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她与他,他们与泯镇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那盒子中放着的仅仅就是一张薄薄的照片,下面垫着的绛红色绒布,然后......就没了......
我还以为那貌似贵重不菲的盒子中放的应该是古字画,什么孤本,成色好的翡翠玛瑙首饰……之类的传家宝。
那样的实物才配得上外婆一直以来对盒子那既小心,又紧张的态度才对啊。怎么......
呵!不过又仔细想想,我们家又怎么会有什么大户有故事的人家才有的什么传家宝呢?而且若是有,这也算一件值得子孙后代骄傲的事啊,外婆又怎么可能藏着掖着呢?
我大概还是那些古装电视连续剧、小说什么的看多了,都是满满的套路……
自嘲完了,再细看那张照片。
嗯,一看就是老的东西,有些时间了,照片整体都微微地泛着黄。
边角都很平整,看来外婆不怎么打开盒子把玩。
照片中的人物一个依稀可辨,应该就是年轻时候的外婆,容貌不是那种第一眼美人,但也很清秀,如一股和风,越看越舒服。
她扎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整整齐齐垂在胸前,衣着是梦中时的打扮,充斥着六七十年代打扮的精髓,岁月的痕迹一点没见,依稀是十七八岁的清纯少女,稚气尚脱了一半。大约是因为照相的缘故,紧张了,嘴唇紧紧地抿着,像屏气凝神的模样,表情真的是很可爱。
不过说长辈可爱好像有点不妥......
没错,这样一想我就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照片中的另一人,他旁边的男子身上,来阻止自己再胡思乱想了。
这位男子对我来说很陌生,从来没见过。
因为他有着很俊朗的五官:闪烁着星星的眼睛,挺挺的鼻梁,微抿的嘴唇,一双好看的剑眉更是平添了几分威严。看得出,他照相时的表情很认真,有着一份与他当时年龄不相适宜的成熟,嗯......像…….就像古时的大家少爷,给人一种翩翩君子,一丝不苟的感觉。
细数认识的老爷爷里面,无论是相貌与气质,真是没一个人符合的。
背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一定是江南水乡。河流纵横,桥街相连,依河筑屋,白墙黑瓦,灯笼高挂,小船轻摇,船娘欢笑,绿影婆娑……当真是一幅江南好风光!悠闲又秀丽!忙碌又古朴!
不过,要是具体说是哪里,西塘?乌镇?安昌?周庄?同里?南浔?朱家角?我虽然很喜欢这些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古镇,但我的修为还着实没有到那般境界,分不出他们的区别。
她与他,在水乡的映衬下,很养眼,当真算得上是一对璧人。
那么,他,大概就是从未谋面的外公吧。不过,外婆也从未提起过,家里也没有照片,我也不好说。
我随意把照片翻到反面,四排娟秀的楷体出现在眼前:
1961年
拍照于
泯镇
李子桥
泯镇?这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