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中漆黑一片,万籁俱寂。
在马哈巴迪上校的带领下,伊朗突击队员们藉着灯光,顺着舷梯悄悄摸到下面的舱室。就在这时,舱外一声巨响,甲板上一架飞机在跑道上突然燃起大火,这是马哈巴迪上校为了吸引船长的注意力而特意安排的一次爆炸,顺便将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甲板,以掩护由两翼进攻的突击队员。
他们还是标准化的流程——爆破、投弹、突击。当队员们冲进指挥中心的时候,航空母舰的指挥官霍金斯少将坐在很气派的皮革椅上呆若木鸡,周围电脑屏幕由于被子弹击穿而火花四溅。指挥舵手、预备舵手、值班军需官和后勤人员被这突然袭击搞得茫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着冲进来的人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自己的时候,根本没有做任何抵抗乖乖的将手举到了头顶。
攻占编队指挥中心的战斗就不那么顺利了。由于手榴弹滚到座椅下爆炸,座椅吸收并抵挡了大部分杀伤力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率先闯入舱门的突击队员被躲在门后的美军军官袭击,当场阵亡。掩护他的队员向舱内连续射击,一名军官被击中头部而航母编队的指挥官沃克将军被突如其来的弹雨击中两发当场毙命。可能是听到了突击队员攻击上层舱室的声音,所以这里的官兵们早有准备,行动丧失了突然性,许多军官躲设备后面,使用手枪向外射击,将冲在前面几名突击队员撂倒,突击队进展缓慢。分队长向马哈巴迪发出无线电暗号:“春天,春天。敌人反击激烈,已有一人战死,三人负伤。”听着断断续续地报告,“取消抓捕任务,全部消灭,速战速决。”马哈巴迪对着话筒大喊。
不过多时,下面传来“轰轰”的两声闷响。 分队长带着人回到马哈巴迪身边。
“都干掉了吗?”
“是的,全炸死了。”
“好吧,下面这样,你带人将所有能登上甲板的出口封死,然后在甲板上布置障碍物。在美国人彻底弄明白怎么回事儿之前要把这些全部完成!”
“是!”
此时已经不能再向下进攻了!马哈巴迪心想:下面有飞行甲板控制操作室。还有航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想必刚才的爆炸已经惊动了他们,如果不将出口封死,一旦他们冲上了,不是自己手下这几十人可以对付的。何况在航母下面的几层甲板里还装着上千人。
航母不能再向前开,否则会脱离伊军的打击范围。
马哈巴迪抓着舰长的领子对他说:“赶快下令向第八层甲板以下注水!”
舰长不从:“你疯了吗,那里还有很多水手,那样会淹死他们的。”
“舰长,我提醒你,编队指挥官沃克将军已经死了。如果你不配合就会像他一样。现在是战争时期。如果你不听我的,你的脑袋就会开花。况且你们美国人在轰炸别的国家的
时候,什么时候手软过。多少孩子死在你们的炸弹之下?多少母亲被你们炸的四肢横飞?少在这里给我装可怜!”说罢一枪托将舰长的脑袋开了瓢。
血顺着舰长的鬓角流下来,舰长立马老实许多,哆哆嗦嗦的下令:“注——注水!”
刹那间,上百吨的海水如脱繮野马,汹涌的灌向机舱、发电机舱、弹药舱和燃油舱。数百名水兵拼命挣扎,但是防水闸门自动落下,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海水吞没。
马哈巴迪注视着显示器,当他看到海水将船的下三层淹没,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相反还有一丝安慰:美国人现在的下场就是真主对他们肆意侵略他国最好的惩罚。现在总算亲手为在袭击行动中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贝克提马克西上校和他率领的敢死队员们报了仇。
马哈巴迪拿起麦克风,通过广播向船上的美军官兵发表演说:“各位美军兄弟们,你们好。我是马哈巴迪船长,现在由我接管你们的军舰。我们不是恐怖分子,而是自由战士。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为了把美帝国主义势力和他的追随者赶出中东,是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我相信你们也是受害者,你们都有自己的妻儿,谁都不愿意成为军火商和石油大亨们的炮灰,因此我将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但前提是你们要配合。”
在德黑兰的海军司令部作战指挥室,海军司令一边与参谋长下国际象棋,一边等待前方的消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海军司令扔掉手里的棋子,抬手就抓电话。话筒里传来马哈巴迪激动的声音:“您的活儿干完了。抵抗者被击毙,5000多名被活捉,整个行动11分钟……”
海军司令放下电话,转身冲出指挥室,向守候在海军司令部的总统和三军司令大声宣布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海军司令部掌声雷动,一片欢腾。总统和海军司令激动的抱在一起。
最倒霉的要数在航母上空游弋的舰载机,他们开始并没有发现航母的异常。直到返航的时候,由于导航台被占领,他们得到不到有效的空中引导,才意识到问题已非常严重。
然而飞机在空中燃油逐渐耗尽,但航母又拒绝他们降落并在机场跑道上堆起了障碍物。
万般无奈的飞行员在无线电中对着塔台大喊:“不同意,也要降落,听着,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说了算!”
一架F-18战斗机晃晃悠悠的往甲板上降落,当接近甲板的时候,用机炮向跑道上的障碍物猛烈的扫射,试图打开一条通道。飞机滑行时犹如一只落在桌面上的乒乓球颠簸得很厉害,好不容易才停稳。
马哈巴迪从窗口中看到这一切恼羞成怒,瞄准驾驶舱一发枪榴弹直接就将飞机炸成了一团火球,堵在了甲板上。他通过无线电对着塔台喊叫:“警告所有飞机,不要在试图降
落,否则我就要大开杀戒了!如果他们的飞机没油了,让他们向东飞到伊朗投降,否则就只能掉进大海!”
在天空盘旋的飞机纷纷转向,当然他们不是飞往伊朗而是飞往伊拉克。虽然许多飞机打算继续向阿拉伯半岛的方向飞去,降落在伊拉克,但是考虑到两国的关系,伊拉克不想在自己还在痛苦的舔舐着上一场战争伤口的时候再卷入一场新的战争,所以谨慎的拒绝美军着陆请求,并在跑道上设置了障碍物。遭到拒绝的美机,立即向驻伊拉克美军求援,当驻伊拉克美军赶到的时候,天上的飞机已经是在坚持不住,纷纷迫降。障碍物已经来不及清除,飞行员们万般无奈,只能跳伞逃生。驻伊美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飞机一架接着一架掉下来。
消息传到第五舰队司令部,第五舰队司令官伍德罗斯特将军深感震惊。刚刚“圣乔治角”号被伊朗特工一把大火烧报废,现在航母又被伊朗人劫持,在他听来这更像是好莱坞大片中才会出现的情节。伍德罗斯特的脸上笼罩着浓重不散的愁云。打了这么多年仗,不论是伊拉克还是利比亚哪个不是被轻松拿下,这么窝囊的还是第一回。
第五舰队绝对不能这么丢人,否则更本就没法在海军里混下去,而且还得抓紧时间,新闻记者的嗅觉非常敏感,一旦被媒体得知,丢人的就不仅仅是第五舰队。于是伍德罗斯特将军一面下令编队中的军舰立即封堵航道,防止航空母舰被开到伊朗港口,另一方面立即调遣特种部队,准备夺回航母,挽回颜面。
对于伍德.罗斯特将军的决定,参谋长迪力特利将军建议说:“要不要向国防部报告?”
“先等等吧,等我们夺回航母再说,否则你我弄不好都得上军事法庭。”
听伍德.罗斯特说的也有道理,迪力特利不再反对。
一架C-130运输机在夜幕的掩护降落在巴林,机上搭载着40名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金黄色的头发,高耸的鼻梁,黑黝黝的脸膛,一副标准的美国人形象,一路上他不停的向队员们介绍任务背景。
他们就是伍德调来的救兵。
在巴林他们将转乘直升机,前往出事海域。在那里游弋的两栖攻击舰将为他们提供补给,随后他们将从两栖攻击舰搭乘直升机在航母上强行机降,发起突然袭击,夺回航母的控制权。
为了赢得时间,伍德罗斯特决定冒险布置一个骗局:他与控制航母的“马哈巴迪船长”通话,请求不要杀人质,不论他提出什么要求第五舰队都已经完全接受他们的要求,如果有必要,他自己愿意将亲自前往华盛顿向总统说明,只是请求马哈巴迪一定要保证人质的安全。
马哈巴迪考虑再三,同意了伍德罗斯特的请求。他告诉伍德罗斯特两小时后将向美国提出明确的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