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沂点了下头:“你出去玩玩吧。”
小黑嘎嘎笑了两声,拍拍翅膀,飞了出去,扔下小半颗苹果,砸到了地上。
上官沂眉的一挑,弯腰捡起,这调皮的小东西,没见它安生过,什么叫探探,是它自己闷得不行,想自个儿玩了吧。
第二天上官沂醒来,小黑早在他肩膀里睡着了,想来昨晚也没遇到什么好玩的事,要不也没见它把他吵醒闹着要告诉他。
下楼梯的时候,老板娘站在服务台那里对着账什么的,看见他就说:“上官先生要不要吃早餐?”
“不用了。”上官沂礼貌地点头,朝门外走了去。
一出门外,头上太阳是有,但不炎热,这比上官沂住的城市还凉快,昨晚睡到半夜还忍不住把空调关了,天气凉快成这样,看来这个地方还是用不到空调的。
不知道这里的冬天冷不冷?话说,像这样的福廕之地,应该是冬暖夏凉……不过,看着那一片山林呈现的漏福之势……倒也不好说了。
上官沂买了早点,到了车上,去找市**的图书馆。
找图书馆的时候用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别看虎子镇不多,曲曲折折的弯路还不少,还有不少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小路特别的多,小巷子里还可以容一辆车开过。
从荔枝传来的资料来看,虎子镇确实从明清开始就是一个交通要过塞,这里呈四角方向,从这里可能通往四个不同的地方,真可谓是四通八达。
自建国以来,这个地方的重要位置越来越显着,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朝改夕变,已成了市里甚至省里最繁荣的城镇。
去了图书馆,才发现这个图书馆小得可怜,只有一个人在守着,资料也不齐全,问人才知道关于虎子镇的详细资料要市里图书馆才有,而上官沂只在这个图书馆里找到可怜的一张本地的地图。
他翻了翻地图,发现虎子镇大抵分四个村,但在现代他手里有的地图上,虎子镇是三个村的,问图书馆的那个老资料员,说是建国十几年后改革时有两个村并成了一个村,而图书馆里的地图是民国时候的,是以前的。
上官沂看了看那合并的两个村,发现西北坡正是以前两个村的中间位置,不由得细看了几眼,发现西北坡的西北的那个村叫旺水村,而北的那个镇叫桃花村。
旺水村?桃花村?这倒是两个好名字,上官沂问那个老资料员:“您知道他们是怎么并成一个村的吗?”
老资料员推了推老花镜,说:“这我倒不清楚。”
他不由得怀疑地抬起脸,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上官沂拿出工作证明,说:“我是记者,想记录一下文明古镇的历史,找到资料。”
老资料员这才缓和了神色,说:“这我听我爷爷辈提起过……”
“哦……”上官沂不由在老资料员面前坐下,好奇地问:“您能跟我说说么?”
老资料员点点头,说:“这故事说起来是有一点有趣的,听说当初桃花村专出美女,方圆百里的汉子谁都想在里面讨个媳妇,而旺水村是全镇最富有的村子,那里的庄稼是全镇长的最好的,他们有最肥沃的地,不过听我叔公说,他们跟桃花村有一点不合,好像是原本旺水村的村长媳妇被桃花村的村长讨了去,就结了仇,不过后来又因为桃花村的村长女儿嫁给了旺水村的村长儿子,他们就握手言和,后来他们两个村就并成了一个村了。”
“原来还有这么段历史啊,挺有趣的。”上官沂不由得笑道。
“是啊。”老资料员推了推眼镜,也不由得笑着说道。
上官沂告别了老资料员开了车回旅馆,看着地图上现在合并为旺桃村的中间线西北坡,眯了眯眼晴:“可不是嘛,可真有趣啊……”
旺桃村处于虎子镇的中心位置,而西北坡更是中心中的中心,难怪市**想在这里建体育馆,光冲着这地理位置,整个市三个县的地方达这里都花不到三小时。
上官沂步行去的西北坡,这时西此坡已经不再是坡,而是夷为了平地,到处都停着铲土机和一些工地设备。
他去那几条人命消失的地方看了看,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来,他来之前也查过市**请来的几个风水师,并不是无名之徒,有一个还是上官沂挺欣赏的一个风水师,他没看出什么来,上官沂不由得心生疑惑,因为从远处看,西北坡后面是丛林,树木繁绕,却从高处往北边呈陷落这势,是明的泄福之处。
但一走近上官沂才发现,这块地方是真正的干净地方,连一丝污垢的气息都觉察不到,僵尸要是在这个地方害过人,这个地方是不可能这么干净的。
回到旅馆的时候,李家豪打来电话,约他出去喝酒。
听到他又在外城,不由得问:“你又出远差了?不是说只在本城办吗?”上次的事件让李家豪为他的身体甚为担心,不由得噜嗦地问了几句。
“没什么事了。”上官沂喝了口水说:“别担心我,我回来再请你吃饭吧。”
李家豪在那边答应了,又细细叮嘱了一翻叫他别乱用能力,听到上官沂的答应声才稍放了点心,挂了电话。
上官沂在白纸上把白天从图书馆看到的地图画了下来,西边为旺水村,北边是桃花村,而西北坡,就在两个村的临界处,那处丛林的森林就在两个村的后面,啧往高下陷之势……虎子镇繁荣归繁荣,但从来没出过什么有名的人跟什么好的大事,可能跟这下陷的风水有关……
上官沂不由得思考,如果有僵尸,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吗?可是,在那样的地方的西北坡,却干净得像人间净土,这细细一想不由得还有几份蹊跷了。
上官沂想了半阵也不敢妄下结论,正要出门,老板娘却笑对着他说:“啊,原来上官先生是记者啊……”
上官沂一愣,她怎么知道的?
老板娘笑说:“你今天不是去了图书馆吗?唉呀,你可没跟我说你要去那啊,早知道你要查什么跟我说一声就好,我哥可是那里的资料员……”
“啊,原来老先生是老板娘的哥哥……”上官沂笑了笑,“真巧了。”
“可不是嘛,以后有事跟我说声就好。”老板娘也觉得巧,接着又问:“上官先生要查什么啊?”
“没什么,老板娘,叫我上官就好。”上官沂沉吟了一下,说:“我就查查以前的一些事,好作报道?”
“你不报道僵尸的传说吗?”老板娘不由得好奇地问:“好几个记者都采访去了,你问这个我们可能知道的更多,老榆头跟我们还是亲戚呢……”
“老榆头?”上官沂奇道。
“是啊,就是那个第一个见到僵尸的人,”老板娘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可惜他在医院里睡了十一年还是过了,留下孤儿寡母的……”
“啊,没想到他跟老板娘还是亲戚,这还真凑巧了,”上官沂说道:“我也想为这件事做做报道,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知情人却最近在眼前了。”
老板娘有着城镇妇人的热情,对记者这种看起来很文化的职业非常尊重,只听她说:“有什么事上官先生尽管问就是,我把能告诉你的肯定告诉你。”
上官沂忙说:“真谢谢你了。”
于是,老板娘跟上官沂说了老榆头出事那天发生的事,说完又叹了口气,说:“没想到,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老榆头出没了,那僵尸又出来害人了。”
上官沂也跟着叹息。
老板娘说:“可惜老榆头那闺女,二十几岁了,因为她爹爹的事,如花似玉的姑娘也没人敢娶,真是可惜了。”
上官沂闻言说道:“那个老榆头还有个女儿?”
老板娘点头说道:“是啊,叫杏花,挺漂亮的一个姑娘,是咱们镇子里的一朵花啊,人也勤劳,可就是因为她爹爹是被僵尸害的,谈了好几个,都因为这事都没谈成,可怜的闺女,这事可怨不得她啊,可怜她们母女相依为命的,连做个主的人都没有。”
唉,无知者总是害怕一些莫名的东西,那个老榆头的女儿怕是受了牵累了,上官沂跟着叹了口气:“看来,这僵尸还真害人不浅啊。”
老板娘也不由得叹气说:“是啊,镇里找过很多和尚道士收,可是,这几十年过去了,谁也没亲眼见过,这亲眼见过的,也都死了。”说着老板不由得伤心了起来,拿着纸巾抹起眼泪来了。
外面的太阳升到了半空中,日当中午,上官沂吃了中饭,午睡了一会,按着老板娘所说的地址,去找在旺桃村北边住着的老榆头的女儿。
旺桃村北边?上官沂翻了翻地图,那不就是以前的桃花村吗?
这事,还真蹊跷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