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不休的结果是裁判亲自下场,诸葛亮和刘禅师徒二人也是顺坡藉机停下了争论,顺便也是让自己的大脑冷静一下,毕竟刚才的争辩多少已经是有些为了争辩而争辩,失了原来的本意。
骑马难下一时间不管是刘禅还是诸葛亮都没办法停下来,争辩道上头了也是少见,多亏刘备开口的及时,不然的话天知道这场辩论还要持续多久……
刘备一边说一句自是两不偏帮,甭管是儿子刘禅还是军师孔明,实际上他们二人各自的结论都没有问题,刘备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甚至对二人的建议也都是相当的赞同。
可凡事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才对,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谁前谁后好像都不是很合理,那大不了就折中着来吧!
“眼下孔明与阿斗你二人的想法意见如此不统一,而且又是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哪怕是我也一样难以做出取舍,如此到不是将你二人的建议综合一下可好?”
刘备笑着给出了自己的提议,这番话直接是让刘禅跟诸葛亮当场愣住了。
他们俩刚才争辩了半天,为的就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可现在刘备一言出却是想着把他们俩的计划揉捏在一起进行,这样也就自然而然的不用特意分出来个前后关系了!
还没等两人回过神来呢,一旁插不上话看了半天戏的法正却是飞快的开口道:“主公之言甚妙!既然孔明与少主之法皆可行,那又何必分出个高下先后来呢,大不了便是同时进行,左右北伐与谋算世家这两件事本质上也并不冲突的!”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刘禅跟诸葛亮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法正却是已经想明白了刘备话中的意思。
既然你们二人一个是支持北伐为先,一个是想着先要铲平可能会危害益州利益的安全隐患,那就一起并驾齐驱不就好了吗!
北伐大军出征便自去攻打曹魏即可,刘禅想着清算世家,那就老老实实的坐镇益州便是,完全没有必要非整出个你死我活的结果来,因为这两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过度重叠的地方。
如此浅显的道理正常来讲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刘禅,其实都应该早就想到才对,毕竟以他二人的聪明才智敏捷头脑,这种问题难道还算是什么难题不成?
可偏偏入局者迷惘,尤其是两人还处在高强度的争辩当中,一面是要飞快的运转大脑构思言路,一面还要观察对方言语中的破绽好进行反击,争辩的越激烈他们二人对外界的关注实际上就越小,如此疏忽之下完全想不到合并而行倒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这不,在法正话音刚落之际,刘禅跟诸葛亮二人亦是猛然回过神来,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二人张着嘴互相对视一眼,却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来一些无奈跟好笑。
师徒二人的第一场争辩意见分歧,便是在这样有些奇怪的情况下结束了,但好在最终的结果算是好的,毕竟只要是动脑子想一想,北伐与清算世家这两件事情,一同着手进行自是完全可能的……
反应过来的刘禅跟诸葛亮二人也明白了,敢情他们俩刚才唾沫星子满天飞的争辩了半天,却都是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觉惭愧还要跟自己学生吵架的诸葛亮尴尬的用羽扇遮面,微微摇了摇头便是重新坐了回去。
至于刘禅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脸皮厚就是放得开,反正他这本事是跟自己老爹学来的,旁人难道还能说三道四不成。
再者他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也并无什么错误,至多算是有些失礼而已,毕竟与师长争辩不休多少有些不尊之意,但诸葛亮本人都没在意这件事呢,在座的又没有什么外人,刘禅自然是更加不会在乎,十分自然的归于本座之上。
原本还回荡着争辩声音的大殿,突然之间就是陷入了莫名的沉寂当中,就连刚才一直在说悄悄话的黄忠老爷子跟赵云都不吭声了。
这时候谁发出动静来谁尴尬,除了裁判刘备例外……
眼看着事情貌似是和平解决了,刘备默默地松了一口气,他这个法子想到是想到了,可能不能成功的劝下两人还是没有十足把握的。
毕竟吵着吵着就容易吵出真火来,那时候外人之言下意识的屏蔽掉不入耳中也完全是正常的,不在意什么其他的建议,完完全全就是固执己见,这样的情况刘备可没少见。
当年在求学的时候,自己那位大儒先师跟其他人讨论古今文学之争的时候,场面可是要比现在激烈的不止百倍多。
那种情况下什么所谓的当朝大儒,什么天下闻名的学者啊名士啊,在各自坚持的学派理念面前,都是战斗力爆表的斗士!
就刘备记忆中,先师卢植就曾经参与了不下三次的斗殴事件,每每都是因为古今文学的争辩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以至于最后双方谁都说不服对方,那就只能是动用最原始的办法,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了。
虽然这种事看起来是极大有失礼节的事情,名士大儒的身份何等尊崇,焉能如市井之徒一般拳拳相斗。
可事实上名士大儒也是人,想想光是刘备自己就见过三次至多,那更别说他没有见过经历过的场景该有多少。
相比之下,眼前自己的军师跟儿子刘禅的所谓争辩话题,实际上都是小儿科根本算不得什么……
稍待片刻,刘禅跟诸葛亮平复了一番情绪之后,殿中气氛又是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
剑拔弩张的紧张争辩环节已过,僵持不下的问题有了一个相对而言还算合理的解决办法,那这件事就可以翻篇过去了。
同时进行说起来容易,具体如何执行和计划,却还是需要仔细商讨确认的。
但就此事而论显然已经是偏离了今日的议题,议定北伐战略才是今夜讨论的真正主旨,眼下矛盾的地方暂时缓解了,议题却也正应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才是!
眼看着场面渐渐平静,可是却又显得有些冷场,毕竟刘禅跟诸葛亮才争辩完,这个时候冒然开口并不合适。
而法正刚才说起来也算是参与了进去,和事老做一次就够了,这会儿他再开口就多少不是那个意思。
所以乍一看他们三人是眼观鼻鼻观心的谁都不吭声了,刘备一打眼就知道指望不上他们仨,下意识的转过头去看了看赵云跟黄忠这两个武将。
结果倒好,正正巧巧是跟两人的目光对上了,刘备一瞬间便从他们二人的目光当中看到了疑惑的神情,顿时就知道这俩应该也是指望不上的。
事实上刘备也的确是没在赵云跟黄忠身上抱有多大的希望,让两个武将在这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是刚刚见识过所谓的文人斗嘴争辩的场面,的确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刘备无奈,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莫名的重了几分,可是议事还未得出结论,今夜又不能这样半途而废,指望不上其他人那就只能是他自己开口起头了。
毕竟谁让他是主公呢,打圆场和事佬,总结归纳下决定,这些不都是他负责的范围吗……
“咳咳咳……”干咳几声示意其他人主意了,刘备紧接着便是开口说道:“方才孔明言道金城韩遂可用,却又不知道是何等用法,烦请孔明自己的讲说一番如何?”
刘备这话题转的弯那叫一个大,直接从上一个议题拐到了上上一个应该算是结束了的话题上。
不过这仓促之间他能够从韩遂引着往下说,其实已经算是很合适了,毕竟虽然刚才是议定了联络韩遂,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却是真的没说。
这种细节的问题,可事后而论由谁负责谁去想办法即可,但放在当下这台面上来讨论一下,倒也不算事是在议题的合理范围之内。
主公都亲自点名了,诸葛亮这会儿也不可能继续装哑巴的沉默下去。
再说方才的事情过去都过去了,场面尴尬又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原因,大家都是如此谁也说不上谁好。
现在既然话题重新回到了北伐上,那他就接过主公递过来的话头继续好了,也算是为自己方才一时过激反应的弥补。
诸葛亮微微挺直身子,将羽扇从口鼻之前移开,脑中稍加思索之后便是有了想法:“主公所问用韩遂之法,其实在亮看来此事再简单不过!”
“哦?孔明当详细说来,让我等听听!”
“诺!”
诸葛亮微微抬手应道:“金城韩遂与曹有仇有怨有恨!此夺地之仇间将之怨破军之恨,便是我等可利用之处!
关陇凉州之地,骁将阎行之勇,数万大军饮恨,此三点皆为不可化解之仇怨愤恨,纵使与韩遂结怨的并非曹丕本人,但子承父业当亦是子承父债。韩遂跟曹魏之间的关系早就是势同水火一般不可化解,而作为凉州的地头蛇之一,韩遂在陇西一带的影响力比之马超将军也是不遑多让,甚至素有西凉诡狐之称的韩遂还要更甚一筹,毕竟马超将军之名望多在羌氐部族之中,汉人间的声望却是大多来源其父马腾之故。
是以若主公率兵北出祁山攻伐凉州,我等只需遣一能说会道之辨士,于那韩遂沉说利害挑明恩怨,则关陇一地于主公便有了一分天然的优势,有此于我大军攻略关中兵陈长安侵略洛阳而言再是便利不过!”
言之至此,诸葛亮将韩遂跟曹魏之间的恩怨纠葛和应对办法都是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基本上带着耳朵有脑子的人,听到这番话都能够清晰的懂得如何去将韩遂变成自己人。
而藉此话题之后,原本气氛有些微妙的大殿又是重新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话题重新被引回到北伐之事上,不仅是刘备法正松了口气,赵云黄忠他们这两个看客,却也是终于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须知领兵作战之事还是得问专业人员才行,具体的战略部署如何如何现在论说还为时尚早,毕竟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统兵之人又怎么可能过于死板,不然那根纸上谈兵空有想法而全无经验又有什么区别!
黄忠老爷子跟赵云能够给出的想法跟建议,绝大多数上是应对凉州各处重镇的攻伐侧重,行军路线陈兵于何等先前准备。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没多少事情,可眼下只不过是他们在单方面的讨论罢了,若是将曹魏的反应加进去,那事情可就远远没有现在这般简单了!
北伐大军出祁山道过武都郡入凉州威逼三辅之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有那么轻松。
要是曹军不堪一击好对付的话,又何必去联系韩遂呢,又何必在这里商讨呢,直接调兵遣将的平推过去拿下长安重临汉都,夺占洛阳侵吞河内他不爽吗!
说到底行军作战无小事,任何敌人都不能小觑,骄兵必败的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时刻刻都不曾改变的人,却又少之又少啊……
殿中就北伐一事讨论的热烈,法正诸葛亮等人亦是积极的参与其中,聪明人的想法眼光总是会有些独到之处,经验方面他们二人或许甚少,乃至于法正在领军作战这件事上都是零经验完完全全的初哥。
但要说排除经验方面,他们二人的某些见解和看法,却一样是可以借用跟付诸于现实当中的!
然而就在其他人讨论的正激烈时,刚才情绪激动的刘禅这会儿却是偃旗息鼓的没了动静。
要说刘禅对北伐不感兴趣,那自然是假的,须知这是益州图变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什么荆州策应而动在刘禅看来都是假的,江东老阴哔怎么可能会坐实老爹壮大,背刺这种事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历史上存在现如今也一样是跑不掉,更别说双方在表面结盟之下,实际上也是积累了不少的仇怨!
但现在刘禅没有考虑荆州,心思也不在凉州上,反而却是专注于如何处理益北的这些世家豪族上面。
这些年来,但凡是有问题有案底的世家豪族,刘禅一个没落下的统统都记录在册,只等有朝一日拿着这些人的前科竹简一卷一卷的摔在他们那些家主的脸上。
而现在机会摆明是到眼前了,那还不赶紧设计个万无一失的计划出来等什么呢?
方才自己是拍着胸脯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可那不是为了跟老师诸葛亮竞争谁当先吗。
现在老爹既然已经定下了基调,那刘禅就得是真开始考虑计划的部署了,否则到时候事到临头漏了马脚是小,打草惊蛇才是大!
至于北伐这事,当下在刘禅眼里还真是没有处置有问题的世家豪族来的重要。
不为其他,只因为刘禅很清楚,北伐这档子事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出个兵几个月的功夫就能够达成的!
…………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