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都下午6点多了, 方美琴知道他去郊区打听工厂的事情了,觉得他实在太辛苦了,自己在这方面也帮不了他, 只能在吃食方面下工夫给他好好补补。
下午去供销社买了点牛肉、猪肉、菜还有面粉;就等他回来包点馄饨, 再卤牛肉当冷菜给他补补。
没想到这一等, 等到6点多了;月美都等睡着了(白天坐车太累了)方美琴让小姑子自己先煮点馄饨, 吃了好洗澡睡觉去;第二天还得上学呢。月美说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先吃, 说什么也得等二哥回来,一家人一起吃饭才香呢!
方美琴也知道小姑子的意思,这个小姑子来了自己家, 就被当女儿养着,月美也不骄纵, 总是那么乖巧懂事;也就没坚持, 姑嫂两人就这样边看书边等着。
这不大家都饿着肚子等着呢, 那边还是月美眼尖,叫了声二哥回来了, 说话间就看张林青满脸疲惫的从外面走了进来,方美琴让小姑子赶紧去煮馄钝了,自己则给张林青打水洗脸,又给他拿了褂子让他换上。然后去厨房切了盘牛肉,用辣椒、蒜、香油拌拌端了出来, 让他先吃着。
张林青看到老婆和小妹宁可不吃也得等自己, 很是感动;不过他还是佯装很生气的样子教训了小妹和老婆, 让她们下次别再等了。
对于老婆端出来的牛肉, 他没吃, 等着老婆和小妹把馄饨煮好,端出来, 一家人都坐在一起了,这才拿起筷子夹着吃,边吃边夸老婆手艺好!
张林青认为每天定时吃饭对胃好,很严肃地对小妹让她赶紧吃饭云云,说什么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千万不能饿着了。
月美听的直点头,但是自己打定主意了。下次,她还等二哥;二哥对她太好了,好到她都忘自己是有爹妈的人了。
自己在二哥这边住这么长时间了,妈妈从来不问自己过得好不好,放假回乡,只知道让自己给大哥家干活。还说自己现在读书就是在糟蹋钱。
爹爹以前还给二哥送点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呢,从上次跟二哥闹翻了,连自己都学费都不出了,更别提那生活费呢。自己身上的零花钱都是二哥每个星期给的,自己都没有乱花赞起来。
反正这辈子她只知道二哥和二嫂是真心对她好的,自己还小也不能报答二哥,只能乖乖听话,好好读书,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
张林青还在唠叨小妹,被方美琴打断了;“好了,吃饭吧,都快饿死了,还唠叨。”
月美连忙去帮二嫂端盘子去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饭去了。
吃完饭后,月美主动洗碗去了;她知道二哥和二嫂有话要说,自己在也不太方便。
张林青把今天跑的工厂情况都跟方美琴仔细说了下,方美琴怕记不住,把张林青说的都细细记了下来;免得过几天忙忘了;也省的下次去跑剩下了工厂时,做重复的工作。
接下来一周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张林青和老婆两人去把附近的几个个区的供销社、副食品店还有百货大楼都逛了遍,把每个自己想卖的货品价格都记下来;为什么不晚上去呢,很简单,没空。因为晚上都得上课,只能牺牲自己午休的时间了。
张林青本来想把店铺开着自己在淮海路的店铺里,可房子前几天刚有人租,人家正在装修,房租给的也挺多的。
刚租出就收回来,这也太不地道了,他做不出来。人不能为了两个钱而失去信誉;再一个也比较麻烦。
他跟方美琴商量时,她非常反对开那里,她觉得开在那里不方便,那是商业区。
张林青想想老婆说的也对,杂货铺子开那里不太搭,还是找个住宅区,居民聚集比较多的地方,比较方便居民,这样也不愁没生意。
想想自己虽然做批发,但是好多都是茶米油盐之类的,这店铺还是要开在人口比较密的住宅区附近生意才红火。
思来想去,把自己的几个商铺都好好的考虑了下,又实地去观察人流了,貌似只有虹口区的那两个店面比较适合了。
一是那两个铺子离家很近,铺子位置正好在虹口和杨浦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居民很多,虹口区有很多红房子,筒子楼,都在这一带。开在这里生意肯定很火。
以后自己下班或者是周末也可以来帮忙;二是这样以后大姐来了,路上来回也方便,估计从江湾到店面走路只要20分钟就到。
江湾的店铺自己也考虑过,不过一想到,那边小区刚盖好,房子虽然都全部卖出去了,住户们都刚拿到钥匙,目前入住率并不高;周围的人流也是很稀疏。根本也没跟虹口那边的密集比;以后人流多了,倒是可以考虑开分店;张林青思索着。
在江湾买的10个店面才租出去2个了,剩下的8个自己可以先做仓库,如果有人租的话,到时候把货放到自己的套房里;这样一来省了好多开支;当务之急倒是改买辆三轮车,或者自己做个板车,拉拉货什么的。
不过现在房子钥匙已经到手了,可以考虑先把房子做个简单装修了,最起码里面的门窗都要装起来了。
陆姚松已经开始打听装修材料价格了,最近自己忙也没顾得上他们。这个周末约他们来家里吃饭打打牙祭;顺便谈下装修的事情,房子装修材料一起买,才便宜。
上班的时候去说一声,周末倒是可以和姐夫、春奇他们一起去买材料。张林青突然想起来,上次去小区听说房子都卖光了,好多人家都要装修入住了。
这时候装修有钱的人家,都是铺实木地板的;没钱的就是把水泥地弄弄平而已;或者弄个地坪漆刷刷地。(后来地坪漆主要用于仓库之类的地方)
咦,自己怎么不组建一个临时装修队呢,这么好的机会,可以专门帮人家磨水磨石地面;差点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了,还好来得及。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大面积的普及瓷砖卖,也就少量的用在厨房;瓷砖生产厂家全国才那么一两家,技术也不成熟,价格好贵,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就算世面上有质量好的瓷砖,也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价格非常昂贵,一般的人家还真用不起。
不过自己可以抓住机会组建人专门在水泥地镶嵌60工分长1厘米宽的蓝色玻璃条做框架,然后再在玻璃条框架内再磨上白色的小石子;这样既美观,又便宜打扫;而且还又非常牢固、实用。随便几十年都不会有问题。
上辈子像自己老家还是90年后才流行的呢,流行了没2年的时间,94年的时候,自己就在老家镇上开了镇上的第一家瓷砖店了。
估计像魔都这样的大都市,瓷砖是有卖的,但是国内生产的话估计最晚得到85年才有卖了;不过那个时候的瓷砖都是红色的陶土烧制的,样式花色都不怎么好看,颜色也偏暗;质量也一般般。
到了2000年后,那个时候的瓷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各式各样让人挑的眼花缭乱。
说干就干,当即张林青就趁着有时间的时候,到处去大听磨水磨石的机器;人他也打算好了也不需要找别人了,就他们几个。
都有一把冲进,谁会嫌钱烫手啊!都趁着年轻的时候,拼一拼;春奇学过一段时间的瓦工,广奇呢非常聪明什么都会,不用专门学看看都会的,再加上姐夫自己几个人利用晚上的时间给人开夜工就行。
不过在做之前,自己要先把自己几个人的屋子地面磨好,这样起到一个宣传作用;磨那个东西很快的;只要有机器有原材料有电,像大点的房子估计半天就行,那种两居室最多2小时就能搞定。
这段时间张林青恨不得一个人能劈成两半用,忙的那叫一个浑天黑暗啊,好在他不像前世那样,什么都不放心别人弄得,都是亲力亲为。
下班在食堂吃饭时,和姐夫他们约好吃过晚饭去自己家商量事情。到家后一行人坐在餐桌边,张林青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那4个人想都没想,立马答应了。
这也算是一拍即合了;当即就商量着怎么划分任务了,张林青去找机器,春奇去找白石子、广奇和姐夫去买蓝色玻璃条。
张林青几个人磨石生意低调的进行着,方美琴心疼他们几个天天开夜工,每天忙到晚上10点,想来辛苦不容易,就每天起大早都去供销社或者副食品店排队买肉、骨头还有鱼,骨头用来炖汤,鱼用来熬粥给他们喝;肉做红烧。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做骨头汤麪,当宵夜~
连小月美,心疼自己二哥二嫂和姐夫;每天做完作业就主动承担家务,洗衣、拖地、打扫卫生,什么都抢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