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攀龙凤颜大爷退婚,姬氏毒计一箭双雕
颜老太太是第一次见到大儿媳妇张煌恐惧的表情,心中也不免一乱,不过还是稳定了情绪,淡淡问道:“宁壁闯了什么祸?逼得你托儿带女的匆匆回京?”
大夫人收了眼泪,膝行到颜老太太跟前,道:“是大老爷,他——他打算把宁壁送到肃亲王府做侧妃。”
“什么?!”颜老太太一拍案几,怒道:“去年不是说宁壁的事情已经定下,是湖广布政司布政使王大人的嫡次子,明年就要嫁到武昌吗?你们怎么那么糊涂,好端端的亲家不要,偏要去趟肃亲王府的浑水!”
大燕国的行政区划为两京十三布政司。两京,即旧都南京,也称应天府;新都燕京,也称顺天府。十三布政司分别为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
湖广所辖湖北、湖南两地,布政司衙门在武昌府。
王大人是湖广布政司右布政使、从二品的朝廷大员,与颜家颜大爷从三品两淮盐运使的官位也堪称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大夫人委屈的直掉眼泪,哭诉道:“媳妇很中意这门亲事,那个嫡次子我亲眼见过,长的是一表人才,与宁壁家世容貌性情都是相配的。可是去年深秋的时候,大爷突然有了这个念头,说肃亲王是大皇子,才德兼备,又礼贤下士,朝中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宁壁现在嫁过去虽然是侧妃,但也是上皇族玉碟,有诰命在身的。他日肃亲王入住东宫,便是太子侧妃,再以后,后宫妃位唾手可得——。”
“好大的胆子!别说是去当侧妃,就是正妃也不行!”颜老太太目光冰冷,道:“他老子生前遗训,凡颜氏子孙在朝廷为官,要做到不偏不倚,做一个纯臣,莫要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卷入皇子立储纷争,否则会召来灭族祸患!如今大爷翅膀硬了,就要背叛祖训了吗?!”
大夫人连连磕头道:“是媳妇没用,未能劝阻大老爷。”
颜老太太何等聪明之人,大脑灵光一现,冷哼道:“这件事,恐怕东平郡王也有参与吧。”
东平王是先皇的亲弟弟,因以前的皇太后在世时疼惜幼子,所以成年封王之后留在了京城,并没有去山东东平县就藩,东平王去世后,其世子降等承袭,封为东平郡王。
颜大爷能有今日的官位,除了颜老爷子的荫泽,也有深受岳父东平郡王提携的缘故,同样的,颜大爷这个两淮盐运使肥差,也为东平郡王谋了不少利益。
如今宁壁的婚事突然有变,颜老太太不得不怀疑这其中也有东平郡王的意思。
大夫人心一惊,正欲否认,但又怕惹怒了颜老太太,不管宁壁的事了,于是干脆说了实话,“母亲说得很是,我父亲他——唉,我一个出嫁女,在娘家也说不上什么话。”
颜老太太难得扬眉吐气一把,道:“亲家公是想有一番大作为,牺牲一个外孙女算什么。”
大夫人急得抱着颜老太太的大腿道:“媳妇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对她最瞭解不过,宁壁有些女孩儿家的娇气,平日里也会耍些小聪明。但她性子还是太单纯了,又没有经过什么风浪,也不学来那些狠毒的伎俩,别说是以后入皇宫——就是进了肃亲王府都会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事到如今,只有母亲可以力挽狂澜了,只要您出面把和王大人嫡次子的婚事过了明路,木已成舟之后,无论是大爷还是我父亲,都不能再说什么——横竖宁壁的嫁妆我已经备好,即使今年出嫁也不会仓促的。”
大夫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全然不顾形象,“母亲!只要您办成此事,救宁壁于水火,媳妇做什么可以,听候差遣。”
末了,大夫人开始感情攻势,哭道:“侧妃万万做不得,什么上不上玉碟,说到底不过是个妾。媳妇的生母就是妾侍,她生下媳妇之后,连怀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保住——这其中的缘由母亲最明白,王妃那里容得一个妾侍儿女双全?”
“当今的肃亲王妃是泰宁侯太夫人的独女,这位太夫人手段了得,当初泰宁侯府几个儿子争夺世子位,太夫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都在她掌控之中。当今泰宁侯依旧都受她掣肘,肃亲王妃和太夫人都是一路狠角色。”
“媳妇早打听清楚了,肃亲王府一正妃两侧妃五个侍妾、另加通房十几个,两个侧妃皆以亡故——冯侧妃死于难产,一尸两命,卢侧妃生下庶次子之后不到两年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怪病死了。母亲,您说说,宁壁这样有家世有容貌的女子进了肃亲王府,能熬几年?”
动之以情后,大夫人开始晓之以理,并给颜老太太施加压力,她哀求道:
“母亲,宁壁是您的大外孙女,颜府第一个出嫁的孙辈,她若给人做了侧室,下面好几个妹妹,包括九丫头睡莲、连同您的外孙女王素儿要说好婆家就难了,您说是不是?”
“况且即使肃亲王真的能入住东宫,谁又能保证一定能登基大宝?媳妇虽然愚笨,但也清楚,这历朝历代,有几个太子能顺利即位的?万一肃亲王保不住储位,咱们颜府必然牵扯其中,他日天降横祸,公公辛辛苦苦奠定的基业便毁于一旦了。”
颜老太太面有动容之色,大夫人确实说得处处在理,颜大爷的举动太过凶险,违背祖训,而宁壁——这个大孙女在老奸巨猾的肃亲王妃面前,简直是蝼蚁至于大象,毫无胜算。
佛堂一片静默,只闻得大夫人偶尔的抽泣之声,至始至终,这位曾经骄傲的皇族一直跪在地上,态度恭顺无比。
若在二十年前,颜老太太说不定也会控制不住野心,像颜大爷那样狠狠博一把,可如今她老了,只求安安稳稳的进棺材,富贵荣华么?呵呵,即使得到了,也享用不了几日,为人作嫁衣罢了。
颜老太太闭目转动着蜜蜡佛珠,心念已定。
大夫人看着老太太的脸色,强忍住催促的欲望,跪地静候。
颜老太太缓缓睁开眼,问:“你怎么早不来报?就是写封密信,我也能有所准备。”
“之前大爷也有所犹豫,举棋不定的,媳妇怕老太太担心,所以没说。”大夫人早有准备,说道:
“上个月大爷突然跟媳妇说,要断了王大人那边的亲事,媳妇找由头推脱了,可最近大爷越逼越紧,郡王和王妃那边也来信……,媳妇实在扛不住了,就带着孩子们先回京城,求老太太做主。”
颜老太太冷笑道:“你就不怕大爷、郡王、王妃恼了你,婆家娘家都不讨好?”
“为了儿女幸福,媳妇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大夫人重重磕头道:“求母亲救宁壁于水火。”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大媳妇何等强硬骄傲之人,现在为了宝贝女儿,又跪又求的,还不惜冒着与丈夫婆家决裂的风险。
颜老太太自问是个心肠硬的,如今也动了恻隐之心,何况这关系到颜府存亡,老太太思虑片刻,道:“你莫要慌,别让人看出来,明日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若有人问起,你就说孩子们思恋祖母,都吵着要提前回京,你扭不过,只好早些回来。”
“是。”大夫人内心稍安,只要老太太肯出手,宁壁就有救了。
颜老太太又道:“单是我一个人出面是不够的,明天我会和你五小叔以及九小叔说这件事,他们没有你丈夫有本事,却谨记你公公教诲,不牵扯储位之争,肯定会支持和武昌王布政使家的婚事。”
大夫人点点头,暗想这样至少有八分胜算了。
颜老太太最后说:“你伺候笔墨,我修书一封给王老夫人,以前王家在京城的时候,我和她相熟,我写封信过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马上把亲事定下来,过了明路,断了大老爷的念想。”
“唉,都说抬头嫁闺女、低头娶媳妇,不管你现在多么着急,都得忍着。总是要男方主动提出结亲才好。”
“是。”大夫人知道该适可而止,也不哭了,强忍着膝盖的剧痛,给颜老太太铺纸磨墨。
颜老太太写废了四稿,终于搁笔,用火漆封信,命容嬷嬷立刻派了稳妥的管事带着信件和礼物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发,日夜兼程送到湖广武昌府。
大夫人感激涕零,又服侍了颜老太太洗漱入寝,临睡前,颜老太太说:“若王老夫人也极力赞成这门亲事,那么在我寿辰之前,就一定有回音的。”
“一切听从母亲安排。”大夫人低眉顺眼道,犹豫了片刻,又说:“媳妇这次回来,还带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叫做玫儿。”
颜老太太问道:“那个字?”
大夫人回道:“美玉意思的那个玫。”
颜大爷给孩子们取的名字都是美玉的意思。
颜老太太顿时明白了,问:“是大爷外室生的女儿吧?”
大夫人管得紧,内宅只有两个妾,但是颜大爷风流,所以在外头到底有几个外宅,连大夫人自己都不知晓确切数字。
大夫人淡淡道:“是。”
颜老太太接着问道。“你是想要给这个孩子名分,以颜氏女的身份发嫁?”
大夫人凄然一笑,坦言道:“她的生母是大爷最宠信的外室,从南京到外放扬州都一直带着,大爷对这个女儿也颇为看重,也一直想要她们母女入府,承认她们的身份,是媳妇坚决拦着不让。”
“如今媳妇违抗夫命,带着孩子们提前回家,大爷必定恨毒了媳妇,但以后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所以媳妇想以给玫儿认祖归宗、说一门像样的亲事为条件,以求大爷原谅。”
认下一个无关紧要的庶女,以缓和颜大爷的关系,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颜老太太不置可否,说:“得空带她给我瞧瞧,看其品行才华个性如何——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做我们颜氏女的。”
大夫人道:“媳妇明白,早就吩咐下人们叫她玫儿姑娘,不能称其为小姐。”
颜老太太打了个呵欠,随口说道:“她生母已经不在了吧。”
什么都瞒不过老太太!大夫人说:“今年夏天没了。”
还真巧呢。颜老太太讽刺一笑,说:“我累了,你也早些歇着吧。今天的事情,谁都不要提。”
“是,母亲。”大夫人告退。
入夜,木斋院。
颜大小姐宁壁用冰凉的井水掺着药汁,给大夫人敷红肿的额头和膝盖,大夫人在佛堂把额头都快磕破了。
宁壁心疼母亲,道:“祖母真是狠心,就让您一直跪着说话。”
“你啊,莫要胡说,你祖母让我跪着,这表示她愿意听我说下去,若她对我客客气气的,那情况可就不妙了。”大夫人伸出中指往宁壁眉心一戳,靠在弹墨引枕上松了口气,“有了祖母庇护,你就不用去王府受委屈了。”
宁壁眼圈儿一红,“可是女儿让母亲受委屈了。”
“我委屈什么。”大夫人哑然失笑道:“你祖母是婆婆,我是媳妇,她教训几句,罚跪都很平常,何况我冷眼瞧着,婆婆这些年心境慢慢变了,以前有时候还喜欢无事生非,找媳妇们的麻烦。现在虽然依旧工于心计,但是也不愿意折腾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宁壁猜到:“或许祖母是迷上念佛经的缘故?”
“这世上念佛经的人多了,有几个能真正把经书里的话念道心里去?不过是追求心里平静,以求来生安乐而已。”大夫人话题一转,道:
“你要相信母亲的眼光,那王家确实是一户好人家,王老夫人和你祖母是旧相识,我又和王夫人交好,王二郎才学品行不错——你见过那个二郎不是?母亲没骗你吧。”
“娘——。”宁壁脸颊绯红,这时,门框闷闷响了两声,外头丫鬟低声道:“夫人,玫儿姑娘做了素粥,给夫人当夜宵。”
宁壁乘机将话题扯开,道:“女儿晚饭没好生吃,这会子有些饿了呢。”
大夫人却说:“你就说我睡下了。”
“是,夫人。”门外立刻无声无息。
宁壁有些不高兴,“玫儿她也是想尽尽孝道。”
大夫人正色道:“以后无论这个小蹄子送什么东西,绣品、鞋袜、吃食、胭脂水粉、首饰什么的,你一概给我扔掉,一件都不能留!”
宁壁一愣,“这是为何呀?”
大夫人眼里闪出一抹寒光,道:“你知道她的生母是怎么死的吗?”
宁壁看了看大夫人,默然不语:难道不是母亲您动的手么……?
“人不可貌相,你别看她一副弱风扶柳的模样,其实内心比石头还硬。”大夫人缓缓道:“那个外宅狐狸精屹立二十年不倒,谨慎小心,老爷又护着她,我那里能动她一根寒毛?”
“您是说——?”宁壁脑子里突然起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是她最信任、最宝贝的亲闺女玫儿动的手。”大夫人笑的很阴森,说:“我给了玫儿一包药,说事成之后,我就可以帮她认祖归宗,给她颜姓,成为颜府小姐,将来才能嫁给好人家。”
“那个玫儿平时喜欢炼制香粉胭脂,专给狐狸精使用,她把毒药一点一点的掺进口脂里,狐狸精慢慢中了毒而不自知,一年之内就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的口号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长江后浪推前浪,将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颜府这些媳妇,大夫人心机不亚于七夫人柳氏。
明朝湖广布政司,是指现在湖南、湖北两省。我若不去查资料,还以为是湖南广州两省,汗,差点闹了大笑话。
有读者问兰舟加更的条件,其实我在第一章就说明了:长评对于我来说,就是刺激加更最好的春/药。
曾经有读者说,尾毛我要给女主取名为睡莲?其实很简单,因为兰舟是在看了图1之后,才定下女主名字的。夜色下的睡莲好美。
图1是夜色下的睡莲。
图2是睡莲的不同品种,中间那个墨西哥黄睡莲就是兰舟刚装修完房子,内墙刷的颜色,立邦的牌子,颜色名字就叫睡莲
82、往事随乱红飞花去,入梦里不知身是客
82、往事随乱红飞花去,入梦里不知身是客
宁壁大惊失色,双手一松,浸满井水和药汁的布巾砸落在地,溅了一地的水。
“怕什么?你一个快要出阁的嫡小姐,一心绣嫁妆是正经,别想那么多了。”大夫人仔细打开一个小包裹,拿出一个掐丝珐琅花卉纹胭脂盒来,一按机括,盖子弹开,里面还剩下一半酡红的胭脂!
宁壁后退半步,彷佛大夫人手里拿的是一条毒蛇,在朝她吐信。
“即使她能顺利认祖归宗,也不过是个庶女,越不过你去。没了生母,将来她嫁了人,也要依仗娘家,靠你哥哥们给她撑腰的。如果她有幸嫁与好人家,夫家得力,将来也能反过来帮衬你和哥哥们。”大夫人磨蹭着胭脂盒上精致的花卉纹,说道:
“这件东西,便是她一生的把柄,她不得不听从我的话,乖乖的,做你和哥哥们的垫脚石。”
啪!大夫人合上胭脂盖,收到小包袱里,对惊魂未定宁壁说:“东西先放在我这里,将来我再给你——说不定那天有用得着的时候。”
玫儿望了望天,今夜又是乌云遮月,她提着剔红牡丹食盒静静候在院中的梧桐树下。
大夫人身边的一等丫鬟秋葵回来传话,说:“大夫人已经歇下了,请玫儿姑娘先回去吧。”
其实就在意料之中,玫儿却故意装出失望的样子,提着食盒缓步回到她自己的卧房。
玫儿将食盒搁在黄花梨方桌上,两个丫鬟草草伺候了她梳洗,然后忙不迭的回到值夜的耳房里歇下了——在大船上晃了四日,又在马车上颠了半天,这些丫鬟们那里吃过这种苦头。
当丫鬟们的鼾声和梦中呓语声时不时传到玫儿耳边,玫儿拨开绡帐,只穿着玉白色交领中衣,摸着黑打开火镰,点燃了蜡烛。
烛光照得少女的肌肤似玉似瓷,就像镀了一层光似的,玫儿掏出随身带着的菱花小镜,揽镜自照,镜中的脸和生母越姬越来越相似。
“女儿啊,晚上的时候不要照镜子,这样不吉利,容易招来鬼魅。”
生母越姬在时,经常夺过玫儿的镜子教训她,而且每到入夜,无论是梳妆台上的小镜,亦或是墙角的穿衣大镜,越姬都会吩咐丫鬟们用布盖严实了,次日早上才会揭开。
玫儿默默的看着镜中的自己,心想:这样会不会把母亲的魂魄招来呢……?
一年前,她带着丫鬟和奶娘去寺庙上香,用罢斋饭歇息,丫鬟和奶娘不知何时被人下药,睡得人事不省,带着帏帽的大夫人却进来了!
她惊恐大叫,却没有任何人回应。
大夫人以看脚下蝼蚁的眼神瞧着她,说:“我若是想害你,这会子你早就是个死人了。”
她不知所措的缩到墙角,大夫人却没有步步紧逼,只是将一个羊脂玉小瓶放在案几上,问:“想不想认祖归宗,正大光明的做颜府的小姐?”
当然想!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期望,一个外室的女儿,无论过着多么豪奢的生活,将来出嫁都是个大问题。书香门第想都不要想,商户人家勉强可以接纳她,可是她却心有不甘,明明自己身上流着高门贵族的血,却要嫁入沾满铜臭的商人?
大夫人还和她说了好些话,有一句话她记得最清楚,“一年之内给我结果,若事成了,我就厚葬你的生母,把你写入族谱,以颜氏女的身份发嫁。”
等丫鬟奶娘们醒过来时,大夫人早走了半个时辰,那个羊脂玉小瓶藏在她的荷包里。
回到家,一夜未眠,次日,她颤抖的将瓶子交给了越姬,说:“当时我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要想想,母亲,大夫人心肠太狠毒了!居然用这么恶毒的法子害您!”
越姬将羊脂玉小瓶紧紧攥在手心,似乎若有所思。
她狠狠了心,说道:“母亲,女儿认命了,商户人家也好、乡下地主也罢,女儿嫁就是了,只要好好过日子,不会比官宦人家差。”
越姬依旧沉默不语。
她说:“我们母女住在这里好端端的,父亲又时常来瞧,大夫人的手还伸不到这里来。母亲,别再想着要回颜府了,大夫人是个不能容人的,您若是去了,还不知会被她怎么折腾呢。”
越姬笑了笑,摸着她的头,说:“好孩子,你小小年纪,向来思虑周全,母亲很放心。”
她见母亲笑得古怪,心下惴惴不安,道:“若父亲来了,您就把这个小瓶子给他瞧,父亲若知大夫人的狠毒,必定会将咱们住的地方护得铁桶似的,叫她再也害不到您。”
姬则将她拉到罗汉牀上坐下,说:“你啊,刚才我还夸你聪明,怎么眨眼又糊涂了呢?无凭无据,又没有人证,即便是你父亲相信我的话,他如何拿着一瓶没有任何标记的毒药去发作大夫人?”
“即使你父亲过去兴师问罪,大夫人也根本不会承认,说不定会反咬一口,说我们母子合谋算计嫡母,其心可诛!或者将此事捅到京城颜府颜老太太那里去,哭诉你父亲宠妾灭妻,将你父亲置于炭火上烤,若颜老太太大怒,逼你父亲在正室和外室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怎么办?”
她缓缓低下头——若真的非此即彼,父亲最后肯定会彻底抛弃她和母亲!
“如此一来,便更得了大夫人的意了。她不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了我们母子,还赢得老太太的支持。”越姬叹了口气,说:
“只有千年做贼的,没得千年防贼的,再严实的铁桶,也迟早会出漏洞的。更何况,人心难测,你疼惜母亲,敷衍大夫人,将这瓶毒药给了我,可若是其他人呢?缺钱的,大夫人给她几百两银子;缺房子的,大夫人给她一个院子;向往自由的,大夫人还给她卖身契。”
“孩子,每个人都有她毕生都达不成的欲望!当她突然知道不费多少力气,也不用等多久,就很快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诱惑?”
“孩子,这世上没有几个人能抵抗住这种诱惑。”越姬的眼里满是疼爱,说:“我是你的母亲,你出生时,是我亲自剪断了脐带,但是血脉已然定下,紧紧相连,又有着十三年的母女情分,所以你能抵抗住这种诱惑,将这瓶毒药交给了我。”
“可若是其他人呢?她们与我能有什么情分?我一个朝不保夕、随时可能被正室夫人打上门来的外室,自己都没有安全感,又如何给她们许诺前程富贵?甚至连片瓦遮身都不能保证啊!”
她强笑着,安慰母亲道:“瞧您,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这院子里的人都尊称您为夫人,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逍遥日子,管他春夏与秋冬。”
越姬见女儿不愿意听,也就住口不说了,却把那瓶毒药偷偷放进衣袖里。
她闲来无事,喜欢采了玫瑰花,放在石臼里捣成汁水,过滤熏蒸出粉末来,再调成擦脸的胭脂和涂唇的口脂,自己年纪尚小,很少用这些,基本都送给越姬梳妆打扮时使用。
小的时候,母亲教她读书写字,握着她的小手,在宣纸上写下“颜玫儿”三个字。
她胖胖的小手,指着中间那个“玫”字,奶声奶气的问母亲:“这是玫瑰花的意思吗?”
越姬猛地丢开她的手,大声道:“玫是美玉的意思!我好好的女儿,怎么会是任人攀折丢弃的玫瑰花!”
她吓得哇哇大哭,可母亲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安慰她,还严厉的教训道:“你要记住,玫是美玉,是纯洁的、高贵的、只能与君子相配的美玉!”
等她慢慢懂事了,再回想幼时记忆最深的那一刻,她明白了母亲为何发那么大的脾气,原来母亲并不是在训斥她,而是在遮掩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都城南京,秦淮河边,各色花船首尾相连,而母亲,曾经何时,是最当红的舞姬绿腰姑娘。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妓/女,可不就是仍人攀折的花朵么?
她无法知晓母亲的过去,越姬到底是从小被妓院豢养,教以琴棋书画,专门培养的“雅妓”?还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遭遇灾难后被卖入青楼的?
一切都无从考证,只是颜大爷将绿腰姑娘赎身后,改名为越姬,养在外宅里。
半年后,越姬的身体每况愈下,还很少请大夫,颜大爷偶尔问起,越姬只是说自己并无大碍。
玫儿清晰的记得,去年冬天,扬州下了一场大雪,母亲和她在花园的避风亭里煮茶赏梅。
越姬的脸色苍白如梅园里的雪,但是她的唇却是触目惊心的嫣红!
喝罢了茶,越姬在暖炉上温了一壶荔枝酒。玫儿担心的连连阻止,说您还在吃药呢,别喝酒了。
越姬摆摆手,斜倚在熏笼上,自斟自饮,举杯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雪嘛,玫儿,你来陪母亲喝一杯。”
玫儿只是轻轻抿了半口,越姬却一饮而尽,还将手中的翡翠玉碗一抛,趴在熏笼上咯咯直笑。
刹那间,越姬冷艳绝美如雪中梅花。
玫儿看呆了,越姬问:“母亲是不是很美。”
玫儿点点头。
越姬敛起笑容,道:“无论多么美丽的花朵,都有凋零的那一天。枯萎落地,化成丑陋粗鄙的泥土。”
玫儿说:“母亲何出此言,都说‘化作春泥更护花’呢,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有香如故。”
越姬但笑不语,拿起玫儿的翠玉碗,继续自斟自饮,美酒将她苍白的脸庞抹上霞光,目光流转之时,倾国倾城。
“什么唯有香如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越姬讽刺一笑,转动着手里的酒杯,说:“我不要化作春泥!也不要零落成泥碾作尘!我要时光永远停滞在我最美的时候!我要生如夏花!死也如夏花般绚烂!”
言罢,越姬又是仰脖一饮而尽,将酒杯抛入雪中!
“母亲!”玫儿心下莫名的慌乱起来。
“好女儿,过来,让母亲抱着你,就像小时候那样。”
母女两个紧紧相拥,靠在暖烘烘的熏笼上,越姬在玫儿耳边低语道:“孩子,母亲只能做你做这些了,母亲就要死啦。”
玫儿大惊,却被越姬紧紧捂住了嘴。
越姬说道:“那瓶毒药,母亲掺在你送给的胭脂还有口脂里了,慢慢的用着,母亲的身体已经破败不堪,回天乏术啦。”
“母亲以色事人,岂能长久?色衰过后,你父亲肯定会把我们母女抛在脑后,不若让母亲死在最美的时候,让你父亲永远记得母亲的美、母亲的好,那样他才能怜惜于你。”
“母亲已经把大病的消息放出去了,过不了几天,大夫人定会找你核实,你就说是你干的。”
“等母亲死后,大夫人定会来接你回颜府认祖归宗,堂堂正正的当颜府金尊玉贵的小姐”
“好孩子,你是我的女儿,玫儿是一块美玉,不是路边任人攀折的玫瑰花!你这块美玉,一定是要规规矩矩的嫁入书香门第,挺直腰杆做少奶奶。而不是嫁给商户人家,整日与账本铜臭为伴;也不是嫁给乡下地主家,让那些沾着泥土的手随意触碰!”
我不要!我只要母亲好好活着!玫儿拼命挣扎着,将越姬捂在嘴上的手掌咬出了血!
可是越姬不知从那里来的力气,禁锢得玫儿不得动弹,越姬继续耳语道:“你放心,大夫人对你有所求的,她不会食言——她要用你交换自己女儿的婚事。”
“那两盒有毒的胭脂和口脂已经扔掉了,母亲现在用的是没有毒的,等我死后,大夫人必定会以为那口脂有毒,拿去要挟你听话。你就顺着她的意思即可,懂吗?”
“至于你父亲那边,我写了亲笔信,交代始末,信件就在你书房琴案的暗格里,这是证明你清白的证据,你要好好保管,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不要拿出来。”
“记住,无论如何,不要和大夫人撕破脸,这对你没好处……。”
深夜,燕京颜府,木斋院。
玫儿趴在桌上睡去,在梦中,又回到了漫天大雪的桃花林,越姬斜倚在熏笼上,慈爱的朝她招手,“玫儿,过来陪母亲饮酒。”
梦里不知身是客,玫儿愉快的跑过去,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
避风亭中,母女语笑嫣然,彷佛早春已至,春暖花开……。
作者有话要说:写完“春暖花开”四个字,兰舟自己哭成一锅粥了,这章写得好文艺……
图为避风亭中,玫儿和越姬饮酒用的翠碗。是读者在微博上推荐个给兰舟看的,谢谢你!
各位亲爱的读者,您也可以推荐啦,我会用在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