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的一声,他被弹射出舱就在这一瞬间导弹将他的座机炸成碎片……看着最后一个亮点从显示器上消失,罗丁显得非常兴奋。很快,他又从耳机中听到其他中队的战斗通报,另外两队来袭敌机被战友们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共有8架敌机被击落,另一架负伤逃脱。“唉,真是的,都打残了还让这个孙子给跑了!”罗丁听到有敌机逃脱,心有不甘。
第一波次攻击机羣有十一架飞机飞回了航空母舰。他们的行动虽然遭到挫败损失惨重,但是却有效的吸引了中国航空兵的注意力,使得第二波次攻击机羣有机会接近伊明机场。
第二波次的指挥官是印军王牌飞行员布坎南中校,他拥有3000小时的飞行经验。作战果断机智,指挥得当,是印度海军航空兵的骄傲,在整个舰载机飞行员队伍中具有极高的威望。他指挥着8架飞机在第一波次机羣与中国航空兵激战的时候,绕了一个大圈子,自北向南攻击伊明机场。他们的飞行轨迹虽然被预警机发现,但是粗心大意的操作员仅凭他们的飞行方向就判断他们是从后方前来增援的己方飞机,丧失了歼灭他们的良机。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错误,中国军队不只犯了一次。当伊明机场的雷达兵发现8架由北向南迅速逼近的飞机时,及时做了汇报。但他的上级却自以为是的认为那是己方飞机,用“新兵蛋子,你懂个屁!”对自己的下属做了回答。这条极为中要的空情信息没有被及时的传递给防空部队,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损失。
狡猾的布坎南悄悄接近了伊明机场。他下达命令:“动作要快,攻击要狠,分散进行,脱离战场后再重新集结。”破云而出的八架敌机突然出现在伊明机场上空。起初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直到在防空掩体外小解的一名士兵清楚的看到机翼下硕大的机徽时才大惊失色,大喊着:“敌机!敌机来袭……”他转身撒丫子猛跑,一溜子弹击起的土花压着他的脚后跟一直追到防空洞口,不幸中的万幸是子弹仅仅打中了他的屁股,总算捡了条命。随即大规模的空袭开始了,第二波次的飞机的挂载与第一波次不同,他们仅仅携带了自卫用的防空导弹,其他载荷全部为激光制导炸弹。在布坎南的协调指挥下,八架飞机分别扑向各自目标。有的炸跑道,有的站油库,有的炸雷达天线,忙得不亦乐乎。由于距离过近,防空导弹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只有8门速射炮在不停的怒吼着,射出一排排复仇的炮弹,但依旧无法阻止敌机的肆虐。打急了眼的“不死鸟”部队地勤人员,甚至不顾危险,扛着单兵防空导弹冲出掩体向敌机发起反击。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下,一架印军飞机为了避免来袭导弹作了一个机动动作,恰恰钻进了速射炮编织的火力网之中。“嘭”的一声,一发炮弹射进飞机爆炸,飞行员回头查看,发现整架飞机的后半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他毫不犹豫弃机跳伞
,一落地便被黑洞洞的枪口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见此情景他没有抵抗,识趣的举起了双手。
“真他妈的笨,这都被击落,唉!”布坎南中校带着遗憾准备返航,按照他的设想,本来打算打中国海军一个0比10,结果还是有一架飞机被击落了。当布坎南中校回到航空母舰的时候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但他从欢呼的人羣中注意到“维克拉马蒂亚号”的舰长闷闷不乐,仔细打听才知道第一波次攻击损失惨重,仅有11架飞机返航,其中一架还严重损毁。虽然他们成功的袭击了伊明机场但在这场空战中,真正取得0比10战绩的却是中国航空兵,为此布坎南恼火不已。
他在向舰长和编队司令汇报作战情况后,立即要求第二天继续打击。编队司令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要求他扩大打击范围破坏更多的机场。伊明机场的敌人留给驱逐舰的巡航导弹去解决。
由于“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不能携带固定翼预警机,卡-31的空中预警距离仅有二百公里左右,为了保护整个舰队的安全,确保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班加罗尔号和其它二艘驱逐舰被派往编队前一百海里处,分散成一百八十度扇面,使用舰载雷达对空对海搜索,为整个编队提供预警情报。这是缺少预警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用的办法。“三艘前置舰艇相互间距离太远,应收缩部署,相互提供火力保护。”
“如果前置舰收缩那么编队的防空预警圈就会出现漏洞,这里离大陆这么近,敌方的岸基轰炸机对我们的威胁更要命。”
“你的意见没有错,有当年马岛战争中英军谢菲尔德号的例子在前,我也不敢掉以轻心。”
“命令三艘军舰靠拢,互相提供警戒。”
“这样做会在编队西南方向上留下三百公里宽的防空盲区,一旦敌人突然袭击,我们处境就非常危险了。”
“派出预警直加强这个方向的侦察就可以了。”到这个时候参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虽然他非常清楚蓝天号上搭载的预警直升机滞空时间有限,不可能像那些雷达哨舰那样提供长时间的雷达预警。
天刚蒙蒙亮,印度东方舰队攻击南海舰队控制岛礁的空袭机羣陆续起飞。当所有攻击飞机腾空之后,印军舰队即排着密集的队形,以三十节航速顺着飞机飞去的方向驶往东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缩短飞行员返回航空母舰的距离。米格29K舰载机的性能远远不如俄国人吹嘘的那样好,米格-29K系列飞机在携带4枚反舰导弹执行对海作战任务时,其作战半径为850公里,这些飞行员要飞二百多海里去攻击敌人,已经达到了作战半径的极限。
“维克拉马蒂亚号”除了进行蛇形运动外,还总要驶出舰队队形的中心,转向顶风,好让掩护它的飞机起降。这样,这艘三万六千吨的大舰就总要向左转,把护航巡洋
舰和驱逐舰甩在左舷。为了保护“维克拉马蒂亚号”,弗雷德里克舰长手里控制了八架战斗机和四架直升机。
这天,谢尔曼海军上校把他的战斗机和侦察机一分为二,在上空保持四架战斗机和两架警戒直升机,其余的飞机则在飞行甲板上加油,按照较短的间隔进行轮换。
在攻击机羣出动仅仅十分钟后,“维克拉马蒂亚号”拉响了第一次战斗警报!
这么快就被敌军发现,大大出乎意料,但是并没有发现敌机飞来。雷达兵的失误让大家白白忙活了一通。
免不了挨一通臭骂!
雷达兵们更加小心谨慎。二十多分钟后,又拉响了第二次警报。一架卡31预警直升机报告说:发现右前方飞来大股敌机低空掠海,距离是七十海里。
遵照舰长的命令,“维克拉马蒂亚号”开始向左转向顶风让留在飞行甲板上的全部备用4架米格29K飞机全部起飞迎敌。由于没有弹射器,靠滑跑起飞的米格29K飞机的载弹量仅有4吨。16枚R-77导弹的威慑力很大,但数量实在有限。
在最后一架飞机起飞后,周边担任掩护任务的驱逐舰开始向航母靠拢,逐渐使舰队的编队形成菱形队形,而航母就在他们的正中间。这时候,从扩音器里传来了侦查机飞行员曼德汉上尉的声音:
“班加罗尔呼叫新德里。敌机高度5500米,四机编队,FBC-1战斗轰炸机。”
“我的高度4500米,在你东北12海里。我在爬高。敌机飞得很快,恐怕拦截不住了。”
几乎同时在同一方向的另一架侦察机在呼叫:
“恒河呼叫新德里。发现敌机,苏-30,4架,正在从48海里外云层爬升。已经进入攻击航线,请注意拦截来袭导弹,请注意拦截来袭导弹!”
仅仅过了1分,左舷远处海面出现一道巨大的烟柱。塔台向舰长报告说,曼德汉上尉的座机被击落了。
10点16分,一艘护航驱逐舰的防空导弹突然开火了。不到几秒钟,在第一枚导弹升空呼呼响声之后,导弹发射的声音此起彼伏连成一片,驱逐舰上的AK630自动防空武器也投入了战斗。在曳光弹形成的弹幕后,隐约可见一个小红点。其实那是反舰导弹橘黄色的尾焰。
10点16分30秒,瞭望哨喊道:“鱼雷来了!注意反潜!”舰长镇静地朝那个方向瞟了一眼,平静地对操舵兵说:“右满舵!”这样进行机动是为了把“维克拉马蒂亚号”甩过来,让较窄的舰尾对着敌机。但是,初上战场的印军士兵可能过于惊慌,将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激起的浪花,当成了鱼雷的尾迹。同向这边直冲过来的银灰色导弹的速度相比,“维克拉马蒂亚号”好像没动一样。在舰长下达舵令的刹那间,导弹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舰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