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平这个人看似聪明,实则蠢到了家,其实这也不能怪他,是少年贫寒的家境和苍白如纸的人生经历局限了他的眼光。
他以为自己和小惠之间的那点秘密真的瞒住了肖向前?恐怕连肖萍都瞒不住。
这丫头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去找小惠做那个交易,在外人看来,似乎有趁人之危和仗势欺人之嫌。
如果真的这样想,就错了,肖萍只不过是把商品社会中的交换理论活学活用到男女感情上罢了。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摇滚歌手郑钧的《商品社会》,早就把这条人类独有的本性阐述得清清楚楚了,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还在社会上混什么?肖萍如果真的想仗势欺人,那就连小惠父亲的医药费都省了。
至于后来把小惠的父亲从医院里赶出去,无论这个主意是肖向前还是肖萍出的,周子平都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是你率先违背了交换法则——在商品社会里,不存在道德、人情,这些与利益无关的东西。
其实周子平也不想想,开发区才有多大?如果不是肖向前的默许,他能够带着小惠东躲西藏了这么多年不被发现?实在是太小看肖家了!
周子平要是能安安稳稳地和肖萍过日子,尤其是好好地陪着肖萍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肖向前说不定会看在外孙子的份上,让他捧着一份安逸清闲的铁饭碗活到终老。
可是他偏偏以为自己很聪明,聪明到不但瞒过了老谋深算的肖向前,甚至还想图谋对方的家产,这就注定了不会有一个好的收场。
踏入了这么多年的官场,职位却没有丝毫寸进,就说明肖向前从来没有把周子平当做肖家人看待。
放在古代,这种待遇连家奴都算不上,只能成为在家族需要的时候被抛出去的弃子。
七年不动你,不代表你有本事或是人家把你遗忘了,而是没到用你的时
候,这次藉着一二四大案的时机抛出来,就预示着肖向前将有所作为了。
万幸的是,自己躲过去了。
让冯队顶替自己去趟雷,萧屿有些歉意,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连白枫书记和宋副市长都扳不倒的人物,自己拿什么去抗衡?等到风波平静之后,再想办法给冯队一些补偿就是了。
平心而论,萧屿还是很欣赏冯队的,总觉得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像当年的自己。
桌上的电话响了,对方“喂”了一声,萧屿立刻听出是白枫书记的声音,刚要张嘴问好,白枫简短地说了一句:“放下一切,马上回来。”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萧屿拿着听筒愣了半天,直到听筒里传来因为长时间掉线响起了刺耳的蜂鸣声,才反应过来,把听筒放在话机上。
潘国庆的事情,昨晚已经连夜向白枫书记汇报了,对方虽然对潘国庆的死表示了极大的震惊,但是听说萧屿已经做出了部署,并且有很大把握抓到凶手,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让他继续封锁消息,并做好被害人家属的安抚工作。
包括宋副市长,也没有因为又死了一个公安局长而大发脾气,反而破例安慰了他几句。
所以萧屿很纳闷,这个时候急匆匆地要自己回去干什么?现在正是收网的关键时刻,有什么话,不能等抓到了凶手再说?
挠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这个时候有什么事情比抓捕凶手更重要,况且仅仅过了一宿的功夫,能出什么大事?
但是白枫书记说这句话的时候,含着一种刻不容缓、不容置疑的语气,而且在结束通话前,萧屿隐约听到电话那头有人问了一句“还来得及吗”,这句话好像是对白枫书记说的,然后电话就挂断了,没了下文。
仔细想了一下,萧屿觉得这个声音很像宋副市长,虽然仍闹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潜意识告诉自己,一定出大事
了,这件事,比一二四特大连环杀人案还要严重。
萧屿拉开门,大声把小庄喊过来,一边整理案件的相关材料,一边叮嘱他自己走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对医院方面的把控。
虽然院方愿意全力配合警方的抓捕行动,并且对ICU整个楼层实行了封锁,但是医院毕竟是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医疗机构,不可能关上大门停止营业,天亮后人多起来,非常不利于全副武装的特警隐藏,尤其要注重他们与梁队以及院方的协调,要是惊动了凶手,就前功尽弃了。
萧屿要小庄保证电话畅通,随时汇报事态进展,自己可能不方便接电话,有什么事情就发短信,自己会留意查收。
同时让他时刻关注监控录像的查阅结果,如果能通过凶手的交通工具或者逃逸路线追踪到对方的落脚点,就进一步为抓捕凶手提供了保障。
还有,要安排人调查凶手使用的那箱子干冰的来源……
一系列的嘱托搞得小庄紧张起来,以为老大这个专案组长被上头撤换了,萧屿让他把心放回肚子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自己是不会做的,要是自己的位置有变动,就不会做出这么多事无钜细的安排了。
“这个案子,要么不破,要破,也一定是由我来破,换个人来,只能办成死案。”
听到萧屿这么说,小庄才算把心放下,捧着记录的小本子跑去逐一落实了。
出门叫上司机,萧屿匆匆赶回市里,一路上脑子里还在不停地琢磨,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能让一向从容沉稳的白枫书记说出“放下一切,马上回来”的话?难道又出了一件比现在这个案子还要严重的惊天大案?
一二四这件案子就已经死了一个交警队长,一个法院院长和一个公安局长,要是比它还严重,得死什么样的人物?区长?县长?还是政协里面的某位要员?不会是常委里的那几位吧?
(本章完)