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黑色蜈蚣,正缓慢地爬过,所到之处,树木交错断裂,像是一条巨蟒爬过草地后留下的痕迹一样……泥土碎石沿着它路过的地方四处迸射,成千上万条巨大的腹足交错起伏地砸向地面,大地的裂缝交错蔓延,像是冰面的裂痕一样,四处崩坏……
巨大的黑色蜈蚣向着玄魁爬来,他强自镇定心神,掏出身上的火符,对着黑色蜈蚣丢去。黑色蜈蚣原本缓慢的身体突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来!
玄魁根本没想到这巨大的黑色蜈蚣居然有这么敏捷的身手,一扑!不仅躲过了玄魁的火符,还直接朝自己的身子咬来。
玄魁伸出两指,这揉身连环掌旋即化为指法,两指裹挟着真气直直的击中那黑色蜈蚣的腹部。黑色蜈蚣被两指一点,那巨大的身躯顿时在空中一个翻腾。
跌落在地时,口中还吐了一些黑色的粘稠秽物!
玄魁心道:这黑色蜈蚣倒也没什么本事。
玄魁怎会给那黑色蜈蚣喘息之机,直接迈开步伐,再次攻了过去,只要中他一记火符,保管烤的这黑色蜈蚣外焦里嫩。
蜈蚣头部的两侧有着一对复眼,由若干对单眼组成。头的腹面就是它的口器了,此为它的摄食器官。再加上蜈蚣的视力极差,只能依靠头部的两根长长的触须来辨别方向及探索猎物所处地点。所以,头部成了蜈蚣的感觉和摄食器官。
蜈蚣那长长的触角及那圆溜溜的小脑袋都是红色的,腹部呈黄色,两侧是细长的足。它的脊背是黑色的,节状。一般的蜈蚣体长10至20厘米左右,约有22节。蜈蚣爬行的样子特别有趣,前前后后44只足,由前而后有顺序的摆动着,像划龙舟那样整齐有力。
蜈蚣把头一缩,身子一弓,箭似的把自己弹向玄魁。玄魁躲开蜈蚣的攻击,一张火符便丢到立足未稳的蜈蚣身旁,顿时那化作的火焰将蜈蚣包裹,一阵‘叭滋’的声响起,这蜈蚣眼看是活不成了。
就在这时小水潭中居然跳出来面貌诡异,骨瘦如柴的老人,他手中还怀抱着活尸!原来这小水潭底下居然是一个石洞!怪不得玄魁如何找都发现不了。
那水潭肯定有什么机关,这时巫咒正一脸愤怒的看着玄魁,手中抱着的那具活尸头上的裂痕居然已经消失,只不过活尸还没有苏醒。
巫咒沙哑的声音响起:“杀我蜈蚣,死!”
那巫咒呢呐着咒语,忽然——
玄魁大惊,只觉得耳边轰鸣,居痛难忍,连忙用手压住耳朵。又过了片刻,轰鸣之声依然在耳边大做,石洞忽然剧烈震动起来,头顶纷纷落下石块。
玄魁拔腿就跑,这巫咒神奇的咒语诡异非常。只听得后头巨响不断,石块横飞,若是慢跑一步,只怕就要死于此地,真是拿出了身子里最后一丝力气,向前跑去。没跑多远,玄魁面前就是一片漆黑,在这狭窄而黑暗的密道中,也不知摔了多少次,撞了多少回,只听得四周巨响轰鸣,石块横飞,但终于是凭着一股对生存的渴望,他看到了前方透进的一丝光亮。
玄魁终于是跑了出来,身后的山洞被石块完全堵死了,不知道那巫咒和活尸怎么样?
但这些已经不是玄魁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只得悻悻回去。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身随香云幡 定慧青莲花上生神永安”
玄魁盘坐在大湖边一块巨石上,默念着口诀,狂骨教他的‘一苇渡江’之术虽然深涩难懂,但经过这些天的修炼,终于开始有了一个修炼的方向。
“骨叔说的将真气凝而不散聚于双脚还真是很难做到。”
要做到将真气聚于双脚并不困难,玄魁在没有聚集真气于双脚时都能踏水十几步,而将真气聚于双脚能在水面跨二十步左右,但是要凝而不散他发现太困难了,双脚上的真气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推动,然后游走开来,只要真气一散,玄魁便会掉入水中。
按照狂骨给的口诀修炼到如今已有十日,但还是不得其法,只能暂时让真气暂停在双脚内。
骨叔说能‘一苇渡江’才算是达到了修仙最基本的要求,他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严格呀,想想以前碰上的清风道长,圣水宫的圣主,还有那诡异的巫咒,应该都不能做到‘一苇渡江’吧。
一只美丽的黄鹂鸟掠过水麪,它那铅蓝色的双腿太短,所以黄鹂并不善步行,它双腿划过的湖面就想一根线条一样并没有在湖水中泛起任何的波澜。
黄鹂鸟飞走了,但是玄魁却呆呆的望着湖面。
玄魁来到了湖边,将一根芦苇抛向了湖面,接着跃上芦苇。“扑通”一声,虽然还是跌到了湖里,但玄魁却非常的兴奋,终于他彻底的摸清了控制真气的办法。
现在需要的只是不断的练习,不停的积累失败的经验,就像一个人找到了终点,只要一直朝终点前进,不管走的多慢,总会有到达的时候。
“凝而不散,我终于知道怎么做了,凝不是绝对的静止,先凝聚百分之九十的真气于双脚,然后将丹田内剩余的真气恒定的输出,一进一输,保持进输时间上绝对的相等。”道理玄魁已经悟出来了,但是具体的运用却并不简单。
玄魁心中埋怨了一下狂骨,如果狂骨教导口诀的时候将这个最关键的点告诉他的话,他也不至于掉湖里那么多次了。
玄魁倒是冤枉狂骨了,虽然大道千万终归一条,但是每个人适合走的路却不同,再则说狂骨那些厉害的家伙当时愚笨的也就花了一天不到的功夫就掌握了真气凝而不散的方法,只能说玄魁在修炼一途跟他们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