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看到了局势的凶险,下令侦察分队停止进攻,原地固守待援,同时派遣一支武装直升机分队迅速解救被围分队。三架武直十九直升机,在两架武直十的掩护下,向侦察分队被围困的小楼飞去。
然而救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佐佐木早就盘算好了。他根本就不想立即歼灭这支侦察分队,而是要以他们为诱饵,让更多的中国军队进去他的伏击圈。
到达目标区域后,五架直升机二话没说,立即使用火箭对几座日本人出没的建筑一顿狂轰烂炸,当确认日本人已经被干掉后,两架武直十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警戒,另三架直升机缓缓降落后,看到希望的林秋立即组织自己的手下往直升机那里狂奔。
突然,刚刚被轰炸过的楼顶出现了几个人的身影,直升机刚想调转机炮射击,三道亮光已经冲着他们袭来。
“不好,是导弹。”
飞行员瞥见导弹的亮光,立即拉起了飞机躲避导弹。
日本人抓住掩护的武直十直升机规避导弹的机会,使用火箭筒攻击了落在地面上的三架武直十九直升机。
日本人的火箭弹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射来。有的是建筑物的窗户,有的从地面,有的从楼顶。让直升机连躲藏的机会都没有。转瞬间就化成巨大的火球。
看看掩体的士兵们,看着直升机在自己十几米远的地方一瞬间就化成一个火球,心情简直低落到了谷底。林秋在后边把一切看的真真切切,他含着眼泪高声大喊:“快往回跑!”
此时,日本的狙击手又举起了屠刀。他用三枪撂倒了跑在最后面的两名战士。
几个人又重新回到了躲避的小楼里。此时,林秋心里充满了愤恨:是自己的无能将大家带入这种绝境,同时让更多的人为了营救他们而不停的流血牺牲。
他拿起了无线电用嘶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我是林秋,我代表侦查分队全体幸存的士兵请求立即使用炮火覆盖这一区域,不要再为了营救我们让更多的人流血牺牲了……”
指挥部通过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将这场战斗看的清清楚楚。不由心急万分。虽然有自己的弟弟在里面,但眼下的形势,似乎让他们固守待援更好。林春看着指挥部的几位师长说道:“要不要先放弃救援行动。”
“不行!这些人必须救出来!”一位师长马上表示了反对。
“他们都是这几个师的精英,一旦他们牺牲了,我们损失的不但是一批好战士,更会伤及部队的士气。相反,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救他们就是告诉大家,不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其他的师长也同样表态。
“日本人占据有利地形,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谁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把那些侦察兵弄出来?”林春环视了一下在座的指挥官问道。
“派一支装甲部队快速进入被
围区域,救完人就撤退。”有人建议说。
林春听完摇摇头:“不行,装甲部队在巷战中太吃亏了。没准连人都就不出来,还的把自己搭进去。”
“那你们谁有更好的办法?”一位师长问。
“再排一支直升机部队,把人运出来。”
“那不是重蹈覆辙吗?”
“不,这次不一样,重在战术。”说话的是第一空中突击师的师长。林春看着他,自己心里实际也没数。第一空中突击师是仿照美国101空中突击师组建的,地面战斗力很强,可是实施大规模的直升机实战还是第一回。
第一空中突击师的师长叫万峰,他对林春说:“被日本人包围的有一半都是我兵,我要对他们负责。现在我就去接他们回家。”万峰说完戴上钢盔走出指挥部。
林春看他底气实足,也就没提什么反对意见。
万峰之所以底气这么足,关键是战前他们就已经研究出了一套战术,专门用于城市巷战和解救人质,藉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试一试。
万峰集结好队伍却迟迟没有出发,众人不解,他告诉指挥部的人让他们先休息,到了晚上再看好戏。原来,万峰将行动的时间定在了午夜十二点。
夜里乌云密布,不见一棵星星。对于万峰来说这是难得的好天气,晚上能见度越差越好。
天一黑,一架装有红外摄像机的无人机就秘密起飞了,它来到林秋等人被为围困的小楼附近进行了侦查。红外摄像机可以透过楼板清晰的看到日本人的位置。这样一来,突袭行动就更容易成功。
参加行动的一共有六架直升机。其中两架米-17运输直升机是专门用来装人的。而剩下的四架武直-19直升机则担任掩护任务。
万峰分析了传来的视频资料,根据日本人所占据的建筑物内的信息调整了编队。当时针渐渐指向十二点的时候,突击队出发了。万峰给自己的队伍起名叫做“鹰”。
万峰的空中突击队出发了,出人意料的是,万峰就在“鹰”队的一架武装直升机上亲自指挥作战。
当他们到达预定空域之后,不是保持沉默秘密行动而是才用打草惊蛇之计,一阵密集的火箭弹将这里炸成了一片火海。巨大的爆炸声,不但惊动了日本人也将睡梦中林秋等人惊醒。
林秋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人居然来救他们了!
被爆炸声惊醒的日本人纷纷爬上各自阵位准备反击。就在这时,打头的一架武装直升机开始向周围建筑物拼命发射烟雾弹。
顿时白色的烟幕笼罩了整个街区,日本人不明白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还要使用烟幕弹。佐佐木感到中国人一定有诈说不定想趁乱救人,于是大声的指挥:“快戴上红外夜视仪,别人中国人跑了,他们可是咱们的护身符。”
日本人七手八脚的将红外夜视仪戴
上,但是他们却发现直升机没有任何动作。不过多时,两架直升机开始爬高然后俯冲用螺旋桨掀起的大风将烟雾很快驱散。正当日本人纳闷之际,留在后面的四架直升机向林秋等人被围的四周建筑和空地上猛烈发射闪光弹。
原来万峰是用烟幕来诱使日军使用红外夜视仪,然后又用闪光弹发射辐射极强的闪光来破坏日军夜视仪上的光学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从而使敌双目失明丧失战斗力。这种强烈的闪光强度高达1000万烛光,即使闭上眼睛,也会使人瞳孔缩小,看不清物体,1个半小时后视力才能恢复。
闪光弹炸的日本人直揉眼睛,万峰抓住机会下令开始行动。装备夜视仪的特种兵摘掉防护镜,敏捷的跳下米-17直升机,向林秋和他的战友们藏身的小楼飞奔。
林秋被围困后,远征军立即搜索情报,经过改进的无人机用高清摄像机,清晰的拍下了林秋等人藏身速度小楼的影像,包括这里的道路和房间的位置。录像为此次行动提供了极为关键的参考。
在行动开始之前,万峰就凭藉对录像资料的分析,结合自己的作战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突袭计划。
闪光弹袭击是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原本被看守的如同铁罐一般的小楼一下子失去了守卫。万峰的特种分队得以冲进去救人。几十名士兵安然无恙的被他们救了出来。
使用闪光弹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林秋等人也被闪晕了,根本看不清东西。“鹰”队的战士们连拉带背的抓紧时间把他们弄上直升机,只要人一满员,直升机立即起飞将他们带离危险地带。
看着运送被救人员的直升机迅速飞走,万峰决定大开杀戒。四架武直十九上的23毫米机炮立即怒吼起来,密集的弹雨将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日军打得四分五裂,残肢四溅。单单机炮扫射不足以发泄远征军将士对日本人的刻骨仇恨,四架直升机用携带的三十二枚导弹将佐佐木盘踞的四座建筑炸成了一片废墟,袭击过后,没有一栋建筑还立在地面上,林秋等人昔日藏身的小楼四周都成了平地。
“鹰”队奇迹般的救人事迹一下子传遍了全军。远征军将士欢欣鼓舞,大家士气高涨,准备对东京发起新的攻势,一举踏平日本军国主义的老巢。
就在部队士气高昂,磨刀霍霍的时候,林春却流露出了忧虑的神情。他担心如果再发动类似的进攻,占据地形优势的日本人必然会负隅顽抗,到那个时候就会有数不清的远征军将士付出生命的代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降低自己的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占领东京呢?
一个闪念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战术核武器。林春所想到的战术核武器是中子弹。
中子弹是以核爆炸时所放出大量高能中子作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一种战术核武器。能够在不破坏建筑的情况下杀伤人员,并且放射残留小,利于占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