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楼阁画桥东,渐觉花心动。兰麝香中看鸾凤,笑融融,半醒不醉相陪奉。佳宾兴浓,主人情重,合和〔小桃红〕。”
时光飞逝,转眼间将近一年,在这些日子里,李云梦游遍了江南之地,也结交了一些隐者雅士。而李云梦与嘉兴一位何景来往甚多,大家都彼此羡慕对方才学。于是两人一有空就在一起讨论诗文,而后再高谈古今,倒也是风流雅趣。一天,李云梦去访何景,当他来到何景府第时,只见正春风得意与一般人高谈阔论,这时有家人回报,李云梦求见,他连忙起身迎接,一路小跑赶来道:“李公子,你可算是来了,此次一件喜事也正好让你碰上了。来,快里面就坐。”李云梦见这位知已这付高兴的表情,知道他可能遇到什么喜事。他紧跟随其后而到。
一进厅堂,见满堂而坐着一羣人,看样子,都是举止不凡之辈,这时何景拉着李云梦的手来到众人面前,对着众人道:“各位同生,此番我来引见,这位就是人称”江南才子“李云梦,乌江人士。”众人一听连忙起身施礼,每个人都连忙道声“久仰,久仰。”然后各自又落座,李云梦一见,连忙还礼。待何景为李云梦一一介绍在座的各位,李云梦都向每位一一施礼。
虽然心中有点不十分的愿意,但碍于是何景,也只好作罢。何景命人找搬一张椅子让李云梦以佳宾落坐。此时只听见一人站起来道:“李兄,不才听闻李兄诗才高雅,为何前番科举却落第呢?小弟甚是不解。”此人名张俊,也是江南之地人中龙凤。李云梦一听,叹了一口气道:“张兄,客气啦!李某还佩什么诗才高雅两字呢?只是一些人瞎起闹罢,倒是张兄之名,李某早有耳闻。”
何景一见,两人这般客气,站起来道:“各位,今日难得相会一处,大家就尽情的畅谈,无需太多的拘束。”众人见主人发话,都一一应允。这时何景见众人都答应,于是接着道:“各位仁兄,近闻李府台阳春灯宵节日在杭州举行一场诗友大会,不知各位可否有兴趣参加这次大会的。”众人一听,顿时起了一阵哄然。而只有李云梦依旧坐在那里不发一语。何景定眼一看,知道自己这位兄弟心早已经无意于功名,而在座的人只有李云梦诗词最佳。他心底早已有数。
这时刚才那位又站起来道:“何兄,此事可否属实。”何景一听笑道:“绝对是事实,李府台这几日正发请帖给江南一带闻名的诗友发帖,而在座的各位,很快每个人都会有人送上门来。依我看,参加诗友大会,也未必不可。一来以诗会友,二来如果那一位想从中谋取一份功名,也是一个良机。”众人一听,都相互骚头接耳。而李云梦依然还是那样坐着。好象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的。
接着何景又拿出一本手抄本,展示在众人的面前,众人从上面看到一些人已经写上名字的人有杭州城里闻名的苏文龙,在宁波素有当世李白之称的丘小安等等。此时何景见众人都有在心里一阵骚动,于是又对众人道:“只要有谁愿意参加这次诗友大会,就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姓名。”话刚落地,就有几人上来大笔一挥,落下姓名,不多时,一个人紧跟而上,在座都签完了自己的姓名,而这时只有刚才那位姓张和李云梦却依然坐在那里不动声色。
何景一见连忙到张俊的面前道:“张兄,为何不签上姓名呢?”
张俊连忙回答道:“何兄,张某难言之处。”
何景的拱手道:“张兄在这里又何须客气呢?有什么难言之处,可否与我相告。”
这时张俊道:“咳!何兄有所不知,最近母亲身体不适,我做子女的又怎么能不顾及她呢?纵使此番是难得的一次机会,但比起照顾老母来说,也算得了什么呢?”
这时李云梦一听,不由地心中叫了一声好,可又一想自己,离开亲人已经很久,有时也会想起,而自己却感觉到无颜再见,咳!看来这位张兄倒是十足的孝子,真是难得呀!自己在这方面于他相比就要差远了。何景见张俊如此回答,也只好作罢,于是朝李云梦走来,问道:“李兄,为你又为何不在上面签下姓名呢?”
李云梦叹了一口气道:“何兄,你知道我已经无心于功名,所以也就不想再凑这个热闹了。还请何兄能够谅解。”何景一听,握住李云梦的双手道:“李兄,你又何苦如此呢?李兄就算不参加这次诗友大会,反正李兄也空闲着无事,就陪我去一次杭州如何?”李云梦见何景这般诚肯,而平时何景与自己交情甚可,也无心拒绝,于是应允了他。于是见李云梦答应了此事,于是何景忙叫下人备齐酒菜一一端了上来,大家又欢做一处。虽不见歌舞声响,满屋却都是金光闪耀,个个出口不俗。
不多时,宴散,众人离去。这时拉住张俊的手辞别道:“张兄,慢些走,我想与张兄再畅谈一番。”张俊看了看李云梦,然后点了点头。等众人都一一离去之后,李云梦对张俊道:“张兄,此番,小弟佩服张兄的孝心,真让人感动,李某却离家多时,不曾回家一趟。令家人担忧!”张俊一听连忙道:“李兄,无须客气,人在他乡,事不由人,李兄何必又放在心上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甚感觉到投缘,这时何景一见两人这般投缘,于是对两人道:“两位既然如此投缘,何不结为兄弟呢?”两人一听,正都中下怀,于是在何景的搓合下,点香三柱,义结金兰。张俊因念家里老母亲的身体,起身告辞,两人相送直到他不见了身影。
李云梦被何景留在府中,这何景当地也算是有脸人物,两人一番吟诗做对,日子倒也过的逍遥快乐。不知觉中,除夕之夜已来到。眼看新一年的元宵节日又到,李云梦的心感觉到自己好象在想些什么?但又一转念,不再想起。日子就在这样平淡中而过着。而到十三的那一天,赴约杭州的众人都来到何景家中聚集,然后大家庭就结队而行。乘着一艘帆船直往杭州而去,也同样载着李云梦那心中的梦启航。
由于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一路上谈笑风声,倒是有说不完的趣味。大约一日左右,众人来到了杭州,只见杭州这时的街道上一番热闹的景象,非嘉兴可比得了的。难怪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李云梦看罢,马上想起自己去年那般落破在杭州街头的情景,想到这些,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想来事物境迁,由不得人去留恋。昨是今非,何去何去,竟都在瞬刻间转逝。想起去年引导自己走出困境的渔夫,于是他想再次拜访那一位渔夫,于是一抱拳向众人道:“各位,我李云梦想去拜见一位事隔多日的老友,先辞别而行。”众人应允,何景告诉李云梦,众人在杭州西湖的涌金楼里相会。说完,李云梦就起身直奔渔夫那边而去。
杭州很多的事物在一年之间已经改变,而只有钱塘江的江水依旧还是那样拍打着沿岸,当李云梦来到岸边的时候,一股激动的情绪在他内心翻滚。他远远的就看见一位老渔夫正唱着高昂的曲调,李云梦一听,这不正是去年那位老渔翁吗?于是站在岸边连忙喊道:“前辈,快摇船过来,渡我过江。”这时只听见江中有人应道:“客官,稍等片刻,待我先多钓上一条大鱼。”李云梦听罢,知道这位渔夫绝非寻常人,只好站在岸边相等。过了一会儿,只见那渔夫恍悠悠地摇着船过来。李云梦见他把船儿靠岸,一个键步跳了上去。一拱手道:“老伯,还认识我李云梦吗?”
这时这位渔夫一见是李云梦,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很自然地哈哈大笑道:“原来是李相公,算起来正好一年光景不见了,李相公此番找老汉可有何事。”李云梦也哈哈地笑道:“老伯,我是专程来看望老伯你的,去年因老伯的一席话,使云梦初醒。今番云梦因友人之邈来杭州,云梦立刻就想起老伯来,所以过来看看老伯。”渔夫一听又是一番大笑,于是他连忙李云梦入内,两人就在船舱一席畅谈,倒忘了时日的流逝。眼看着落日西下,沉没江中时,这时李云梦方才想会何景等众人还在涌金楼里等着自己,于是只好起身向渔夫辞别,渔夫问起他到那里去,李云梦如实相告。渔夫听完,看着李云梦,然后转过头去,望着远方的山色,之后,他不再言一语。
李云梦见此,心想,可能自己的一些话语,触及渔夫的内心,想来这渔夫并非是等胁之辈!想到何景等人还在涌金楼等着自己,于是先于老渔夫告别一番,然后再来陪礼道歉,于他畅谈一宿。心中打定注意,他登上了岸,然后向老渔夫一拱手道:“老伯,待我与友人相会之后,再来与老伯一叙。”老渔夫点了点头。然后唱着那首渔歌,悠悠然地驾着船儿向钱塘江对岸划去。李云梦站在岸上只能叹了一口气,然后转过身往涌金楼而去。
众人等了半天,这时方见李云梦来临,于是有人埋怨几句,何景连忙替李云梦打了一个圆场。于是大家又欢坐一处共饮酒取乐,口唱诗词。不多时,酒过三旬,这时的李云梦看到此些光景,见一些人在平时是礼仪端专,没想到此番喝过一番酒之后,个个丑态面出,只见一人摇头晃脑唱着几句俚俗的词句,还有一人口中喊着美娇娘的小名。
更有令人感到可耻的,其中有一人竟上去抱着何景,口中念着:“宝贝,宝贝,亲亲。”弄得何景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叫人抬他下去安歇。李云梦见此,不由的一声叹息!他没有想到这些平时里受很多的尊重的风流雅士,原来竟是这般模样,于是他起身向何景告辞道:“何兄,我不想见到这般景象,今晚我要去一处。”何景素知李云梦的个性,也就不再相留。但他对李云梦道:“李兄,明早朝阳出时诗友大会在李府台府上开设,请李兄勿必要到,何景只能指望你了。”李云梦一听,点点头。但内心实在不想与这羣人再见面了,有辱自己。
当晚李云梦又到钱塘江上与老渔夫做了一番深夜的长谈,李云梦想知道老渔夫真正的身份,他相信,老渔翁并非只是一般的渔夫那般,可能他先前有过很多的怨曲,到此隐居。但几次老渔翁都用巧妙的回答,使李云梦无法再逼着他问,只好与他做了一番长夜畅谈。夜深,就小船上与老渔夫而睡。
次日,李云梦醒来时,见天已大亮,远远望去,只见杭州内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已经热闹非凡,李云梦问老渔翁,现在何时。渔翁告诉他,现在将近晌午了。李云梦一听,心想,此番可能要赶不上诗友大会了,又一转念,罢了,自己也并非有意。想必以何兄那般的胸襟也不会计较太多的。于是又作别渔夫,朝李府台府第走去。
李云梦告别渔夫,进城时他抄小道而行,他不知李府台府第往那走,正想找个人打听一下,这时见对面来一抬骄子。旁边有两个丫环站立,心想,此等人家肯定也是大户人家,肯定知道李府台的府第,于是忙向前问那骄夫道:“兄弟,可否知道李府第在何处。”没等骄夫回答,这时从后面一少年骑着一匹马过来拦住李云梦道:“喂!谁人叫你挡住去路的。还不快滚一边去。”李云梦见是一十五六岁的少年公子,外面斯文,怎么一开口就说起了粗话,一看穿足打扮就是是豪门子弟,知道平时没几个可以管得了他的,见他这般骄横,心中生有几分烦感!正当他想回几句的时候,这时听见从骄子传出一声娇声来:“少康,外面何事,因何要骂人呢?”
原来少年叫少康,少康一听连忙回答道:“姐姐,此人挡住我们的去路,还向我们打听什么去处,象是个外乡的落破子弟。因此我骂了他一顿!”这时只听骄子里的人慎道:“少康,母亲不是交待过我们吗?出去少惹是非,不行无礼,人家外乡人来此地,肯定是遇上什么困难,因才有求于我们,叫他过来,不知所问何事。”少康听罢无奈,只好招李云梦向前来。李云梦把骄子里人说的话一句句清清楚楚地听到耳中,心中也不免地夸道:“此女子真深明大意。”见少康招他前来,于是连忙向骄子里的施了一礼,然后再道:
“承蒙小姐不弃,小生只是有一事相问。”
“有何事但说无妨,能帮尽量帮忙。”
“不知李府台的府第在何处,如果知道还望指点小生。”
“原来是这样啊!你这次是不是要参加诗友大会的,你我正好同路,跟着我们走吧!”李云梦谢过,这时那位叫少康道:“姐姐,怎么能与这等人一起走呢?看他那付样子,又酸又穷。”这时骄子里的人又点怒意道:“少康,你怎么说如此势利的话语呢?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难道先生教你的都忘了不成。”好象这位少康很怕这位姐姐,一听此话,只好站在旁边不再言语。这样李云梦就跟着他们一起去了李府。
转了几个弯,骄夫把骄子停在一座高大的府第前面,上面用草书写着两个极大的字[李府].这时只见骄中之人出来之时,李云梦一看愣在了那里,见此女相貌出众,看似二八年华,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月之貌。那回眸一笑,更是让人醉人心痱!这时那少康见李云梦盯着自己的姐姐看时,连忙向前拍了拍李云梦的肩膀道:“你这双眼睛长在那里呢?怎么直勾勾着盯着我家姐姐看呢?”这时李云梦脸一红,才觉醒过来,连忙道:“没有,没有。”刚才那位下骄的女子见李云梦拿眼盯着自己,脸也不由的一红,然后再拿眼看李云梦,气度非凡,精神饱满,想必也是位才华出众的少年郎。她连迈着金莲脚步向府内走去,这时听见那护院的连忙哈腰道:
“小姐,夫人和老爷在内已经等待多时。”
“知道啦!”然后在丫环的牵扶下进了府内。
这时李云梦方知,原来这位就是李府千金。那不用说,刚才那位叫少康也是李府的少爷了。李云也紧跟其后,那护院一见跟李云梦跟少年在一起,于是放行进内。李云梦一进府内,只见里面喧哗一片,热闹非凡,知道众多文人雅士皆已来此。李府内很大,而此次摆了许多桌酒晏在画桥之东,而对面的阁楼里传来一声喜气的音乐。只见府内的各个地方都挂满了诗词歌赋的对联。见一羣文人正聚集在一处对每对诗词的评论。李云梦见此,连忙向四处转了转,没有与他们在一起讨论,众人也不知他为何人。于是也没有人上来于他打抬呼。这时李云梦在人羣中转了转,他想找到何景,可找了半天却不见人影,于是只好进内院来到一池塘旁边,坐在那里,一个人思量。不多时只听外边一阵喧哗!有人高声喊道:“小桃红来了,小桃红来了。”李云梦平时也略知这“小桃红”是当今的名忧!他倒没有理会,一个人还是坐在那里。过了一阵息,好象又平静了下来,可能是小桃红进了阁楼里去了。
李云梦正独自坐在这里呆了片刻,不多时,他感觉到,好象外院又是一阵骚动。只听见有人高声道:“各位,李贤多谢各位能够到场,这次诗友大会,大家以诗会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那么此番,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就尽情的唱和吧!”说完,一片欢呼声。这时李云梦听到对面的阁楼里换了曲调,好象这时的曲调听起来有点悲凉,不似先前那般欢快。当他听见唱声的时候,不由的一愣,这唱腔怎么象一个人,自己生平与女子没有接触过,而只是那晚在江面上听过这样的歌声,怎么这声音如此的相象呢?于是他好奇的站了起来,朝那楼阁那边,站在下面,抬头看,只见一歌女正抱着一把琵琶在吟唱,看她那神情和姿态,浑然是陶醉在其中,好象忘却了世间的所有一切。此刻她所唱正是韦庄的《怨王孙》:
“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璫,绣衣长。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李云梦听罢,不由也长叹一声。他想知道这歌女是不是那晚所见之女,于是迈开大步只朝外院而去,口中大声唱着当晚渔夫之词。
当时的人们正三五人一组的在讨论着诗文时,忽听到内院传出这般声音,而各位在听这些诗词,一些人不免地觉得此人太过于狂妄!但一些人听来,都不免在心中叫了一声“好”,好一个看破名利,不求虚名,不辩荣辱,只惊地在场的人一时鸦雀无声。
而这时众人只见从内院中走出一位二十年华的少年,人羣中这时出来一人连忙向前道:“李兄,原来,你早已经来此,我正愁你不来呢?刚才不问众人你曾来否。”于是又转身向一位官人模样的施礼道:“李大人,此人,正是不才先前为你提起的‘江南才子’李云梦。”只见这位李大人点了点头道:“哦!原来他就是李云梦,早些时日,我就听人说过。”于是连忙向李云梦走来道:“好词句,李兄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洒脱之气,真令人佩服。来快快这边请。”李云梦一见连忙道:“刚才在各位面前多有现丑之态,还望见谅!”而李贤却拉着李云梦的手道:“李兄弟又何须如此客气,你我同姓李,无须拘谨,来里边请。”李云梦跟着李贤而进。
而也正在同时,只听见阁楼里的琵琶声断了。原来刚才弹琵琶之人,正是小桃红,她这次也是被约而来,没想到,在这里她又听到那晚后生的洒脱之词,那几句她这一年来一直挂在心上。刚才突然听到,从心中猛然间的惊了一下,待她朝下而望时,只见一少年朱唇颜玉。举止非凡,从身形上看很象那晚站在船头的少年,但不知是谁,于是她竟忘了自己怕弹唱,这时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云梦的身上,也没有理会阁楼里发生的断音。于是小桃红站起身来凭窗而望,在朝阳的照射下,前边一弯优美如画的桥上,更添几番风趣,她直勾勾地看着李云梦与李贤而去,望着长天发呆!这时她忽听到后面有人笑道:“姐姐,为何这般。”只见一女正朝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