有个几张桌椅,每张桌子上都有台电脑,在桌子上方的墙上挂着三台显示器。工作室旁是厨房,所有的食物和加工的器具都放在着。这些围成一个圈,中间是登陆舱,登陆舱的下层在帐篷内,也是他们的卧室,上层在帐篷外,上面这一层可以分离,也就是返回舱。
“终于整完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到。
“现在有点感觉像在地球上了!”伊万说到。
“我也这么觉得,如果不是这个……”赵齐跳了一下说:“这个引力,我真觉得就是在地球上!”
“先把设备启动吧!”杨文昊说到。
大家做到位置上,启动了设备。上层舱外的摄像头启动后把舱外的景象显示在大屏幕
上。外面一片漆黑,只有物资舱和钻机上有一两个指示灯在闪烁。
“这就是月球的夜晚吗?习惯了地球上霓虹闪烁的夜晚,这里一下子还无法适应!”杨文昊说。
“是啊,这里就我们五人!”赵齐说。
“那比一定!”安东指了指地上说:“这下面说不定还有惊喜。”
“这还不好说,下面有什么,还得等我们钻下去才知道!莫名有点兴奋,好像快点开始!”唐尼说。
“大家先检查一下各个系统运行情况!”杨文昊说到。
“能源供应稳定!”
“空气循环系统运行正常!”
“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水循环运行正常!”
“通讯正常!”
所有系统启动以后,他们在月球上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条信息。
“我们准备好了!”
控制大厅里收到了这条信息。钟时昌回覆他们:“准备切换信号!”
“收到!”杨文昊回到。他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下,很快在大厅的屏幕上出现了他们的画面。大家都挤到镜头前,对着镜头挥手。
“收到了吗?”
从画面中看到大家,虽然有些疲惫,但是都很兴奋!钟时昌也放心了许多。张干和杨佳伟也在一旁看着。
“大家都还好吗?”钟时昌问道。
“很好!抑制不住的开心!第一次来到月球!这感觉太美妙了!”唐尼说完拿着摄像头在帐篷内走了一圈,向他们展示帐篷内的环境。
“你们满意就好!现在月球上是夜晚吧?”钟时昌说。
“是的!”杨文昊回到。
“大家都忙了一天了,今晚早点休息吧,明天开始打孔!”钟时昌说到。
“好!”杨文昊回到。
“对了,我会把你们的通讯接入电话网络,你们随时可以在月球上和家人通话!”钟时昌说到。
“太好了!我还在想要怎么和家人报平安!”赵齐说到。
对话结束后,他们把摄像头固定在货架上,正对着他们的工作间。帐篷内有三个摄像头,外面有两个。所有的画面在地球上都能看到。
知道可以和家人打电话后,赵齐坐在位子上,用电脑拨打了父母的电话。耳机里一直在嘟嘟的响。月球和地球之间有这30秒的延迟,所以接通这个号码需要30秒。这半分钟也是十分的漫长。
“喂?哪位?”一女士的声音。
“妈!是我赵齐!”赵齐说到。
对方似乎还不太相信是他。
“你现在应该在月球上吧,怎么还能和我打电话!”对方说到。
“妈,你没看电视吗?我是在月球上但可以和你们打电话啊!”赵齐说到。
“哦!这样,我和你爸刚从外面回来,没看电视!”对方说到。
“妈!您还真是一点都不关心你这个儿子啊!”赵齐说到。
“也没什么,主要是我们都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对方说。
赵齐和家人联系的同时,其他几人也在和地面通话中。看来这几颗中继卫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在传送5个2K视频画面的同时,进行地月之间语音联系,也没问题。
与地面通话结束后,大家回到卧室休息。地上控制大厅里,大多数人也都回去休息,只留下了几名值班人员。这时的视频画面并没有向全世界直播,只有其他两个国家可以看到。
在月球上迎来新的一天,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经历,当太阳从月表的一边升起的时候,阳光从那里开始扫过来,月球表面温度极速上升。在地球上看到的就是一轮明月,估计地上会有人拿着望远镜看月亮,想看看能不能看到他们。
阳光照到帐篷的时候,通过窗口照进帐篷里,里面一下子明亮起来。赵齐第一个起牀,他来到卫生间洗漱,然后到厨房,做起了早餐。接着是唐尼,伊万还有杨文昊都陆续起来,有人到厨房帮忙,有人来到健身区做做运动。安东最晚起来,他来到厨房的时候,早餐刚做好,喷香的食物让他迅速结束洗漱,来到餐桌上。
“来,为我们在月球的第一个早晨干杯!”大家举起杯子,有牛奶有果汁。
“这个好吃!真的我最喜欢你们中国的食物!我有学过,但是做出来完全不一样!太难了!”伊万说到。
“等有机会,我教你!”赵齐说到。
“好!我记下了,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安东兴奋地说到。
“没问题,等我们回到地球,一定教你!”赵齐回到。
早餐在愉快的谈笑中结束,随后,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首先要做的就是启动钻机。开始之前,他们拨通了和地面的视频通讯。张干,杨佳伟都在现场,关注着他们的操作。
之前钻机登陆启动后一直处在待机状态,所以这次只需要唤醒就行,不用再进行自检,不过了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进行了一次自检程序。几分钟后自检结果出来,一切正常。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现在我们准备启动钻机了。”杨文昊说到。
“启动吧!”地面张干说到。在地面的测控大厅里他们也能看到钻机的所有运行参数,有任何问题他可以不通过杨文昊直接操作钻机,不过由于地月之间的延迟,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会介入。这一刻,他两目不转睛的看着大屏幕。这台钻机是第一次实战,虽然之前测试没有问题,但是实战和测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大家都很紧张。杨文昊在操作台上输入指令,钻头开始转动。不过他们在监控画面中看不出任何情况,只能看到运行数据,钻机被完全包裹在圆筒内。转速很快达到要求,杨文昊继续输入指令,钻头开始升温。升温的过程他们能在监控中看到,在钻机平台的下方有淡淡的光出现,然后越来越亮。不过这样的高温会造成圆筒的损坏,所以他必须让钻头从下方露出来。杨文昊再次输入指令,螺旋推进器开始运转,不过它只转了几圈,当钻头完全从圆筒中露出后,推进器便停止。现在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钻头的加热过程。地面上他们通过大屏幕也能看到,不过是30秒后的画面。
钻头温度升到了3千8百度,到达目标温度,平台支腿开始收缩,圆筒下降。钻头在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大量的尘土飞起,被甩出去。继续下降钻头接触到的地面有融化的液体流出,这些是融化的尘土和岩石被钻头挤了出来。最后圆筒坐地,钻头被埋进土里。杨文昊仔细查看了屏幕上钻机的数据,然后和地面确认。
“这些参数,是否正常?”杨文昊说到。
张干看了后说:“正常,可以继续!”
“收到!”杨文昊回到。
他输入指令,推进器启动,现在钻头在推进器的帮助下向着月球深处前进。
张干仔细看着传回的数据,他拿出一号钻机在地上实测时的数据进行对比。
“文昊,现在推进器的阻力比较小,可以把推进速度提高一点,就提到7米每分钟吧!”张干说。
“好的!收到!”杨文昊回到。
他把推进速度升到了每分钟7米,这个速度和之前的对比起来还不是很快,张干还是保留了一些,毕竟在地上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顾虑,目的就是测试钻机,让所有问题都出来。现在在月球上,不如在地上方便,而且这是正式的任务,也没有备用钻机,必须保守一点。最重要的是现在才刚开始,根据第一次在月球打洞时的情况来看,在钻头下到一百米左右就遇到了硬岩层,所以这次也可能会遇到,而对这台钻机来说到这个深度也就十几分钟的事。
张干在地上密切注意着钻机返回的数据。
帐篷内,所有人都盯着屏幕,等钻机达到硬岩层。十五分钟后,屏幕上的数据并没有什么变化,二十分钟后依然没有变化。
难道这里和上次的位置岩层成分不一样?张干有点疑惑,杨佳伟也一样。按照上次的情况应该到了啊?难道这里没有这种岩石?还是这种岩层的熔点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高,钻头的温度瞬间就将它融化了?三十分钟后钻机运行顺畅,返回的数据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张干稍微放松了一点,但依旧没有掉以轻心。帐篷里,大家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大屏幕上是系统模拟出来的钻机运行状态和位置。
一个小时后,深度达到四百米,远超过上次打孔的深度。所有的数据都是一样,张干靠在椅子上没有说话。
“张教授,你怎么想?”杨佳伟问道。
“现在只能继续观察看看!”张干回到。
杨佳伟没有继续说话,而是和他一起看着大屏幕,注视着那组数字的每次跳动。
又过了一个小时,数据稍微升了一点,但是还不到需要特别注意。钟时昌走到对话器前说到:“文昊你们留下两个人盯着,其他人先去忙各自的工作吧!”
“好!收到!”杨文昊回到。
和地面的通话结束后,杨文昊转身和大家说:“目前,钻机运行正常,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那个语言学家,咱们在这继续关注钻机运行情况!”
“好!”唐尼说到。
“那我去采集一些岩石样本回来。”伊万说到。
“我和你一起去吧!”古生物学家安东说。
“走吧!”伊万说。
两人来到置物架取下各自的宇航服,换下了舱内服。换好了进到了2号通道,从通道出来,月球的景象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伊万说:“说实话,到现在我都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也一样!”安东说。
“走吧,车在那,咱们坐车去!”
两人蹦躂着向着搬运车走去,一路跌跌撞撞。
“我们准备驾驶搬运车去附近采集岩石样本。”伊万对着无线电说到。
“好的!注意安全!”杨文昊说。
两人爬到搬运车上,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月球漫步。赵齐同样换上了舱外宇航服,他是个天文学家,观测星空是他的最大爱好,而在月球上没有了大气的干扰,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星空。换好宇航服,他搬出望远镜,准备到帐篷外面去。
“我也到外面看看!”赵齐说。
看他的装备,杨文昊也明白他想做什么。
“别走太远!”杨文昊说。
赵齐点点头,走进了1号通道,他关上内门,开始抽通道内的空气,气压降到零后,打开了外门,走出通道,走到钻机和帐篷中间的位置。他抬头看到了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星空,没有了大气层的干扰,星空异常清晰,以往肉眼看不到的星星,在这里都看的一清二楚。支好望远镜后,他把镜头对准了星空的一个角落,这是他很早以前就在观测的一个区域。
任务开始后,张干和杨佳伟基本上就在测控大厅里住下了,他直接在大厅的角落里铺上了毯子。按照钻机目前的速度完成任务需要40天,这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他们在月球上的生活并不需要太担心,所有的物资足够他们使用三个月。现在他最担心的还是月岩中那个硬岩层,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更像是还没有遇到。也有可能它的熔点不高,所以并没有察觉。
“张教授,你怎么看?”杨佳伟说。
“什么?”张干问道。
“就这个。”杨佳伟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接下来会遇到什么?谁都不知道!”张干说。
“按照现在的速度差不多要40天,你看着推进阻力不到70%,我们要不要把速度提上去?”杨佳伟说。
张干考虑了一下说到:“再看看,未知的还有很多,保守一点,不差这点时间,!”
杨佳伟点点头,转过身继续看着大屏幕。
两人坐在搬运车,在月表兜风,车子速度不快,半个小时也才离开帐篷不到五百米。
“我做梦都没想过,能有机会研究月球岩石和土壤,可是现在不仅可以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在月球上研究,这里不缺样本,而且我们会在这里呆很久,想想真是美妙极了!”伊万说到。
“是啊,从没想过能有这样的机会,不过现在我就在月球上,还是月球上兜风!”生物学家安东说。
“你相信有外星人吗?”伊万突然问道。
“我信,这么庞大的宇宙,如果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就太浪费了!不过我更相信其他生命系统可能和我们不太一样,这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他们的原因。”安东想了想说。
“我跟你不太一样,以前我更倾向于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当这个信号出现之后,我改变了想法!不过我不太确定!”伊万说。
“不太确定?不太确定什么?”安东问道。
“嗯!我不太确定,那个信号是否真的出现过,从人类有能力向太空发射信号开始,人类就在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找外星文明,一直没有收获。去年突然出现一个信号,而且这个信号来自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但是这个信号仅仅出现了一天,之后就不在出现!所以到现在,我都在怀疑我们是否真的收到过那个信号!”伊万说到。
“我也有这种想法,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收到过,那我们为什么又在这里?所以那个信号一定出现过,但是它为什么又消失了,这个不就是我们这次任务的目的吗?”安东说到。
“也是啊!好了就在这里吧!”
车子停了下来,这里离帐篷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他两从车上下来,拿着盒子铲子寻找合适的样本。其实在这里根本不用找,随便一铲子就可以。安东看了看四周,直接就在脚下铲起一堆土,倒进了盒子里。然后在刚才的位置上再铲起一堆倒进另一个盒子中,这样他在同一个地点取了五个样本,来自不同的深度。伊万在附近捡了几颗石头,放到了车上,两人满载而归。
赵齐坐一颗石头上,手上拿着平板,望远镜看到的一切都显示在平板上,他看着入神。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最清晰的星空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打扰,很安静,关闭无线电后,这里静的可怕。
帐篷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周围的环境,在监控中能看到赵齐坐在石头上发呆。不过两人的注意力还是在钻机上。
杨文昊拿起无线电说到:“各位,你们的氧气供应只能支持两个小时,所以时间差不多了!”
“收到,正在回来的路上!”伊万说到。
“收到!马上回来!”赵齐回到。不过他就在离帐篷不到十米的位置,所以他还有更多的时间,继续欣赏星空。
采集样本的两人,已经坐上搬坐车返回。伊万抬手看了看氧气的储量,还能支持半个小时,而他们回到帐篷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钟。月球上开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引力小,轮子的抓地力也小,加上穿着宇航服,更不好操作,好在操作车有记忆功能,可以自动按照原路返回,这让他两省了不少精力。
回到帐篷外时,赵齐也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看到他两回来,便过来帮忙把样本搬进通道。关上外门后,通道内开始加压,同时喷出一种具有消毒能力的气体,通道内的传感器能检测出任何有害的物质,如果消毒气体无法清除,系统就会报警。
加压完成后,通道内亮起了绿灯,指示可以打开内门。赵齐先进到帐篷里,放好望远镜后,他脱下宇航服,放进柜子,然后来到通道口,帮他们把样本搬到实验室。唐尼也过来帮忙,很快东西就搬完了。两人换下了宇航服,换上实验服。实验室是帐篷内唯一隔离的房间。他们进入后,便关上了实验室的门,开始做实验,这里有完整的实验器材。
wωw•тт kān•c ○
赵齐回到了位置上,他把刚才拍到的照片和视频传到了电脑上,并同时向地球也发送了副本。
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一转眼,第二个夜晚来临。
在离月球表面120公里的轨道上,轨道舱也开始了他的任务。不过它的任务相对月球上的就要简单多了,那就是给月球拍照。轨道舱外挂载有一台10亿像素的相机和500倍变焦的镜头,可以清晰看到他们在月球上的一举一动。轨道舱的任务从现在开始,它需要不停地绕月飞行,一圈下来,宇航员会先确认照片的质量,成像清晰就行,有不合格的地方就需要重新拍摄。随后轨道舱会变轨,移动5度,继续绕月飞行拍照,最重会得到一张月球表面完整的照片。这会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帐篷外已经是黑夜,温度从零上两百多度,降到了零下一百多度。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这昼夜温差相当的大,不过帐篷隔温效果很好,帐篷内温度一直维持在26度。几人聚在餐桌旁。
“钻到哪里了?”赵齐问道。
“五公里左右吧!”杨文昊说。
“那目标是多少?”伊万问道。
“350到380,估计是这样!”杨文昊回到。
“那就需要……35到40天!”伊万说到。
“差不多!不过这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听到需要这么久,你好像挺乐意的?!”杨文昊问道。
“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它!我不太想过早回去!”伊万说到。
“我也是!”赵齐说:“这里是观察星空的绝佳场所,能看到很多地球上看不到的,或者是看不清的!”
“那你们今天都发现些什么?”杨文昊说到。
“嗯!也没什么,取回的土壤里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石头中的氦3很少,可能是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的吧,看来要取地下深一点的样本看看。”伊万说到。
餐桌上气氛愉快,监控室里屏幕上钻机的阻力值在上升,很快超过了50,系统设定的警示值为80。数字一直在上升,离警戒线越来越近。
“教授!数字开始上升了!”杨佳伟对张干说。
“先看看,只要没有超过80,暂时先不要动作!”张干说到。
大厅里的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关注着大屏幕。数值一路上升,此时在帐篷内,大家还在餐厅里聊天。屏幕上,数字上到了80,81,帐篷内,闪起了红光,扬声器响起报警声。所有人连忙从餐厅里跑到监控室,看到屏幕上数值已经到了85。地上给他们的上限就是80,所以现在,杨文昊必须进行干预,到达90钻机就会自动停机。他坐到屏幕前,首先做的是降低钻机的推进速度,从7降到了6,阻力值,没有再上升,但是也没有下降。杨文昊把推进值又降了0.5,不过数值依旧没有变化。这是他决定先等等看,没过多久,数字降了,两分钟后降到了78,并停在了这个位置。就这样持续了几分钟,这个值下工作问题不大,但是这个推进速度,会让整个任务的进度减慢,原本35到40天,现在可能需要两个月左右。杨文昊觉得这样不行,要把进度找回来。他冷静了下后把手放到了电脑上,输入了钻头转速指令,将转速提升到了400,然后目光回到屏幕上,阻力开始下降,最终降到了56。他再次输入指令又提升了50的转速,阻力值降到了45。数值稳定下来后,杨文昊尝试着将推进速度提上去,先是升到6,阻力值有明显的上升,不过幅度不大,看到数值没有继续上升,他又往上加了0.5。阻力值随即上升到了62,这个值已经可以保持,但是杨文昊还是想让它回到之前的速度,他把推进速度恢复到了7,阻力值升到了78,79。这个值太危险,他必须想办法降下来,转速还可以上升50,但是最高也只能到500。而且就算加到500,也降不了多少,而且还必须要留点余地。而温度最高可以升到4500,不过在地上培训时也提醒过他,温度要谨慎提升,因为4500其实是一个零界值,是钻头材料的一个稳定点,这时的硬度和韧性,还有熔点是最佳状态,但是也是最容易蹦的节点。在这个温度下,除非能保持绝对的稳定,不让,任何一个性质变化,都会让钻头崩溃,甚至直接碎掉。所以温度是一个敏感的设置。不过现阶段,想要提高进度只能在温度上下手了。杨文昊先试着将温度提高了100度,又将转速提高到了460,阻力值开始下降,而且降的很快。
而在岩层中,旋转的钻头瞬间将岩石熔化,并将熔化的岩浆挤到边上,螺旋推进器,又将岩浆切开,顺着螺旋体被划成螺旋线,正反转的螺旋体把岩浆挤到壁上,并迅速冷却,在钻机的身后留下网状的螺纹。
最终阻力值停在了51,杨文昊不再对它进行任何操作,让它以现在这个状态运行。
“教授,过80!”杨佳伟说到。
“等等,算上延迟,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做出反应了,先看看他们如何操作的!”张干说到。
大屏幕上数值很快升到了85,6。杨佳伟回头看了看张干,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盯着屏幕。十几秒中,数值停了下来,张干把目光转到一旁的运行参数上,果然发生了变化,杨文昊的操作正显示在屏幕上。张干不露声色的看着,数值降下来又升上去,再降下来最终停在51。
“教授,停在了51!”杨佳伟说。
张干没有说话,他想看看接下来的操作,不过等了几分钟,都没有动静,参数也没有再变化,看来他们已经停在操作了!相对上面的几个人,张干对钻机的性能要了解的更透彻。在他看来,这不是这最佳的状态。他走到操作台前,拿起了话筒。杨佳伟按下了通话按钮。
“文昊,把温度升到4000!”张干说到。
“收到!”杨文昊回到。
很快屏幕上显示钻头温度升到了4000度,阻力值降到了34。这个值在张干看来或许更稳当一些。
“就保持这样吧!”张干说到。
“收到!”杨文昊回到。
这是他们在月球的第二个夜晚。
说完这话后,张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在查看着钻机运行到现在的数据,其实刚开始几分钟,钻机就出现了轻微的波动,在那个时候应该就已经进入硬岩层了。钻机没有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岩层还不够硬,而且熔点也不高,以至于钻机轻松便钻了过去。这台钻机和之前探测器的钻机完全不同。普通钻头在这个位置钻孔困难,从上次的结果来看,就是这样,不过这台热熔钻机和它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如果用以前的钻头到了现在这个深度估计根本就钻不动!所以说,这里的岩层硬度和密度都已经超出了原先的计划。按照现在的进度,越往下岩层的秘密会更高,那时对钻机将会是个考验。
他们解锁了吗?李韶华思考者,自从文件解密后,看到真相到现在。他从刚开始的震惊到现在的平静,现在他越来越相信它说的是真的。而他之前做的那些梦开始慢慢重新回到记忆里,梦里的内容和上视屏的内容,这一刻李韶华恍然大悟。不过他现在好奇的是,它没有再出现,也没有清除他的记忆,想反之前被清除的记忆都回来了。这就是它所说的时间吗?真的到了?那接下来又会怎样?
这几天李韶华没有出过房间,每天都坐在阳台上眺望远方。所以现在也都是?在他的内心里,开始嘲笑自己,或者说嘲笑人类!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
“你又在想什么?”一女子走到他身后。
他回头看着她:“没什么?”
女子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面前的玻璃倒映出两人的样子。尽管不是很清晰,她还是那样,和我刚遇见的时候一样。她抱着书走在校园里,和同学聊天谈笑。第一眼看到她,就深深的印在脑子里。后来我们相爱,结婚,回国,每一个瞬间都历历在目。李韶华抬起手,放在她的手上,还是那么柔软,细腻。我能真实的感受到她的存在,她在我身后呼吸,还有她的体温。她那么真实,那么美!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我爱她,她也爱我,这是不可能作假的,不可能像它说的那样,所以它说的不是真的!那它为什么要编造这么个不切实际的谎言。或许是它身后的那个人应该说是生物让它这么做的,这一刻他开始担心月球上的那批人,这个任务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
美丽的星空在夜里才能将它绚烂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在它的绚烂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现在的人类不得而知。就连我们身边这个小小的卫星,都琢磨不透它。月球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才出现多久。
在月球上和地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安静,没有任何声音,赵齐很喜欢来到帐篷外,然后关闭无线电,四周一片寂静,静的恐怖。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外面观测星空,并将这些照片传回地球。月球只是人类的第一个目标,而那浩瀚宇宙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黑暗中,一个发着蓝色光的圆弧出现在视野中,它在移动,圆弧越来越大。那蓝光有一种莫名的诱惑。能在这个角度欣赏到地球的美,也是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而能有这种机会的人,现在少之又少,不过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样的美景,任何人都能看到。夜里,坐在窗口的人不止赵齐一个。
当太阳再次从月球背面露出来时,阳光唤醒了所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