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剧透,请保证在阅读完正文之后阅读】
先恭喜一下自己,终于完成了第一篇的长篇作品。并且这篇的创作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啊。因为同时要顾虑到12个人不同的内心活动,不同的形式风格,因此直到在写的时候,还在不断地修改着。也会出现写到后面觉得有些需要补充的情况,然后回到前面去修改。也正是因为以上的这些原因,再加上我个人也很喜欢这篇作品,因此就更加有了需要修改精致的必要了。
还是先来说说这篇作品的来源吧。提供给我灵感的,是我一个高中同学曾经出的小谜语。如果有十个壮汉要一起过来打我,最后还剩下几个(活)人?答案是一个。因为只要我蹲下身子,他们十个壮汉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在了一起,最后十个壮汉都被互相打死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本该是最容易被打死的我居然奇迹般地活到了最后。
这只是一个有点玩笑性质的谜语,但是在这之中,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设计这样一个团队,就像暴风雪山庄模式那样被封闭起来,也如同那个模式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就像是有一个凶手在不断地犯下罪行一般,但是却又处处充满了矛盾,让人不解。
就这样,想着想着,这个故事便渐渐成型了。第一个画面,便是第一天晚餐时的情景,在那一刻,就有一个巨大的违和感。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在此处切开,将后面的部分归入第三章。不过最后还是将倪安秋说明杀手的部分合并到了第二章里,因为这样的话,就不会给人思考那种违和感的机会,也能很快地解释了剧情,同时,不仅是对主角,也是对读者强调了“一个杀手”。
接着,是最后。最后要剩下四人也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一个人其实是有杀害主角的预谋但是在行凶前就被杀了,这在主角看来就像是最后的真凶终于忍不住而跳出来了一样。然后,这个人再被女主角杀死来保护男主的命。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流程。当时也没有细想其中的各种细节。在之后付诸实践的时候才仔细地从崔久安遇害那里开始,综合地考虑各个人物的行动,以及每个人的诡计。这一段其实也是最费脑筋的,因为要设想不同人物的不同应对,又不能因为剧情的需要而扭转他们的性情,也要尽量考虑到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有没有漏洞什么的。虽然在原文里这一段篇幅不大,但是私下构想的时候却是颇花费了一番时间。当然,尽管如此,可能还是有什么漏洞或是不足的地方,这一点也欢迎各位讨论。
然后,作为设想,失踪与假死也是需要的。其中尤其是假死,我立马浮现出了餐桌上,一个人看起来被毒死了,然后另一人将身为厨师的某人当场杀害的场景。在主角面前发生的杀人,设计这么一个场景也有利于给出暗示吧?
大体完成之后,我便开始设定人物。首先是假死需要的一对夫妻,丈夫用枪,至于妻子,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想法吧,想要让她带着一根发簪,也即是类似毒针的武器,在她假死之后在暗地里杀人。然后,丈夫是活到最后的四人之一。除此之外,男女主还有一个和男主相处比较好的人,我想将这个人塑造成一个英俊潇洒,说话有些轻佻的富家公子的形象。这个人就是在最后暴露本性之人,关于这个人物,我也多花了一些心思在上面,这里就不赘述了。
至于在晚餐时作为被丈夫杀害的那个人物,我突然有了设想,想要把他塑造成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被周围这些恶狼盯上吧。之后,由于剧情的关系,一开始还没有发觉,到了最后才发现这位少女实在是太过悲剧。当我发现了这一点后,也和作品里的男主角一样觉得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十分难受。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个时候在写男主的心理时,实际上就是在写自己的心理。
在设计完人物之后,就需要进一步设计剧情流程了。首先肯定会有不符合规则的特例,于是就需要一个极端自信的人于第一晚就不顾一切想要完成目标结果被人杀害。于是,徐雄这个人物就诞生了。他的警察身份不是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好的,而是后来突然想到,如果有这样一个假的身份,会不会更有误导性呢?这个想法十分诱人,于是我便很快把这个补充的设定加入了进去。
之后,我也想到,虽然主角不知道,但是杀手之间暗流涌动也是肯定会有的,可是这一点该如何表现呢?小说必须以第一人称来写,既然这样也就不能表现其他杀手的暗中计划。于是我设计了第三天晚上的时候,男主那次出门后看到的景象。本来还打算在第四天的早上设计贺白楼与男主关于昨晚的对话,暗示贺白楼昨晚也在外面的。不过很遗憾,以上这点并没有在文中出现。此外,虽然在文中没有明说,但是我原本设计男主感受到的第一道目光来自马芸慧,第二道目光来自钟若芳。不过虽然没有点明这一点,但至少在最后补足了女主当时其实没有看到男主的暗示,也算是提到了这一点吧。
此外,原本设想是女主一人瞒着男主,但是要想这么做还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另外需要一个人作为佐证,考虑到人物性格,最终还是选择了贺白楼。此外,也必须要有在大家说到关键之前被女主强行打断的细节才可以。
原本故事的流程要持续七天,但是考虑到杀手之间的明争暗斗,不可能会持续那么久,于是才压缩到了五天,也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情节。
最后还有一点想要提一下的,那就是关于外传的第四章。在开始动手写之前,是没有计划这一章的。但是当故事进行到了杜宏明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的时候,发觉需要一个进行补足的地方,因为这段故事是经过他们改编的,这段经历也理应只有他们知道,因此从这时开始,我才加入了外传4,同时,还有一些剧情本来是由倪安秋告诉男主的,后来也放了进去。在写这篇外传的时候,我还擅自加进去了崔久安的那一段,毕竟这一段是男主没有看到的部分,也是有补足的必要的。
此外,由于篇幅,以及人类的记忆确实无法精确到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因此许许多多的伏笔都没有办法在最后说明。如果有兴致的读者可以抱着答案再从头回顾一点,也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伏笔吧。
或许大家会有争议吧,这样子能算是推理小说吗?其实我心里也在动摇,这能算是吗?虽然我自认,在前文中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线索,如果按照故事中给出的“一个杀手”理论的话,那么当故事进行到后面时,毫无疑问会带来混乱感以及感觉抓不住人物的心理,以及有些地方的心理应该是与真正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产生矛盾。另外,本来是想把钟若芳的被杀也归于邱景明所为的,但是最后为了给出暗示,也改成了如今在文中呈现的那样。更何况,倪安秋作为其中一员,她的话本就充满了问题,连可不可信也是个问题吧?因此,我认为给出的线索也是足够的。至于是不是推理小说,算不算得上是推理小说,那也不是我能说的算的,还是交由各位读者来评判吧。
总之,写完之后,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因为我也是在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着这些事。其实在文中,所有男主以及其他人作出的推理,都是我个人针对这个地方想出的推理,在事先没有做过任何的准备。因此,在写的时候,我化身为了冯继军,在思考着落日山庄惨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只不过,除了融入进去之外,我还要跳出来,因为我还要为整体的剧情做出准备。此外,在第三章的生日聚会那一段,男主看着倪安秋烧菜的样子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这是我在写的时候临时加上去的,因为我写着写着,不知怎么的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冯继军会不会也有着这样的过去呢?而且失去了至亲之人的他,看到这个场面会怎么想呢?这样想着想着,便感从心生,以冯继军的身份写下了这一段,而这也是我最为满意的一段。其他因为沉浸在人物性格中而加入的情节还有很多,在此也不赘述了。
当事件终于解决后,我也终于能够放下一个担子了。尤其是在最后的几章里,连我自己也快被搞晕了,因为真实与谎言之间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大了,因此矛盾也越来越凸显,于是既要牢记真相,又要顾及谎言的我,自然也处在眩晕之中,不知道读者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最后,还是想重申一下,我很喜欢这部作品。当然,为了更好地把作品呈现给大家,并不是完成了就能了事的。我不想去敷衍一部我喜欢的作品,因此,类似于增减这样的修改是必不可少的,这大概也会是一次大工程吧。
总之,希望各位阅读愉快。我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更好的作品,我也相信我的能力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