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楚才激动地指着铭文,继续说道:“没错。这是有人和西楚霸王开了个偷梁换柱的天大玩笑啊。”
    
    “害人的传说,一个陨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真是可悲。”赵秦九说道。
    
    “教授,这明明就是青铜器,你们为什么要叫它铁器?”见两人说得风生水起,又想到这两人指鹿为马的说法,徐国峰差点就要将‘睁眼说瞎话’这个词用上了。
    
    其实,从诸葛楚才第一次将青铜器叫成铁器后,赵秦九就开始怀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其他含义。不过,他感觉提出这个疑问自己会下不来台,所以一直忍着没问,等到徐国峰说出口后,他竟然不知云云的笑了起来,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铭文上说这叫神兵铁器。我不叫它青铜器,也是对的。”解释完这个问题后,诸葛楚才从赵秦九手中接过电筒,灯光近距离照在铁器的表面,诸葛楚才忽然皱着眉头,说道:“这下麻烦大了,像是伏羲神锁……,唉,开一般锁具我还能凑合,开这种上古流传下来的奇特锁具,我可就不在行了。”
    
    赵秦九终究还是没笑出声来,当他听到伏羲神锁这个词后,脸色顿时阴暗起来,心跳也跟着加剧,他问道:“教授,你说的是伏羲神锁吗?”
    
    “对呀,这伏羲神锁可不简单,据说是根据两仪,四象,八卦设计而成的,我以前也只是饭后聊天时听所里的老人们提过一点,当时以为这辈子算见不着如此精密的好东西了。哎?秦九,你爷爷和你爸可都是开锁的绝顶的行家,你不可能差哪里去的,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诸葛楚才后反应似的想到了赵秦九的背景,抬头刚想继续说话,却发现赵秦九正对着盒面发愣,到嘴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教授,让我试试吧。”赵秦九说道。
    
    “哎,哎,好,你来,你来……”诸葛楚才忙起身,让赵秦九来摆弄眼前这个据说已经失传两千多年的神奇锁具,站到一边后,诸葛楚才又补充了一句,“秦九,悠着点,听说伏羲神锁安装了自毁装置,你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就先不要轻举妄动。”
    
    正如诸葛楚才所说,父亲虽然不太愿意教他考古方面的知识,但打小就传授他一手精绝的开锁手艺。在和父亲相处的那段日子里,他见识了许多常人连听都没听过的锁具,这些年来他没有荒废这门手艺,仔细算算,在国内的少壮派里,他也算是开锁技艺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至于伏羲神锁,赵秦九更是喜出望外,这种锁具绝对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最难开的锁,巧在赵中原曾经和他专门花时间一起研究过这种锁的特性。虽然赵秦九当时主要负责的是学习和观摩,很少有动手的机会,但他天资聪慧,至今也没有忘记父亲开锁时的每一个步骤。
    
    赵秦九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蹲下后就开始研究伏羲神锁,只见盒子表面附着一根根粗细长短不一,造型也不径相同的青铜绳,其实,这些青铜绳是按照某种顺序排列着的。
    
    众所周知,伏羲发明八卦,为文字的开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年代,而赵秦九现在看见的这种青铜绳已经不是简单的结绳标记,有的已经有明显的弯曲造型,可想而知,要想解开这个锁会有多么困难。
    
    回想了一会,赵秦九按照父亲当年开锁的步骤开始进行,先将坤位上的一个带弯勾的青铜绳挪动到盒中间……。
    
    见赵秦九开起锁来嫺熟而有速度,诸葛楚才终于放下悬着的心了,半个小时之后,只听见一声清脆地‘咣当’声后,铁器的盒面终于在三人期待地眼色中自动打开了。
    
    许是还没有做好准备,从铁器盒内发出的一道寒光让赵秦九顿时觉得眼睛剧痛,他闭着眼睛休息了一分钟左右才能微微睁开双眼。
    
    “这,这……怎么会是一把匕首。”看着盒子中的东西,赵秦九直觉得奇怪,转过脸,对着身后的诸葛楚才就追问:“教授,你不是说铭文上铁器内装着的是落天陨吗?现在怎么会是一把匕首,真是的,典型的卖羊头挂狗肉,对我们这些后人一点都不负责任。”
    
    “不对吧,看着又不像是匕首。”没等诸葛楚才回答,徐国峰指着铁器盒,说道:“是戟头,这是戟头……。”
    
    “啊,是戟头?”赵秦九回过头来又仔细看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急急忙忙又转过头,说道:“教授,难道说项羽手中那把虎头盘龙戟真是被人给偷梁换柱了?”
    
    证据确凿,毋庸置疑。”诸葛楚才一带而过,他将目光聚集在盒中,说道:“秦九,你把戟头取出来,听说只有打开这伏羲神锁的人才能取出里面的东西。”
    
    “还有这么一说,果然是非比寻常。”赵秦九马上应了这个要求,他将双手放到盒中,先是用拿,然后换成举姿,接着连眉头都跟着皱了起来,憋足了力气才将戟头从盒里举到胸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