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杨靖宇、李红光、王仁斋、高国忠、曹国安等将领听到蔺秀义牺牲的噩耗悲痛万分;独立师在回头沟密林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杨靖宇将军亲自致悼词,他说:“同志们,蔺秀义同志是在我党的感召下迅速觉悟起来的农民代表,通过几年的对敌斗争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抗日游击队不可多得的指挥员。他立场坚定嫉恶如仇,身先士卒智勇双全;为抗日救国大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刘山村等同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奋勇杀敌,完成烈士们未竟的事业。用实际行动来缅怀烈士,激励后人;与日寇血战到底,为死难的烈士报仇。”
追悼会后,王仁斋重新回到了大北岔密林。
独立师熬过了漫长的冬天。进入四月,关东大地刚刚复苏;杨靖宇将军带着曹国安的三团重新进入了长白山茫茫林海。龙岗山中部只有王仁斋的游击大队一百四十余人,继续坚持在三源浦、五道沟、孤山子一带打击敌人。日军从梅河口调来的一百多个鬼子一直驻扎在这里,再加上伪军一个警备营三百多人;不仅加强了三源浦的防务,而且还经常进山进行围剿。游击队寻机歼敌,零打碎敲,与日伪军周旋。在大北岔、闹枝沟、回头沟、大荒沟等地进行了多次战斗。
进入夏秋季节,日伪又加紧了扩建公路工程的进展;大部分兵力分散在各个要口,驻兵把守。八月的一天,李明翰经大队长批准,带着小战士栾占奎和邓马倌,装扮成串亲的模样;挎上梨框,兴致勃勃地朝修路的人羣走去。
有一个劳工问道:“小孩,你框里装的是啥呀?”
栾占奎高声答道:“是梨。”监工的伪军听说有梨,来了精神,把枪挂在树枝上,有的拎着枪,跑过来不由分说把梨抢劫一空。后到的伪军啥也没有捞到,问栾占奎和邓马官:“还有没有?给我们也尝尝。”
两个小家伙摸索了半天,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大黄梨为难的说:“就这一个了,你们看给谁呀?”“给我!给我!”过来几个伪军就要抢,栾占奎为难的说道:“这么着吧!我往天上扔,谁抢着就归谁。”说过抛向了天空。伪军们忙着抢梨,没防这两个小家伙。正在混乱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掏出手枪喝道:“不许动!缴枪不杀!”这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二十多个少年连战士,一起冲了过来,把伪军团团围住。这一仗,少年连没费一枪一弹,缴获步枪十七支,子弹一百余发。李明翰指着栾占奎,邓马官;对伪军说道:“你们看;这么小的年龄都起来抗日,你们这些大人不感到惭愧吗?小日本给了你们什么好处,甘愿做他们的奴才;我都替你们害羞。念你们都是中国人,今天放过一马;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说过,带着队伍撤出了战斗。
少年连回到密营,王仁斋高兴地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看,我们的少年连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进入九月,游击大队奉命到磐石一带打击敌人;王仁斋很不放心这些孩子,刚好师政治部主任高国忠因病滞留在大北岔,就把少年连连长李明翰和负伤尚未痊愈的侦察排长李成明叫到跟前,说道:“游击队奉命到磐石一带执行任务,这里只留下少年连和伤员。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好在高主任留在这里,你们一切行动要听从他的安排;不得擅自做主。明白吗?”
“明白!”二人立正回答。
高国忠也说道:“放心吧!副官长。我会照顾这些孩子和伤员同志们的。”
“好!那么就拜托你了。”王仁斋带着队伍走了。
这一天,李明翰下山侦察,兴冲冲地赶了回来。一见面,就兴奋的说:“高主任,有一个小买卖你说做不做?”于是把下山侦察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说了一边。
高主任说道:“办法倒是可行,不过兵力显得少了一些;把李成明叫来再商议商议吧!”话音未落,李成明就走了进来:“高主任,您找我?”
李明翰笑道:“侦察排长的耳朵就是长,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二个人是同龄,平时总愿意抬杠,不过二人在一起可是无话不谈。
“怎么,娃娃头探听到啥好事了?快带我一份,否则今后可没有你这个朋友了。”然后李成明转向高国忠说道:“高主任,有啥好事可不能落下我呀!”
“说真的,你的伤口感染现在好些了吗?”高主任关切地问道。
“高主任,您放心吧!伤口感染基本好利索了,现在照样可以打鬼子。你看,”说着右手往腰里一摸,拔出驳壳枪再往腿上一蹭,子弹就上了膛:“现在相信了吧?我已经练了好几天了。另外,还有七八个轻伤员也可以参加战斗。有什么任务您就下命令吧!”
“那么好!我们明天行动。”
日寇占领龙岗山中部后,在通化、柳河、三源浦等重镇驻有重兵把守外;为了封锁山区游击队与山下的联系,在主要村屯、道路、桥梁也驻有保安队,警察队和自卫队把守。驻守三源浦的日本守备队丸山(又说:松山)大队长,唯恐四道沟大桥被毁,
除命令四道沟警察分队日夜看守外,还派了自卫队协助守桥。
9月24日,李明翰和小侦察员邓马倌,装扮成赶路的农民,背着背篓,从桥南走向桥北的岗哨,邓马倌还拿出一个大鸭梨,跑前窜后的逗着“哥哥”玩。两个警察走到跟前喝道:“小兔崽子,还有没有了?给老子也尝尝。”
邓马倌放下背篓摸索了半天,突然,掏出手枪喝道:“不许动!给你,敢要不?”
此时,李明翰也早已抽出了驳壳枪:“举起手来,动一动就打死你。”两个警察和身后的自卫队员乖乖地举起了双手。李明翰一挥手,从后面草丛里钻出两个队员把仨
人捆了起来。高国忠从树丛里走出来,对李成明说道:“李排长,你带着几个人负责锯断桥桩,一定要快,还要做好伪装,不能让大桥马上塌下来。”
“放心吧!高主任。这是我的拿手好戏。”李成明带着几个人迅速走下桥墩。
高主任转向小队员栾占奎和另一个战士说道:“你们两个小鬼到郝家街村外打谷场上等候;一会儿,看到我挥舞帽子赶紧把麦秸垛给我点着,然后向天空打几枪。再进入树丛原路返回。”
“是!”两个小队员敬过军礼,栾占奎拉着同伴迅速向郝家街方向跑去。
约过了两刻钟,李成明他们从桥下上来,走到高国忠身边说道:“报告高主任,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好!”高国忠说着,脱下军帽挥动起来,不一会郝家街方向就燃起了熊熊大火。他向战士们喊道:“全体隐蔽,做好战斗准备。”七八名伤员和十六名少年连战士,迅速隐蔽在大桥两侧的树丛、沟塘里,做好了战斗准备。
郝家街与四道沟隔河相望,麦秸垛一烧起来,顿时浓烟滚滚;四道沟警察队的电话员于海全听到枪声,往南一看郝家街方向火光冲天,他抓起电话要通了三源浦日本守备队:“报告太君,红军在郝家街村子里出现,点着了村子里的房子。估计是抢粮地干活。”
丸山大队长急忙派一个曹长带领十八个鬼子乘着卡车急速赶来,卡车上还架着两挺机关枪。日本曹长想到守桥岗楼上问个究竟,卡车一上去,只听“喀嚓”一声,连人带车掉进了大河。隐蔽在大桥两侧的战士们,向在河水里“噗通”的鬼子猛烈扫射;枪声,手**的爆炸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连成一片。鬼子哪还有功夫还击,在挣扎中被击毙十二人,另有六个鬼子被俘。这一仗,从鬼子掉下大河,到全部被歼,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另外还缴获了两挺机枪,十支步枪和一些弹药。
战斗一结束,高国忠让李明翰放了那几个岗哨,带着队伍隐进了树丛。
听到大桥方向枪声大作,丸山大队长亲自带着二十几个鬼子和三十来个伪军。气势汹汹地从三源浦赶来增援。到大桥一看,除了十二具鬼子的尸体和一个跑过来报告的警察外,游击队早已没了踪影。恼羞成怒的丸山断定警察队里一定有内应,命令将“谎报军情”的电话员于海全,大桥当班的警察郝长清和警察分队长李德全,自卫队队长仪兆祥;连同三源浦的警察署署长都带到日本守备队进行调查。
最先遭殃的是电话员于海全,鬼子逼着他说出通“匪”经过和联络方法。于海全百口难辩,结果不容分说一通乱刀砍死,喂了守备队的狼狗。当班的郝长青嫌疑最大,鬼子给他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郝长青那个后悔呀,他苦苦哀求:“我他妈的要是通共,早他妈和那两个哨兵一起逃跑了。我还指望着他妈的领奖呢?你们也太不是东西了,我冤哪!”被逼无奈,只得承认了统匪;可是又说不出来怎么联系;结果还是落了于海全一样的下场。三源浦的警察署署长和四道沟警察分队长李东斌,自卫队队长仪兆祥都目睹了这残忍的场面。警察署长,心想没了活路又遭不起那份罪,偷偷喝鸦片“畏罪自杀”。这一场闹剧才草草收场。
日本守备队队长丸山,考虑到四道沟警察分队和自卫队“羣龙无首”,就把李东斌和仪兆祥暂时放了回去。
回家的路上,仪兆祥对李东斌说道:“他妈的,鬼子也不拿咱们中国人当人看哪!说杀就杀,说砍就砍;在他们眼里还不如日本人的一条狗。老子回去就不干了,回家种地抱孩子。”
李东斌叹道:“哪有那个好事呀?小鬼子是丧尽天良,还不得抄你全家呀?如果那么简单,我早就不干了。”
“那怎么办?给他们卖命又不当人看,回家又回不得,莫非上山投红军?”仪兆祥说着看了看李东斌的反应。
“仪大哥,其实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可是没有人引见,人家能要我们吗?”
“你还别说,以前咱们警察所有一个叫丛继清的,听说现在都当上连长了。要不,咱们投奔红军?”他继续试探道。
“有门路吗?”李东斌看出了希望,就急忙说道:“如果有什么门路就快一点联系,别看小鬼子今天放了咱们,说不定明天再抓了去,到时候可就惨了。”
“有!”仪兆祥这回肯定地说道:“你到警察队先应付一下,别让鬼子看出什么破绽。我现在就去联系,放心吧!一定有办法。”
“好!咱哥俩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言罢,俩人紧紧地握手,并肩走进了村子。
进了村子,李东斌回到了警察队;仪兆祥径直来到村中心,看看后面没有人跟踪,急忙闪进了一户人家。此时,天刚刚擦黑,他走到一户窗前轻轻问道:“崔大哥在家吗?”
“谁呀?进来吧!”里面的人说道,仪兆祥听出是好友崔云平的声音:“是我!仪兆祥。”说着走了进去。
进得里屋,只有崔云平一个人在家,仪兆祥问道:“嫂子和孩子呢?”
“你嫂子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有什么事吗?”崔云平关切地问道。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和你商量。”说到这里,仪兆祥把今天桥墩被锯,卡车落进大河;郝家街失火,十八个鬼子被游击队全歼;丸山如何怀疑他们通共,以及他和李东斌的打算和盘托出。
“可是,我能帮你们什么忙啊?”崔云平显得惊讶地说道。
“崔大哥,我佩服你们共产党,也佩服你的为人。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是游击队的交通员,可是我难为过你吗?现在事情紧急,李东斌在等信呢?”说着,从腰里抽出手枪,往前一推:“如果我仪兆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一枪崩了我。”
崔云平看到他一脸真诚:“好!我虽然不是你说得什么交通员,但是可以保证把你们安全送到山里游击队那里。走!事不宜迟,马上动身。”
说着话,二人到了警察分队驻地。仪兆祥让崔云平躲在一边等候,自己走了进去。李东斌独自坐在队部里等候,显得坐立不安;看到仪兆祥进来,急忙迎上来问道:“怎么样?”
“可以行动了。”说着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仪兆祥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好!行动吧!”
“好!”李东斌把电话往地上一摔,向外面喊道:“都到外面集合!”
等他们出了屋,警察分队和自卫队列队完毕。李东斌,仪兆祥往队伍前面一站;神情是那样的庄重。仪兆祥向李东斌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李东斌往队伍前面跨近一步,“啪”拔出了腰里的手枪。“弟兄们,这次大桥被炸,守备队加罪于我们。今天把于海全和郝长青二人砍死,喂了日本守备队的狼狗。日本人扬言明天还要到这里继续追查通共的事情,我们这些人早晚要让小日本喂了狼狗。我们别无出路,我和仪队长商量了一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现在我宣布:今晚就去投奔红军。如有不从或向小鬼子通风报信者,我李东斌决不轻饶。”
“我们听二位长官的,你们说咋办就咋办!”“老子,早就不想给小日本干了,好!投红军。”
李东斌和仪兆祥交换了一下眼色:“好!烧了房子,带着家伙跟我投红军去!”
这时,崔云平走了过来。崔云平和仪兆祥在前,李东斌押后带着队伍连夜向龙岗山密林走去。杨靖宇将军听到这个消息特意从磐石赶来,接见了全体起义人员。五十多名警察和自卫队员改编为师直属教导团第三连,李东斌任连长;仪兆祥因为有文化,被安排到师政治部
担任了宣传干事。从此他们在杨靖宇、王仁斋领导下,成为抗日武装的新生力量;和鬼子汉奸们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
(35)
根据斗争需要,独立师建制和部分将领进行了适当调整。王仁斋仍任大队长兼政委,有师政治部的科长柳万熙任参谋长。下辖两个营;柳万熙兼任一营营长,金 山任教导员;乔荫堂、陈兴樵任二营营长、教导员。鬼子刘、蔺秀文、郭大刀、王大个分别担任四个连的连长。李成明任侦察连连长,丛继清任勤务连连长,李艳云任医疗队队长。
独立师新组建了一个少年营。营长叫宣纪胜,是朝鲜人;原来是参谋长李红光手下一名少年军官,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磐石一带很有影响。杨靖宇将军为了把这些少年集中在一起进行培养,将来好担当大任;逐决定把全师少年集中起来组建了师属少年营。游击大队的少年连也接到命令划归少年营管辖;指导员李艳云已经就任医疗队队长只得留下,有连长李明翰带领少年连,赶赴磐石与主力部队进行了会师。
1934年尽管龙岗山下抗击日寇的战火不断,可是田里的庄稼长势却不错。为了垄断粮食和断绝游击队的粮食来源,日伪除了在入山沟口派驻军队把守外;在靠近山区的村屯设立了“保护区”美其名为“保护大秋收”,强令沟口的羣众提前抢收庄稼。
王仁斋和参谋长柳万熙商议;决定兵分两路在大牛沟、凉水河、大荒沟、哈尼河等边缘地区开展斗争,粉碎敌人断绝游击队粮源的阴谋。柳万熙二十四岁,是朝鲜人,九岁随父母逃难到柳河,“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队伍;对龙岗山区并不陌生。接受任务后他立刻率领一营和勤务连去了大荒沟;王仁斋带领二营和侦察连继续留在大北岔。
这一天,侦察连长李成明从山外回来,向王仁斋报告了鬼子“护秋队”的情况。王仁斋找来乔荫堂、陈兴樵,四个人仔细研究了一番;然后对李成明说道:“小龙,你带几个侦察员先去安排,一定要小心隐秘。”
“好!大队长,你就放心吧!”李成明应声而去。
第二天,王仁斋精心挑选了十一名战士带着镰刀和午饭,随同农民来到了大牛沟村北的水稻田。他们化妆成被雇佣的农民,混在羣众当中收割水稻。不一会,从三源浦方向“嘚嘚嘚”跑过来一队鬼子骑兵;王仁斋抬头一看,清一色的高头大马,还有两挺崭新的机枪。他佯装收割,低头数了数;心里话,李成明说的没错,刚好是一个汉奸翻译官和二十六个鬼子。
鬼子小队看到收割的农民,在公路上观望了一会向四周散去。仨仨俩俩,远远地站在那里看着老百姓收割水稻。一个留着八撇胡子的鬼子和梳着分头的翻译官骑着马向田间走来。鬼子走走停停“乌拉瓦拉”说着什么,那个梳着分头的翻译官道:“都给我听好了,太君让你们在一个礼拜全部割完,否则红胡子(红军)就要抢粮了。谁家让‘红匪’拿到一粒粮食,他家的粮食就统统充公,老爷们都要按私通红匪论处。到时候可就惨了,老婆跟着别人,孩子都得他妈的饿死。日满亲善,实行黄道乐土,太君是亏待不了你们的;快割快藏,还要快交公粮。”说得这小子吐沫星子乱飞。
游击队员不闻不问,只顾低着头收割。眼看要到中午了,王仁斋看到周围的鬼子三三
两两地向田间的一棵大树围了过去。到了大树下,鬼子把枪架在一起;留下一个放哨,其余的坐在大树下狼吞虎咽地吃着麪饼。
正在干活的羣众也陆续停止了收割,或坐在地头或走到就近的田埂上要吃午饭。王仁斋向战士们一使眼色,大家佯装着拿饭盒,上厕所;慢慢走向昨晚他们连夜藏枪的地方。各拿各的枪,一个个把手枪攥在手里等着大队长下命令。王仁斋看看时机差不多了,正要发出攻击命令;只听一个战士喊道:“快来呀!山上下来兔子了,抓到好下酒啊!”说着拼命追赶,一个野兔也不知咋的跑进了水田。有几个正在吃干粮的小夥子也过来凑热闹,四五个围着兔子打转转。正在吃饭的鬼子伸着脖子瞧起了热闹,就连放哨的鬼子也站在那里傻呵呵地观望。
看到时机成熟,王仁斋向身边的李成明一使眼色,李成明佯装抓兔子慢慢地向鬼子靠近;
快走到架枪的地方,他手起枪响“啪”一枪报销了那个哨兵。听到枪声,正在追赶兔子的战士们抽出手枪,向鬼子吃饭的地方包抄过去。不等鬼子反应过来“啪啪啪”一阵驳壳枪,除两个鬼子和翻译官混进一些羣众堆里逃脱外,其余二十四个鬼子全部毙命。
当羣众知道是游击队下山时,从四面围了过来。王仁斋走到大树下,对围观的羣众说道:“乡亲们:我们是东北人民革命军,就是专门杀鬼子的队伍;今天下山来就是要给咱们老百姓做主的。现在水稻刚刚灌浆,正是成熟的时候;割了不是太可惜了吗?大家不要听信日本人的宣传;革命军不会抢粮,更不会祸害咱们老百姓。再过十天半拉月才能动刀呢,大家回去吧!”
“走啊!有咱们队伍在,怕啥?”说着,老百姓一哄而散。
这一仗,我军无一伤亡;扛着缴获的武器弹药迅速撤向山里。后来,当地老百姓越传越神,说道:游击队里有一个驼背的神将,手使双枪,身高六尺;一挥手从山上跑下几十个兔子,趁着混乱一举消灭了日本鬼子。其实,那天的兔子是赶巧跑下来的,刚好帮了游击队一个忙。
(36)
就要进入冬季了,游击队要想在龙岗山区立足,必须要解决粮食给养。长白山区的蒙江、抚松、临江、长白等县人口稀少,且多以林木煤矿为业;当地老百姓出产的粮食都不能完全自给。而抗日武装只能到附近的桦甸、磐石、金川、海龙、柳河等县筹集粮食。独立师师长杨靖宇和参谋长李红光带着警卫连四十几名战士,再一次来到了龙岗山中部。队伍刚到金川县凉水河东面的轱辘沟就被汉奸告密,驻守凉水河的伪军便围了过来。
我军战士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真要是打起来一定吃亏。杨将军机灵一动,向李红光说道:“看来,还得扮一回‘皇军’了。”
李红光心领神会,笑道:“好!没问题,你就瞧好吧!”随后,转向战士们说道:“快换上日本军服,把换下来的衣服都挂在树上。”一眨眼,四十多个战士都变成了‘皇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杨将军的警卫连始终都随身携带着日本军服,这下派上了用场。
李红光佩戴着少佐军衔,带着气势汹汹的‘皇军’向沟外走去。刚到沟口,就碰到了伪军一个营四下向轱辘沟围了过来。李红光径直走到一个伪军少校身边,“叽里呱啦”说着什么,身边的一个战士翻译道:“你们怎么才来,要是放跑了游击队,太君拿你试问。”
“是!卑职马上行动。”说着,一挥手伪军让开了大道。
李红光他们大摇大摆从伪军队伍中间穿过,拐过一道弯消失在树丛之中。等过了两道岗战士们实在走不动了,队伍略作休息。战士们饿急了,拿出匕首扒榆树皮或挖草根充饥。有几个战士又累又饿,干脆倒在了地上。杨将军急忙向李红光说道:“参谋长,马上集合队伍;一旦他们坐下来休息,再也起不来了。”
李红光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喊了一声:“马上集合!”
听到集合的命令,战士们又迅速排好了队;简直和刚才判若两人。杨将军走到队伍前向
大家说道:“同志们,大家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吃东西了,咱们再坚持一会;赶到回头沟咱们再想想办法。同志们,走!”说着,自己在前引路向回头沟方向走去。
等快到回头沟的时候,冷不定从前面岭上走下一队鬼子。李红光向后说了一句:“前方发现鬼子,大家都精神点。”然后转向身后的通讯员小李说道:“吹日本号,问问前面是哪个部队。”
小李也是朝鲜人,一年前被鬼子抓到磐石守备队当了司号兵。听说独立师参谋长李红光是朝鲜人,就在不久前投奔过来,现在是李红光的警卫兼通讯员。前面的鬼子听到这里的号声,随即“滴滴答答”也吹起了军号。小李说:“参谋长,对方说自己人,还向我们致敬呢!”
当两支队伍通过时,带队的回头沟守备队尤马队长,一看李红光的军衔比自己高还敬了
个礼。李红光用日语训斥道:“等你们赶到,红军早没影了。”没等尤马回答,手起刀落把他砍翻在地。与此同时,战士们蜂拥而上,把蒙在鼓里的鬼子缴了械。没费一枪一弹就解决了回头沟日本守备队。
刚刚把俘虏们捆上,北面大道上尘土飞扬,几辆汽车飞驰而来。杨将军带着几名战士把俘虏押到了隐蔽地点。李红光对战士们说:“大家不要慌,是伪军的运输队;一会儿见机行事。”汽车快到跟前了,李红光一摆手;第一辆汽车便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个军官,一边向李红光敬礼一边说道:“太君,您的尤马队长的干活,我们的给您送给养的干活。”
李红光连理都不理,这个军官继续报告:“太君,前面两辆的是粮食,后面四辆的弹药的干活。”
李红光骂道:“八嘎,为什么才来?”手起刀落,又把这个军官砍翻在地。
战士们一拥而上,把六辆汽车团团围住,开车的押车的伪军全都缴了械。东西太多,俘虏太多,李红光可犯愁了。
“哈哈!好家伙,参谋长你发财了。”话随人倒,是王仁斋的声音。
李红光一回头,看到王仁斋正和师长杨靖宇向自己走来,后面跟着柳万熙等将领。他一看乐了:“唉呀!副官长咋这么巧。”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看到你发财了;就过来凑凑热闹。”说着,王仁斋向身后一挥手:“同志们,快帮参谋长搬东西。”游击队“哗”过来一帮人和警卫连一起搬运物资。李红光一边指挥卸车一边问道:“说真的,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王仁斋笑道:“我听到你们过来的消息,就派李成明到处寻找;知道你们在回头沟一带活动,就赶来想助一臂之力,这不来了。”
“李成明的鼻子就是灵,这小子在哪?”李红光笑着喊道:“李成明!”
“到!”正在卸物资的李成明以为有什么任务,急忙跑过来立正回道:“参谋长,大队长;我在这。”虽然王仁斋现在是师部副官长,但游击队的人仍叫他大队长。
李红光上去就是一拳:“你小子鼻子倒灵,我每次来这儿你总是能找到,要是鬼子密探都像你一样可就遭了。怎么样?过来给我当独立营长吧?”说着看了看王仁斋。
李成明笑道:“不行!等有了独立团,我再过去吧!”说着,吐了一下舌头赶去卸东西去了。
李红光笑道:“你看这小子,还嫌官小了。”
王仁斋向身边的杨将军笑道:“师长,你看这俩高丽;要是把他们放在一起还不翻天哪!”说着笑了笑,转向李红光说道:“我看你就别打歪主意了,难道游击队不是独立师的武装啊?!”说过,三人笑了起来。
杨将军看到游击队的人数好像多了许多,他疑惑地问道:“唉,副官长;少年连调到主力后,你不是只有七八十人了吗?怎么?”
“师长,多亏了崔云平、冯希山、马智森、姜成海这些老交通啊,经他们动员队伍扩
大了一倍,现在游击队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人了。”
“是啊!龙岗山是抗击日寇的好战场,不仅在于它是多么险峻,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雄厚的羣众基础;离开了人民羣众,我们就像鱼离开水一样难于生存和发展壮大。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宣传羣众,教育羣众,武装羣众;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候已经卸完了六车物资,李红光走了过来,他征询地向王仁斋问道:“副官长,物资是卸完了,可是仅靠我们警卫连是运不走的;你看?”
“那还用说,我们负责送。”随即,王仁斋向柳万熙说道:“柳参谋长,你带领两个营护送师长和参谋长他们搬运物资吧!我带着侦察连、勤务连掩护你们;三天后,我们在四方顶
会合。”
“好吧!”柳万熙随即向陈兴樵、乔荫堂、金 山下达了命令。
王仁斋转向杨靖宇将军说道:“师长,你们先转移,呆一会我烧掉汽车,再向南直奔大荒沟;这一带我们是轻车熟路,敌人是撵不上的。”
“那么好!刚好曹国安三团也在大荒沟一带活动,你们合兵一处再做打算吧!这一点物资来之不易,我们先撤了。”然后大手一挥,杨靖宇将军和李红光、柳万熙等带领队伍进入了密林,一百四十多名战士连同五十多个俘虏,扛着粮食物资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看到他们远去,王仁斋向李成明,丛继清说道:“烧掉这些汽车,吸引敌人,掩护师部转移。”
“是!”李成明,丛继清应声作答。
等驻守凉水河的伪军赶来,看到游击队正在“仓狂”逃窜,便尾随追赶。游击队是走走停停,把后面的伪军带过了回头沟;然后向西一转甩掉了跟踪,躲进了密林深处的四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