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召见了总参谋长,告诉他中国和日本既然已经大了起来,那下一步就要启动“汉拿山”计划了。
总参谋长问:“我没有听说外交通商部准备组织撤侨,我们是不是尽快安排。”
“不用着急,我已经通盘考虑过了。一旦中国宣布撤侨,咱们就已地区局势紧张为名迅速撤离侨民,今天中午外交通商部就会发出旅行警告。”
“好,那我立即布置开展行动。”
回到办公室的总参谋长立即陷入了沉思,他在想此次行动的关键是两个字“藏”和“像”。所谓“藏”就是要做好保密工作,所谓“像”就是要以假乱真,让日本情报部门摸不着头脑。
当务之急是找一艘合适的潜艇,执行输送任务。
选来选去,他选定了“孙元一”号潜艇。韩国海军装备的“孙元一”号潜艇源自德国214型潜艇,装备了无空气推进的AIP系统,使得潜艇的隐蔽性大大提升。而且“孙元一”号的水手都是老兵,素质过硬,综合考虑下来,总参谋长给海军孙元一艇下达了作战任务。
随后,总参谋长召来安在熙中校和他一起探讨行动细节。
“投放崔权哲少校的工作要由你们的人来操作。潜艇上的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我明白,我亲自带人去艇上组织投放。”
“还有,要派人手盯着这具尸体的去向,确保日本情报部门捕获后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安排专人盯守太容易暴露了。所以我们计划在崔权哲少校的手提箱上做文章。”
“哦?你说说看。”
“我们在手提箱上安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一旦有人打开手提箱,装置就自动发送卫星信号。然后一秒后,装置自毁。这样日本人会以为不小心启动箱子的自毁系统,戏反而演的更真。”
“好是好,会不会将文件损毁?”
“将我们想传递的重要文件放在最先面,上面的文件肯定会受损,但不会那么严重。我们已经试验过多次。”
“那好,就安你说的办。你准备一下,带上几个精干的人去海军釜山基地,‘孙元一’号潜艇正在那里等着你。”
接到命令,安在熙不敢怠慢。领着崔准基开车就去了釜山。而装载“崔权哲少校”的金属罐也被他们拉走。
来到码头,“孙元一”号潜艇的艇长已经在等候他们,安在熙一看这个人,脸色黝黑,目光如炬,鼻直口方,两条浓眉,高耸入云。那精神派头就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两人寒暄了两句就直入正题:“张艇长,此次实验我就仰仗您了。”
“安中校客气了,我已经得到了上级的命令,此次实验要全力配合你们。在实验期间,全艇由你指挥。”
“你也知道,有时候司令部的那帮人办事就爱小事化大,大事搞砸。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实验也没有什么。东
西我都带来了,要不要一起看看。”
张艇长被安在熙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致,跟着安在熙来得车后。
崔准基打开车厢,张艇长一看,里面是一个金属罐子。上面写着“精密仪器,小心存放”字样。
张艇长指着这个东西问:“这就是你们用的东西?”
“是啊,这么个小东西要8000万美元呢。”安在熙若无其事的说。
“这么贵啊!”张艇长大吃一惊。
“还得麻烦您组织人员把他装到潜艇的鱼雷舱里去。”
“这个没问题。”
张艇长招着手对着远处一个穿着迷彩的军人大喊:“朴队长,你过来一下。”
不大一会儿功夫,一个军人跑步来到张艇长和安在熙的近前,立正敬礼。
“这是海岸补给队的朴队长,这是安在熙中校。你带人把安中校的东西运到潜艇上去。注意一定要小心轻放,弄坏了你可赔不起。”
“是!”
补给队的军人们小心翼翼的将金属罐吊装到潜艇上,安在熙一直在旁监督生怕出什么意外。
潜艇出发了,安在熙和崔准基始终呆在鱼雷舱里,不敢离开半步。直到张艇长通知们到达了预定海域后,安在熙才松了一口气。下面的工作就要靠他和崔准基了。他下令让鱼雷舱里的人全部出去,崔准基将舱门锁死,两人开始干活了。
他们首先打开金属罐,将尸体从里面拿出来。尸体旁边堆满了保险用的干冰。一打开罐子立即化成了一团白雾。两人吃力的将尸体抬出来。
安在熙又对着清单将需要准备的所有物品,一一清点,确认无误后,又交给崔准基再次清点。当崔准基也核实完毕后,安在熙张开大嘴,将这份绝密的清单直接吃到了肚子里。
站在旁边的崔准基看的惊呆了。
“看什么看,你以为我想吃啊,此件重要必须销毁。”安在熙让崔准基看得浑身不自在,瞪着眼睛说。
崔准基就当什么也没听见,低着头干活。
两人七手八脚的将尸体抬进鱼雷发射管,开始加压。
一切准备就绪,“扑哧”一声,“崔权哲少校”就被发射了出去。
“我们能干的都已经差不多,剩下的就看日本人的了。”
“孙元一”号刚刚返回码头,韩国国家电视台就播放了韩军一架军用直升机失事,一名军官失踪的新闻。
三天后,日本渔船“相美丸”在对马岛海域捕鱼时,就发现了海面上漂浮着一具尸体,
渔民们随即报警。
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赶来后,发现此人已死。但死者身着韩国军装,外穿救生衣手里还拷着一个金属箱甚是奇怪,于是就将这具尸体带上岸。
当地的法医迫不及待的就将尸体给解剖了,法医在死者的肺部发现有海水,并且死者头部也有撞击的伤痕,因此断定死者死
于撞击昏迷后溺水身亡。从尸体腐烂的程度上看,他应该死了不超过三天。
海上保安厅将这个人的情况向当局做了汇报,立即引起了情报部门的重视。日本海军情报局迫不及待的派遣了一队专家来到了长崎县参与调查。
专家一来,事情果然有了新进展。他们在死者身上发现了军官证,显示此人的身份是韩国参谋崔权哲少校,他应该在韩国陆军参谋部工作。
那个金属箱子也引起了专家组的极大兴趣,专家们一致认为那里面有韩国的绝密文件。依靠长崎县的设备,难以安全的将它打开,因此专家组连夜将箱子空运到了东京。
破拆专家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将这个厚重的箱子打开一个小缝隙。就在专家拆开箱子锁闭装置将箱子打开的一瞬间,箱子里的无线电发射器发出一组无线电信号,然后迅速启动自毁装置。只听“咣”的一声,整个屋子满是浓烟,一名专家捂着手疼得在地上打滚,边滚还边叫:“我的手,我的手!”
专家组的负责人挥手驱散浓烟才看清楚,一名专家的右手在刚才的爆炸中不知了去向。
“快把他送到医院,其他人立即抢救文件!”负责人大声指挥着惊慌失措的手下。他们从箱子里取出了很多文件,但最上层的文件已经损坏,可以依稀分辨出那是军队的布防图。但是已经在刚才的爆炸中变成了残片。
但是让负责人欣喜的是,箱子里面还有一封密函。这就是安在熙等人精心设计的总参谋长写给郁陵岛守卫司令的亲笔信。
由于信件上有密封,日本专家们又想法设法将密函。信中透露了中国和俄罗斯试图从北南两个方向对日本用兵,实施登陆作战的计划。
日本专家组如获至宝,欣喜若狂。由于文件经过了一次破坏,专家们赶紧拿起了相机将韩国少校身上携带的全部物品一一拍照。拍摄完后,又用前面的方法将信放回信封,然后将信件密封以恢复原状。
安在熙在韩国接收到了开箱时发出的信号。他确定日本人已经打开了箱子。于是便请求外交通商部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追索遗体和文件。
接到通知后,韩国驻日本大使崔在一立即召见日本外务省官员,要求日本政府立即交还尸体以及与之相关当一切物品。
日本人答应的好好的,却迟迟不肯移交。原来爆炸的箱子他们已经无法恢复原状了,只能将箱子的文件摆好,弄出一副没人看过的样子,才将尸体和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都交给了韩国人。
接到遗体后,韩国大使馆为崔权哲少校举行了追思会。然后将遗体迅速运回国内。陆军参谋部为崔权哲少校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崔权哲少校的女友也在现场哭的悲痛欲绝。这一切都被潜入现场的日本间谍,用相机拍了下来,秘密送往东京。
这些材料让日本人确定,他们捞着了重要情报。于是,这些重要情报的分析研究工作迅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