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情绪高涨,才能搞好工作。
我们要拒绝疲劳作战,尤其是对编辑和作者这样的特殊工种来说。
一个好员工,不是再苦再累,还要咬牙再干2小时,那样没有效率。
对企业来说,不是看你干的多辛苦,而是看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利润。
不是你辛苦就能有好结果的。
要把你自己当成一家企业来经营。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该娱乐的时候要娱乐,该工作的时候,那就拼命工作。
很多人感慨,我干了那么多年,怎么还是一事无成,是不是天资太差?
这没道理。
天才,有没有?
有。
多不多?
不多。
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天资能差到阿甘和爱因斯坦那么大么?
所以,多从方法上找找。
提高效率有很多种办法,我认为最基本的保障就是良好的身体状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脑容量的大小,绝对不是差距。
刚刚遇到一个作者求助写作问题,简单聊了一下他的创作思路。
我说,新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执着于设定。
其实设定不重要,重要的是情节。
你有一个新奇的设定,就好像一个包袱一样,需要用你的技巧去使读者层层深入,最终发现哦,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新人想到一个设定,会觉得非常好,非常妙,觉得热血沸腾。
其实设定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设定到底是什么?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那么,设定是什么?
人物设定,也即我们所谓的人设,有主角,有配角,有形形**的人。这些人是因为要发展情节才出现的。
那么情节呢?也同样是有设定的,比如设计一些小的桥段等等。
环境设定,是做的比较多的,网络文学的类型化,主要分的就是环境。
有很多的书,基本情节一致,人物一致,只是换了个背景,就成为一本新书。
比如从异界换到了都市里,打怪升级泡MM拿神器开作弊器玩敌人,从人物到情节都没变。
那么,设定能给人惊喜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经历了百世轮回的善人,还是一件惊天动地的法宝?
是你以为是,其实不是,你以为死了,却奇迹复生?
别纠缠于设定,那个虽然让你热血沸腾,但是在你大段的描写了设定之后,你会发现读者根本
不买账。
读者如果想看设定的话,搜一篇帖子都比你研究的深。
还是想想怎样讲故事吧。
同样是文字,为什么有的人就写的惊心动魄。同样是厨子,为什么有人做的饭就难以下咽。
是与不是,不是个问题。
会与不会,才是要研究的。
傲气和妥协。是这次的主题。
“不,我不改,我就这样写!我觉得我一定能红。”
经常听作者这样说,我很无奈,既然你是来谘询的,就不要这么自我,至少等我关了Q再说。
每个人都想顺着自己的心意,但是你得知道你并不是自己小说的主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本质上,你现在创作的东西,叫具有商业性的娱乐化通俗流行小说。
晓得了么?
站在五星级饭店门口卖煎饼,是一个创意,也许能逮着一两个怀旧或者猎奇的富豪,但是,这能保证你的生活么?
一两次的成功代表不了什么,守株还能待到兔子,偶尔蒙对一两次有什么奇怪的。
总是喜欢找理由,当然藉口都是外因,别人的错,是读者不识货,是编辑太轻率,没有认真的拜读200万字。
编辑是在工作,有上万本200字就能吸引到人的作品,干嘛要关注你3年,捧上不菲的稿费,等你写到200万字后再来叭叭地赞美你。
仅仅是工作而已。
如果你觉得自己受亏待了,请想一下这样一个情景:
你是一个业务员,现在要接待两个客户:
一个是人品很好,说话很顺,能给你带来100万的单子;
一个是挑三拣四,阴阳怪气,谁不定会让你倒贴钱的;
你会去接待哪一个?
自视甚高的结果,就是死的很惨。
刚才是让你理解编辑的位置和想法,解决的是某些人的幼稚问题。
第二个,讲讲怎样搞好卖相。
你写书是为了什么?
成名!
很好!
如果不想成名,就自己老老实实的写在日记本上就行了,干嘛还要发表!
赚钱!
很好!
赚谁的钱?
网站的?
网站有什么钱?钱是读者给你的,网站给你钱,是因为你能给网站带来读者。
如果你觉得曲高和寡,那么就不要谘询编辑,编辑的时间也很宝贵的,每一分钟都对应着公司付的工资。
别埋怨读者,那都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想想自己去饭店吃个饭,还对服务员呼来唤去的,读者说你
两句有什么不对的?
当然,这个读者指的是读者羣,大众化的读者羣。
我晓得有些作者过分听的单个读者的意见,最终扑的死去活来的事。如果这个读者能买断你的作品,你按照他的想法来做也是没错的。
今天就这样吧。编辑也偶尔是要发发牢骚的。
这次讲的,和巴菲特有关。
成功没有偶然的,尤其是一直的成功。
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掌门人,他几十年里,坚持只做价值投资,于是他成了。
我想,在这个浮躁和压力的世界里,这代表了他强大的抗压能力,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很好的业务能力。
人要成功,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不管是编辑,还是作者,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大都取得了成功。
首先讲一下抗压能力。
成名意味着烦恼,意味着更多的关注。不止一个大神曾经破口大骂,甚至声嘶力竭。
其实名人就是这样。
网络成名快,于是利益纷起。
作者PK作者,作者PK读者的情况屡见不鲜。
没什么大不了的,成名也就那样。谁能笑个三十年,谁才笑的最甜。
与其把心思放在和别人的争斗上,不如好好想想,怎样成为一个常青藤。
第二个,是极强的沟通能力。
巴菲特,每年都要发布对股东的一封信。
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电信和网通,而是人与人的沟通。
这种沟通是多方面的,也许是编辑,也许是读者,也许是作者,也许是其他的相关方。
不管怎样,不要表现你的傲慢或怯懦。
人与人之间,只有平视,才会有良好的沟通。
第三个,是成功的基础,要有很好的业务能力。
如果你是作者,你要能写出好书,如果你是编辑,你要能完成指标。
找藉口,最终会失败;找原因,改掉它才会成功。
业务的能力也包括你的信誉,你需要维护自己的名声。
名声是需要积累的,信誉是自己逐渐建立的。
一个没有良好信誉,没有好口碑的人,也许一时会散开缤纷的尾翼,最终难免成为落汤鸡。
靠宣传、炒作、关系等等,都不如靠自己的实力。
要想如虎添翼,先得是只老虎。要是个鸵鸟,空有翅膀,免不了屁股朝天一头扎在沙里。
也许,网文里也会有自己的巴菲特。
作者声明:本篇转载自17K文学网编辑血酬,向17K文学网编辑血酬表示敬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