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贾法里的解释,国防部长笑了,他没想到总理居然还有这样的小九九。他接着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去拟定计划,以备不时之需。”
贾法里想了想,说:“可以,但要注意保密。同时要给外交部打个招呼,你亲自去跟外交部长说,不要委托别人。”
国防部长点头称诺,但他是表面上答应,其实他根本不打算跟外交部说,因为他觉得外交部的人只会成为泄密的源头,总理的意思无非是让外交部有个准备,说与不说都不要紧。
贾法里的目光又重新回到墙上的那张硕大的世界地图上,印度的野心不仅仅局限在南亚,它要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整个亚洲。在他看来,海军的小挫折也是正常,毕竟还有美国会帮自己收拾残局,应该问题不大。倒是可以藉着这次的机会,扩大印度的地区影响力。
打着如意算盘的贾法里做梦都没有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印度“东方舰队”已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当他收到加密电报时,惊愕不已。
拥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的印度“东方舰队”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还没有与南海舰队主力交手就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这其中其实另有隐情。
问题就出现在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阿鲁德”号上。
在“东方舰队”刚刚行驶到南中国海时,一切还算顺利。“阿鲁德”号冲在整个编队的最外沿,担任反潜警戒任务。
“阿鲁德”号的大副阿福尔一路上心情忐忑,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的脑海中总是想起临行前维拉尼校长的话。莫非潜艇的核反应堆真有问题?一路走来,潜艇一切运转正常,没有任何异常。
“阿鲁德”号抵达南海的第二个晚上,阿福尔刚刚进入梦乡,只感觉潜艇轻轻一晃“嘭”的一声闷响从艇体尾部传出。
刹那间,全艇红灯闪烁,人头攒动,混乱的脚步声预示着这里出现了大问题。
阿福尔急忙跳下牀,拦住一名水手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水手惊慌失措:“报告大副,好像是核反应堆出事了!”
阿福尔一听,立即前往潜艇的指挥中心,远远就看见艇长扯着嗓子指挥着手下抢险。
“情况怎么样?”
“你来的正好,情况是这样的,核反应堆主循环泵故障,而辅助循环泵也坏了,现在反应堆内的温度急速升高。”
“我们现在上浮吧!”
“不行,刚才我刚与编队司令联系过。编队告知我们要隐蔽在水下待机。因为现在编队正在遭到中国的空袭,一旦我们浮出水面很快就会被战机击沉。”
“你计划怎么办,艇长?”
“我已经向上级报告了情况,等待救援。但是救援不会马上就到,我的想法是现在立即展开自救,首先要实现核
反应堆停堆。”
阿福尔自告奋勇:“我去现在指挥吧。”
艇长拍拍他的肩膀:“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阿福尔来到动力舱,他一到这里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由于循环泵发生故障,反应堆内的温度在急剧升高。而这里的操作员都吓得不知所措。阿福尔马上组织起来操作手,沉着的下达命令:“将控制棒插入反应堆中!”
看着控制棒缓缓插入反应堆中,阿福尔原本以为核反应会渐渐停止。但是让他想象不到的是,反应堆温度很快就超过了控制极限并达到了900摄氏度的高温,这个高温已经达到了反应棒的熔点并使得原来反应堆内的反应更加加剧。
看着几乎爆表的数值,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潜艇的核反应堆再不控制很可能发生反应堆爆炸,这种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一旦发生爆炸,该海域将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核污染,同时中国海南的海军基地也将可能受损。这必将招致中国强有力的核反击,而这一切是印度不可承受之重。
阿福尔立即向艇长报告了动力舱的实际情况,听得艇长不由倒吸凉气。心里没底的艇长向副艇长征求意见,副艇长说:“立即上浮请求中国援助。”他的建议被艇长当场拒绝。艇长转而征求阿福尔的意见:“你有什么建议?”
“立即启动辅助推进装置,让潜艇更加靠近编队,一旦条件允许,我们就可以在最近的距离得到救援。”
“核反应堆堆的情况怎么样了?”
“爆炸随时可能发生。”
“快叫工程师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工程师被叫到艇长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吓得站不起来。艇长无可奈何的极力安抚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害怕,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工程师战战兢兢,带着哭腔说:“我只是厂家的代表,我不是军人,本来我就说潜艇不能下水服役,可是他们却告诉我说只是转一圈就回来……”
听到工程师的话,阿福尔猛然想起自己的校长临行前的话,看来是国内的那些好战分子害了全艇的水兵。
艇长也非常气愤,他对着工程师说:“现在已经这样了,如果没有办法大家只能死路一条啊,快想想办法,回头再哭!”
也许是被艇长的吼声吓住了,工程师停止了哭泣。断断续续的说:“进……进入……反应堆舱,重新焊接冷却水供应管……另外建一个回路,与里面一回路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也许就行。只要我们……能坚持到救援……。”
然而“阿鲁德”号潜艇的水手们做梦都想象不到,他们根本就等不到救援。原来,“阿鲁德”号潜艇核事故的电报被海军司令压了下来,并没有上报国防部。原因倒也简单:接替维拉尼出任海军司令的是前海军装备总监,就是他下令让“阿
鲁德”号通过审核的。现在潜艇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可不想把自己也拖进去。于是利用自己的职权压下了电报。
与此同时,艇长不得不在“阿鲁德”号潜艇内征集敢死队员,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进入反应堆内进行抢修,从而使潜艇的反应堆能够控制。
然而整整一艘潜艇能挑出来的人本就不多,愿意成为敢死队员的人就更少。选来选去只有5人最终被选中。
在这最紧要关头,又是阿福尔挺身而出,要求带领他们进入充满核污染的反应堆舱内对反应堆抢修。
毕竟维修有失败的可能性,艇长考虑再三,加上副艇长说出了“上浮投降”的话,为了防止发生兵变,他一方面派自己的亲信接管了艇上的武器库,另一方面将所有知情的士兵和副艇长一同关押了起来,向其他水手隐瞒了实情。
阿福尔带领敢死队员们腰间系上安全绳,轮流进入反应堆焊接冷却水管道,每人的工作时间只有十分钟。然后轮换,即便如此,强大的辐射还是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虽然抢修人员迅速穿上隔离服和防毒面具,但是这些东西不能抵抗长时间的强烈核辐射,还是有大量的放射性气体被吸入这些人体内。
有的敢死队员甚至在焊接管道的时候就七窍流血,当场身亡了。经过了大约三十分钟的努力,反应堆的温度迅速下降,回到了可控状态,但是阿福尔带领敢死队员们都奄奄一息。
当艇长来到动力舱看望这些奄奄一息的英雄们到时候,他们都已经被辐射折磨的不成样子。由于潜艇的设计缺陷,潜艇中众多水手都受到了辐射污染,艇长深知在潜艇里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于是下令向编队方向加速靠拢。
此时,印度编队已经遭到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有力打击,损失严重。航空母舰“维克拉玛蒂亚”号受伤,整个编队都因为他的拖累而放慢了航速,“阿鲁德”号潜艇才得以赶上编队。
但是编队指挥官担心“阿鲁德”号潜艇的故障并没有彻底排除,因此要求它与编队保持距离。
由于维修需要,“阿鲁德”号潜艇的减震浮筏在被拆除,使得整个动力系统的噪声成倍增长。它在水下简直就向一台拖拉机。附近的驱逐舰声呐因此很受干扰,许多听音员的耳朵都被震的听不清东西,于是编队下令各舰可自行关闭声呐系统。
恰在此时,中国海军的835号潜艇在返航途中遇上了印度的航母编队。于是一场厮杀就此拉开。由于关闭了声呐,印度的舰艇在偷袭中吃了大亏,损失惨重。
“阿鲁德”号潜艇虽然发现了中国潜艇,但是艇长知道自己的潜艇恐怕已经经不起一次深水炸弹的冲击,所以干脆避开了。
直至海战结束,印度编队为图自保,丢下“阿鲁德”号加速南下。“阿鲁德”号只好蹒跚南下,追着自己的编队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