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青想着, 这辈子自己日子比上辈子好太多,指甲缝里随便漏点都够大舅哥家一家子吃喝一辈子了,也不计较上辈子那些事, 主要是不想让老婆不高兴, 说白了就是讨老婆欢心。
张林青呢, 是个谨慎的性子, 看到了也没火急火燎的上前, 而是在周围观察了一番,这才上前去打听了,知道, 原来这汉子卖的都是老婆的陪嫁,自己生二胎罚款, 家里钱不够, 再不凑钱, 村里都要来扒房子了,房子扒了, 一家人住哪儿,只能找亲朋好友借了,东挪西借的,还差点,这不出来碰碰运气了。
张林青对着桌椅东敲敲, 西摸摸, 确实不错, 便掏钱买了下来, 先付了定睛, 并让那个汉子用板车给送了过来。说话间,那个汉子也到了, 几个人把桌子搬下来,张林青把尾款付了。
张林青跟方建国嘱咐:“桌子虽然保护的不错,也用了几年了,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咱买回来是为了明天结婚用的,最好还是到村里借点红漆回来,趁着时间还早,咱俩赶紧把它用刷油漆刷出来晾晾。
方建国一听觉得对呀,妹夫比自己周到。他在大队当会计,村里经常写标语,红漆是有的不用特意去借了,自己去村部拿就是了。
油漆拿回来,张林青没让方美琴动手,虽然是分分钟的事,但怎么也得让大舅哥出大力啊,张林青把桌子刷了一遍,椅子全都留给舅哥刷,刷完放院子里晾干。
方美琴看他们手上的活干完了,自己也把家里收拾干净了,谢绝了堂嫂让去她家吃饭,她看时间差不多了,自己去小屋做午饭。
中午吃饭时候,张林青跟方建国谈起,对民办教师的看法。
方建国有点迟疑道:“我其实一直很羡慕当老师的,高中刚毕业那会我也想去镇初中当代课老师的。试着去毛遂自荐,人家都说不缺人。明明缺老师的,这些人都睁眼说瞎话,”
“别说初中了,小学人家都不要我,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要走门路送礼的,我哪里来的钱和认识的人呢,我一个同学还是初中毕业呢,就是因为家里有关系,初中毕业直接留校当语文老师,你说这叫什么事啊,人比人气死人。当老师虽然工资不高,日子过得清苦,但至少受人尊敬。”
方美琴在张林青一开口就知道,他什么意思了;夫妻虽说才几年,早已养成默契。她也觉得大哥当老师比在村上会计强多了,谁知道这个会计的工作能干多久,这可不是60~70年代,吃香。
她迟疑地问张林青:“你有门路?”
张林青:“有这想法,觉得大哥在村里当会计总不是那么回事,这工作没意思的,我想去试试;你还记得上次买咱们电子表的那个刘科长么?”
方美琴:“记得啊!怎么了?”
张林青:“上次我听了那么一耳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说家里有亲戚在教育局当领导!”
方美琴:“真的?可人家能帮咱们么?”
张林青:“他欠我一个人情呢,记得他来魔都找我帮忙么?我帮他弄了几块梅花表,为了感谢我,他让我回乡如果有事就去县里百货大楼找他,我们去试试,不成再想别的办法。”
“不过,咱丑话说前头,第一:此事要保密;第二:如果,我说如果啊,事情没办成,大哥也别怨我们夫妻。”张林青说
方建国:“真的能让我当老师?不会的,你们夫妇为我跑前跑后,没办成我还怨你们,我还是人么?”
张林青暗想着:这辈子是不会让你有这个机会怨恨了,上辈子还不是恨了好久,最后自己想通了,才过来道歉。
上辈子大舅哥90年代连会计的工作都没有了,和老婆两个人在家种地。
后来大舅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去镇上的小吃店,打工,不得不说,这个大舅妈人虽然有各种缺点,但是做饭的手艺确实不错。
张林青想着老师这个职业在老家一直都很吃香的,教书育人,教人子弟;一直备受世人尊敬。到了90年代后,明办老师国家统一安排考试,统一安排转正,以现在方建国高中学历再加上自己运作得当,把他弄到县里去当个初中老师,那是稳当当的。
方建国看着他们夫妇打哑谜似的,也有点急了,好在他为人非常有耐心,脾气好,倒也不急,只知道妹妹夫妇肯定不会坑自己的。
张林青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是想帮衬大舅哥,二是也是为自己,如果以后大舅哥真的当老师了,将来生活稳定,她老婆也就别再想像上辈子那样兴风作浪了。
张林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方建国;看到方建国喜疯了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愿意了。
但是好在还有理智,忙问张林青:“妹夫,你有什么门路?!”
方美琴也疑惑的看着老公,事情还没定下来,就这么告诉大哥,万一不成呢?
原来张林青是想起了,关于在县里招待所卖手边时候,见过的那些人,其中一个中年妇女应该就是刘科长所说的亲戚。
方美琴恍然大悟:“想起来了,那个中年妇女,话里话外的嫌弃只是电子表,她想给自己弄快进口表?还问咱们有没有门路的?”
张林青道:“对,就是她,她老公在县教育局好像还是个副局长什么的?”
“ 这样,我和大哥马上去镇里邮电局给李大哥和姐夫挂电话;让李大哥老婆手上肯定有外汇票,让他先垫钱帮我弄块劳力士表,李斌的老婆就在友谊商店做上班。让姐夫他们去友谊商店门口等着,让他们帮我带回来。”
方美琴:“好主意,快吃饭,大哥你赶紧去村里说一声,借个自行车去,青哥打电话时,你跟在后面好守着,别让人听见。”
方建国忙把筷子放下,就要出去,张林青拉着他道,别急,吃完饭再说。
两人吃过饭后,骑着车去支书家拿了钥匙,连忙去了镇上邮电局打电话去了。
张林青给李斌和姐夫各自挂完电话后,并跟姐夫约定2个小时候,再给他电话,等答覆。
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张林青很是怀念后世的手机,真是方便,哪像现在啊,看大舅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邮电局里急的团团转,转的张林青眼睛都快花了,一把拉着大舅哥,让他坐下。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张林青给姐夫挂电话,姐夫也在那头守着,忙告诉张林青,东西拿到了,李斌老婆帮了很大的忙,说还是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
因为邮电局人来人往的,张林青也不好多说,忙把电话给挂了,给方建国使眼色告诉他手表到手了。
就等他结完婚,新娘子回门后的第二天去看成不成了。这个时候电话费很贵,张林青挂了3个电话,邮局收了10块钱的电话费,方建国本想自己付的,被张林青给阻止了,大舅哥的钱还说省着用吧,这几天花钱如流水。
次日,方建国结婚;在村部借的拖拉机去迎亲,张林青也跟着去了。婚礼简单而不失热闹,方建国为人不甚出彩,但非常大方,所以在村里人缘却是非常好,村里和他关系好的基本都过来帮忙了。
方建国岳父家,条件不错,父母为人识大体,倒是他大姨子夫妇势利喜欢专营。
张林青想到他这个舅嫂为人和她姐姐有得一比,真不亏是两姐妹,倒是有些头疼。
不过好在她虽然势利,但也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对自己的老公方建国和孩子那倒是真心实意的。
晚上闹完洞房,张林青夫妇起身回家了,方建国送到院外;和张林青约好,后天早上直接去县城汽车站见面。
张林青夫妇到家很晚了,发现父母还没睡,堂屋貌似还有客人;定睛一看,是姐夫?
原来姐夫带着那块表,怕误了张林青的事;于是一到家都没来得及收拾,连忙跟人借了辆自行车连夜送过来。
张林青非常感谢姐夫,当晚想留他住一晚;陆姚松没同意,说手表送到了,明天准备全家+小姨子一起过来给二老送节礼。
张林青从屋里拿了个电筒给姐夫,让他路上照明,并嘱咐路上慢点骑车。
第二天方美琴和张林青两人留在家里招待客人,哪儿都没去,夫妇二人在供销社买了肉、鱼还有新鲜是蔬菜准备回家招待姐夫一家。
刚到家没一会儿姐夫一家还有月美都回来了,小姑子月美一回来,跟父母打招呼后,冲到小屋抱着二嫂不放,就像好久没见似的;跟个小尾巴跟在方美琴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