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天的清剿作战,中国军方宣布已经完全控制了八王子市城区。日军残部已经逃亡,市内的局势暂时平静下来。
远征军乘胜北进,前锋以抵近至东京市郊。
中国军队即将要攻入东京的消息让日本天皇非常震惊。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被中国军队攻克首都,特别是皇宫与皇室的墓地都在那一个区域。历史上日军的所作所为让中国人对日本历代天皇恨之入骨,天皇非常担心中国会摧毁皇宫,扒开坟墓,于是急忙召见首相中村商量对策。
中村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天皇听后大为不满:“一旦被中国军队占领东京,对我来说是天大的耻辱!”
中村只得劝慰说:“在中国军队进攻八王子市的时候,我已经下令向东京集结部队。东京是大城市,想必不会那么容易攻下。”
“这不是想必不想必的事情,是必须!”天皇挥舞着拳头说,说到激动之处,他站起来指着首相和列席会议的大臣说:“上一次御前会议,你们都反对我使用核武器,现在怎么办才好?中国人都要打到我们的首都了,现在反而都哑巴了吗?”
大臣们从来没有见过天皇发这么大的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出声。
最后还是中村开了口:“陛下,我向你保证我们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守卫东京。但退一步讲,一旦东京失守也给了我们翻盘的机会,美国人就有充分的藉口介入这场争端之中。”
天皇虽然不希望东京失守,但是他还没有被感情冲昏头脑。他很清楚,中村说的还是非常有理的。但是美国人的想法却不是这样,沃森总统始终都不愿意在日本首都被攻克前,就目前的态势做出任何改变。
因为日本和中国一样,是美国的潜在对手。通过战争让他们彼此削弱最符合美国的利益。现在日本还没有被逼急,用不着过早出手。
中村没想到美国会这么黑心,为了迟滞中国的兵锋,他专门派遣特使向中方请降,希望中国不要进攻东京。但是他的“请降”是虚伪,唯一的目的就是争取时间。
已攻八王子市的远征军部队推进到东京市附近要冲,但是他们没有一鼓作气及时攻下东京,这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指手化脚”了。同时日本也递来了投降请求,他们不断在国际社会制造舆论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加之部队连续作战,在进行更加艰钜的作战前亟需休整。
国防委员会最后向远征军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但是远征军很快就发现日本人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他们只是利用谈判时间来拖延远征军可能要发动的进攻,以便获得难得的喘息之机,他们重新部署巩固防御阵地并准备时机成熟了就发起反扑,东京外围的森林和山丘到处是日本军人在挖掘工事。
得到前线的汇报后,国防委员会决定用武力教训奸诈的日本,不再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远征军部队迅速结束休整,集结部队,整理武器装备。在基本准备完毕后,当天,远征军重新发动攻势。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的日军回光返照式的发起了反击,他们在坦克掩护下发起猛烈地反冲锋,妄图撕开远征军的包围圈。然而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在直-10武装直升机的导弹打击下,日军先后有4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被炸毁,攻势受挫,损失严重。
而中国士兵士气大振,他们发起更猛烈的攻势,一举攻占了东京的外围卫星城多摩市。
与攻打八王子市不同,在解放多摩市时,远征军军基本未给城市造成较大破坏,仅对日军的火力支撑点和重武器设备阵地实施精确打击,多摩市的守军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难以独立对抗中国的军队,很明智地放弃最后顽抗,逃入山区化整为零,从事各种游击活动。不断攻击中国的后勤车队,实施骚扰作战。
多摩市的日军汇聚了很多从八王子市败退下来的日军,撤退到山区的他们,一面巩固阵地,一面绝不放弃袭击远征军后勤车队的机会。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有三支后勤车队遭到小股日军袭击,人员伤亡严重。赶往现成增援的一架直-19武装直升机被高射机枪火力击中,飞行员依靠自己良好的驾驶技术和经验将严重受损的直升机飞离高射机枪射程迫降成功。飞行员虽然没有受伤,但直升机彻底报废。两天后,一架运输直升机在飞行时,突遭地面便携式防空导弹袭击,机毁人亡。
连续的袭击事件,引起了远征军司令部的重视,很快远征军命令先头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剿灭日军小股部队。
一旦全力投入搜剿作战,前进速度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担任为全军开路任务的第112装甲团团长可是一个急脾气,眼看打到了东京边上,却不能前进了,他发自内心的着急。但是军令难违,他思来想去,决定去远征军司令部向司令当面说明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司令一见面就劈头盖脸的将他训了一顿,因为他擅离职守,接着又用不容商量的语气告诉他:“我们现在必须清剿藏在丛林中的日军。”
“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前进速度,每耽误一天,没准日本人就可以在东京修筑一座新的碉堡,到那个时候,我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装甲团长也没拐弯,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要明白,攻克东京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任务。不能单单凭藉一腔热情。”
“我是从战术角度考虑,不是个人感情。”
“那就好,历史上的攻坚战很多,时间长,牺牲大,往往会陷入拉锯。一旦我们没能短时间突破日本人的城防,或者陷入了巷战,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什么?”
“意味着我们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会大大加重。如果现在我们不清除威胁我们后勤线的这羣混蛋,到时候问题会更严重。因此我才命令你们对后勤补给线周边进行清剿,你明白了吗?”
装甲团长,静下心来一想,司令员确实高瞻远瞩,谋划全局。自己的思想疙瘩总算解开,便干脆利索的回答:“是的,我明白了,我立即就去执行命令。”
装甲团随即发动攻势,向道路周边的山区纵深推进,试图彻底击溃日军。装甲团得到了命令并不是围歼这股日军,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快的将他们赶走。装甲团的指挥员们认为想将日本人逼走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摧毁他们的后勤保障设施。于是,他们使用直升机在夜间向日军的后方空降部队,专门执行搜查任务。
搜查小分队和无人机采取空中与地面相互补充印证的办法,很快就摸清了交通线附近山区的日军情况,他们的弹药库、指挥中心、通讯中心和集结地被清楚的标识在地图上。
天亮之后,日军凭藉有利地形负隅抵抗,企图止远征军的攻势。但是远征军没有盲目发起进攻,而是发挥了空中优势,强大的航空兵对日军占据的重要据点实施猛烈打击,摧毁了大量隐蔽在丛林中的弹药仓库、指挥所等。1架FBC-1A轰炸机在5000中空投掷1枚1000公斤的制导航弹,一举摧毁一夥武装分子占据的楼房,里面的武装分子无一生还。一小时后,另一架轰炸机在得到极为准确的座标后,投射2枚制导钻地炸弹,直接命中目标,把日军在一个山洞内的秘密弹药库彻底摧毁。
日军在远征军的立体打击下,全面收缩开始向稻城市方向退却。远征军向北推进,与日军在稻城森林公园附近展开激战。
日军主力在撤退到稻城南部山区以后,把指挥所建在麻绳高等学校。日本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普通百姓为挡箭牌阻止中国的轰炸。这种拿本国平民当肉盾的做法可谓卑劣至极。远征军航空兵在得到无人机提供的准确座标后,使用空对地导弹,准确命中了日军总部。将日军总部大楼夷为平地。另外,航空兵分别摧毁了日军在稻城市市区的两处据点。次日,远征军地面部队从两个方向包围稻城市,在使用空降兵部队在市内实施突降,切断了日军退路后,东西对进,胜利会师。自此,日军的统一指挥体系被打破,6000多人被分割包围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稻城的战斗已经逐渐接近尾声。已经丧失了统一指挥的日军被渐渐瓦解,他们相互之间无法协调行动,守备东京的日军不敢出城营救,生怕中了埋伏。一些士兵开始缴械投降,很快投降的人数就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
战至夜间,空降部队攻占麻生高等学校,中国国旗在学校操场上高高飘扬。至此,清剿作战主要战事基本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