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连连点头。
我把被子盖在他身上,站在屋里没走,想看看他什么表现。
这家伙一动不动,呼噜也不打了,被子也不蹬了,这一夜保证不会再冻感冒,安安静静睡一觉,多爽!
我故意走出声音,然后开门再关上,静静地站在屋里继续看他的表现。
不到两分钟,这家伙以为我出去了,磨动了一下身子,再晃动晃动脑袋,竖着耳朵听听声音,没有发觉有什么动静,然后拼命地往牀沿蹭,想翻滚到地上。我上前一步,照着他就是一拳,换了一个声音说:“找死!”
这家伙疼得在牀上直抽抽,再也不敢动弹了。
我拿起胶带纸索性把他的身子牢牢地固定在牀上,让他翻不了身,滚不下牀。
我继续站在门口静静地等了五分钟,这家伙彻底老实了,再也没敢有所动作。
我悄悄地走出来,把门虚掩上,整个楼层依然静悄悄的,没有惊动其他的人。
我下到三楼,走到东边第四间办公室,门上果然写着会计室三个大字。我推了推门,门锁着,我用刚才的办法,把名片插进去,试了半天也不管用。看来会计比那个家伙小心多了,走时把门给反锁上了。
我返身回到四楼,重新来到第二间房,推开虚掩着的门,屋里依然静悄悄的,这家伙果然睡得老实,我帮他掩好被子,意思是提醒他我们还在。然后我走到桌子旁,把那一卷没有用完的胶带纸拿着,见桌子上还有手电筒和螺丝刀,我一并拿着,关上屋门再次下到三楼,来到会计室门口,打算把胶带纸撕开,贴在离门不远的窗玻璃上。
我稍微一揭开胶带纸,胶带纸上的粘胶就会发出吱吱的撕裂的响声,虽然声音很小,但在这宁静的夜晚,依然还是很可怕。
我停下动作,想了一想,先揭开一点胶带纸的边,粘在玻璃上,然后轻轻地滚动胶带卷,胶带直接粘在玻璃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了。我按照这样的方法,把整快玻璃都粘满,然后左手拿着胶带卷,右手握着手电筒的上端,手电筒的屁股抵在玻璃上,使劲一推,玻璃发出噗的一声轻响,碎玻璃依然粘在胶带纸上,整块玻璃脱离了窗户,我小心地取下来,放在了一旁。
我伸手进去摸到窗户的插销,把窗户打开,窗户上没有安装防护栏,我爬上窗台,轻轻一跃翻了进去。
我打开手电筒,发现保险柜就在一张办公桌的旁边贴墙立着,我走到跟前,蹲下来,观察保险柜的构造。
这是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
行的老式保险柜,非常的笨重,即使平放在地上,三四个人都很难抬得起来。要想打开它的门,首先得用钥匙开第一道锁,然后再拧转上面带有刻度盘的密码锁,在三个密码刻度都对准的情况下,密码锁里面的三块轮片才能依次掉进凹槽里,然后转动把手,保险柜的门才能顺利打开。
貌似很坚固的保险柜,但它由于那个年代的工艺不足,设计太过简单,只要稍微瞭解它的工作原理,是不难打开它的,至少我有这个信心!
首先,它的第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锁芯结构非常的简单,是那种单面单排子弹槽的构造,哪怕用一根0.5毫米左右的细铁丝,弯成所需的形状,就能很容易把它捅开。
我来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开保险柜,什么工具也没带,只好满屋子临时找。这间办公室摆了不少的账单收据文件夹,甚至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都有,搞得跟火车上小推车里卖的天价垃圾食品一样的全,可惜就是没有适合我需要的工具。找了半天,只在桌子下面电脑的电源线上,发现了一截困扎电源线的线扎头是铁丝的。可惜太细,硬度不够,根本没法撑起锁孔里面的弹珠。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细铁丝,捅开这第一道锁呢?
我望着眼面前这个笨重的大铁疙瘩,我想要的一百万,和困扰我这么多天来的秘密,可能就藏在里面,但我却打不开它的门,急的我真想一头撞开,脑门上渗出好多汗水。
我不相信,就这么一个破保险柜,居然就能把我给难倒了!
我起身坐到办公桌旁的椅子里,冥思苦想了半天,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可以代替的好方法。
我重新蹲在保险柜前,打开手电筒,拿着那一截细细的线扎头,剥去外面的绝缘皮,只留下里面的细丝,把前端稍稍弯了一个直钩,探进锁孔贴着弹珠的位置,静下心来用心感应细丝的轻微跳动,来判断两个弹珠之间的间距,来回滑动了几次,我确认锁孔里面有四个弹珠,并且记下了它们之间的大概间距。
我从口袋里把那张捅开木门锁的名片拿出来,再把我自己的钥匙串也从皮带上取下来,打开摺叠小剪刀,按照我心中记下的弹珠间距和高度,把名片剪成一把钥匙的模样,然后把剪好的钥匙模型塞进锁孔,轻轻一别,名片却弯了。
因为这个保险柜年数太久,锁孔很涩,名片硬度不够,即使名片顶开了弹珠,却无法别动锁孔。看来,完全指望这张名片还是不行。
我又从钥匙串中挑出一把差不多大小的钥匙,插进
锁孔边沿,代替名片用力,锁孔动了动,还是不能完全旋开。
我试了几次,再用心去感觉,明白了是其中一组弹珠的位置没有找准,我把塞进去的名片模型取出来,再次确定了一下位置,重新用名片剪了一个钥匙模型,然后塞进锁孔,来回抽插了几下,让因伸进锁孔时稍受挤压变形的名片尖端,重新恢复硬度顶在了弹珠的位置,再拿我自己的钥匙插进锁孔边沿,轻轻一拧,锁孔跟着缓缓地转动,不一会儿就把锁给打开了。
第一道锁终于拧开了,可是,还有最关键的一步,不知道保险柜的密码,还是不能打开这扇厚重的门。
这是一个刻度盘式的机械密码锁,只有知道三位密码,分别拧动三层刻度盘上的数字,全部对上了之后,里面的三块轮片全掉进凹槽里,再扭动把手门才能顺利打开。在不知道三位数密码的情况下,总不能按照数学的排列组合方法,三个数三个数的逐一去尝试,这样等到了天亮也试不出来结果。
对付这样的密码锁,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我曾经就帮着一个朋友打开过。朋友自己开的公司里有一个保险箱,是他的一名采购员用的,采购员出差之时发生车祸死了,保险箱里还有一些重要的资料急需拿出来,赶巧我当时正在朋友的办公室,就帮他想办法打开了。
眼面前这个保险柜的密码锁,与我朋友的那个小保险箱的构造相似,我便按照以前采用过的方法,把耳朵紧紧地贴在保险柜的门上,慢慢地旋动最里层的密码刻度盘,仔细地去听有没有轮片忽然掉进凹槽里面的声音。
我试了多次,三个刻度盘我都一个一个的旋转,始终没有听到我想听到的声音。
真是奇怪了,难道我判断失误,是这个保险柜构造特殊不成?
不会的,绝对是一样的工作原理!
那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仔细一想明白了。可能是这个保险柜年数太久,就像第一道锁的锁孔,因为用的次数多了,变得非常的涩,即使用原配的钥匙插进去也不容易旋转一样,这个机械刻度盘式的密码锁,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原因就是长久使用,里面的轮片弹性不足,或者间距变大松动了,对准刻度时不是立即掉进凹槽里,而是“滑”下去的,声音太微弱,隔着厚厚的铁门,很难听到我想要听见的那声清脆的声音。
怎么办呢?
我又把螺丝刀抵在保险柜上,耳朵贴近螺丝刀的把柄,利用螺丝刀的传声去听,还是没有听到是在哪一个数字刻度的位置上,有轮片掉落的声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