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症?”
谢功念叨着这几个字,又在脑海中不断搜寻着相关的记忆,虽然是谢家的家主,但这些年来,他并没有窝在望川城中,而是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地方,所见所闻皆非一般,但是此刻,他还是想不出这样的症状。
“何为灵魂之症?”谢升仙已经代替父亲问出了这个问题。
刘河清微微一笑,话语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傲意,毕竟不是老成持重的中年人,哪怕是一直秉承着谦逊有礼的态度,但作为一个青年人,还是希望有着让人崇敬的地方。
止息观,那只是站在他背后的身份罢了,若是能靠自己的本事真心让人敬服,谁会介意呢?
“所谓灵魂之症,就是指灵魂上面的残缺。刚才谢伯父所言,那仵作称,白中带赤,不祥之兆,但那只是凡间人的说法,在我们道观中,应为白中带赤,灵性化散。这是灵魂之症中最严重的,因为……他们的灵魂已经没了!”
“什么?!”
众人都微微一愣,不自觉中发出了一声惊呼。而谢升仙已经皱着眉头说道:“圣人自古教训,不可轻言灵性,言之必遭天谴之。灵魂这等玄妙之物,怎么会说没就没了?”
刘河清顿时不屑道:“灵魂虽然玄妙,但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是眼中之物罢了……至少对于论道之境的人物,便可以涉及其中奥妙。”
圣人,那只是人间中的圣人罢了,他们的语录,道门中人向来是不屑言之的。谢升仙虽然自小研读圣贤之书,但内心却一直渴望着修炼求道,所以一直处于矛盾与纠结中,现在陡然听闻刘河清语气中的嘲讽,心中有些不舒服,却也是早有准备。
“河清的意思是,那上楚部落数万人的灵魂都已经没了,而且极有可能是被论道之境的强者给收了去?可是,这些灵魂又有何用呢?”
谢功问道,他不在乎上楚部落的死活,但是现在听到这样的说法,却是不得不问了,身为盛唐帝国的显赫家族,一心向国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一切可能对帝国造成威胁的情况都将被扼杀在襁褓中。
若是陈谷雨知道谢家的想法,说不定就不会呆在这里了,毕竟真要讲起来,那唐皇绝对是对他恨之入骨的。
听到此,刘河清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严肃道:“灵魂的确玄妙,但作用其实大抵也就两个。一是续命延寿之用,二是封启阵法之能。无论哪种做法,伤及己身都是不可避免的,严重的还可能开罪天道……五雷轰顶,道消人亡,实在是天底下一等一的邪恶之事!”
“那……河清贤侄,你认为这凶手取这上万灵魂,是要做何事?”
“不知,照理来说,这数万灵魂应该不可能用于续命延寿,应是为了封启阵法,但我还是得去现场看上一看。”
“的确。”谢功哈哈笑道,“河清不说,我倒是忘了,在这里无论怎么说终究只是空话,还是要去现场一看究竟才行!不过,河清你远道而来,还是先在府中
歇息片刻吧,过会我便命人带你去上楚部落。”
“不了,多谢伯父美意。”刘河清已经站起身来,“这次我下山只得一日,还是抓紧些为好。”
谢功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也是,也是。这样吧,来福,你带河清去一趟上楚。”
“是,老爷。”
“等等。”见两人就要离去,陈谷雨忙站起身来,说道:“身在北地之外,便已是久仰圣地与刘师兄的风采,这次有幸相遇,小弟也想一同前往上楚。”
“陈兄说得极是,刘师兄。”谢升仙紧跟着说道,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机会。
刘河清有点莫名,而谢功脸色一变,想了想嘴欲开口。虽然他一直称刘河清为贤侄,但那是给他这个谢家的主人面子,两者的身份其实是天差地别的。而且从过往几次来看,圣地来人也不乏骄傲独断之人,谢升仙与陈谷雨这番话若是惹了刘河清的不快,那可是天大的灾祸。
毕竟,不是谁都会希望身后多两个累赘的!
不过他尚未开口阻止,刘河清已经温和地笑了笑:“无妨,既然两位贤弟想去,那就一同前往吧。反正此事已毕,去了也只是看看现场罢了,并无什么危险。”
陈谷雨与谢升仙对视一眼,忙激动地拜倒:“多谢刘师兄。”
谢升仙是激动于他也许可以从刘河清的手中拿到什么有关修炼的好处,从而满足他自小的愿望。而陈谷雨,一切都是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着,下面要做的,便是展现自己的潜力了。
然后在刘师兄的带领下,以某个天才弟子的身份混入止息观中……
陈谷雨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心道:“先生,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呢?”他很肯定,那日在酒楼中遇到的就是杨礼,但杨礼却诡异地没有去与他见面,这不得不让他生出一些疑惑与猜测。
在这北方之地,最大的不对,便是在那止息观中了。
三人出府,在谢家管家来福的带领下,一路朝城外而去。在望川城城北的十里地外,便是上楚部落所在。
出了城,远远便可以望见那一个个如同小山包的帐篷,正如同排列组合般整齐地安放在那苍茫的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这就是北人们的居住习俗,以天地为家,以云彩为被,以土地为牀,而这一切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随意迁徙,一旦有战争发生,就随战随退。
不过在与盛唐结盟之后,这上楚部落倒是不用再担心战争的随时到来了,驻扎在望川城的附近,根本没有人敢来撩一撩老虎的虎须。只是习俗已经改不了了,纵然生活安定,北人们还是保持着住宿帐篷的习惯。久而久之,倒成了望川游客眼中一道极其亮眼的风景线,每每有文人墨客来此,都说不得要用诗词与文章记之,引为一段佳话。
天地苍茫,北地的天气一向有着风云突变的说法。这时候还是秋日午后的艳阳明媚,秋高气爽。下一刻,便是风雨忽来,狂风卷着尘沙铺天盖
地而至,让人战栗。
“刘师兄,天气又变了,我们去前面的三里亭躲避会儿吧!”来福到了城外便已回去。在风沙中,三人艰难前行,谢升仙大声喊道。
刘河清皱了皱眉,旋即笑道:“无妨。”
下一刻,只见忽然有青色的光芒在周身浮现,刘河清双手翻动之间,掌心中便出现了一个土黄色的罩子。他轻轻一扔,在三人一丈之外的地方,一个屏障绽放开来,将一切风雨都阻隔在了虚无中。
耳边陡然安静了下来。做完这一切,刘河清看着苍茫的天色,却是忽然叹道:“我止息观以止息为名,但我的实力还是太弱啊,担不起这样的称号。若是有师兄长辈在此,怕是顷刻之间,便可以让这风沙暴雨停息。”
他说得很轻,但是陈谷雨与谢升仙还是听到了,两人都表现出了极惊骇的神色。
陈谷雨暗暗道:“原来这就是止息观的能力吗,止息而行,的确可怕。问经之力,应该便是那天道之中的风吧!”
而谢升仙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震骇,他摸着那看似虚无的土黄色屏障,开口道:“师……师兄,真乃神迹也。刘师兄,莫非你已经是论道之境的高人了?”
刘河清微微一愣,苦笑道:“师弟说笑了,离那论道之境我还是差得远了。纵然数年修炼不息,如今也才堪堪问经第六页罢了。”
“问经第六页……”谢升仙皱眉,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可是刘师兄,之前家族中也来过问经第六页的高人,但他们的实力,在小弟看来,怕是连师兄的一半都不及。”
“那是自然。一些散修罢了,他们的问经第六页根本无用,怕是连天人之间隔都没明悟多少。”
说起这个,刘河清微微有些不屑,在事关己身实力的情况下,虽然也会谦逊,但这个年轻人照样有着十足的锐气与骄傲。
“好了,我们走吧,时辰已经不早了。”刘河清看了看天色,率先向前走去,上楚部落已经近在眼前。
陈谷雨跟在身后,谢升仙没再说什么,但是神色间充满了激动与喜悦,他怎么也想不到,圣地竟然这么强大。想起以前那些所谓的高人一个个鼻孔朝天的样子,再对比刘师兄的谦逊有礼,真是天差地别啊!
既然那些“高人”没办法让自己修炼,那么圣地止息观一定可以吧。谢升仙望着前面的青年,目光坚定。
机会,只有这么一次!
三人沉默着在苍黄的天空下行进着,周围是漫天飞舞的尘沙,一个幽黄色的罩子缓缓向着前方赶去。
终于,一个高达几十丈的杨木门府出现在了三人的眼前。两边是有些破旧的哨塔,在深红色的牌匾上,分别用两种字体写着这个地方的名称。
一个是盛唐帝国的文字,也是紫曜天人间的通用文字。一个则不断扭曲着,如同是游动的龙蛇,应是北地人专用的文字。
上而择之,楚地浩然。
上楚部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