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做个小樵夫
生活在乡下,每天烧火做饭用的都是竈台,用掉的柴火也是大量的,农村里从来没有煤气竈,大家也会觉得竈台烧的饭更加香甜。那么柴火也是需要存储的,不然三天两头跑去山上砍柴,不累死人那也没时间啊。
天晴的时候,奶奶就会带着我去山上砍柴。
“今天天气好,我们去砍些柴回来放着,过几天下雨没有柴火烧,咱们就没有饭吃了。”奶奶一边说着,一边从木板墙壁上拿下挂在上面的柴刀绑在屁股后面。并从橱柜里找出洗干净的可乐瓶灌满白开水。
随后,奶奶领着我走向后山,走了几百米,跨过小沟来到一块干涸的稻田旁边。
“你拿着瓶子坐这地上等啊奶,口渴就喝喝水,啊奶爬上去砍柴,有事就啊奶。”奶奶把我安置在这个空旷的稻田里自己就往高处有树的地方爬去。
看着奶奶矮小的身影手拉着上坡的灌木艰难往上爬,时不时因为泥土松动而往下滑落一段距离,时不时因为树枝钩到衣服、头发甚至 布满深浅不一皱纹的脸颊。
来到一个能够站稳脚跟的地方,奶奶就从后面提下柴刀,目测好要砍得位置,右手拿刀举过头顶,以60度斜角往下砍,一刀一刀看着,每砍一刀过后的半秒钟远处就会传来同样的回声,就好像有两个人在比赛。
砍下的柴也就是直径5厘米左右的小小灌木,砍完一根,奶奶就将其随着坡度的倾斜优势滑至稻田上,我则在一边听着刀子碰撞的声音,一边找周围能够为我所玩的一切。
看见稻田的林一边有一颗栗子树,秋收季节,栗子都熟透了掉在地上。我走过去,看着地上零散的栗苞里面藏着自己的胖宝宝,我就蹲下去,小心翼翼地剥开那层栗苞取出栗子。
小时候我最喜欢栗子和番薯,既能解馋又能吃饱。看着眼前那么肥硕的栗子,我就想先剥开吃,怪自己力气不够 剥不开,就拿起旁边的石头砸向它。把壳砸破了就慢慢掰开,去掉里面毛茸茸的那层皮,直接往嘴巴里送。生栗子在嘴里产生甜甜的味道,还特别有嚼劲。
突然,有个声响吓了我一跳。回头看去发现是一个刚断了脐带的栗苞落了下来,我又跑过去“偷吃”。
就这样自己给自己找乐趣,等到奶奶砍完柴。
看着奶奶直接顺着坡度滑下来,乱糟糟的头发上还挂着黄色的树叶,见我拿着水跑过去,笑着说:
“我蝶这么乖,给啊奶送水啦,等怕了吧,我们等一下就可以回家啦。”奶奶接过水,咕噜咕噜喝了大半瓶。
接着她将柴火分成两堆,一堆数量多,一堆数量极少,然后用藤蔓捆住柴火。
“这堆少的给你背回家,慢慢背。”奶奶说着就将柴火往我肩头放,其实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吧。
我毫不犹豫的抗下了那捆柴火,小时候积极性也是很高的,我倒是很喜欢背柴火,因为这样就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像大人们一样很威风地背着柴火走回家。
我觉得这样也是锻炼我自立自强的一点,让我知道生活的艰难才会更加珍惜,有时也是命运的安排。
日落西山了,也回到了家门口,奶奶赶紧卸下她的柴又急忙把我肩膀上的小捆柴火拎走。
“今天真厉害,都能背柴火啦。”奶奶笑着合不拢嘴。
“晚上煮鸡蛋麪给你吃。”奶奶看了看,发现锅里的剩饭不够了,就去橱柜拿出半包剩下的挂麪。
我跑到房间找出了一个片子——《驱魔童》,日本的服饰,说的却是中文,长大上网查阅后才知道是中国的台湾电影,是依据日本童话故事《桃太郎》为基础拍的。
我打开古老的黑白电视,放进片子,电影就开始了。说实话,这个电影看了无数次,都能从头到尾叙述他的台词了,但是还是一直看一直看。这个片子是爸爸带回来给我和奶奶在家解闷的,所以我很喜欢,虽然我当时年纪小,却不害怕里面出现的妖魔鬼怪,也就是从小观看的这种鬼怪电影,导致我长大后经常观看无数恐怖电影都不害怕。
现在我已经将近十多年没看过这部电影了,不知道现在再回看会有什么感受。很多时候,回忆在心中的感觉的很美好,但是再重现的时候会觉得不比当初了,是我长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