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件事之后, 张林青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年要不是女儿唬住他们这件事还不知道怎么收场,破财是免不了的。
上辈子张林青脾气可是很差的, 没有耐性;除了这件事外, 他很少有求人的时候, 后来的日子也顺风顺水, 倒也能安逸自如。
这辈子可不同了, 想魔都站稳脚跟,做好生意想赚钱就得靠自己前期这段时间和同事、领导、邻居之间为人处世、与人为善、与人方便的。
李斌倒是挺赞张林青的运气的;处处有贵人帮忙;却忘了自己是张林青最大的贵人。
聊完张林青的事,他倒也提醒李斌江东发展的机遇, 如果家里有闲钱的话,到江东买几套房子放着以后收收租金也是不错的;李斌倒是一脸的赞同, 至于他会不会相信张林青的话, 会不会买就不知道了。
说到买房, 张林青突然想起自己应该到淮海路买上几个门面房;淮海路的门面贵不说,还不一定有机会买到。
跟李斌分开后, 张林青急匆匆的赶回家,他是个急性子,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不做心里就不得劲;
买房不就得掏钱么,还是先数数家里的钱再说,发现自己当初卖鞋挣的那近5千块钱已经只剩不到800块;张林青长天一叹钱真不够花啊, 周一张林青去了总部提交辞职申请, 总部总务处那些能坐办公室的都是人精;总经理对张林青的识时务, 很满意;假意挽留下, 也就同意了。挣钱是大计啊!
张林青离职很快就办下来后, 水厂速度很快的派人过来跟他洽谈;好在水厂的人也好说话,对于张林青提出的要求他们回覆要回去研究一下。
张林青向水厂提出要带着他的3个徒弟, 说是徒弟,但是人家早就出师几年了,活也做的漂亮,在一起圈子里做的,就那么些个人,水厂跟张林青打交道也是打了很多年了,自然也瞭解那三个为人。
他要求单位最好是能给他们办成正式工;因为他们三个都称得上是老管道工了,水厂当然是多多益善了,不需要本单位自己培养能多几个得力助手,何乐而不为呢,就算张林青不提,他们也希望自家单位多弄几个熟练工。
不过80年代初期,企业单位很少对外招人的,一般都是找临时工,正式工人都是分配来的,所以他们也确实需要开会研究。
为了张林青提出的这个要求,水厂厂务处开会研究,研究了3天,最后是水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排除万难,同意了张林青的要求。
话说张林青还是太天真了,他忘了他所处的年代了;不是21世纪,只要单位觉得你是个人才一般都会答应你的要求。
虽然魔都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到处缺人呢,水厂到也没不做二话,粮户籍转移什么的;水厂对张林青提出的要求统统答应。
但是后来水厂也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他们表示虽然答应了他的要求,相对应的张林青也要做出牺牲,那就是原本说是分给他的三室一厅没有了,变成了50平米的小房子,两室一厅。
张林青一开始听到以后挺高兴的,后来转念一下;他要价,对方还价;俗话说得好,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不就是生意人的做法么。
想通了,他摇摇头,不知道怎么说,得不偿失?也不见得?对姐夫还好,春奇也不怕,就怕广奇心大。这个世上真正能做到知恩图报的不多,当然了他倒不是图那点回报。
为姐夫,那也是为大姐牺牲点倒也无所谓,为春奇就当报了上辈子他为自己说真话,为自己辩解反驳老大两口子在村里败坏自己名声,他去辟谣。
为广奇?他决定不值得,上辈子也没见他对自己这个二叔怎么地,反倒是自己处处照顾他。
张林青不高兴,顺带出来了;方美琴也看出来了,及时开导他不希望他钻牛角尖。
被老婆一开解,他也想通了;人既然是他带出来的,自己也做到这一步,以后无论事情怎样发展,都不会有人说他一句不好,广奇本就是顺带。
他当初其实想带的人是建奇,可他在读书,自己总不能说别读书了,跟二叔去闯荡魔都吧。
既然是顺带的,也带了这么多年了,总归处出感情出来了,只要将来广奇别太出格就行。
张林青准备离职前和姐夫他们3个都谈了下,尊重他们3人意见。陆尧松他们3个也明白自己在建筑只是零时工,张林青一但离开的话,他们3个人在水电组究相当于失去了庇护,日子肯定不好过。
在建筑公司干了几年了,早该转正了;因为他们是乡下人,单位也一直压着他们,给着临时工的钱,干的活比正式工还多,不走就是傻子。
再说了跟着张林青离开;去水厂上班一去就是正式工,还能转户口,这么好的机会,傻子也知道怎么选择。
因为只是临时工,所以离职当天就办下来了;离职的时候,他们组好多人听到他们转到水厂很是羡慕嫉妒恨呐。
他们3人到水厂报道,立即被叫去谈话;当知道张林青为了他们3个人的工作和住房问题向单位提出要求后,连分到手的房子都还回去了;3个大男人眼圈都红了,这一刻谁也不能说他们的感情流露不是真的。
张林青到水厂工资就直接涨到158一个月了,每次出外勤或者出差都会有另外的补贴;水厂给他在虹口区分了一套三居室,变成了两室,倒也够住,不够就挤一挤,这已经比当下大多数魔都人都住的宽敞。
这边刚提出离职时,张林青和姐夫、春奇兄弟趁着晚上有时间,就忙着收拾东西,打包搬家。
方美琴在水厂分的房子里,打扫卫生;两个房子都在虹口区,也就隔了2个街道。
张林青他们借了3轮车,拉了5次就把东西都拉完了,收拾屋子后,直接搬到水厂分给他的房子里;在老房子里宴请了周围关系好的同事和邻居,算是吃了顿散夥饭后,反正还在魔都,以后相聚的日子多来去了,把建筑公司的房子还回去了。
连休息都没休息第二天就到水厂上班去了,不过这天他先带着方美琴一起去帮老婆抄水表的,教会方美琴怎么认水表,并带着她把她的片区都走了遍后,才放心的自己去上班了。
等真实上班后,他想单位提了一个节约抄表员工作的提议;提议每户自来水用户在每月1~5号那天用粉笔或者纸头把自家每月水表数字写在门上或则贴在门上;当然这也可以延续到电表等等。
厂部开会研究张林青提议,觉得可行,从下周开始实施;口头表扬了张林青一番,又在档案里给他记一功。
张林青的初衷只是为了减少老婆的工作量,倒也不在乎他们的表扬,有不是更漂亮么?
陆尧松3个到水厂上班后,成了水厂正式管道工;不过他们3个和张林青不在一个部门。
虽然他们提前知道自己变成正式工,但不知道户口粮油关系也转到魔都还每人分了1间单身宿舍;工资也都涨到55块钱一个月;各项福利待遇全都上去了。
3个人兴奋地直说晚上要到浦江边大吼几声才痛快呢,熬了几年了,终于翻身了,家里人都道他们在魔都吃公家粮。陆姚松还好,张月华本就体贴,每次寄钱回来,都来信让他少寄点,家里够花了,有吃有喝的,让他留在自己花,不要节约,要舍得吃喝养好身子骨。逢年过节回家从不问他要钱要东西。
春奇兄弟可没这么好运了,没成家,每月的工钱都得寄回去大半养弟妹,就这样父母都不满足,每年回乡爹妈都恨不得把他们身上掏空,从不问他们在魔都过的怎样,乡亲们问起,都是两兄弟吃香喝辣的。
从不想想他们在魔都开销有多大,兄弟二人为了省钱;每逢休息基本上都不出门,身上的衣服都是每次回乡在供销社买现成的或者是扯的粗布做的,土的要命,兄弟两也顾不上了,用爹妈的话说,讲什么时髦啊,那都是钱,没让你们穿补丁的就烧高香了。
可在建筑公司时,那些看不起他们的魔都人,都耻笑他们,有时候还骂他们是瘪三。
能有今天都非常感激张林青,知道如果没有张林青帮争取的,他们什么都没有。
尤其的陆尧松,自从上夜校开始认识了很多同学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更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都能来魔都读书、工作、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