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人怜惜 国困家难何写诗
却说李玉瑕,两湖两广地区,南岭北麓,三国故郡,赵子龙下城的桂阳县,菸草名镇樟市镇,罗家塘村,贫苦家庭,李如火家,在家受排挤,二十四岁仍未婚娶,因同村李麻子有女李婉珍,是心中人,同族同村,有一次两人单独在村火中香上垄田里插秧,也是下雨,两人躲在同一红薯窖里探怀青蛮,有了红楼梦太虚幻境一幕,肌肤之亲是了,终是平凡夫妻,要出人道,你我一男一女必需须有人高出对方两级,或者比翼齐飞,都上尖端,方不枉巫山一场。后来李婉珍由此一次歪打正着,生出一女,李玉瑕名之李清瓶,族中名字李果绝。
两人未奏先斩,也是族里长老一阵轰动,最后来罗家塘村姐夫家走亲戚的青荷人劝慰,以为春秋左传中有同姓不婚之说,周氏此是绝对,因此春秋周郑失和,而名门之尊崔杼则唐时有种崔述,代有其人,故凡事不可做绝,以新时期美学风水,是万物有引力,家族牵扯不断,族中有外出打江山之人,那同姓之引力则可略断,一脉好人种流入他人田也是不好,故作主准于婚姻,生儿十个月李玉瑕则离家出走,时正一九一二年民国成立,北方袁世凯闹事,正是中国搅乱之局,你艺名李玉瑕,正是国难当头,平衡各方势力,寻伺一番自己田地之时机,不忘救国救民,李氏唐朝也是一番盛世,盛事慈恩,雨露均沾,不忘贞观政要的正气绵柔,孔氏《五经正义》的横断解事,注意太后补词,不绝人后,如今各朝代缘聚民国,李氏流长依此永注,青荷人以诸葛地理自任,专读那水经注,知中国纯是家乱,国家统一是大局,此中国三面环山一面向水之地理形势之国也,我送一联给你实证地理:
中央在要万理藏机山河横断需要孔
地方祈尊山中称王绵里藏针委法治
且说一九一二年中秋月夜,族里派人将李玉瑕送往广西李氏人才李宗仁家族,随从崭露头角的将帅之才,颇爱故乡广西深得家乡器重之才李宗仁氏学习军器,李玉瑕也是无心打战,只是爱好谋略,喜欢些军事上的无本买卖,经李宗仁教诲,读书应逐字逐句读明白再往下读,要读独抱遗经将一本大师之作抱读几年,李宗仁从书箱里拿出一本《孙子兵法集注》让李玉瑕读记,务必触目成诵,储在心灵的地理水库中,打战时浮现。李玉瑕心里惦记家中妻女,听青荷人讲学古文当写对联掂量自己斤两,他对叔兄李宗仁氏的深浅也想探问,则请李宗仁族氏兄长在自己的家书末尾写一副鼓励的对联同寄湖南老家桂阳县樟市镇罗家塘村,宗仁笑答远弟宏阔四方当在文化上做事,打战须地理走过,你困据桂阳小村,天下地理形势也是囿于一见,吾专门在军事演习所见过立体中国地图,山川地形也是胸中网络,困于保密,吾无权告之贵兄,只好你自己随吾走四方熟悉人生地理,做些儒家子贡之事,专于文才巧言上下功夫,于玉瑕四方仁义道德,吾门老子《道德经》是寻求宇宙间一个唯一的正理之理想,你多于此正反上下功夫,于江湖散人青荷人的儒家家园思想多下点滴工夫,以补吾李氏老子仁义实有不足之处,李氏以为人生环转是为必要,吾志大才疏,学有所短,勉写一自修联句与君共勉:
李氏门中一人挺拔独树一帜求汉唐
中华家园两行青松互抱互学思孔孟
且慢道桂阳县人李家李玉瑕在家族氏人广西李宗仁那里学习《孙子兵法集注》,附嘱他在军队中管钱粮,与各路将校接触,瞭解军队下层日常运作,权作奸细,也教其习四书五经,无奈族中有李氏老子《道德经》根血,不自觉一心往那谋略上的事上走,而汉唐那光明正大的风格则格格不入,李宗仁将军又教其习儒法之争之重文《盐铁论》,也教其习治国理政之《贞观政要》,专往正儒上搞,也是皇帝遗风,也现通过竞争李氏重登上政治元道地位,重兴中华汉唐遗风,实行好人政治,融入国际,维持我中华帝国局象的声势,清风无朗月,不知那青荷人搞什么鬼,据说是国际人的全球家园,因为他特别爱好古学和英语,总想语言事实上打通中西,以为“中西融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仁以为万万不妥,宜改为“中国为根,西方为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世界大同,民族共兴”,李玉瑕以为千妥万当,在军队计量粮食时,一人一天一斤粮一斤水,打战务必英勇,舍生忘死,也是在于痛快释放。
民国文人多写边塞诗,如鲁迅多写激愤之文,在上海沦陷后,也自知存中华之文,又暗中与从桂阳落难流落到上海的青荷人往来,青荷人是受家中私塾教育,古学精深,专在民间搞古学家教,流落江苏无锡,听闻钱氏一族,在武功之后也兴文治,也是古学精湛,专读《宋元学案》修身,万世千般修,修的无天无地无鬼神,俯天俯地俯子孙,只是文人相轻妒嫉修不好,一生羞于见人,只是着书写作,也是家族中有此一疾,青荷人有好方法,只另树一个第一名,自己也是文中第一,故互树旗帜,青荷人与钱氏文人是第一,钱氏暗说江南文人多染妒嫉之病,江南阴谋多有,长年不振,正需正大光明的汉唐局象,听青荷人自承,也是外婆家是刘氏,姐姐嫁与罗家塘李成立老师,秉持儒家宜家宜室家风,习书法春联,以并出并举为佳,以异哉风情三国演义为吉,以你好我好你好大家好为四方井,青荷人建议江南以鲁迅周氏、杭州钱氏、江南流裔青荷人、共产党人茅盾为文四方井,共诉外国患难中华文存之梦,故李玉瑕以李宗仁为依托在上海租界开设中华武林兴起之“倚箭楼”,故第一层是“春秋贤人厅”,第二层是“江湖爱国厅”,第三层是“中华存文厅”。鲁迅题写“江湖爱国厅”联曰:
江南风景旧曾谙城郭无据因武侠义士多重来
四方英雄新视点东部有种拜天地姻缘添华锦
茅盾题写“中华存文厅”联曰:
马列主义最公正西学归来儒学洗浸我觅党魂
中华古学叫久远革命胜利三民再思儿寻孔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