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干回到了码头上,远远就看到他们两人现在码头上,也看到了船身上那一道长长的凹痕。
“这是……?”张干说。
“船撞的,风浪太大,推着船不停地在撞击码头。”船长说。
张干走到边缘处,看到被撞碎的水泥,以及船上那一道长长的凹痕。可以想象昨天船身晃的有多厉害!这让他心里做后的一点期待也没有了!现在他只想看看舱内被毁成什么样了?他向着悬梯走去,每一步都是沉重的,他故意走的慢点,只是为了能晚点看到那个他并不想看到的结果。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心里,他想快点看看,但是有不敢看。
终于站在了货仓边上,上面的帆布还完好的盖着。已经完全废了吧!难道还有奇迹吗?万一呢?这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盒子打开前,猫即使活的也是死的。盒子打开后,就只有一种结果了。但是这个盒子终究要打开,而现在就是开盒子的时候了!
“打开吧!”张干说。
船长示意大副打开帆布,前面的棍子开始卷起帆布。张干的心跳加速,那万分之一的概率随着他的心跳一起呐喊着。帆布收起,当光线照进舱底的时候,张干睁大了眼睛,双眼发出了光,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舱里所有的车辆和设备都还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静静地呆着,除了散落一地的各种零件和工具,其他的看起来都还好。这让张干喜出望外,就连船长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张干突然大笑起来,随后船长也跟着笑了起来。笑过后,张干平复了心情对船长说:“咱们下去看看吧!”
“走!”两人趴下直梯,下到舱底。板车完好无损,这是因为板车本来重心就底,加上轮子多,摩擦力大,又有绳索加固,所以一点移位都没有,工程车走一点移动的痕迹,但是也完好,除了车上的工具和设备被摔在了地板上。中间的钻机就移位很明显了,而且是倾斜着靠在木架上,拉着它的绳索已经断了一根,固定支腿长螺栓也断了两根,现在它全靠木架和另一根绳索固定着,估计台风多吹一会儿,它就倒了!吊车的吊臂被摇出了固定架,转到了一边,全靠绳子拉着,不然早就撞到舱壁上了。总得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现在他们只能等着风再小点,将钻机归位,再加固一下,这样一来,就可以出发了!不过佳伟应该是不能跟我们一起上路了,就让他这里好好休养吧。
船员和工人陆续回到船上,张干安排大家清理,货仓里的物品,清理了四五个小时才清完,掉落的主要是一些工具,大多比较结实,耐用,也没有什么损坏。由于今天的风还是比较大,重新固定钻机的工作就要留到明天再进行。不过他们还是把已经断了的绳索更换。现在应该是张干最轻松的时候吧,这么大的风都没有影响到,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望着夕阳,这么美的景色,以往却从没有注意过。这一路上有无数美丽的风景,我错过了多少?
太阳下山后,张干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安耐不住心里的兴奋给杨佳伟打去电话。
“佳伟!感觉好点了吗?
“还行,我试着自己去了一趟厕所!就移动的时候稍微有点不适!”
“那就好,有问题及时找医生!”
“你……回到船上了?那边……什么情况?”
“嗯……这个……我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说?”
“直说吧!我有心里准备!”
“好吧!……我要抛下你自己上路了!”
“上路?去哪?”
“海南啊!”
“那不是……已经……还要去吗?”
电话里传来爽朗的笑声!
“我给你发张照片吧!你亲眼看看!”
张干给他发了照片,照片上是自己清理完毕的货仓,所以物品井然有序,都没有损坏!这让杨佳伟大吃一惊!
“这个?怎么会?”
“怎么样?有没有吓一跳?我刚看到的时候也不敢相信,当时打开货仓的时候,我已经做好必死的决心了,可是看到这……总之,我们运气还不错,明天把钻机重新固定一下,就可以出发了!”
出发!那太好了,稍微赶一赶,应该可以按原计划到达。可是,杨佳伟一下子失去笑容!可是这样一来我就不能一起上路了!
“所以我说我要自己上路了,你就留在医院好好养伤,不用担心,剩下的我来就行!”
“好吧!那就麻烦你了!”杨佳伟的语气,中有些许的失落。
“你也不用太在意,这只是运送,离发射还有一个多月,你好好养伤,到时候到现场看发射,还是没问题的!”
是啊!离发射还有一个多月,来的及!
“就这样吧!你好好休息,尽快养好身体,这样就可以快点回来!”
“我会的!”
挂了电话后,杨佳伟望着墙壁,他摸了摸胸口,有看了一眼脚。唉!一个人挺无聊的,早点休息吧,一觉起来,不是又过了一天吗?离回家又近一天了!反正现在除了睡就是吃,然后接着睡!
经过台风肆虐后,这一晚显的异常的平静,船只是轻微的摇晃,也没有砰砰的撞击声。今晚张干可以安心的睡一觉了!
清晨,海上的风在五级左右,大家都早早的起来,准备工作。太阳从海平面慢悠悠的升起,映红了天空和海面,这是新的一天,美好的一天。
码头调来了吊机帮助他们将钻机吊起来,工人们把之前断裂的螺栓清理了,换上新的螺栓,将钻机固定在地板上,然后绑上绳索,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加了四根,钻机比以前更稳。船长让人将压水舱里的水抽出来,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出发了!
在他拖船的帮助下,货轮缓缓驶出港口,驶出这个让他们失魂落魄的港口。军舰依旧在前面领路,每次看到他们总是会让人感觉心安,就觉得有他们在什么都不怕了!
张干站在船首,迎着风,看着船头划破海面,想着目的地前进,就这样一直下去吧,让整个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大家额度能安全的回来。
船长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四号台风与我们擦身而过!前往日本了!现在我们可以全速前进了!”
霞光中,两艘船一前一后,乘着风在海上肆意的航行着,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
五天了,李韶华一直在想皮特留给他的信息,是否他真的遗漏了什么?他后悔在美国的时候没有把那台电脑拿回来,里面肯定有他没有发现的东西,或许就是解开这些秘密的关键。宗元也在实验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可是都无法将它还原。他越来越沮丧,这是他一生中最无助的时刻,不是说这个文件有多么的高深,其实它很简单,可是就是越简单的东西越难,他缺的只是一个秘钥,一个藏着编码方式和排列顺序的秘钥,没有这个,这些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代码,就像是随机生成的一样,没有意义!
“有什么结果吗?”李韶华给宗元打开电话。
“一点进展都没有,我甚至解包了那个软件,想看看它的原理,原理很简单,可是一个不完整的代码,永远无法还原成原始文件。缺的那部分,如果没有,那毫无意义!”宗元说。
李韶华明白他的意思!
“就这样吧,这个先放一放吧,等我找到缺的部分再说吧!这几天麻烦你了!”李韶华说。
“暂时只能先这样,有需要随时联系!”宗元说。
“好!一定会!”李韶华说。
放下手机,李韶华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想象着那天他在调查局档案室里的情景,他努力回想着当他操作那台电脑时,屏幕上显示的所有信息。可是不管怎么想,都是模糊的,那时他一心只想找到程序,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东西,可是现在……,难道还要再去一趟吗?他想着自己踏上美国那一刻会发生的事,当他拿出护照的时候,签证官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然后叫来警察逮捕他,他会被关到审讯室里,然后就是各种电视在会出现的场面。他不怕被抓,但是一旦被抓,那他就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解开皮特给他留下的谜团了!那台电脑在他离开后,可能已经被销毁。要不要冒这个险,这个险值不值得冒?就问题而言这个险绝对值得去冒,关键是他只要踏上美国国土,就一定会被逮捕,这样一来他的家人又怎么办?虽然中美两国现在是合作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很难通过外交手段释放他。再三权衡后李韶华心里就此打住的想法占了上风,可是另一个声音却让他不要放弃!如果不去美国,但又想解开秘密,那就只能靠他自己,而且时间无限延长,可能遥遥无期。这条路目前已经走不通了,看来需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了,距离发射还有一个月,李韶华决定起身前往海南,去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顺便看看这台钻机,说来他好像还没有见过。明天就出发吧!
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原本已经沉寂下来的舆论,再次点燃,全世界的人们都关注着。不少记者已经到达港口,等待着货轮的到来。这也是钻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历经台风的摧残,一行人终于到达海南,他们在后半程加快了速度赶在预定的时间到达。军舰停在外海,没有跟进,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也感谢这一路的陪伴。货轮在拖船的帮助下,驶进港口,停靠在码头上。钟时昌,李韶华在码头上等候。张干站在甲板,看着码头上密集的人羣,他开始有点不知所措,虽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是当上百家媒体,近千人在码头上等着他,这让他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然他在知道在等的不是他,但是总要安慰一下自己吧。
船缓慢靠近码头,工人绑好缆绳,货轮慢慢放下舷梯。钟时昌一众人向着舷梯聚拢。张干和船长几人走下舷梯,他们和钟时昌,以及李韶华握手拥抱。
“这一路辛苦了!”钟时昌说。
“没事,应该的!还要谢谢你帮忙!”张干说。
“好久不见,张教授!”李韶华说到。
“李博士,又见面了!”张干说。
“佳伟呢?我记得你们一起出发的?”李韶华说。
“在上海遇到台风,他受伤,现在在医院修养!”张干说。
“这样啊!严重吗?”李韶华问道。
“不太严重,修养几天就可以出院了!”张干说到。
“那就好!”李韶华说。
几人走到媒体面前,接受媒体拍照,采访。几轮采访下来,张干已经吃不消了,他深刻的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在媒体面前说话。
终于到了最重要的时刻,码头吊已经到位,先吊出来的是吊车,和工程车,然后是板车和拖头。在码头上连接好后,等待主角登场。张干回到船上,亲自指挥起吊。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那几根缆绳上。记者把相机摄影机早早的对好焦,等着它出现那一刻。在确认无误后,张干示意司机起吊。缆绳缓缓升起,钻机从甲板上露出头来,这一刻,所有的相机,手机都在不停的拍摄着,电视台将这一刻向全世界直播,几十亿人在看着。
钻机给人的第一印象只是一个银白色的一个圆柱形金属罐子,很难看出这是一台钻机,但这也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把手中的镜头放大,想看清它的每一个细节,议论声此起彼伏。
钻机吊出货仓后,吊机移动到码头上,板车已经准备好,吊钩下落,工人们准备着固定钻机。在离板车还有二十厘米的时候,吊机减速,停下,工人将支腿对准板车上的孔位。对好后,吊机继续下放,到位后,工人在孔位上穿上螺栓固定,然后用绳索将钻机绑在板车上。现在开始就是旅程的最后一站。
在和现场媒体道别后,车队出发,张干,李韶华哥钟时昌同坐一辆车。车上张干向他们诉说着这一路的遭遇,尤其是台风那几天,杨佳伟如何受伤。李韶华和钟局听的入迷。
整个车队其实只有七辆车是张干他们的,后面跟着不少媒体的车,他们一路跟着,不想错过每一个瞬间。
网络上有关钻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经传开,有人看好,也有人保守看待,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身在美国的赵齐在电视上看到直播,不过他关心杨佳伟的伤势。休息时间他给杨佳伟打去电话,询问情况。
“佳伟?伤怎么样了?好点了吗?”赵齐问道。
“好多了!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杨佳伟说。
“好好休养!钻机的事,你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处理好的!”赵齐说。
“好的!我会照顾好自己!对了,你训练的如何?”杨佳伟问道。
“还可以,基本上没问题,现在每天只是做一些基础训练,就等发射了!”
“太好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你登月了!”杨佳伟说到。
“我也是,很期待!”赵齐说。
“那就这样!你好好休息吧!”赵齐说。
“行!再见!”
其实医生是希望杨佳伟再观察几天在出院,可是他已经等不及了!医生也拗不过他,同意在做一次检查,没有问题就让他出院。
在警车的护送下,车队很快到达了文昌,这里媒体的车辆被拦在大门外。在总装车间里,火箭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就等着钻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箭之一。不过他们没有急着将它装上火箭,而是将他卸在车间的角落里,在装上去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损坏。
板车驶离现场后,张干带人给钻机安装再接电源,并检查外观。钟时昌和李韶华都是外行,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张干检查的十分的仔细,每一个角落都不会放过。
另一部分人在准备测试的设备,他们从工程车上搬下来,在距离钻机二十米出摆放好桌子,把设备放在上面,连接好每一根线路。一根小腿粗的电缆连接在钻机的头上。张干检查完成后,来到电脑旁。之前都是杨佳伟在操作,现在只能他自己来完成。现场近百人在他身后看着,还有唯一一家媒体,正用摄影机记录着他的每一步操作。
张干深吸一口气,然后在键盘上按下几个按键,此时钻机内部系统正在进行自检,这一过程在外面是看不出来,所以在大家看来钻机没有任何动静。虽然张干知道过程就是这样,但是他也有点担心,毕竟在运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钻机是否出现故障,只能等待这次的自检结果。还有钟时昌也和他一样,心里没底。几分钟后,屏幕上开始跑码,很快停下来,显示出钻机的自检结果。
看到结果,张干松了一口气,这次的自检结果和以前的基本一致,有几项数据有波动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结果如何?”钟时昌问道。
“一切正常!”张干说到。
钟时昌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他看了看时间,对张干说:“你们一路上也辛苦了,今天就到这吧,已经替你们安排好了酒店,早点回去休息,剩下的明天再来!”
这一路上张干从没睡好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现在的他疲惫不堪。但是在没事确定钻机是否正常时,他不会给自己休息的时间。直到这一刻,系统自检结果出来,他知道自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这是李韶华第一次在夜晚的海边散步,现在正是夏季,夜晚在这的人很多,但是都是在沙滩上,没人会在夜里下水,太危险。海风吹着,这里没有夏天的闷热,很凉爽,光着脚在柔软的沙滩上走着,踩下去那一刻,沙子从指缝中冒出来,脚掌感受到每一粒沙,有些被挤出。抬起脚,在沙上留下脚印。他走过的这一路,留下很多脚印,不过有些已经被海水冲刷了。海水漫过脚背的时候,有一种清凉从脚下慢慢冲上来,直达头顶。走了一会,他找个位置坐下,看着远处平静的海面上,倒映着月亮,偶尔荡起的涟漪,将月亮切成几块,但不管分割多少,最终都会恢复原样。天上那个依旧高冷地看着人间,从不表漏任何情绪,没人看得懂它,它似乎也不需要别人看懂,也不在乎。看着看着,李韶华躺了下去,他第一次觉得沙滩上躺着比牀上舒服,不用抬头就能看到天空,今天的天气不错,没有云,夜空中有很多明亮的星星。那里是否也有一个人跟我一样躺在沙滩上看着天,也在想着哪颗星上有生命也在做同样的事。
“一个人在这看星星?”
他循声看去,是钟时昌正在向着他走来。
李韶华坐起身说:“是啊,出来走走!”
“在旁边看到这躺着个人,有点像你,走进一看,还真是你!”钟时昌说到。
“怎么?你也无聊出来走走?”李韶华说到。
“差不多!整计划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压力越来越来了!”钟时昌说。
“坐会儿,跟我一样,什么都不想想,就这样看着海,看着天,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重要了!”李韶华说。
钟时昌按他说的坐下,看着面前平静的海面,自己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跟这片海比起来,你觉得人那一点小心思还重要吗?”李韶华说。
钟时昌没有回答。
“你看看天上,那些星,跟整个宇宙比起来,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李韶华说。
“是啊!人类的渺小,在整个宇宙来说,微不足道,可以说什么都不是。”钟时昌说。
宇宙的浩瀚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人类的眼界决定了思维,眼界有多小,思维就有多狭隘。人类一直在试图冲出去,但是现在就像被封印了一样,虽然人类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科技进步很大,但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理论上的东西,永远留在纸上,人类想把他们变成现实,可是不得其法。人们在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总会代入各种各样的理论公式,各种定理。目前的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这些理论定理上进行的,似乎脱离了这些定理,就是错的,这是最重要的,人类不会跳出各种框框去思考,反而在已有的框框上又画出更多的框框。将人类完全的框起来。
但是最初的这些框框是谁给的?爱因斯坦,牛顿?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难道真的只是意外?
李韶华安静的思考着,如果人类一直被监视着,那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些框框其实正是监视者留下的!如果是这样,那这些监视者从很早以前就在暗中观察,但是如果很久以前就在监视,那为什么,那个时候没人发现大脑中隐藏的信号呢?哦!我忘了,信号会清除大脑中队它有威胁的信息。那些前辈科学家是否有发现这其中的蹊跷,就算有,应该也被清除,不然他们不会只留下这些定理框框,将人类全框在里面。
“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看起来被规划好的世界里?”李韶华说。
钟时昌不太明白他什么意思,疑惑地看着他。
李韶华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脑子在瞬间迷糊了,各种记忆不停得在大脑中闪现,就像电脑中了病毒不停地弹出窗口。各种画面充斥着他的脑子,他已经无法接受和解析,从再接传来的信息。
钟时昌看着他,觉得不太对劲,问他话也没有回答,只是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他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怎么?”
这一拍,李韶华回过神了,可是他已经完全忘了他刚才说的话。
“你说什么?”李韶华问道。
“应该是我问你吧,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钟时昌说。
“我刚才……?我刚才有说什么吗?可能是我在自言自语吧!”李韶华察觉出了有问题,今天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就在刚才他的大脑在飞快的运转,各种有用没用的信息全都被调了出来,所有的脑细胞都在飞速的运行,就像满载的CPU,要不是钟时昌拍了他一下,或许下一秒他就当机了。不敢想象,人脑当机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在外人看来又会是什么样?会是植物人吗?不过那一瞬间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它,那个藏在大脑中的信号,它沉静了这么久,又出来的,我是说了什么让他突然这么狂躁,不惜冒着让大脑当机的风险也要阻止我继续下去。可是不管他如何去回忆,就是想不起来。
而钟时昌也没有把这句话听进去,不过就算他听进去了,潜藏在大脑中的信号也会出来把它抹掉。
这个信号应该是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大脑中,只是没有只有特定条件下才会被激活,在处理完敏感信息后再次隐藏。
不过有一点是让李韶华一直没有相通的就是,他意识到自己的大脑中有一个信号在干扰他思考这个意识为什么没有被删除?李韶华已经知道了它的存在,可是却没有删除这个,而是一直放任着,这看起来有点像挑衅,我就是要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一心想除掉,却无能为力的样子。这会让它开心吗?这个信号有意识吗?还是它就是一个执行程序而已。不过事实就是李韶华知道它却又消灭不了它!这种无奈估计也没人懂吧!以前有人懂,现在应该没有了!
夜深了,两人回到了各自的落脚处休息。不过估计李韶华又会是一个不眠夜,因为那个让他差点当机的原因还没找到。那个或许就是他一直在找的答案,也是皮特想要告诉他的。这到底是句什么话,会让它有这么大的反应。他知道钟时昌是否听进去,可能没听懂,也可能完全没在意。要不问他一下,但是这样去问会不会……算了,,就算问到,也会被它屏蔽,已经见识过了,再来我就真的要当机了。
与李韶华想的不一样,钟时昌听进去了,而且记的很清楚,可是他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回问的那句话不是说他没听清楚而是希望李韶华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不过李韶华的反应让他有点不明所以,是在回避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又要说,如果不是,那他当时的反应是什么情况?他就像着魔一样双眼无神的盯着前方,无论钟时昌怎么唤他都没有反应,而最后拍他肩膀才回过神,而后他就不在提起,或许是真的忘了!可是这刚说过的话,前后也就十秒钟,就真的一点映像也没有了?不过回到点上,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看起来规划好的世界——
就是这句话,规划好的?是说人生已经规划好了吗?谁规划的?为什么规划?所有人都被规划好的吗?
同一句话,钟时昌没有出现类似李韶华的反应,难道他脑中没有信号,应该不是,只是他不知道前因。不过信号也不会没有动作。
回到房间没多久,钟时昌就感觉困意来袭,可能是太累了吧!很快就睡下了。
很早张干就来到了总装车间,还没有什么人,他开始准备钻机的测试前期准备,他把以前测试的资料输入电脑,用来和这次的测试进行比较。在他准备期间,大家都陆续来到了车间。
“老张。早!”
张干回头看到钟时昌向他走来。
“早!看你精神不错!”张干说到。
“是啊!昨晚睡的太舒服了,躺下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而且一点也没有以前那种犯糊的感觉,整个人很清爽,轻松。”钟时昌说。
“可能是海南这里的气候比较适合你吧!”张干说到。
“有可能!你在忙什么呢?”钟时昌说。
“我在输入以前的测试数据,用来做对比,等他们都来了就可以开始测试了。”张干看了看时间:“差不多都该来了,半个小时后进行吧!”张干说。
车间里人越来越多,都围在张干身旁,很多都只是来看热闹的,来看看这台世界上最先进的钻机,不过还有一支唯一被批准进来的媒体。李韶华也在最后来到车间。
张干带着人对钻机进行测试前的最后一次检查,这不能有半点疏忽。
终于令人激动的时刻要到了,张干回到座位上。这是他第一次自己操作,上手干也为自己打气。平静心情后,他在键盘上敲下几个按键,钻机开始自检,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分钟。这三分钟在其他人看来,会不会太长,还是说有问题,因为自检过程中钻机不会有任何反应,电脑也是,会让人有是不是故障了的错觉。
就在大家心里嘀咕的时候,屏幕上有了反应,一串代码在屏幕上滚动,几秒钟后,界面回到工作状态,显示准备就绪。
“自检结束,可以开始了!”张干说,他的操作台离钻机有三十米左右,好在车间够大,不就要到室外去测试了。
他再次在键盘上按下按钮,车间里的灯暗了下来,马上又恢复,所有人都被这场面惊讶到。钻头开始发出热量,在它的周围能看到扭曲的热浪,热浪的范围越来越大。钻头的颜色发生变化,渐渐发出耀眼光芒。它的温度升的很快,众人都感觉到了热量,强光也让他们不自觉的遮住双眼。还好在开始前就已经关闭了车间里的温度传感器,不然现在已经报警了。五分钟,温度就达到四千五百度,持续了十秒钟。之后张干关闭了钻机。
这一次的测试其实更像是一次展示,张干的表情也是一副自豪。他也收到了想要的反馈。围观人羣中发出持续的赞叹声。测试完温度,还要测试一下机械运行的情况,由于在室内,钻机只能进行小幅度的上下移动。张干先启动了钻头,待钻头转速上来后,他将螺旋推进器的速度调到百分之五,先是向上移动,大件看到钻机的尾部从圆筒中露出大概一米左右,然后向下运动,钻头从圆筒中露出,和地面的距离慢慢变小,在就要捱到的时候停下,最后又退了回去回到圆筒中。
看到这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钻机的工作方式和原理。
测试结果已经出来,张干把这次的数据和以前的做对比,所有参数都吻合,说明钻机可以上火箭了。
“结果出来了!测试很完美,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张干转身对身后的人说。
“今天是大开眼界了,这个想法很新奇也很大胆!”一名中年男子兴奋地说:“哦!我是总装车间总指挥,我姓姚。”
“姚工,接下来就辛苦和了!不过现在温度还很高,自然冷却需要三四个小时吧!”张干说。
“好的,我们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姚工对其他人说:“走吧,到我们了!”
一羣人跟着他走向了一旁看起来被遮盖起来的平台。
“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可以真正的休息了!”钟时昌说。
“我觉得在把它送上月球,并成功在打穿月球岩层前,我都不能放心。”张干说。
一旁的平台打开了,露出了已经是半成品的火箭,箭体部分已经组装完成,上半部分就在等着这台钻机。他们也在对火箭进行吊装前的检查。
张干,钟时昌和李韶华三人从车间里出来,沿着轨道走着。这是一条通往发射场的轨道。
“张教授,我很佩服你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很惊艳,很特别!”李韶华说。
“其实我这也是从别的地方得到的启发,所以真正说来这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看到后有了灵感。!”张干说到?
“可是将他应用到这个上面的是你,而且你还解决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温度。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熔点最高的物质也只有四千度,而这个钻机都到四千五百度了,而且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都没有变形,也没有融化!真的很厉害!你怎么做到的!”李韶华说。
“对啊!我也想知道!”钟时昌和道。
“其实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东西,钻头本质上还是金属,只是我们用了一种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将金属在原子结构上牢牢的粘在一起,在高温状态下,金属还是金属,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这种粘合剂能保证在高温下,金属依旧保持固态,,而且硬度强度不变,更不会变形!四千五百度是粘合剂能承受的温度!”张干说。
“那要是用这种粘合剂来制造汽车,那是不是就撞不坏了?”李韶华说。
“这我到没想过,不过可以试试!”张干说到。
“听你这么说,我也有个想法,用来制造防弹衣,应该要比现有的防弹衣强很多,连狙击也可以挡住吧!”钟时昌说。
“嗯!这个提议可以!李韶华说。
张干点点头:“这个任务完成后可以和兵器集团联系看看,试着做做看。”张干说。
三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发射场,面前这个发射架比以前见过的都要高大,塔架下方是一个巨大的水池。
“这里就是它升空的地方了!”钟时昌说。
“时间过的真快!还有一个月,就要上去了!”张干说。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它升上去,降落在月球上。”李韶华说。
“你们说,在月球上等着我们的会是什么?”李韶华说到。
这个答案没人回答,可能是他们不知道答案,也可能知道,但是这个答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这个问题马上就要有答案了!”说着钟时昌望向远处的总装车间,张干和李韶华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个就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