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代宗抚慰功臣母,子仪为国忘私仇。
子仪在前线飞马向朝廷报捷,长安朝廷上上下下,军民百姓,得知子仪策反回纥,大败土蕃,都异常振奋,长安又恢复了繁荣和安宁。
代宗在得知怀恩确实已死,对怀恩还是很怀念,每每想到怀恩,就很伤感,既为怀恩,也为大唐,常常对左右大臣说:“怀恩是不会背判的,他是为左右所误,可惜了啊!”安禄山叛乱后,在平叛战争中,仆固怀恩立下大功,一家人中为国而死的有四十六人。就是后来代宗知道了怀恩不听皇命,发兵对大唐转战三年,代宗都一直对他容忍,多次下诏,诏书中从来都没有说过“怀恩谋反”几个字。
代宗常派人问候怀恩的母亲,对怀恩的母亲的照顾不亚于李光弼的母亲和家人,没多久怀恩的侄子仆固名臣带千余骑投降,代宗予以优待,授与大**职。大历四年,代宗收怀恩的小女儿为义女,册封为崇徽公主,下嫁回纥,自此,大唐和回纥重新和好,亲如一家。
这里先说说子仪策反回纥时张嘴开河的后话,回纥在回到西域后,派军队分二次送来战马一万匹和大唐互市交易,按子仪和回纥在前线的口头协议,大唐应在回纥马到长安时,立即收马贴现,由回纥自已在长安集市自由采购,回纥如图省事,大唐户部还要代为采购。
此时大唐已不比开元中期富庶,户部一时财政吃紧,户部官员吵到代宗那里,郭子仪上奏代宗,表示河是我开的,愿出一千匹马的市价,用朝廷多年来的赏赐顶出来。
郭子仪作为大唐的元帅,知道自己万事都可以做,甚至都准备为国战死,就是不能吃败仗,只要不吃败仗,只要大唐安宁,什么都值了,郭子仪准备过苦日子,准备把朝廷多次赏赐给自己的家底都压出去贴现成白银,把代宗赏给自己的那几块地都卖了,都用来兑还马价。
灵台西原这一仗,大唐以非常劣势的兵力,却最终大获全胜,郭子仪的奏章到了代宗手上,代宗是会算帐的,知道子仪当时是不顾一切为了求胜,为了确保策动回纥反戈一击,不得不先把河开了,不果断开条大河,显现不了诚意,代宗大力表彰了郭子仪,不收郭子仪的捐献,下令户部国库把脸打肿,咬牙顶了上去,国库一时几乎见了底!
郭子仪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上至代宗,下至大唐百姓,都非常敬重郭子仪,时大唐由皇帝正式下诏封的掌军元帅,除了皇太子雍王李适外,正式有大唐元帅衔的,李光弼已过世,仆固怀恩反判也已暴死,大将来瑱和李怀让也已离世,健在于世的又身经百战,具有崇高威望的元帅,就只有郭子仪了,郭子仪的威望如日中天。
可是,天下事,都不要太得意,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是所谓乐极生悲,郭子仪威望越是高,越是这样,有一个人就越是恨得背不过气来,这个人就是神策军的统领鱼朝恩,鱼朝恩和李辅国都是拥立代宗的功臣,在土蕃攻陷长安,代宗狂奔陕州时,郭子仪手下只有几十个兵,被陷在关中,无法救援,代宗发诏天下兵马勤王,天下统兵将领却没有行动,代宗狼狈之极,鱼朝恩率神策军及时西行迎驾有功,深得代宗宠信,在朝中的权威仅次于郭子仪。
郭子仪和大获全胜的**兵将还没有回到长安,代宗和满朝文武,军民百姓,都在做给郭子仪和**兵将庆功的准备,没想到却发生了意外的变故,弄得朝廷上上下下都很紧张。
鱼朝恩在九节度围相州时,郭子仪天生的大帅气度,鱼朝恩总盖不过,各节度使对他这个观军容宣慰使若即若离、不卑不亢的态度,令鱼朝恩相当恼火,这上不了台面的事还不好说,相州兵败,鱼朝恩作为协调人,同样蒙羞,为了自救,鱼朝恩把所有责任都往资历最高的郭子仪身上推。可这么多年来,整来整去,郭子仪在朝中的威望却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得到代宗的信任,还和代宗成了儿女亲家,鱼朝恩和郭子仪相比,哪一方面都差一大截,鱼统率的神策军,无论从人数,从作战经验还是野战能力,比郭子仪统率的军队都相差太远。
鱼朝恩怎么都压郭子仪不下去,太监的心思不同常人,总想争这口气,一天,鱼朝恩听风水先生讲风水,鱼朝恩问到郭子仪家为何那么兴旺,风水先生去郭子仪先人的坟墓走了一趟,回来说郭子仪家祖坟风水好,是祖坟在保佑郭子仪一家兴旺发达,鱼朝恩这个混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派几个心腹属下,乘月黑之夜,竟把郭子仪家的祖坟给刨了。
郭子仪在灵台取得对土蕃的大捷后,给代宗上了报捷表章,详细汇报战争的经过,在送走回纥后,班师回朝,在路上收到家人的报告,一时气得几乎混身发抖,那个恨啦,子仪几乎钢牙都咬啐。郭子仪想了一路,快近长安时,想通了,把郭曦叫来,再三嘱咐郭曦等不要乱来。
代宗和众文武大臣得知变故,一时相当紧张,都知道肯定是鱼朝恩干的,代宗问鱼朝恩,可鱼一口否定,打死都不承认,朝中惶惶,生怕郭子仪回来了闹事。郭子仪做事,一直是先公后私,回朝先拜见皇上,代宗接见了郭子仪,几位宰相陪同接见。
郭子仪:“臣郭子仪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子仪给代宗行礼。
代宗:“郭爱卿免礼!辛苦了!”代宗忙上前扶起。
代宗:“来呀!给朕的大臣上坐!”小黄门送来一把好椅子。
郭子仪:“谢陛下!”郭子仪在代宗落坐后准备坐下,元载和颜真卿等几位宰相走过来,一起向郭子仪拱手。
元载和颜真卿等几位宰相:“郭公辛苦了!”
郭子仪:“多谢诸位!诸位辛苦!”郭子仪拱手回礼,郭子仪和几位宰相坐下。
代宗:“郭爱卿神勇!以劣势兵力,灵台大破土蕃,有大功于社稷!朕要重赏爱卿!”代宗看着郭子仪,喜发内心。
郭子仪:“陛下!这次臣能大胜,全赖陛下洪福,赖大唐威信于天下,臣只是尽忠职守而已,不敢贪天之功!”郭子仪站起来拱手回话。
代宗:“郭爱卿不必过谦,你是忠臣良将的典范!朕肯定是要赏的!”
郭子仪:“陛下!臣不是过谦,臣屡屡问过臣的良心,常问自已,陛下还要怎样厚待臣,才算厚?臣已位极人臣,满门富贵,臣子郭暧还做了陛下的乘龙之婿,臣夫复何求?!陛下若真要赏臣,那就请听臣一句话逆耳之言,人生不满百,常有千岁忧,臣已年近七旬,臣敢请陛下重用贤人,将大唐治理得和太宗贞观年间一样太平强大,则国无忧,臣亦无忧矣!”说罢流下了眼泪,郭子仪此时流泪,既是为父亲的坟墓被刨伤心痛苦,同时也为目今大唐的虚弱担忧,心想,自己百年之后,也会不会象父亲一样坟墓被刨?
代宗:“爱卿是真忠臣,大唐确实还有隐忧,朕才德不及列祖,此事还需和各位爱卿一起共勉!”代宗也说得很诚恳。
颜真卿:“陛下!郭元帅怀忧大唐,确是一代忠诚良将!老臣以为欲使天下大治,既要重用贤人,也要惩办小人,比如最近发生的事,就在郭元帅在外为国尽忠之时,竟有莫名歹毒之小人,刨挖郭元帅祖坟,此事人神共愤,臣请陛下严旨查缉此人,为郭元帅报仇雪恨!否则,忠诚良将,不得安神!”颜真卿义正辞严,奏请代宗为郭子仪报仇。颜真卿品德非常高尚,尤其是爱保护同僚中的忠臣良将,丝毫不为郭子仪早先撤守河北介意,知道当时郭子仪李光弼等是为保大唐不得已而为之,这一条令郭子仪非常感动。
代宗:“郭爱卿,此事你可知晓?”
郭子仪:“回陛下!臣已知晓,这是报应啦!陛下!”郭子仪跪在地下,已是泣不成声。
代宗:“郭爱卿觉得是何人所为?朕一定为你做主!”代宗也很生气,准备不行的话就牺牲鱼朝恩。
郭子仪:“陛下!臣不想知道是何人所为,也不想追究此人,臣认为这是报应来到!多年来,臣统兵攻城野战,手下兵丁修筑工事,常有毁人祖坟之事,臣看在眼里却有没有办法,改道漳河围困相州时,此种事尤其多,现在报应来了,臣不怨任何人,也不想给朝廷添麻烦,臣将国事奏明陛下后,就回去重新安葬祖人,臣请陛下不必挂怀此事,颜公也不必在意此事,郭某多谢了!”这是明摆着不想挑起朝中的矛盾,不想使代宗为难,郭子仪路上就想明白了,大唐是有法典的,没有真凭实据,怎么要皇上惩办凶手,这些事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为了朝局,没别的办法,只能忍。
代宗和几位宰相都很感动,毕竟鱼朝恩也是掌军之人,两人之间公开翻脸的话,于朝局是大大的不利。郭子仪回去后,代宗把鱼朝恩召来,点醒鱼朝恩,不要再找郭子仪的麻烦,否则严惩。
鱼朝恩:“奴才叩见皇上!”鱼朝恩给代宗行礼,此时代宗可不比刚继位那段时间的稻草皇帝,自干掉李辅国,流放程元振之后,已是很有威望了!
代宗:“鱼公公!我只问你一句,那件事是不是你干的?!”代宗盯着鱼朝恩问道。
鱼朝恩:“不是,绝对不是!”鱼朝恩连忙失口否认,很紧张。
代宗:“朕还没问你哪件事,你就赶紧否认,你为什么那么紧张?!”代宗语气颇为不满,也有些嘲弄鱼朝恩。
鱼朝恩:“陛下是一国之君,问的肯定都是大事,目前只有一件事是大事,那就是郭子仪家祖坟被挖,老奴跟皇上这么多年,皇上想什么老奴还不知道! ”鱼朝恩也很机灵,圆了过去。
代宗:“不管是不是你干的,朕只交待你一句,朕认定大臣郭子仪是国家的大忠臣,以前的事就算了,以后你不许再对朕的大臣不利,否则朕决不轻饶!”代宗紧盯着鱼朝恩,说得很严肃认真。
鱼朝恩:“陛下!老奴也是陛下的忠臣啦!为何您就偏心郭子仪?!”鱼朝恩还在那里唱戏,似有满腹的委屈,也梗着脖子喊了出来。
代宗:“朕当然知道公公你是忠于朕的!不然朕怎么会把神策军交给你来统带!”鱼朝恩点头称是。
代宗:“自从马嵬坡事变后,你就服侍先皇,对先皇一直很忠心,这个朕是很清楚的,有些事,你也是出于为朝廷考虑才建议先皇的,虽然事情的结果并不好,但是先皇和朕从来就没有怀疑你对朝廷的忠诚。”代宗知道,相州观军和北邙观军,最终决策人都是肃宗,结局是都不愿意看到的,说这些话,代宗既是敲打鱼朝恩,又是公正评价,代宗看了看鱼朝恩,加强了语气说了句重话。
代宗:“但是你不要总是做出逼朕右手砍左手的事来!大唐如只有你鱼公公一人是忠臣,那就危险了,你认为朕说得对不对?!”
鱼朝恩:“陛下的话当然对,不过那件是真不是老奴干的!”鱼朝恩还是不倒架,仗着大唐朝重证人证据的法典,死不认账。
代宗:“好啦!朕就说这么多,朕也不是想追究这件事,人家大臣自已都不想追究,还请求朕也不要追究这件事,朕何苦再抓住这件事不放手!朕只是告戒你,与人为善,才有好报!”代宗这是劝告,是明令,也是警告。
鱼朝恩:“陛下,郭子仪不想追查此事了?!”鱼朝恩对郭子仪的态度感到奇怪。
代宗:“人家大臣自已说了,长年在外征战,手下士兵修城掘壕时,常有挖人祖坟的事,尤其是在相州挖掘改道漳河的时候,现在报应到他了,他不想追究任何人,你看看,人家大臣是一个多宽怀的人!”鱼朝恩听了也颇感吃惊,他当然知道围困相州的事,原先以为郭子仪会为此事死去活来,一定会不依不饶。
鱼朝恩:“他的肚量还真不小!”鱼朝恩着实有些吃惊,又没有折磨到他,也颇感无趣。
代宗:“这下知道了吧!朕叫他“大臣”是名副其实!你要和他搞好关系,记住,这对你有好处!”
鱼朝恩:“奴才遵旨!”鱼朝恩表面上是答应了,内心里真的答应没有不知道。
代宗:“这就对了!”代宗听了很高兴,君王当然不想右手砍左手,那是万不得以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