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礼之后,与往昔相同,郭嬛会前来说几句话。每每却是神色有异,不似往昔真挚。我虽是瞧在眼里,却并不言明。有些事便是这样,不说清楚却是最好,免得伤身伤神。
这日里正好的时光,恰从卞夫人处回来,正听见郭嬛笑道,“姐姐,自从大王回来之后,那边却是从未断音。”
我讪笑一番,抬首正好瞧见树影隐匿处,隐隐约约显现出亭台楼阁的觚愣,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三台巍然而立,睥睨着泱泱中原。新建的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虽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曾经曹操在台上大宴羣臣,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又命武将比武,文官作文,以助酒兴。自从赤壁一役后,曹操更是不予余力,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
郭嬛也望向那边,不禁道,“听说那在匈奴十二年,蔡邕之女将回来了。”
这些日子里一直想着司马懿的事情,却是忘记蔡文姬归汉之事了。心里一阵高兴,油然笑道,“如此却是好事。”
郭嬛翩然行步,跟着掩面一笑,“却不知在那蛮人之地那么些年,再柔美的女子怕是也经不起岁月打击……”
我听得却是不甚高兴,反口道,“那倒未必,心中有的一片净土,任是怎样的曲折,也不会乱了心性。反之,或许更增添了别样的坚韧,也未可知。”
我既是在为蔡文姬托词,又是故意说给郭嬛听得。初来时,为我种得水仙,那时却是个无双的好女子,如今却是越来越瞧不清,她的心里却是如何的人了。
郭嬛眼眸一低,听了进去,微微有一怔,故而笑道,“姐姐说的是。”
蔡文姬确是回来了,一别汉地十二载,终于重回故土。曹操终于走出铜雀台,亲自直奔城外三十里迎接。
我们众人皆在铜雀台下相候,一时万人空巷,皆翘首相盼。有的是想看看这在蛮荒之地的才女究竟是变得什么样。
遥遥望见车撵渐至,风尘仆仆。曹操驾马在前,恍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儿男,迎接自己的新娘一般。忽的惶惶然地去想,不知这多情的曹操与大才女蔡文姬之间,可是有得一段往事?如若不然,何以只因曹丕一言,便不远万里,用金银财宝加上大兵压境把蔡文姬从匈奴人手中夺回?
正想着,队伍已经逼
近,一行人上前,迎接魏王,共同入殿,却不曾见到蔡文姬。
我正探头相顾,却听身边清丽的声音轻声道,“她远在他乡,终于归来,只是执意要先沐浴,一洗风尘方可示人……”曹植凤眸清亮,满脸崇敬之情,“倒是个令人钦佩的女子。”
我轻轻笑道,“确是如此,早闻蔡琰高华,如今异族数载,竟是唤其文姬。”
“名字又怎样,都是不负天地的女子。”曹植闻言,有些恍然。
我轻笑点头,步入殿内,入席坐定。
未几,不知是谁开始,闭口不言。再望将过去,只见素衣长袖的女子移步而来。她改穿轻薄纱罗,外披水红披风,袒了领子,装束十分随意,浴后光景叫她的容颜更为秀美。一个堕马髻,还有几绺游离的发丝散乱着。别是一番坦荡别致的气质,却又难掩骨子里的风华。
蔡文姬缓步上前,凝眸之处只在那高堂之上,目不斜视。抵达正堂,屈身作跪拜礼,遥声长谓,“蔡氏有生之年终能归汉,大王之恩德,不敢忘却!”
曹操颜色凄然,唇间微颤,美髯也跟着微微抖动。只见他唰地站起,直直地下了台阶,伸手迎过去。大呼,“阿琰,阿琰,阿瞒有生之年仍是见到你,也无憾矣!”
正堂之上,相扶的二人,相视凄然,涣然隔世。他二人确是少年相知,纵然十数载的别离,再见已是物是人非。
曹操扶起蔡文姬,引至席边,叫她入座。蔡文姬眼里含着清泪,遵从地坐了下去。
我迎面望去,见到此番情景,心里也真真是为之高兴。又见那蔡文姬端庄之态,娇美之中却不似中原的妇人,全无扭捏之态。心中不免也升起结交之心。
曹丕适时站起,笑言道,“早闻蔡文姬才名,不想其间叫那蛮人趁我中原大乱掳了去,现如今,大王恩德泽被,令文姬归汉,是我大汉百姓之福!”
一言冠冕堂皇,气势卓尔。朝臣俯首大拜齐呼,“大王恩德泽被,是大汉百姓之福!”
却听嗡嗡的余声未尽,便听见曹植笑道,“不错,况且早闻大学者蔡邕的才名,可想而知,文姬归汉,将也是我汉书得以传承,终是不朽之功!”
曹操开怀大笑,“不错不错!阿琰慧智兰心,家中几千卷藏书烂熟于心,可怜我朝多着尽是毁于战火,如今阿琰在此,无怕矣!”
又不知哪位臣子笑言道,“闻
蔡文姬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当年与大王亦是知音。时隔数十载,可否再听得蔡文姬的歌声?”
一言毕,四下皆安静下来,转脸望去,却见重臣之中,有一中年上下的文臣,青衫已旧,想是喝了酒的缘故,面色有些潮红,双目水莲,望向蔡文姬。
只见寂静之中,蔡文姬不慌不忙,盈盈站起,唤过小厮,那了一竹笳在手上,声音浑厚却是动听的,“文姬在蛮荒之地,日夜思念故土,做梦也想着回来。数十载别无他想,只在那学得这胡笳,至于此,便献丑了。”
曹操深深望着那方身影,大赞,“好!今日,便听听这胡音!”
蔡文姬既得允准,便执笳于前,一边长袖垂地,孤立一旁,还未来得及等待,便闻清脆的胡笳声起,跟着蔡文姬便应声唱起:
荒原寒日嘶胡马,万里云山归路退。
蒙头霜霞冬和夏,满目牛羊风卷沙。
伤心竟把胡人嫁,忍耻偷生计已差。
月明孤影毡庐下,何处云飞是安家。
身归国兮儿莫知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惟有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歌声不绝,绵延至此,一声长谓,戛然而止。细品之,十八句,句句深情;十八事,十八情,十八句句言出那一方土地上异国女子的戚戚悲悲。
歌声忽止,庭上也是又复寂寂。仍是那一方的文臣叹道,“好一个胡笳十八拍!董祀叹服!”
只见蔡文姬双目含泪,盈盈若滴落下来一般,脸上又是诸般的刚毅坚定,她款款相拜,道,“此曲正是‘胡笳十八拍’……”
以我看去,仿若她身后正是茫茫大漠戈壁,蛮荒得失了生命的色彩。却觉得眼前的女子,其实“琰”字要好一些,文雅而不露声色,像静态的仕女写意:王字旁是披风,炎字是舒卷的袍襟——她站立着,不露声色,身后风沙不掩其高华。
蔡琰。不禁暗自下定,这女子当真不简单,叫我心中深深钦佩不已。
环顾而去,却见貂蝉竟也在席列之上,也是注目那方清影,妙目涟涟。
不禁感叹,乱世红颜,如今这屋里尽是齐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