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定君 着
第六回 留宿少林
傍晚时分,两人终于到了少室山脚下,顺着少室山的山路,杨宗豪吃力的背着德修向少林寺迈去。这时,远远的听见山上传来浑厚的鼓鸣声。德修道:“这是少林寺鼓楼的鼓声。”杨宗豪道:“少林寺就在上头吗?”德修道;“是的,上去不久就到山门了。”
到达山门前时,天已黑了下来。远远看见前边有一个大门的轮廓。德修指着道:“那就是山门了。”杨宗豪于是向山门走去。在迈上山门台阶时,突然旁边有人喝道:“站住,什么人?快快报上名来。”杨宗豪停了下来,急向声音来处望去,但见一名僧人手持一根木棍立在那儿,原来是一名夜晚巡逻的僧人。
德修答道:“释德修。”巡逻僧喜道:“原来是德修师叔。”德修道:“快开门让我进去,我有事要面见方丈师兄。” 巡逻僧道:“是。”说完跑上了台阶,拿起门环叩起门来,边叩边道:“德修师叔来了,快开门。德修师叔来了,快开门。”
不一会里边响起拉栓声,接着大门打开了。巡逻僧对守卫的僧人道:“德修师叔有事要面见方丈。”守门僧道:“那进来吧。”说完后突然看见杨宗豪,问道:“这位是。。。”德修道:“哦,我受伤走不了路,是他背我回来的。”
两僧听后,急问道:“伤得重不重?”德修道:“不算重,调养几天就好了。”说完又道:“快带我去见方丈师兄吧。”巡逻僧道:“是。” 又道:“小兄弟,请跟我走,方丈在方丈室里。”说完率先走了进去。杨宗豪背着德修跟着巡逻僧向前走去。
前边有一座大殿,当绕过这座大殿后,眼前一亮,只见前边一座大殿内灯火辉煌,诵经之声不绝于耳。杨宗豪心道:“看来前边就是方丈室了。”哪知巡逻僧并不进那殿去,而是绕过了这座大殿。接着巡逻僧又带着绕过一处楼阁,终于在一座小房前停了下来。
小房里灯火明亮,窗上映现着一位僧人的影子。巡逻僧来到小房门前道:“师父,德修师叔有事找您。”房里僧人道:“请他进来吧。”显然房里僧人就是方丈。巡逻僧道:“是。”于是推开门,对德修道:“师叔请进。”杨宗豪于是背着德修进了房子。
藉着明亮的灯光,杨宗豪看清了方丈的脸,但见方丈五十来岁,一脸祥和。方丈看见杨宗豪背着德修,问道:“这位年轻人是。。。”德修道:“我受了点伤,走不了路,是他背我回来的,嗯,他是塔沟村的人,是来寺里求艺的。”
方丈对杨宗豪道:“谢谢施主将我师弟送回寺中。”杨宗豪放下德修道:“方丈客气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方丈道:“施主旅途劳顿,就请先去歇息吧。”说完对巡逻僧道:“带这位施主去歇息。”巡逻僧应道:“是。”接着道:“施主请随我来。”说完引领着先走了。杨宗豪随后跟了出去。
杨宗豪随巡逻僧走到一排僧舍前,巡逻僧道:“施主请稍后,我去通报执客僧一声,他会给你安排住宿的。”杨宗豪道:“如此有劳师父了。”巡逻僧道:“施主客气了。”说完向其中一间亮着灯光的房子走去。
走到房门前,巡逻僧道:“师兄,有客来访,请你安排一下。”里边一年轻僧人打开门问道:“哪里来的客人呀?”想来说话之人就是执客僧了。执客僧是专门负责来客接待,处理寺际之间、僧俗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接触事务。
巡逻僧答道:“是附近塔沟村的人,是来我寺求艺的。” 执客僧嘟囔道:“又是来求艺的了,这些年来寺里接收的俗家弟子可真多。”巡逻僧小声道:“这人可有些不同,今天德修师叔受伤走不得路,是他背着德修师叔回寺的。” 执客僧肃然起敬道:“哦?这么说来是对我寺有恩了,他在哪?快请他来。”巡逻僧用手一指道:“在那儿呢。”
执客僧拿了盏灯笼,满脸笑容迎了上来,道:“施主请随我来。”说完引路去了。杨宗豪于是跟在执客僧后边。巡逻僧对执客僧道:“师兄,没事了我先走了” 执客僧道;“你忙你的去吧。”说完对杨宗豪道:“施主小心走好,夜黑可不好走路。”杨宗豪感谢道:“谢谢师父提醒。”
执客僧将杨宗豪带到其中一间客房,然后打开门,点了里边的油灯,道:“施主,你今晚就在这里安顿吧。”杨宗豪道:“谢谢师父招待。”执客僧道:“没什么,这是小僧应该做的,要说谢还得感谢施主将德修师叔送回少林寺呢。”杨宗豪道;“我要来少林寺求艺,也是顺路背德修禅师回来的,算不了什么。”
执客僧认真道:“对施主来说算不了什么,对我寺来说就算大事了,施主帮了我寺后堂僧的忙,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才好。”杨宗豪奇道:“后堂僧?师父指的是德修禅师吗?”执客僧道;“是的,德修师叔乃我寺后堂僧,是我寺四大班首之一。”
杨宗豪不解道:“四大班首?”执客僧道:“四大班首分别为首座僧,西堂僧,后堂僧和堂主僧。他们在方丈和尚的领导下构成寺院的首脑部。”杨宗豪叹道:“哦,原来德修是寺里的首脑人物呀。”执客僧道:“是的。”
杨宗豪问道:“那方丈呢?”执客僧道:“方丈就是住持,所有寺僧皆俯首听命于方丈,其他宾客之迎往,钱谷之出纳,以及公私分争皆取决于方丈。方丈一般由前一任住持提出,寺里僧人推举产生。现任方丈为德禅。”
杨宗豪道:“四大班首也是寺里僧人推荐产生吗?”那执客道:“不是的,四大班首由方丈直接任命产生。”杨宗豪问道:“那四大班首具体都管些什么呢?”僧执客一一阐述道:“首座僧是方丈的副手,负责为全寺僧徒和外来学者讲经说法。若方丈突然圆寂升天,通常由他来替代方丈之位。现任首座僧为德业。”
“西堂僧负责主持法坛,为僧徒举行受形仪式,如首座僧不在,则代替首座僧讲经说法,他是寺内第三把手。现任西堂僧为德觉。后堂僧就是德修师叔了,他负责掌管全寺一切规章制度,主持如开我寺颂戒集会,检查全寺僧人遵戒守规情况,并执行奖功罚过。堂主僧专司藏经阁的管理。负责寺内全部佛经和各种经典着作的收藏,添购和发放,借阅经卷图书。现任堂主僧为德虔。”
杨宗豪问道:“除了方丈和四大班首外,还有什么首脑人物吗?” 执客僧道:“除了以上五人,还有八大执事。”杨宗豪道:“八大执事是哪八个僧人?”执客僧一一列举道:“当家僧,库师僧,执客僧,寮院僧,点座僧,督监僧,僧值僧和维那僧。除了维那僧和僧值僧外,其他五个执事都归当家僧管。”
杨宗豪道:“当家僧管得这么多呀?”执客僧道:“是的,当家僧亦称监院,全寺的一切具体事务都归他管,地位跟四大班首差不多,是八大执事中地位最高的。”杨宗豪道:“当家僧地位这么高,他具体是管哪方面的?”执客僧道:“当家僧掌握寺院的财务大权,负责收支,存储全寺各方面的现金收入,统理全寺僧众的生产,生活,起居,茶点等。”
杨宗豪道:“那八大执事中当家僧下来的是哪个呢?”执客僧道:“是库师僧。”杨宗豪问道:“那库师僧又负责哪方面呢?”执客僧道:“库师僧协助当家僧料理全寺财务,负责全寺衣钵,法器,粮食,瓜果等食物的存储及仓库的管理。”
杨宗豪问道:“除了当家僧和库师僧,其他执事具体都负责些什么呢?”执客僧道:“就从小僧说起吧,小僧是执客僧,负责全寺僧众上殿过堂,来客接待,处理寺际之间,僧俗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接触事务。”杨宗豪点头道:“哦,原来师父是贵为八大执事之一的执客僧呀。”执客僧高兴道:“正是,”
执事僧接着道:“不瞒施主说,小僧还管着一个执事呢。”杨宗豪道:“哪个执事呀?”执客僧道:“寮院僧。”杨宗豪道:“哦?那寮院僧是负责什么的?”执客僧道:“寮院僧协助小僧安排客僧居士的接待住宿等,还负责全寺上下礼仪安排,节日仪程等。”
杨宗豪道:“嗯,还有其他四大执事呢?也归师父你管吗?”执客僧忙道;“其他四大执事小僧可管不得了。就像点座僧,跟小僧就差不多,也管着一个执事。”杨宗豪道:“哪个执事?”执客僧道:“督监僧。”
杨宗豪问道:“那点座僧与都监僧都负责些什么呢?”执客僧道:“点座僧负责僧人住宿安排,逢年过节,生活改善及寺院必要的交际宴请。督监僧则协助点座僧处理全寺僧人生活事务。”
杨宗豪念道:“当家僧,库师僧,执客僧,寮院僧,点座僧,督监僧,还有僧值僧和维那僧。嗯,刚才说维那僧和僧值僧不归当家僧管,那他们归谁管呢?”执客僧道;“僧值僧归后堂僧管。维那僧则归西堂僧管,”
杨宗豪道:“这么说僧值僧归德修禅师管了?”执客僧道:“是的。”杨宗豪问道:“那僧值僧是负责什么的?”执客僧道:“僧值僧协助后堂僧作全寺戒律监察,执行奖功罚过,相当于纪律检查官,”杨宗豪问道:“那维那僧呢?”执客僧道:“维那僧协助西堂僧负责督促全寺僧众参禅静坐,面壁默悟,领导全寺上下进行早晚佛事活动。”
杨宗豪接着又问道:“早晚佛事活动?早上和晚上都要进行佛事活动吗?”执客僧道:“是的,僧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以云板和钟声为号令。值班僧人卯时手执木板环寺一周,不时有节奏地敲响四声木板,示意大家赶快起牀。”
“不一会铜钟响起,僧人就会身披袈裟到殿内绕佛念经,这就是早课了”杨宗豪道:“那晚课呢,”执客僧道:“酉时的晚课与早课相似,只不过改撞钟为敲鼓而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暮鼓晨钟’了。”
杨宗豪点头道:“哦,原来如此,刚才我在山下听到几下鼓声,原来是上晚课了。”执客僧道:“是的。”杨宗豪问道:“那一般会在什么地方进行早晚课呢?”执客僧道:“一般都是在大雄宝殿进行。”杨宗豪道:“刚才进寺时看到有一间殿宇,里边灯火通明,想来是大雄宝殿了。”执客僧道:“正是。”
这时杨宗豪的肚子咕碌一声鸣叫起来。执客僧听到后,忙道:“施主还没吃晚饭吧?”杨宗豪笑了笑道:“是的。”执客僧道:“那小僧这就去叫寮院僧给施主送晚饭过来。”说完就要转身出门。杨宗豪忙叫住道:“师父。”执客僧转过身来道:“施主还有什么吩咐吗?”
杨宗豪笑了笑道:“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饭菜都有哪些?”执客僧道:“施主来少林寺做客,只得客随主便了。我寺的伙食一般是麪条,蒸馍,或是大米稀饭,菜有白菜,茄子,豆腐,豆芽,粉丝等。”
杨宗豪道:“那要是逢年过节时呢?”执客僧道:“遇到逢年过节或是交际宴请,则有炸油条,五香麪筋,或红烧蘑菇,青豆炖木耳等。”杨宗豪道:“那就有劳师父随便送些来就行了。”执客僧道:“施主千辛万苦送我们后堂僧回寺,我们理应好好款待施主才是。施主请稍候,小僧这就去叫人把饭菜送过来。”说完转身出了房门。
执客僧走后,杨宗豪放下行李,环视一下房间布置,但见房间布置简陋,只有一牀一桌一椅,牀上物品也很简单,只有一席一枕一被,桌上则设有一灯一壶一杯。直到这时,杨宗豪才能坐下来。此时不仅感觉到双腿酸麻难忍,而且觉得双脚疼痛难忍,脱下鞋子一看,不禁皱了皱眉头。
但见袜子上猩红点点,原来脚上的水泡破了,新皮继续与鞋子磨擦,竟磨破新皮出了血。杨宗豪脱下袜子要察看,突然脚上一阵灼伤般的疼,原来伤口已粘住了袜子,脱下袜子就等于剥开伤口,自然疼痛难当。杨宗豪心道:“吃完饭后理整理了。”
不一会,执客僧带着寮院僧送饭菜过来了,是一大碗素面条,里边放有青菜和木耳。执客僧道:“施主请慢用,寺里的饭菜不比俗家的饭菜,还请施主见谅。”杨宗豪道:“师父客气了。”说完端起大碗吃了起来。虽然是一碗素面,但此时已很饿,吃起来津津有味。
吃得几口后,执客僧道:“施主慢用,小僧去给施主弄一盆水来以作洗漱之用。”杨宗豪边吃边道:“有,有劳师父了。”过了一会,执客僧提着灯笼,寮院僧端着水盆过来了。此时杨宗豪刚吃完饭。执客僧道:“施主,寺里的饭菜还可口吧?”杨宗豪道:“谢谢师父款待,非常好吃。” 执客僧道;“这就好。”
执客僧说完又道:“嗯,这盆水是专门给施主洗漱的。”说着指了指水盆,盆里还放着一条毛巾。杨宗豪谢道:“师父照顾这么周到,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才好。”执客僧道:“这是小僧应该做的。”
执客僧说完又道:“若是没其他事,小僧先走了。”杨宗豪道:“师父慢走。”执客僧刚走出房门,突然记起一件事没交待,又转过身道:“哦,差点忘了,施主若是有事就找小僧,小僧就住在这排房子的最北端。”杨宗豪道:“谢谢师父。有事我会找师父的。”
执客僧寮院僧走后,杨宗豪将房门关了起来,然后脱下衣服洗脸擦身。之后,又忍痛脱下袜子。脱袜之时,犹如在脱脚皮,每剥开粘住伤口的袜子,都痛得泪水直流。好不容易脱下袜子之后,望着脚上伤痕累累,杨宗豪心道:“练功就算吃这等苦头,我也会坚持下去的。”
杨宗豪不敢洗脚,怕伤口遇水后会化脓,就这么脏着脚躺在牀上睡下了。躺在牀上不久,很快睡去了。因为白天走路太累,睡得死死的。正在熟睡之际,突然听得当的一声巨响。杨宗豪听得钟声,惊醒过来。
杨宗豪心道:“三更半夜响起钟声,不知发生什么急事了?”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听得远处脚步声悉悉索索,心道:“看来真的发生急事了,嗯,我既为少林寺的客人,少林寺有难焉能袖手旁观。”想后忙爬起牀来,穿了鞋子打开房门。
远远的,但见寺里僧人身披袈裟陆陆续续向一座大殿走去。杨宗豪看见了,猛然想起昨晚执客僧说过的事,不禁哑然失笑,心道:“我当是什么急事,原来是僧人上早课去了。刚才几声钟声就是催促僧人们上早课的信号。”
杨宗豪接着又想:“嗯,和尚也蛮难当的,天不亮就得起牀上早课了,跟勤劳的农民差不多。”想后杨宗豪又转回了房间,自语道:“你们上你们的课,我还睡我的觉。”念后又关门睡起觉来。也是因为昨天太累了,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正在迷迷糊糊之际,突然听得房外传来“嘿哈嘿哈”的打斗声,杨宗豪急忙睁开双眼,此时天已微亮,心下奇道:“不知外边发生了什么争执?嗯,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念后忙起身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然后穿上鞋下了牀。
当打开门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外边并没有发生什么争执,而是寺里僧人正在练武。武僧们或打拳,或使械,正在专心的练武。当看到僧人们练武,杨宗豪禁不住跃跃欲试。当模仿到踢腿的动作之时,突然感到脚部疼痛,原来昨天脚被磨破还没好,最后只能干看着了。
看了一会后,却看不明白僧人们在练什么拳法或械法,只能焦急的干看着。看着看着,突然记起执客僧昨晚说过有事可以找他,于是想道:“对了,何不找执客僧来帮忙讲解呢?”想后向房子的最北端那间走去。
远远的便看见执客僧正在房前打拳。杨宗豪见执客僧专心练武,不好打扰,便在一旁观看。执客僧练完拳后,停了下来。当看到杨宗豪后,忙道:“施主,你起来了?昨晚睡得还好吗?”杨宗豪道:“还好。”
杨宗豪说完后问道:“师父,你刚才练的是什么拳呀?”执客僧道:“哦,那是罗汉拳,是少林寺最基本的拳法了。”杨宗豪问道;“为什么说罗汉拳是少林寺最基本的拳法呢?”执客僧道:“因为罗汉拳是达摩祖师编创的,达摩祖师是少林寺创派祖师,所以罗汉拳就成为少林寺最基本的拳法了。”杨宗豪道:“哦,原来是这样呀。”
杨宗豪接着问道:“师父,刚才你练的最后那招叫什么名堂?”执客僧道:“那叫老僧扫尘。”说着比划了一下。杨宗豪道:“罗汉拳总共有几招?”执客僧道:“罗汉拳最初叫达摩十八手,如今则叫罗汉十八手,总共十八招。”
杨宗豪道:“师父,你都记得是什么招吗?”执客僧笑道:“当然记得,罗汉拳是少林寺入门功夫,寺里练武僧人都是从学罗汉拳开始的。”杨宗豪道:“那你能演练一遍给我看看吗?” 执客僧道:“当然可以,施主看清楚了。小僧这就开始了。”
执客僧道:“第一招,童子拜佛。”说完挺直身体,双手合十,接着念道:“第二招父子拱手”接着“罗汉插花,猿猴摘桃,仙人摘茄,罗汉扫雪,风扫残云,夜叉过河,白猴洗脸,老鼠钻洞,白鹤亮翅,鼠狼抓鸡,饿虎扑食,鹞子翻山,蜻蜓点水,金鸡抛食,蝴蝶双飞,老僧扫尘。”叫了下去。
执客僧练完最后一招老僧扫尘后停了下来,道:“施主,小僧的罗汉拳打得怎样?”杨宗豪呵呵傻笑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罗汉拳法,所以,所以也不知道打得怎样。”执客僧道:“施主这话倒也在理,我们出家人从不打诳语,若是小僧回答,也会是这般回答。”
执客僧说完又道:“嗯,看来施主与我佛有缘呀,”杨宗豪笑道:“哪里话呢,我与佛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我今生怕是修行不到那个境界了。”谁知执客僧却道:“施主这话就不对了,人与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说人就是佛,佛就是人。”杨宗豪不解道:“人就是佛,佛就是人?”
执客僧道:“是的,其实人人都有一颗佛心,只是世人贪恋功利,所以才会被蒙蔽,觉察不出来。我们禅宗讲的是顿悟,世人只要顿悟之后,都可以成佛。”杨宗豪笑道:“师父,你越说越听不懂了,”执客僧呵呵笑道:“那就不说了。”
杨宗豪道:“师父,你就说说拳法吧,嗯,除了罗汉拳,还有什么拳法呢?”执客僧道:“少林寺的拳法除了罗汉拳,还有小洪拳、大洪拳、梅花拳、莲花拳、黑虎拳、伏虎拳、通背拳、昭阳拳、连环拳、连三捶、十八滚、十八翻、七星拳、螳螂拳、”
执客僧说到这儿,杨宗豪插口道:“螳螂拳?是不是练起来时像螳螂一样?”执客僧道:“是的,螳螂拳是从螳螂虫的攻守招式中悟出来的拳法。”杨宗豪那还有其他从动物那儿悟出的拳法吗?”执客僧道:“除了螳螂拳,还有猴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等也是从动物的打斗中悟出来的拳法。”
杨宗豪自语道;“能从动物那儿悟出拳法的人可真了不起。” 执客僧赞成道:“是啊,这些都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就算达摩祖师编创的罗汉十八手,绝大多数招式也是从动物那儿悟出来的。”
杨宗豪道:“师父,你继续说吧,还有什么拳法。”执客僧道:“此外还有柔拳、炮拳、心意拳、长护心意门拳、太祖长拳、醉拳、大炮捶、小炮捶、提手炮、关铁门等七十多套拳法。”杨宗豪听后,惊讶道:“有七十多套多么多呀,”执客僧道:“是的这些拳法都是经过先辈们千锤百炼之后才留传下来的,是少林寺珍贵的遗产。”
杨宗豪又问道:“师父,那器械呢?”执客僧道:“器械主要有刀、枪、剑、棍、铲。”杨宗豪奇道:“铲?什么是铲?”执客僧道:“铲是出家人降妖伏魔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杨宗豪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说完又道:“那刀、枪、剑、棍、铲都有各自的练法吗?”
执客僧道:“都有的。”
执客僧接着道:“刀法有春秋刀、干坤刀、 龙虎刀、飞刀。枪法有梅花枪、对花枪、十三名枪、 十八名枪、 二十一名枪、 三十六名枪、杨家枪、罗义破门枪、六合枪。剑法有少林达摩剑、玄德双剑、二堂剑、 五堂剑、大虹剑、小虹剑、龙行剑、龙泉剑、飞龙剑、飞棱剑、七星剑、对刺剑、细女剑。
“棍法有开山棍、破阵棍、猿猴棍、五虎羣羊棍、疯魔棍、夜叉棍、眉齐棍、风火棍、六合棍、一路排棍、 罗王棍等。铲法有方便铲、月牙铲、回杀铲、智深铲等铲法。”杨宗豪道:“那还有其他器械吗?” 执客僧道:“有的,还有黑虎铜锤、方天戟、虎头双钩、一路草镰、九节缠鞭等六十余套器械套路。”
杨宗豪听了,伸了伸舌头,道:“这么多套呀,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学得完。”执客僧笑了笑道:“其实也不用学完,况且根本就不可能学得完。”杨宗豪奇道:“此话怎讲?”执客僧反问道:“施主可曾听说过‘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
杨宗豪猛然想起杨祖德曾说过这句话,于是道:“家父曾说过这句话,嗯,家父的意思是练成一种功夫有时比练成十套拳法还要厉害。”执客僧道:“是这样的,拳脚器械皆末节,身体力气才是本源。只要身体强壮了,使出的每一招都威力无穷,真的是以一抵十,甚至可以以一抵百。”杨宗豪听得直点头。
杨宗豪问道:“师父,气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真的可以掌击石碎、刀枪不入吗?”执客僧道:“掌击石碎吗?那也算不了什么。”说完左手拾起一块砖头,右手运气击向砖头。只听得卟的一声闷响,砖头已然碎成数小块。
杨宗豪见了,啊的一声惊呼,道:“这,这就是硬气功吗?”执客僧道:“是的,这是最容易练的硬气功,叫铁砂掌。”杨宗豪赞道:“真厉害,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过这么厉害的功夫。”执客僧冷哼一声,道:“铁砂掌只是少林寺七十二艺之一,七十二艺里边比铁砂掌厉害的还有不少呢。”
杨宗豪瞪大眼睛道:“有七十二艺那么多呀?”执客僧道:“是的,光是练手的软硬功夫就有三十六种,其余三十六种是练脚或手脚或身体的。”杨宗豪急问道:“七十二艺里边练轻功的大概有几种?” 执客僧道:“大概有十种吧。”杨宗豪又急问道:“都有哪十种呢?”
谁知执客僧却摇了摇头道:“这个就不清楚了,软功一般只有寺里高僧才知道。嗯,方丈和四大班首以及德字辈的高僧都知道的。”杨宗豪道:“那德修禅师肯定是知道的了?”执客僧道:“那当然了,德修师叔是四大班首之一,又是德字辈的高僧,怎么会不知道呢?而且德修师叔的轻功是寺里练得最好的。”
杨宗豪听后,心道:“既然德修禅师知道轻功,我何不向他请教呢?”想后道:“师父,我有点事要找德修禅师,劳烦你带我去见他一下。”执客僧迟疑了一下,道:“小僧身为执客僧,现今无暇分身,这样吧,我叫寮院僧带施主去见德修师叔如何?”杨宗豪道:“那样也好。” 执客僧于是叫来寮院僧,带着杨宗豪去见德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