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垠的空间。
无尽的白云飘浮在虚空中,缓缓地流动着。时而卷起,时而舒展,如同毫无实体的烟雾般,灵巧缥缈,让人惊叹。
白云悠悠而行,忽地从漫天虚无中便出现了一座宫殿。
它隐在白云的上端,藉着云彩的流动若隐若现,透出一种神秘的气质。宫殿看上去像是一座道观,又像是一座行宫,但到了最后,却忽然发现无法确定它的形体,因为它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
宫殿幻化成道观,道观又变成了行宫,最后行宫又恢复为宫殿,如此往复,不可琢磨。
宫殿在白云上方停驻,彷佛亘古长存,静静地看着白云下人间的变迁。如同神灵一般……那是神灵的寝宫,也是神灵的目光所在。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忽然这一天,宫殿猛地颤抖起来,下一刻,无尽的紫气从殿中冒出,向殿外扩散而去。
漫天的紫气翻滚着,蒸腾着,不断氤氲间竟是有种尊贵的意味,彷佛是这片空间中最尊贵的帝皇,所有的一切都要向它朝拜。
也的确是如此。
所有的白云在那一刻都忽然变化起来,化作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形,如同是人间朝堂上的百官一样,依次排列,随后……像是听到了什么声音一般,恭敬参拜!
紫气浩浩荡荡,不知多少万里,自东边始,向西面而去,如同是一条紫色的绸带,可以覆盖世间。
整个世间都在他的笼罩下啊……
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响起,在这个空间里轰轰作响。宫殿上,有无尽山海显现,有九朵莲花升华,有功德神光照耀天地。
他说:“他来了。”
他是天上的神明,俯瞰着整个人间,他说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
那一日,是紫曜天的第十万年始。十万年为一纪元,新的纪元开启。
陈谷雨踏入了这个新的世界。
……
这是一片浩大的世界。
相传世间上本有九天十地之说,后因为不可测的原因,九天渐渐衰败下去,最后破灭,只剩下一个叫做紫曜天的地方。
这里是紫曜天,也是人间。
因为这里的人们一直相信,在他们的头上不可知处,一定存在着一座天庭,虽然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也没有人证实过,但人们还是那么坚定地相信着……相传,天庭中有神灵端坐,将目光投下,观察着世间的一切,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
对于善行,神明便会赐下功德神光,笼罩一生,从此不怖不忧,超然世上。后来,功德神光撕裂黑暗,人间里有了光明观。
对于罪恶,神明则会降下无量刑罚,五雷轰顶,在无尽折磨中,永世不得超生。于是,观雷罚而悟道,人间里有了裁决观。
人们相信,世间万物皆由五行所化,五行观由此而生。
在世界的极北,相传,那里有一片汪洋,又曰北冥。北冥有鱼,既而化鸟,鲲鹏扶摇九万里,止息而行。就这样,止息观于风中伫立。
东方有一巨大之国,国名盛唐。盛唐帝都长安,是人间最雄壮的城池
。城池外,有一座参天山峦,白云环绕,罡风劲舞。在一片隐约中,光明观坐落其上。
裁决观在那南方的热土,五行观坐落中央。
极西之地,也有一国,国名西川。与盛唐遥相呼应,永世为敌。士兵们跨过那条名为“叹息”的沟壑,举着武器,向敌国发起了进攻。杀音震天,烽烟正起,其中更有神光闪耀,奇迹不断。
因为这是道法的世界。
这里的许多人都修炼有道法,道法是天道在人间的显化,但凡修炼到极致者,莫不是飞天遁地,移山倒海,相传更可以飞入天庭,从此超凡入圣……
而其中,聚集了大量修炼者的地方,例如光明观,裁决观之类,也因此成为了道法的集大成者,人间圣地,从而流传于世间。
但世间也并非只有道观,在那西川帝国的后方,隐隐约约有一个神秘的宗门。他们不修肉体,不论问经,只修心灵,只谈轮印。他们的宗门中有一个神奇的印记,人人观此印记而悟道,他们称他们的神明为佛,而宗门便是人间的佛国。
这里是人间,人间有规矩。
因为人们皆认为其上有天庭,天庭主赏罚,所以规矩更严,更加苛刻。国有国法,观有观规,密密麻麻的规则像蜘蛛网一般充斥着整个人间。
来了,就得遵守其中的规则,无人可以违反,除非……你有足够的实力可以无视规则甚至修改规则。而这一类人,也被称为无法者,无法无天之意,为世间所不容,但历来无几。
今年是人间的第十万年,也是紫曜天的第十个纪元始。在人不知道的地方,白云悠悠,神明发出了呓语,而人间也因此迎来了它的新客人。
陈谷雨一脚迈入了人间。
……
山中修行无岁月,不知不觉中,又是匆匆三年过去,今年已是紫曜天历的第十万零三年。
如今正是初春。
在人间的南方,那里是一片热土,气候温暖,干燥舒适,再加上独特的南岭风光,是最适合人们生存与休养的地方。
但是不管形容得如何美好,这里依旧是毫无人烟。北方那两个巨大的帝国不敢入侵这里,一些闲散的修炼者也不敢将府邸安放于此,不仅是因为南岭中充斥着强大的毒蛇猛兽,更因为在那漫山遍野的藤蔓树木身后,隐隐约约地有一大片宫殿羣浮现。
那是一片巨大的山脉,山脉如同神龙一般蜿蜒在南岭土地上,最后抬首于南岭最高峰澜泽峰一端。
而裁决观就坐落在这澜泽峰上,也就是传说中的龙首,以一观之力压制地龙升空,可谓是强大至极,霸道至极。
透过密密麻麻茂盛的树木,便可以在半山腰,山峦,山巅处看到整个裁决观的整体了。
一大片奢华,肃穆的宫殿羣矗立在那。沿着青石板路从半山腰拾级而上,穿过茂盛浓密的树林,迎面而来便是一块高耸的大理石牌匾,上书裁决观三字,字体由紫金色水漆雕塑而成,如龙蛇并起,又浑身天成,其间更有隐约风雷缠绕,呼呼做响,让来者无不慑服。
牌匾后面,便是巨大的山门,山门宏伟壮阔,常年有弟子看护。时而是
清秀的小道童,一记拂尘一身道袍便可以静静地站上一整天,时而是美丽的女弟子,虽身着道袍但不掩秀丽,却也没有尘世里的俗气,有的只是淡淡的素雅,如同深谷幽兰一般,静待芬芳。
赏雨,听雪,静立。
他们是裁决观里的外门弟子,而看护山门便是其中的某个修行任务,意在修身养性,不染纤尘。裁决观提倡天人合一之法,虽然看守山门有时候很累,但也是最能接近自然的一种方式。
往往到了初春之季,那时候,春雨携着东风而来,抬眼望去,漫天遍野的青色,一片盎然。有雨水从屋檐上缓缓落下,落下屋旁老旧的水缸里,发出清脆的声音。有清风拂过山门旁的古树,树上枝条伸展,洒下混着绿意的露水,像是在招呼远方的客人。而人,身处其中,听雨观风,倒真的像是融于自然了。
漫山的青树,古典的殿宇,稚嫩的道童,还有那一棵随着时光变迁的千年古树,一下子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自然之画。
走过山门,便是演武广场。广场很大,由大理石铺盖而成,旁边摆着尘世间的各般兵器。这是外门弟子用来演武锻炼的地方,每每清晨,便可以看到大批的弟子排列着队,伴着熹微的晨光朦胧的薄雾,在一片喧闹声中开始在裁决观新的一天。
演武广场后,便是大片大片的宫殿羣。古色古香的殿宇隐没在茂密的树木之间,一直从半山腰延伸到澜泽峰的山巅。
大致可以分为三路。
左边的一路是一条宽敞的青石子道,幽禁蜿蜒,一路上有各种鼓楼中塔,矗立在侧,每每有人经过,便会传出玄妙的钟声,幽幽而鸣。而它的尽头,便是几座古典而奢华的殿堂。那里是传说中的长老所居之地,长老院。
在左路与中路之间,是一大片规整而平齐的木制小屋,那是内门与外门弟子的居所,看似艰苦朴素,但若是放近了看,便可以发现,其中木材皆是紫曜天奢华之物,千金难求。长期居于其中,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祛病除忧,防范心魔,对于修炼者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神物。
演武广场的正面,那是整座裁决观的中轴线,也就是中路所在。眼中所见,皆是高大华贵的殿宇。有议事迎客的裁决殿,有平时诵经静心的天王阁,有主掌刑罚的规律堂,亦有焚香观星的天象司……所有的殿宇都是那么肃穆与庄严,其中的墙壁上雕刻有仙鹤,星辰,八卦,栩栩如生,更有须发皆白的老道人常年坐镇于殿中,陪伴于古树青峰,道家神像。
这里是整个裁决观的精神象征,底蕴所在。
而右路……在三路之中,其实十分地不显眼,若是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它只是一条窄小的小道,默默地通向远方,延伸入那一片枝叶繁茂中。
当分开茂密的树枝藤蔓,天地一片敞亮,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绝美清幽的山谷。古树,流水,高山,亭台,还有几间小茅屋。
这里是裁决观的后山。
这里住着几个人。
他们读书,写字,听雨,赏花,观雪,以及修道。
从那个人到来以后,已经三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