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之开州篇
⒀故人重逢
归化城外阴云密布,化水在寒冷的空气中笼罩着白色雾气,如同预示着圣武二百六十九年的这个冬天的一切不平凡。码头已奉命被戒严,开州军仪仗队在码头长长的甬道两侧平行一字排开。随着船队渐行渐近,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前来迎接的官员中包括了绣衣使者杨影、开州牧唐琪,威南将军唐钰,军师徐轻扬,归化太守贾强,城守陈越。还有主簿黄佳,此女是唐琪的闺中密友,也负责开州的暗探组织,人称笑靥如花,心如蛇蝎,对唐琪本人忠心耿耿,对唐琪的敌人则辣手无情,“蝶娘”的名号在开州相当响亮。有开州在西北战线的重量级人物悉数到齐,可见对京畿来人的重视。
唐琪对张静斋当然没什么好感,尤其是他刚刚故伎重施,以开江以南,澜水以东为域,划蛮阜、六、沐三城,设立开南都护府,封闵化为开南都护,镇南将军,靖南候,爵禄甚至超过了唐琪。这等于将占开州三分之一强的疆域生生的从开州分割出去。也相当于给予了叛军合法地位。
如果唐家打算继续得到朝廷承认,那么对开南的主动军事行为将不再合法,西南澜水战线中辛苦营造的优势也将无法保持。而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张静斋能提供的支持事实上很有限,但是他代表朝廷所给予的大义的名分的确十分重要。这也是杨影坚持一定要和唐琪亲自迎接朝廷使者的原因。
杨影自己是从来不奢望会从张静斋那里得到什么实际援助,只要他能保持中立,不在背后捅上自己一刀就真的谢天谢地谢人了。
徽州战场传来消息,张静斋最近在徽州又取得了一场大胜,神威将军萨都的名声真不是平白得来的。看来张静斋结束徽州战事只是时间问题了。可以肯定,张静斋结束徽州战事之前不会直接插手开州,就像他抽不出手去照管云州一样,他所能采取的策略只能像对付云州似的——分而治之。
又是云州。开州和云州,一个西南,一个西北,为什么情况都是这样的类似?杨影发现自己总是挥之不去心中的那个阴影。那人的影子如一座山,横亘在他心上。
“超越他就是超越你自己。如果连自己本身都不能超越,你永远没机会。”索清风这个预言更像是一个神秘的诅咒,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你处处模仿他,以至于失去了本心,这样你永远超不过他。”又是该死的预言似的话语,却该死的直指本心。也许正因为是实话才刺耳吧。人说自己冲冠一怒为红颜,难道真是为了冰清?还是自己一开始就将她作为了一个藉口?一个离开的藉口,一个有机会追逐心中那个虚幻的背影的藉口。
我真的爱冰清么?一个可怕的念头忽然涌上了杨影的心头。我是爱冰清的,杨影立刻将那个念头驱赶出去,我与唐琪的婚姻只是为了政治,为了拥有一片自己的天下,为了和冰清共有自由自在的天下,再也不用仰人鼻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刺客的追杀。冰清,山林并非我们隐居的好去处,我要保护你,用强大的力量,在赤红的岩浆的洪流即将吞没我的那一刻,我万念俱灰,我大彻大悟。从没有那样贴近死亡,从没有那样真切地体味死亡的滋味。死亡是什么滋味?只有死过一次的人才知道。
冰清,我并不是不爱你。杨影对着心中美丽的倩影解释着。索大哥说得对,我只是放不下心中那份执念。完不成这个心愿,即便隐居山林,我也将留下终生的遗憾。冰清,相信我,给我时间,我不能也不会永远只做一个追逐别人背影的人。我会让你看到,你的爱人,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杨影心中忽然一动,那人当初走的时候,又是在追逐谁的影子?
“绣衣使者杨影同开州文武迎接天使。奏乐!”司仪大声喊道。码头上顿时鼓乐奏鸣。杨影略有些迷茫地抬头远眺,那支悬挂大周旗帜的小小船队由远而近,逐渐清晰起来。
作为开州军方最德高望重的老将,威南将军唐钰虽然很不屑于这种卑躬屈膝的做法,但基于对唐琪的忠诚和对杨影能力的信任,还是跟着二人出城迎接。其他人等各怀心事,等待一见朝廷使节。
船队缓缓靠岸停稳。抛锚下帆,架起悬梯。最前面那艘大船的船仓里的人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功夫,所有人都被小船接上了岸。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银发长须,虽一身布衣却气质超羣的老者。杨影觉得心跳忽然加速,全无之前的气定神闲。等看清来人,大叫一声“索大哥!”,不顾唐琪等人的诧异,快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老者瘦削的双手,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人正是杨影的忘年之交,结拜兄长索清风。不过他随即松开了手,抱歉地道:“杨影粗鲁失态了,有没有握痛大哥?”
索清风欣然将双手反握杨影,呵呵笑着道:“老哥哥可不是弱不禁风的人。倒是二弟清瘦多了,辛苦了啊。”寥寥数语,让杨影心头涌起久违的暖意,竟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时从索清风身后闪出两个人来,竟是东方玉和纪冰清。东方玉一身青衣,依旧用头巾裹发。冰清穿的是那件他再熟悉不过的淡绿色缀着明珠的女式武服,依旧那样英姿飒爽。看到了远赴天涯的兄弟和朝思暮想的爱人,杨影心潮彭湃,大步上前拍了拍东方玉的肩膀,之后一把紧紧将冰清抱在怀里,鼻子一酸,眼泪终于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冰清!你——来了。”心有千言万语,最后却只得这几个字而已。
多日未见的爱人就在面前,纪冰清也是情难自禁,不顾一切地将颤抖的娇躯紧紧贴在杨影的身上,一张俏脸上早已梨花带雨。两人久久相拥,不愿离开,好像世界上除了对方再也没有旁人。
本来紧随其后的唐琪看到这个场景不禁黯然,她呆呆地站在那里,觉得自己是个完全多余的人,她拉不下脸来出声招呼,只是等着杨影想起她来,但是杨影沉浸在喜悦之中,都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我们之间只不过各取所需,相互利用,唐琪心中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大局为重,大局为重。杨影在这么多人面前对她的漠视几乎让她羞辱地尖叫起来,她的手指甲抠入了手心的肉里,她的脸上还僵硬地保持着那礼节性的笑容,泪花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黄佳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来到唐琪身边,她淡淡道:“天冷风大,大人小心着凉。”说着将一件狐裘披风给唐琪披在肩上。唐琪趁机抬手拭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我没事了。”唐琪深吸一口气道,湿冷的空气让她清醒了很多。
“小姐,我们回去吧。”论辈分唐钰是唐琪的亲族长辈,对唐琪的关系亲近,称呼与别人不同。
“礼不可废!开州不能让人看笑话,说咱们不懂礼节。”唐琪道,坚持要留下来将迎接使者的仪式进行完。
“大人,”军师徐轻扬道:“既是杨将军的故人,想必没什么问题。大人已经亲自来码头迎接,礼数已经到了。现在身体不适,暂请回府,天使那里有我们。”
唐琪看看正亲热的低语的杨影和纪冰清两人,心道罢了,我怎么能学那些妒忌妇人家?这般光景没的惹人耻笑,转身先走了。唐钰不声不响随唐琪离开。其他人则要留下来将欢迎仪式进行完。码头上众官一阵寒暄,无非是些官场上的应酬话。
过了好一阵子,杨影才从失态中恢复过来,不好意思的放开冰清,再次张开双臂欢迎了东方玉。兄弟三人寒暄了几句。
杨影忽然想起来问道:“张静斋怎么舍得派大哥出使开州?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和年轻人一起受这风霜之苦,有失敬老之意啊。还有三弟不是去铸剑了么?怎么……”
索清风笑道:“唐公怎么会派我来!我是被你神通广大的三弟抓了壮丁,绑架塞到船上来的。临走给唐公留了封信,说我告假去南方考察。还不知道唐公见到信会气成什么样子呢!”又做出无耐的样子道:“我可不知道怎么回去见唐公了,都是你三弟干得好事啊!!”
东方玉赶忙举双手道:“怎么是我?!明明是你自己不放心二哥罢,要不干嘛早早写好了信?!”又把冰清推向杨影道:“再说,冰清妹妹又要见二哥,又要照顾你这个老家伙,不这样怎能有现在一举双得的好事呢?!”
冰清大窘,岔开话题道:“对了,还没给你介绍这此出使开州的正式使节呢。诺,这位就是绣衣使者,呼延明将军,他奉唐公旨率五百呼家军助你平开北卫之乱。”
杨影这才看到了旁边拱手行礼的一身戎装的将军。此人年近三十,生得清俊儒雅,却又不乏威武摄人之气。杨影阅人无数,一眼就生出初遇英雄之感。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五百人虽少,但若是此人部下,想必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是此人眉宇间总是透着一点惆怅之色,似乎心思并不在这。
冰清恢复了与杨影亲近的感觉,凑道他耳边道:“他是呼延豹大哥的堂弟。索大哥一看便说他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可堪大用啊。”
呼延豹……杨影隐隐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因为黑风寨的事他还是有所耳闻的。那呼延灼在哪里?他们本应该去阮香那里的,后来却没了消息,怎么成了张静斋的绣衣使者?……一时想不出所以然,只好回礼致敬。杨影向呼延明一一引荐开州众官,众人纷纷相互见礼。这时候他才发现唐琪不见了。杨影心知唐琪是看到了自己和纪冰清亲热的一幕,负气离去,心里不禁好生过意不去。黄佳自然而然接过了撒谎的任务。什么唐琪这几天偶染风寒,身体不适,今天本来是强扶病体前来迎接天使,不想就在码头上受了风,病越发沉重起来,怕失了礼仪,只好先行回府,再三叮嘱好好招待天使,待病好之后一定设宴赔罪云云。呼延明连道不敢,略问了几句得病医治情况,也没有深究。
因为天色已晚,进城已经来不及,开州官员就安排呼延明等人在城外的馆驿住一晚,次日入城。安顿下来之后,自有开州派出的官员伺候起居。杨影这才腾出空来和大哥三弟好好聊聊。
“怎么又出来一个绣衣使者?”杨影问索清风道。“且不论这人如何,我就想知道他此番持节而来,目的为何?开州以后到底该听谁的?这是唐公的另一条计策么?唐公玩弄这种手腕,未免太不将人看在眼里。”
“说是也不是。”索清风看着发急的杨影微笑着道:“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唐公对你一年来在开州的作为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你控制了开州的局势没有进一步恶化。唐公西征徽州才没有后顾之忧。手段无所谓,结果最重要。这次派呼延明来是给你封官的,具体封什么官我不太清楚,我想可能是安国将军或者军师将军这种杂号将军,若是在开州再立些功劳,以后还会升迁,二弟前途无量啊。”
“也就是说,呼延明接手我原来绣衣使者的职责了?”
“对,不过唐公有交待,开州军务还是以二弟为主,呼延明只能协助,不准越权。”
杨影摇摇头道:“终究是个肘掣。算了,兵来将挡,怕个球!”
索清风道:“二弟担忧不无道理,本来我是想阻止的,不过看到派的是呼延明这人,就没有多这个嘴。呼延明这人是个人才,二弟莫要小看他,也不要以对付一般人的手段对付他。要是能想法收服其心,将来大有好处。”
杨影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既然索清风都这样说了,一定不会错。他饮了一杯酒,又回头问起东方玉铸剑的事。
“这个,说来话长……”东方玉苦笑道。“先让你见一个人吧。”唤从人吩咐请小姐,杨影正疑惑,不多会儿,从人用小轿抬来来一人,却是阿瑶。阿瑶款款而至,多日不见,阿瑶已经出落得愈发娇艳,身子也发育得丰满多了。脸上不健康的红晕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光彩照人的气质和动人的微笑。
杨影一时看得竟然呆了,居然忘了行礼问候。冰清嗔怪地用手指戳了他眼睛一下,他才醒悟。冰清亲切的挽着阿瑶道:“这回东方大哥把阿瑶妹妹的病全治好了,我们姐妹可以朝夕相处了,开心吧!”
东方玉笑道:“冰清姐姐还是叫我三弟吧,叫我‘大哥’岂不折煞我也!再说你若与阿瑶妹妹朝夕相处,那二哥岂不是要把你们一起娶回家才好!”
阿瑶和冰清一同脸红,冰清嗔道:“贫嘴!”
看到二女窘态,索清风和东方玉一起大笑。杨影唯有苦笑,他又想起了唐琪,看来索大哥还没有把自己和唐琪结为连理的事情告诉冰清,不知冰清知道了这件事会怎样呢。
是夜,杨影冰清久别重逢,自是格外激情,抵死缠mian。杨影在那种情况下自是没办法对苦候了自己近两载的心爱之人说自己已与她人结为连理枝了。看着身旁脸色红润娇然熟睡的冰清,杨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不平静中陷入沉沉的睡眠。
次日清晨,众人启程,骑马进归化城,呼延明的部下就在城外安营休整。杨影看到阿瑶上马驾驭伸手矫健,心情又开怀了些。归化城的城墙已经在前不久被谢辛的叛军打了个稀巴烂。西门受到的攻击少些,又经过修补,但还是不免露出破败景象。
归化太守府,刚从西南澜水战线返回的开西卫大将,破虏将军唐贵,正对着桌子上用砂土堆起的地图对唐琪、唐钰、徐轻扬、黄佳等人详细解释澜水战线的敌我部署。看到杨影等人进来,不以为然的冷哼一声,傲然立在一边,冷冷的看着几人。
杨影看都不看他,直接的向一身戎装的唐琪介绍道:“阿琪,这两位便是我常给你提起的我的两位结义兄弟,索清风索大哥和三弟东方玉。这位是阿瑶,这位……就是冰清。”介绍到纪冰清时,杨影多多少少有些尴尬。他不知道唐琪会怎样对待冰清。毕竟唐琪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而冰清和他之间至今仍无名分。
唐琪这时已经恢复过来,嫣然一笑,给几人行礼道:“久仰大名,今日得索大哥、东方三弟和冰清姊姊相助,开州有望了!”
几人正要回礼,却听唐贵冷哼道:“久闻索相大名,不知今此前来,肩负唐公何等使命?”
唐琪玉面一寒,刚要出言训斥。索清风却微微一笑,道:“这位便是骁勇善战的唐贵唐将军吧。久仰久仰,老朽今日前来当然是助开州平定内乱。不过并非是奉了唐公之命,而是自己开小差儿跑来的。”
唐贵还要说什么,却被徐轻扬打断:“唐贵将军不得无礼。索相这种尊贵客人请都请不到,肯屈就我们这里,那是开州的福气,这位东方兄弟年纪虽轻,能和索老、杨将军兄弟相称,想必必有其过人之处。诸位既是杨将军的客人,便是开州的贵宾,我们信得过你们。客气的话就不讲了,就先请杨将军给客人介绍一下开州目前的战局吧。”
索清风暗自点头,这徐轻扬是个人才。
唐贵还想争吵,老将军唐钰在旁冷哼一声,开州军中,唐贵最怕就是唐钰,这才收声不敢多言。
不理唐贵恼怒,杨影径直把索清风几人让到地图前:“目前开州的形势并不乐观,实际上存在五股势力。首先就是南卫边防军大将闵化和他的弟弟蛮阜太守闵凯的叛军,裹胁带甲十万之众。而且以开州最为精锐的南卫边防军为主力。占据了开江以南,澜水以东,沐水以西的大片疆域和蛮阜、沐二城。当然现在他们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承认,成立了开南都护府,闵化就是第一任开南都护。”
唐贵忍不住又要插嘴,却被唐钰的目光所阻止,只好愤怒的“呸!”了一声。
杨影像是没看到唐贵的反应似的道:“之前我们在澜水西岸取得了几次关键性的战斗的胜利,并把孤军深入的闵化围困在开西卫和不周山脉形成的这个三角区域。本来有望一举歼敌的,那样或许可以平定开南之乱了。但是开北卫兵变正在这个时候给我们身后捅了一刀子。”
唐钰的脸上浮现出郁闷的神情,那个时候是他极力主张班师回救归化。直接导致了闵化率部突围。
“当时虽然我和威南将军意见想左,但现在证明威南将军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杨影目光真诚的看着唐钰,唐钰心中暗道一声惭愧。
“因为如果失去了归化这个北部屏障,开州城就十分危险了。而这里,”杨影指着开州城道,“无论作为政治还是战略意义,都是我们绝不可以失去的根据地。而换一个角度说,即使歼灭了孤军,生擒了闵化,闵凯还是拥有开南军的主力坐镇澜水以南,恐怕一时难以消灭。更重要的是,闵化的开南军是南部边防的屏障,如果闵化被俘或战死,闵凯真的以开南军全力相博,兼之开北卫的谢辛叛军,东部占据六城的柴州军,火德城态度摇摆不定的董文董明部,我们如何同时招架?!更要命的是如果南方门户大开,南蛮军一旦进入大周,那便是洪水野兽啊!”
众人都沉默不语,南蛮的屠城战和*掠夺是举世闻名的,屏兰不久前的劫难就是最好的见证。谁也不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的百姓和兄弟姐妹身上。老将唐钰也不禁为之动容。他只考虑绝不能失去江北三郡,倒是没想到异族入侵这一点。
“另一方面,朝廷把柴州占据的沐水以东的疆域也封给了闵化这个开南都护。六城郡是块肥肉,闵化绝对不会就让柴州人这么占着的。现在开南军得到朝廷认可,士气正盛,更兼出兵六城师出有名,怎能放过?开南军与柴州军一战可以预期。”
冰清显然不知道柴州占据了六城。不禁问道:“柴州不是正和怀州军打仗么,怎么又来占了六城?”
徐轻扬道:“这就叫屡教不改!当年杨纺叛变柴州就占我六、沐二城,后来吃了败仗,又有怀州,屏兰来犯才告罪求饶。没想到这么快就又重蹈覆辙。”
唐琪笑道:“这回就让他见识一下开南都护的厉害,我们也好坐山观虎斗。”
唐钰叹道:“张静斋这算做了件好事么……”
唐贵道:“这算什么好事!将军以为开北卫军区区两万兵力,远在边陲补给无力,有什么资本兴兵造反?看看开北卫的地理位置吧,摆明了在背后写了个大大的‘张’字!”
“休得胡言乱语!再乱讲话将你乱棒打出去。”唐琪发作起来。她有些担心地望了望呼延明,这可是张静斋派来的使者,唐贵这样明显地表示对张静斋的敌意,若是传回京畿,惹怒了张静斋可就不妙了,毕竟现在开州还要仰赖朝廷。
“唐将军若要显示自己的忠义,尽可以在战场上一显身手,当着天使的面这样说话,好没教养。”杨影冷冷道。
“我有没有教养,用不着你这么个小辈来教训!”唐贵生就一张臭嘴,不和人吵架就难受。杨影和他共事了不少日子,知道他这个毛病,不屑于和他争口舌之利。
“哟!小贵贵今天可算给开州武将露脸了。”黄佳故意嗲声嗲气地讥讽道。
唐贵一听,立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最不想招惹的就是这个面慈心狠的蝶娘,乖乖闭上了嘴巴。
杨影接着道:“开北卫将军谢辛,虽然是闵化的拜把兄弟,但在开始却没有随闵化造反。为何?归根结底他那时候起兵没有好处,还担心成为众矢之的,没有靠山的话,很快就会被打垮。而现在……”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第一他看到了朝廷居然分割开州设立开南都护府,承认了叛军的地位,在这次叛乱中只是和稀泥,表现软弱,第二,很可能他终于找到了靠山,他才敢起兵,打起了‘以兵相谏,保护忠良’的旗号,公然呼应开南叛乱。”杨影已经尽量批评得婉转了,并没有直接提及张静斋的名字,不过只要在地图上一看开北卫的位置,谢辛背后靠山是谁不言自明。
“保护忠良?端的可笑……”唐钰冷哼道。
“唐公这样做……唉,他是不是成心要把开州拖垮。”唐琪道,“派军相助,居然只得区区五百人,剿灭山贼都嫌少……”她看了一眼有些尴尬的呼延明,歉然一笑道:“我并非针对尊使。”
呼延明并不介意,他慨然道:“当初杨将军以绣衣使者身份孤身入开州,力挽狂澜,这等大智大勇实在让人钦佩。明虽不才,还有五百部曲,不敢说超过杨将军,却也不敢妄自菲薄。”
唐琪壮之,施礼道:“不管怎样,有尊使这句话,我代开州百姓先谢过尊使。”
呼延明谢道:“不敢当。在下失礼了。”
杨影耐着性子等两人客套完,继续他的思路道:“其实说直白些,唐公并不希望有个强大的开州存在于他的后方,但现在他西面讨伐徽州正处在关键时期,东面又和阮香是敌非友。北边的吴忧……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貌合神离罢了。所以他需要做出支持和联合我们的姿态,又不能让我们强大到完全脱离他的控制。”
“张贼欺我开州无人邪?!”唐贵忍无可忍的骂道。他刚骂完,就觉得自己后领一紧,被唐钰给提了起来,他不敢反抗,随后整个人就腾云驾雾一般被扔出了议事厅。
看了这一幕,众人相顾莞尔。去了唐贵这张臭嘴,厅内气氛也轻松起来。
杨影微笑道:“唐公能采取的手段其实也有限,咱们小心些相信可以做到两下兼顾,两全其美,唐公也是个爱惜名声的人,必须兼顾朝廷的威信,想来不会冒天下指大不韪公然挑唆地方内战。”
他喝口水又道:“开北的形势已经基本稳定。叛军已经龟缩在开北卫。根据侦察兵力已经不足一万。被我军三面围困,军心涣散。目前他们要么渡过赤水向徽州逃逸,要么只有坐地等死了。无论如何这仗我们要打的快、打的狠。这样才能尽快稳住形势,进一步向火德郡董文董明兄弟施压。澜水战线我们要尽快与开南军达成谅解,把开西军主力北调,必须彻底把江北的问题解决掉!……”
一直没发言的东方玉忽然插话,淡淡道:“火德郡的问题恐怕要迟些解决了,南蛮军已经打过来了。”
在座众人闻之无不震惊,却又不信,东方玉也没出城,这等大事怎么能这样就随随便便说出来?
好像是为了验证他的话的正确性,东方玉话音刚落,一个传令兵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大厅,大声禀报道:“开南都护闵化将军急信,南蛮军攻克南折关,十万大军正挥师北上,军情紧急!请求派兵支援……”
⒁韬光养晦
蛮,地处大周西南的山地部落国家。早先是散居包括开江、白江以南的部落联盟。因其文化兴起远落后于中土,故被称为南蛮部落,部落的守护神和图腾是白象。南蛮部落是兴起于中古时期(大约圣武开元前的一千年左右)的五大部落联盟之一。
五大部落联盟包括中土部落、胡邦部落、羌羝部落、南蛮部落和东夷部落。
中土部落是中古五大部落中文明最早,规模势力也最为庞大的部落联盟。中土文明也在五大部落中一支独秀。到了近古时期(圣武开元前四百年左右),起源于白江支流汉水流域的周部落迅速崛起,一举成为中土部落联盟中的佼佼者。在圣武开元前一百二十年左右。周部落以圣京为中心建立了中土第一个王国:周王国。随后在中土部落联盟的疆域里相继成立了二十几个以城池为单位的小王国。经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周王国通过一系列战争不断征服中土其他国家。成为中土最大的一个王国,疆域包括后来京畿、燕州和灵州大部分地区及开州、怀州、柴州的北部地区,沃野数千里,人丁兴旺,国富兵强。圣武元前十七年,周王阮威即位。阮威又经历了三年对内休整,三年对外征战,一举将残存的回、吉、辽、越、齐、鲁六国消灭,结束了中土的分裂局面。踏上了对异族征战一统天下的道路。最终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
北方活跃在丽水下游及呼伦河泸江流域的是胡邦部落。西方是在占云州西部大半直至天山山脉的羌羝部落。胡邦部落与羌羝部落均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部落联盟,居无定所,骁勇善战,一直是中土诸国最为忌惮的强敌。但文化上发展的比较缓慢,部落间的联邦形式也很松散。也正因为此,后来才屡次被善施奇谋的周圣武帝所败,不断向西向北败退。胡邦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库狐和迷奇,形势才有所好转。而羌羝部落联盟则一蹶不振,虽然经过百余年的修养生息,最终在云州境内建立了数个少数民族国家如大小月氏、哈克兰、吉斯特、库比伦等,但因为国力积弱,北方又有库狐、迷奇的不断入侵,使这些少数民族国家一直疲于自保,没有得到发展壮大。到了周靖文帝时期,靖文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向关外移民(“关”指燕北的圣武关,关北的云州称为关外,关南的诸州均称为关内),怀柔羌羝后裔各国,共御迷奇、库狐。后来的靖武帝则凭藉武力彻底征服了哈克兰各国,纳入云州版图,又大败库狐、迷奇,建立了北方防线,设立独立的边防军建制。
在东南,白江下游流域,也就是今天柴州下水关以东直至东海,包括怀州大部地区在内的区域,活跃着的历史悠久程度与中土部落不相上下的东夷部落联盟。东夷部落文明发展的很迅速,人口经济稍微落后于中土部落。传说中上古的东、西二帝,正分别是东夷部落与中土部落的祖先。东夷部落与中土部落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独特文化。然而最终东夷部落发展步伐落后一步,白江一战大败于周圣武帝,数百万族人皆被屠杀。东夷文明也因此被彻底毁灭。
相比于东夷和羌羝,南蛮部落要“幸运”的多。他们在被中土部落及后来的中土诸国的侵略过程中不断南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兰,后来兰被圣武帝击败,兰王降周。兰也成为周帝国的属国,被周圣武帝分裂为屏兰,伽兰,呼兰,另一部分迁入西南山区,建立了仍以部落联盟为主的国家蛮。南蛮文化在蛮国得以保留,而东南的三兰则多少受到周文化的同化侵蚀。蛮国居民长年生活在山区和亚热带雨林地区,艰苦的生活培养了蛮人刚毅残暴的性格。每每对外作战各部落都能同仇敌忾,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更兼南蛮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所以在三兰和大周帝国的围困中得以生存。但资源上的先天不足也使南蛮各方面发展落后,也常常受到东方三兰和北部强大的周帝国的欺凌。
圣武历二百四十六年,南蛮最大的蛮蒙部落成为部落王,年轻的蛮蒙部落酋长蒙勇成为蛮王,一统南蛮诸部。蒙勇少年时曾蓄发游学于周帝国,熟悉周文化,更对南蛮弊制瞭然于胸。从小便卧薪尝胆,立志将南蛮建成如周帝国那样的强大帝国。年仅十八岁的蒙勇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吹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日趋没落的传统的氏族部落结构。并效法他最推崇的圣武帝实施一系列变法。
军事上,革新兵制。随着部落制度的没落,不少酋长和部族武士失去了传统的权益,成为不安定因素,蒙勇将其中豪勇善战者编入军籍,担任各级军官。以往南蛮作战都是以部落为单位,实行战时点集制度。由蛮王发出命令,各部酋长响应者可以点集手下可作战的武士随从出征。所以每次能够出征的兵员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代蛮王的号召力,不止如此,狭隘自私的酋长们往往并不可靠,一旦遇到什么挫折,他们很可能就会从盟友变成敌人,从背后落井下石,只有在战胜的时候他们才是齐心合力的,争夺战利品的时候往往奋不顾身。战后若有缴获,都归各部酋长所有,由他们自行分配。因为点集集合起来的士兵大多是酋长们的私人奴隶,所以各部酋长侵吞战士战利品已经成为习惯,这极大地挫伤了武士们的积极性。所以这次兵制改革重点首先就是一改以往的战时点集制度,改为募兵制,训练一支装备精良的职业化军队。这支军队统一编制,直接听命于蛮王,强调纪律,以军功论爵;以重利招诱三兰和周国的熟练工匠,开矿冶金,锻造兵刃,革新兵种武器,将象兵编入军队,并将轻便坚固的藤甲推广应用,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大大改善了原始南蛮军在护具和骑兵上的劣势。
政治上,废除各部落自订的各种土法,统一刑律,仿周例立刑法。将原蛮都扩建为武都,将各部落酋长和南蛮富贾集中于王都,以巩固中央集权,那些胆敢抗命不迁徙的酋长们一个个都被攻灭。蒙勇派人重新丈量厘清全国土地,鼓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