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完胜仗之后,冉闵急速归回内黄,自打出征之后的这几月,由府中信使已传来如儿自燕国发来的好几封书信,第一封还是诉诸相思衷肠。隔了数月的第二封却是急切盼望冉闵过来接她出逃燕国私奔到内黄。而最新拿来的第三封却似是来不及写完一般,字字传透着伤感,似是要终生离别一般。再也见不到君一般,而且似乎决意死也不负冉闵。是以冉闵这一仗甫一得胜,便快马加鞭的回家。把冉闵一路上弄得心慌失魂,只得快马加鞭赶回府中。不知如儿何以如此感言,恰好信使辗转多次又传来一封如儿的书信。
冉闵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触目惊心,原来信中字字皆是红字,让冉闵触目惊心。信中的内容更是让冉闵吐血不止,原来如儿一直为慕容皝所讨厌,正好新代王拓跋什翼犍为了稳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在拓跋鲜卑宗族的支持之下。已于五月正式向同为鲜卑族的燕国求亲,为了笼络新晋的代王,也是为了得到来自代国的良马供应,燕王慕容皝已然答应拓跋什翼犍将自己的妹妹嫁到代国去,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慕容皝的母亲疼爱自己的亲妹妹,不愿让她远嫁,苦无办法的慕容皝,竟然以如儿的父亲慕容翰的性命要挟,要慕容如儿去拓跋鲜卑去和亲。也算是这个一直为慕容皝视为叛徒而被厌恶的侄女发挥一点作用。苦苦等冉闵,也不曾得到消息的如儿,也半是为了自己的父亲,不得已才同意嫁到代国去。这封信就是她在被迫临行之前,割破手指所写的血书。冉闵看着一张字字血泪的信,心也跟着滴血。怎么也没想到阴差阳错,自己没能接到她,反而她被迫要嫁给自己曾经敬佩的兄长什翼犍。
真是世事弄人啊,若不是接连打了两年的仗,自己怎么也不可能错过心爱的人。算算日期,现在估计如儿和什翼犍已然完婚,受到这沉重打击的冉闵,心情上一蹶不振,每日只得在外酗酒寻欢,借酒消愁,无心战事。也是因为冉闵如此借称抱病在家,天王这才只派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率领士众三万人,会同征北大将军张举进攻燕国的凡城。进攻十多天,依然不能取胜于是退军。石虎因为辽西迫近燕国边境于是把民众全部迁徙到冀州以南。自此一连数年未曾领兵再战。
八月、代国王宫,拓跋什翼犍刚刚迎接到自燕国远来的新娘。鲜卑族的习俗是未过门无法看到新娘的面容。在燕国送亲队伍的强烈坚持之下,拓跋什翼犍也只得耐着性子等到洞房之日再见自己的新娘。在代王和远嫁的郡主洞房的晚上,拓跋什翼犍这才有机会掀开新娘的盖头,一看见自己的新娘的面容,本来喝得甚是高兴的拓跋什翼犍忽然被眼前这一张面容惊醒。新娘的面容之上赫然流下两行清泪。而一双眼睛哭的红肿,似是伤心很久,更让拓跋什翼犍震惊的是,这一张脸,如此熟悉,分明就是自己和冉闵一同出使辽东,与冉闵一见钟情的慕容如儿。
这这这如何是好,什翼犍万分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要迎娶的不是燕王慕容皝的王妹吗?怎么会是慕容如,如儿是冉闵的爱人,二人一见钟情,自己也是做过见证的,怎么如今,新娘竟然会是她。这该如何时候。急忙向如儿询问是由的他,酒劲已然全部醒去。如儿含着泪,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的讲来他听。这真算是一个晴天霹雳。自己如今娶了如儿,改如何对冉闵交代呢。拓跋什翼犍一向以汉族君子自居,如今随贵为代王,眼前伊人又如此美丽。但是出于道义,加上冉闵也是他的救命恩人,无论如何,这个洞房是不能圆的,但是对宗族也不能没有交代,这门婚事是决计退不了的。自己远在赵国数十年,刚刚登基为王,在本族之中势力根基还不牢固。这次与鲜卑慕容家和亲,便是宗族的意思,自己现在还没有实力拂了他们的意,况且他们是好意,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造化如此弄人。
看着哭得像带雨梨花般的慕容如儿,拓跋什翼犍心烦得无可附加。在洞房之内负手走来走去,如儿一向是个刚烈的女子,在慕容皝的威逼之下,为了父亲的安危才远嫁了过来。如今已然嫁了过来。但是决意不负冉闵的她,已然准备了一把匕首,若是拓跋什翼犍不是昔日所见的君子,不顾三人之前的感情,也不顾昔日他作为自己和冉闵一见钟情的见证人。对自己霸王硬上弓,强行圆房的话,自己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先行一步,在阴间去等冉闵,数十年又如何,只要冉闵能明白自己的真意,此生此世,纵短又如何?好在拓跋什翼犍是个君子,虽然不知道如儿心中所想,但是直到天将近四更,这才打定主意。
拓跋什翼犍这才安定的坐了下来,坐在如儿面前,“你放心,你家闵郎于我有救命之恩,若是没有他当日救我,我也不会有今天,他与我情同手足。况且我曾为你们之情所见证,不会对你如何,更不会对你强来,不过今夜之事,你我所约,你对外可要谨记,不得为第三人透漏,我纵使不强来,你我如今必须做上一对名义上的夫妻,对外,你我还是夫妻之名。对内,我决计不会动你半根毫毛。”如儿也是起身谢过,心中才稍稍放宽。也是答道,“谢谢代王如此重情重义,通情达理。谢谢代王成全,我今生已然是闵郎的人了,生必为冉家人,死也做冉家鬼。既然代王对我如此恩重,我在人前必不辱君容。我自从远嫁便知道我今生再难做他的妻子,不过我发誓过今生也不做负他之事,若是有负,我手中的这把匕首也不会答应。说罢慕容如将身后的匕首拿了出来,看的拓跋什翼犍是直摇头。遇上这样一位刚烈的女子,幸好自己没有贪恋**急着胡来。只是这真的如同老天故意的一场戏弄般。
装作与燕国的郡主新娘睡了一宿,天亮之后,拓跋什翼键稍作掩饰,便出去会见前来祝贺的部族宗族。松了一口气的慕容如儿这才安心的睡了一觉。这样的日子每日对于她而言也是折磨,只是这折磨也是不是太久了一些,若是今生再也不能做他的妻子,还不如真的能得到解脱,情绪稍稍稳定的她,不久之后,又给冉闵写了一封信,告知他自己的现状。自己尚无一个亲信在代国,带来的燕人,又都是慕容皝的人,为了不泄露自己和拓跋什翼犍的约定,慕容如过了数月方才将信交给心腹带到代国,不过当信辗转到冉闵手上时,已然又过了大半年。
这半年,冉闵也是消沉不已。如儿也过得不快乐。而王猛和祖瑶二人却没有如此的心情。今年华山之上,已然化为种子沉睡着的光明之花依旧没有开花,而王猛虽然得到了阴符经,却直到现在也未曾堪破,阴符经毕竟是昆仑奇书,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很快看懂那是不正常的。王猛也是颇为苦恼,自己所期待的变化一直没来,这样的自己跟废人有什么区别,一个曾经拥有过绝世无匹的力量的人,一旦丧失之后,那种无力感只会更甚,祖瑶担心着他,也一直记得与姜青的约定。若是王猛他好了起来,便尽快告知。王猛如今也才是新愈,需要静养。在华山之上继续参悟阴符经,但是当日从姜青手中接过此书的时候,自姜青口中再三叮嘱过,阴符经是圣物,必须用心去看,不能拘于凡法。于是祖瑶又从华山之上赶去西凉。现在也只有瑶儿能做联络人。
瑶儿又一次来到了凉国,如今的凉国,世子重华已被张骏早早开始培养,兼管凉州事务。瑶儿也顾不得多惊动谁,姜青得知王猛康复的消息,也是甚为高兴,不过如今自己这边少了王猛这一个战力,敌人在暗中实力也不明朗。而五龙殿的即将完成,剩下的是得到其余数股力量的源汇。姜青希望祖瑶能和冉闵一同去燕国,去棘城找那传说中的黑龙宗庙。希望能够得到黑龙卫相助。昔日的黑龙卫最为尊敬的是黄龙使。二族本出于一脉,是以数千年尽管黑龙一族也是颇为强大,但是也只肯买黄龙使的面子。姜青于是拿了一块自己随身而带的玉佩,自从黑龙数十年前独自出走之后,似乎是有意避几人而不见。默默在辽东蛰伏。谁也不知道他具体在何处。
这次辽东海水冰封,天象奇异,放眼世间,也唯有黑龙卫一人可以做到。他必然在辽东,守护着慕容一族,姜青在凉国,五龙殿即将完工,而自己还在忙碌,暂时也不能亲自去辽东。因此也只有靠冉闵和瑶儿二人去了。瑶儿又赶回华山之上,与王猛商议之后,也只得独自留他在山上看护花草,领悟天书。用心看书,不得拘于凡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王猛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瑶儿出发之后,找到还在家中每日烂醉堕落的冉闵,以青龙秘史的身份,一同前往燕国,一直试图逃避心爱的人如今已经嫁做他人妇的冉闵,在瑶儿的鼓舞之下,决心一同去往燕国棘城,去找黑龙使求援。顺便告知土灵珠已然被夺去的情况,相信黑龙使绝不会对土灵珠袖手旁观的。
冉闵也振作起来,要去燕国,也只因为如儿的最后一封信,曾经对他说过,见证两人爱恋的朱龙马已经拜托一个可靠的人照顾,要自己去找那个人要回来,每日见到朱龙,就如同见到自己一般,要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凭如儿最后留给自己的半块玉去找那个人去取回朱龙。冉闵和祖瑶于是就开始了这一次的辽东之行,两国如今势成水火。再加上几乎所有的舟船全部被征用,冉闵已然不能公开从海路而去。此行甚是秘密,所以二人一路上避过很多燕赵二国的卡哨,方才进入燕国边境,因为冉闵对燕国并不算熟,但是毕竟还是随军攻打过一次燕国,所以两人也未曾走多少弯路。
二人已然进入燕。一路上二人心事都颇多,尤其是月圆的夜晚,更是让冉闵触景伤情。草原的月亮似乎特别清晰,瑶儿睹月,也是有些想念王猛,于是冉闵二人便找了山坡。离星星近一点,点上了一堆火取暖,躺着看星星。祖瑶想起白日间,二人纵马奔驰,歇息之时,冉闵无聊指着天上飞着的大雁,问瑶儿,这天上的大雁怎么排得如同一个人字一般,祖瑶想了想,也是哦,雁字回时,恰好就是人回,正好月圆,虽然不知道冉闵看见这天上的人字是不是在想他的如儿,反正他还有母亲可以想。而反正自己日间看见这大雁排成的人字,心中便独独想起了王猛。自己心中的唯一不就是王猛吗?接着天上圆月的月光,二人也是难得的谈了一回心,毕竟自己三人好久没有真正的如同曾经一般的开心过了。
不知为何,冉闵似乎又一次听见了一阵马蹄声。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夜晚,冉闵自从听到马蹄声。原本打算趁着月光好好再次领略一下草原的魅力。于是冉闵迅速起身看望那马蹄响处,因为躺在山坡之上,冉闵起身很快就看到自西方,远远来了一大羣骑兵,前前后后约有数百。而冉闵二人一惊,偌大空荡的草原,不可能有人专程会来找自己的麻烦吧。那羣骑兵越来越近,冉闵凭他的一双好眼睛,这才看清楚,看来这百余骑兵皆是在追一名衣履破烂的男子。看他们的装着,都是鲜卑人,马术之强,看来都是鲜卑族的精锐骑兵。谁动用数百精锐骑兵追杀一人,看来这被追杀一人不是简单之辈。
很快那被追的中年男子的表现就证实了他的推测,见敌人又一次追近,那名男子回身一射,便是三箭,三百尺之内,三箭纷纷命中,果然身手不凡。被射落数名同伴的精锐骑兵,也是不甘示弱的纷纷射箭还击,大部分都因射距不够,而未伤及那人,而依然还有箭雨般射向他,却被他一身精湛的骑术纵马躲过。让冉闵佩服不止,果然只有草原的鲜卑族才有这等骑术和箭术,不过更让冉闵惊叹的是这被追的中年男子所用的弓,箭身尤其巨大,是普通的弓的三倍以上,这用弓之人果然是奇人,遇到箭术的高手,冉闵热血开始沸腾,出于英雄相惜,也是看不惯这么多人欺负这中年男子,冉闵也是决心出手相助,也是纵马从山坡之上俯冲而去,隔得远远的也是纷纷射向那数百鲜卑骑兵。
冉闵的箭术也是相当的厉害,数个回合,便有上十名骑兵被射落马下,而这羣骑兵也未曾料到这斜刺里杀出来一个如此强悍的对手,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那先去被追的中年男子,见到追兵放缓速度,看到有人相助,于是也是立马反身回击,而不到一会儿,追兵之中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受伤落马。先前被追的转眼间变成了追人的。那羣骑兵见势不妙,这才悻悻逃离。冉闵和那中年鲜卑男子纷纷是抬头仰头大笑,庆祝这一小胜。出于英雄相惜,二人也是纵马过来,有意结交彼此。
那鲜卑人见冉闵是汉人衣着,见面用汉语表达了自己的谢意。暗自在感叹冉闵少年英气十足,感谢冉闵之前的出手相助,近处看这鲜卑人,冉闵方才觉得这巨弓的霸气气势与这鲜卑箭术高手的气势竟然不一致。这鲜卑前辈看起来颇为便有一股英雄气概,但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柔和。这种柔和使他生出一种特别想亲近追随他的感觉。而这巨弓的霸气无比显眼,但是两者的结合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异和谐。冉闵请这前辈到山坡上取火对饮。鲜卑人并不迟疑,也是随着他一同来到篝火所在之处。坐下来,饮了一杯冉闵一路随身带来的好酒。二人对酒豪饮,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人细细谈来,冉闵这才知道,原来这前辈,竟然就是闻名天下的忠义智勇,燕国军民无比佩服的大英雄,也是自己最爱的慕容如儿最为崇拜的父亲——慕容翰。原来自从段辽被赵国打败之后。慕容翰无处可去,又一生以灭赵石虎为己任。不愿南投赵国,不得已只得投靠鲜卑宇文部,而宇文部的首领宇文逸豆归却是气度颇小,妒忌慕容翰的才能、名望,慕容翰只得每日便佯装癫狂,终日酣饮,有时躺着就大、小便,有时又披散头发,大声歌呼,跪拜乞食。宇文部全国都看不起他,对他不再检视省察。慕容翰因此可以来往自由,把宇文部的山川形势,都默记在心。
而现燕王慕容皝,也就是慕容翰的弟弟,因为慕容翰当初不想参与自己和二哥的王位争夺,不忍手足相残才从燕国出走,虽然居住别国,但几次三番悄悄地为前燕国暗地里打算,慕容皝于是派商人到宇文部经商,藉此观测慕容翰的心意。得到慕容翰想归回燕国的态度。慕容皝于是为他特意制造了超强的巨弓,慕容翰拉弓的力量达三石多,箭身尤为长大,于是二月,慕容翰偷出宇文逸豆归的名马,到约定的地方取出弓箭,上马逃归。宇文逸豆归派骁勇骑兵一百多人追赶,慕容翰说:“我长久客居他国,现在想回乡,既然已经上马,就再没有回去的道理。我过去每天佯装痴呆欺蒙你们,其实我以往的技艺并未丢失,你们不要逼迫我,那是自寻死路。”追来的骑兵小看慕容翰,径直奔驰而来。慕容翰说:“我长久居住在你们国家,心存依恋之情,不想杀死你们,你们离开我一百步把刀树立起来,让我用箭射击,如果一发便射中,你们便可以返回;如果射不中,你们便可以前来抓我。”追来的骑兵解下佩刀插在地上,慕容翰射出一枝箭,正中刀环,追来的骑兵四散逃走。
可是宇文逸豆归不甘心他就这样回去,接连派出精锐骑兵,连追了数日。慕容翰马力将竭,在他最危急的时刻,冉闵出手施以援助,令老前辈非常感动。而冉闵更没想到,这夜里这次出手,又救了自己的准岳父。真是造化弄人。得知面前此人乃是慕容翰之后,冉闵吃惊得下巴都要掉在地上。“您,您,老英雄您是天下闻名的慕容翰吗?童叟无欺。您,您是不是有个女儿叫慕容如。”慕容翰一奇,“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慕容翰,你怎么知道老夫膝下有一女,还从何处得知如儿之名?”冉闵确认之后,这才告知自己和如儿从相识到情定终生一事,更到如今,如儿嫁做他人妇。全数托出相告。
慕容翰得冉闵相助,本就颇为欣赏冉闵,更没有想到冉闵竟然和自己的女儿有如此缘分,也是惊讶不已。只是自己也虽知女儿已然远嫁,却没想到女儿嫁的却是如此不甘。一时也感叹自己这半世颇为失败,顿时升起了酒意,正好冉闵携带不少好酒。二人将酒倒起。借酒消愁,豪饮起来,二人关系又亲近了一些。老英雄和冉闵把酒对月而饮,祖瑶也是对这名动天下的英雄也是颇有兴趣,听他讲起这些年的一些事。冉闵也问个不停。不过慕容翰好久未曾豪饮,此番把酒言欢,豪气顿时上来,冉闵忽然问及慕容翰,“晚辈见老英雄所背的巨弓如此特别,加上老英雄箭法着实了得。而且能挽此强弓,老英雄膂力必是无比强悍,晚辈真是佩服不已。”慕容翰聊到箭法,也升起了兴趣,“小兄弟,适才你救我,你的箭法也决计不在老夫之下啊,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论起世间,弓射之术,当今世上神射手,不再少数,以你的箭术决计可以进入举世前十。”
“若是晚辈也能入前十,那么老前辈必然是天下第一神射手。”冉闵也是豪气十足,慕容翰藉着酒劲,今日得归故土,又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兄弟,“小兄弟箭术不再老夫之下,不如你我今天比试一番,如何?”冉闵也是求之不得,应了声好。这一老一少两个少年英雄便在在月圆之夜,藉着月光,开始比试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